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田园路 >

第4部分

重生田园路-第4部分

小说: 重生田园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枝儿急的要命,真的不能让爹爹自己一个人去,大哥要是在家就好了,以前都是大哥陪着爹爹的,娘亲杜沈氏吸取杜老爹的教训,从小好歹也让大哥干点活,以至于大哥在自理能力和干活上,要比杜老爹强出很多。“爹,您就让我去吧,要不这样,等到了县衙,我就在车里不出来。”枝儿求着自家爹爹。

    话音刚落,就听见二黑“汪汪~汪汪~汪汪汪”的叫声,里正的声音从雨里传来,“杜举人,在家不?”

    杜沈氏一抬头,看见是里正和他家老大李大山,赶紧支应:“是里正和大山啊!在,在,他在家,进来坐啊。”一边说着,一边就打算往门房去接。

    “行啦,杜娘子,甭出来,大下雨天的,我又不是不认路,自个来就行了。”里正一边说着一边脱下蓑衣斗笠,进了堂屋。

    “里正啊,您这是有啥事啊?自己个来跑这一趟?”杜沈氏一边招呼里正和他儿子,一边问道。

    “唉,还不是为了杜举人,杜举人不是说要上趟城去县衙吗?我寻思沾个光,跟着一起去听听。”里正一边坐,一边跟老爹说着原因。

    枝儿听到这儿,安心了不少,要是里正也打算一起去县里,驾车的人就有了,想来里正也不好意思让爹爹这个文化人驾车,这样,大家就放心了。

    “昂,是啊,他爹是打算去县里,这不,正着急走呢!差点就走出去了,您和他一起去啊,我们也放心。”看来杜沈氏和枝儿想到一起去了,一听里正要去,脸色也好看了不少。

    “这个你放心。说起来吧,我们也知道,原本听说杜举人打算等天好些再去的,可是这雨下的,大家伙啊都害怕,只好麻烦杜举人冒雨走一趟了,我觉得过意不去,就正好沾光跟杜举人一起去了,我一定照顾好杜举人。”里正拍着胸脯保证到。

    “唉,说什么麻烦,乡里乡亲的,再说,这也关乎我自己呢,出了事,谁也躲不了。正好雨小些了,收拾收拾走吧?”杜老爹满不在乎的挥了挥手,跟里正说着。

    “爹,我先到后面把牛车赶出来。”枝儿一听,拉着果儿朝后屋而去。

    “对了,杜举人那,按说咱是去找县令办事的,您看,用不用准备点啥?我也不知道县令稀罕啥,就听您的,您说买点啥我就买啥。”里正趁这功夫跟问着杜举人。

    “嗨,里正大哥,我们又不是去谋私利,走后门。这是大事,关乎民生,哪还用这些虚的!”杜老爹一听,免不了又和里正解释了一顿。

    正说着,枝儿姐妹俩赶着牛车从侧门进来了,“爹,行了,都准备好了。”

    “那咱们就走吧?”杜老爹问里正。

    “哎,走,走。大山你去前头驾车,仔细着些。”里正忙不迭的答应着。

    “哎爹,我知道了。”李大山一边答应着,一边去枝儿手里牵牛。

    “大山哥,这是我们家的大伞,牛车这有个槽,你赶车时把伞插在这,有这伞挡着,你再穿着蓑衣,能挡不少雨。”枝儿一边说,一边指给李大山看。“果儿,把大伞装好了给大山哥。”

    李大山仔细一看,发现说是伞,却是和蓑衣一样,都是棕叶编制的。“哎呦,真不愧是举人家,这玩意,真新鲜,以前都没见人用过。”里正一脸好奇,看过了连声感慨。

    “老哥,这你可就说错了,这可不是我,是枝儿那丫头捣鼓的,小孩子家瞎胡闹。”杜老爹虽然嘴上说着瞎胡闹,脸上却一脸与有荣焉的表情。

    “可不能这么说,下雨天赶车,有这可方便多了。枝儿就是机灵。”里正忙改口夸枝儿。

    枝儿正忙着,一边把缰绳递给李大山,一边让果儿把大伞组起来,又把油纸伞放进车里,出门在外,举人的排场总要摆的,没来得及搭话。

    “快别提这丫头了,趁雨小,咱早去早回。”杜老爹看闺女们把东西都置摆好了,准备启程了。

第七章() 
枝儿母女三人,站在门房目送着李大山驾车带着杜举人和里正往县城而去。

    “行啦,你俩回去吧。”杜沈氏发话了。

    “恩,娘你去哪?”果儿看着杜沈氏似乎不打算和她们姐妹俩一起回去,问了句。。

    “我去后面菜园看看,弄点菜咱晌午吃。”杜沈氏一边应着,一边拿起斗笠,准备往外走。

    “娘,眼瞅着爹爹晌午回不来,就咱娘儿四个,简单做点行了,灶下还有点茄子,辣椒。”枝儿赶紧拦着娘。

    “你爹不回来,咱也得吃菜啊,二郎不喜欢辣椒,我去寻摸点别的。这一阵这雨下的,也剩不下什么菜了,我去看看。你们俩在家好好待着。”杜沈氏带上斗笠拐起筐子就走了。

    枝儿和果儿只好一起进了屋子,“我先去看看二郎。”枝儿小声说了一句,就打算去书房看看。

    “姐,我也去,看看二郎那小子有没有偷懒。”果儿兴冲冲地跟着枝儿去了书房。

    “二郎,怎么样?写了几张了?”枝儿推开门问道。

    “大姐,才写了三张,”二郎一见大姐,就哭丧着脸“怎么办,爹爹还要检查的,我要是写不完,又要挨手板了。”

    “该!谁让你昨天偷懒来着?这下好,报应来了吧。”果儿一听,开始幸灾乐祸了。

    “大姐,你看看二姐,她真讨厌!”二郎听见这伤口上抹盐的话,更伤心了。

    “果儿!”枝儿瞪了果儿一眼,转头安抚二郎,“让大姐看看你写的怎么样,没有数量可以有质量嘛!”

    若是换到以前,枝儿还真看不出这毛笔字的好坏,大家都早不用毛笔了,谁还知道什么是好啊!可是回到这大历朝,又跟着杜老爹启蒙了这么些年,总归看出了一些门道的。

    “恩,不错,比前些天有进步呢!”枝儿看了看,二郎确实是用心了,看来爹爹的那顿手板还是有用的。

    “那是肯定的!我今天真的很努力的,一笔一划的。”二郎努力板着小脸隐藏脸上的笑意,一本正经的强调。

    “是啊是啊,所以半上午了,才写完三张,某个人不是答应爹爹,要写十五张吗?也不知道写不写的完呢!”果儿总是爱和二郎闹,一天不刺二郎几句就难受。

    枝儿看二郎马上垂头丧气的,赶紧安慰:“二郎,这是你自己的错哦!要不是你昨天··每天十张大字,你是绰绰有余的,这下子知道了吧?只有用更多的努力才能挽回错误。慢慢写,但是一定要用心,爹爹最近很忧虑,火气比较大,你可千万别往枪口上撞啊。”

    “大姐,我知道的,雨下太多了,大家都说会决堤,都很担心,所以刚刚爹爹才会和里正大叔去县衙,我都知道。”二郎懂事的对两个姐姐说道。其实,二郎也是很懂事的孩子,虽然有些贪玩,可是,哪家的小孩子不贪玩呢?才六岁的孩子,就已经能做到这个份上,真的很不容易了。在现代,六岁的孩子还在学前班调皮呢!只是这是在古代,人均寿命很低的古代,只能把八十年能做完的事挤在五十年内完成,所以,只能懂事早,成婚早,死亡也早。

    枝儿欣慰的摸摸二郎的头,柔声说:“欲速则不达,慢慢来吧,一定要保证写的用心。要是实在写不完,跟爹爹好好说说原因,爹爹会谅解的。”

    “恩,知道了大姐,不和你们说了,我要接着写大字了。”二郎一边答应着,一边开始接着和那剩下的十二章大字继续奋斗了。

    枝儿拉着果儿从书房退了出来,回到东间堂屋,一边说话,一边接着做针线。

    “大姐,你看,刚刚里正大叔还夸你做的大伞呢!”果儿一边接着绣着帕子一边美滋滋的回忆刚刚里正的惊讶和赞美。

    “行啦!里正不过是客套话,你还当真了呀?”枝儿笑着泼了果儿一盆冷水。

    “什么嘛!我看里正是真的很惊讶啊!而且他也真的夸大姐了呀,大姐,过分的谦虚就是虚伪,这可是你说的呢。”果儿一本正经的教育大姐。

    枝儿只好笑了笑不说话。其实,这所谓的大伞,虽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也算是枝儿难得的几件“发明”,枝儿上辈子只是普通的文科生,什么物理反应化学反应都早早就还给老师了,所以在这十多年了,也没能发家致富,虽然杜家也不用她发。跟大家比较起来,枝儿依仗的只是自己在现代所接受的教育,以及在现代所开阔的眼界。这把大伞就是其一,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像编蓑衣一样,把棕编起来,围成一个圆,在编好的圆内侧,插了不少较粗的树枝,然后找了一根粗木棍,在一端钻了不少孔,用的时候将树枝插进去,便能将伞撑开了,虽然比起现代的雨伞要差很多,但是在这个世道,比起娇贵的油纸伞,已经算是简单好用了。无论是在炎炎烈日下还是瓢泼大雨中,赶路时撑这么把大伞,都要少受罪很多,这便是枝儿发明的大伞。可惜啊,这年代,有牛车的寥寥无几,所以枝儿这东西根本没有普及的空间。

    “哎呦!”枝儿惊叫一声,赶紧回神,把手指放进嘴里。

    “大姐,怎么了?又扎着自个了?让娘看见又得说你了,你还是去给爹爹纳鞋底吧,这个还是我来吧。”果儿见怪不怪的要接过大姐手里的针线。

    “好吧,我记得二郎有件褂子划破了,我去找找给他补起来。”枝儿老老实实的放下手里的活,去找衣服了。

    没一会,枝儿拎着破掉的褂子回来了,飞针走线,不一会,就整整齐齐的缝好了,“果儿,先别忙你那手帕了,来给二郎这衣襟上缝片竹子,遮遮丑。”枝儿端详了一下,还是不满意,灵机一动,叫妹妹来帮忙。

    “知道啦!就会指使我,等我绣完这帕子不行啊?二郎又不等着穿,我这帕子可等着用呢!”果儿满心不愿意。

    “怎么了?你又和秀儿逞强了?”枝儿猜,秀儿是枝儿邻居徐大叔的女儿,和果儿是同年生人,徐大叔是有名的瓦匠,盖新屋子的人家十有**会来请徐大叔,所以也攒了不少家底,而秀儿上面只有三个哥哥,可想而知,秀儿也很受宠,果儿和秀儿年岁相当,小姑娘家也总爱比较,今天比衣服,明天比鞋子的,这次恐怕又比帕子了。

    “哼!这次我的帕子一定比秀儿的漂亮!”果儿信心满满,“姐,二郎的褂子等我绣完帕子就绣,先让我绣帕子吧,好不好嘛!”果儿拉着姐姐撒娇,她知道姐姐很吃这一套。

    “好啦,你先忙你的帕子吧!”枝儿没辙了,只好点头答应了,姐妹俩一个纳鞋底,一个绣帕子,各自忙活开来

第八章() 
“枝儿,和你妹出来帮我一把。”姐妹俩还在闷头做着针线,就听见杜沈氏在门口叫人

    枝儿抬头一看沙漏,已经近午时了,赶紧拉着果儿下炕去帮杜沈氏忙。一出堂屋,发现雨虽然还下着,但是已经小了很多,算是毛毛细雨了。

    在门房,看见杜沈氏背拎了一筐子的菜回来,“娘,你怎么弄了这么多?”枝儿一边问,一边和果儿搭伴拎着筐子。

    “趁有空,雨小了,一块多刨了些,就不用天天去划拉了。正好看见你徐大婶,给了我几个苦瓜,你爹最近心里窝着火,等晚上做给你爹吃。”杜沈氏边说边扑落身上的泥水。

    “哦,那娘你先去屋里换身衣裳,我和果儿去弄饭。”

    “对了,筐底下有芋头,二郎爱吃,中午炖点,剩下的就放着吧,反正放的住。”杜沈氏不放心的叮嘱了句。

    “知道啦,娘偏心,就惦记二郎。”果儿爱娇的跟杜沈氏抱怨。

    “行啦,多大的人了,还和二郎争!筐底下还有苞米呢!既然你这么说,那今中午就不做了。”杜沈氏特意逗果儿。

    “啊?娘最好啦!大姐,走吧,我们赶紧去做饭。”果儿一听,连忙快走几步,往灶房去了。

    进了灶房,姐妹俩把框里的菜一样一样拿了出来,发现除了如娘所说的芋头、苦瓜外,还有点冬瓜,菜豆,更有几棒苞米,算起来,苞米也算细粮了,这个劳动力底下又没有化肥的年代,大家总是先种上好几亩的番薯,以防万一,再根据产量,种点高粱,苞米,水稻。后几样算是细粮,得好好侍弄的,一般人家都舍不得早早掰了让孩子过个瘾的,毕竟留到秋天,这就是几碗饭呢!也就是杜家这样,不愁嚼用,又宠孩子的人家,舍得掰嫩棒子给孩子解馋的,就是这样,杜沈氏还特意放到了筐下面,免得被人看见说孩子馋,名声不好。

    “大姐,今中午就把苞米炖了吧?再炖个芋头,炒个菜椒。哎呀,还有韭菜呢,可惜就这么点,也没点黄瓜什么的。”果儿一边提要求,一边翻着筐子。农家孩子懂事早,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