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田园路 >

第16部分

重生田园路-第16部分

小说: 重生田园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把读书人看成什么了?赚钱的行当?!简直就是有辱斯文!”杜老爹虽是从心里赞同枝儿的话,但碍于大郎在一旁,只能斥责枝儿,免得大郎被移了心思。

    “哎呀,人家只是太惊讶了嘛!没想到爹爹你会攒了这么多银子。”枝儿知道爹爹怕自己带坏了大哥,顺势转了话题。

    “我好歹也做了十多年的举人,攒下这些难道还奇怪吗?”杜老爹其实也是对此极为自得的,一般人家,一辈子拼死拼活的,到最后能攒下几十两家底就不错了,而自己短短十几年便成就了这样一份家业,可以说是足以傲视众人了。

    “这些是我历年攒下的,我都换成了银票,多是五十两一张和十两一张的,我原本是为了大郎准备的,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今年会发生这种事情。大郎和我说了你的计划,你分分,给逢到衣服上吧!若是有个万一··”杜老爹边说着边递给了枝儿。

    枝儿从杜老爹的手上接过盒子,顿时觉得手上的盒子简直是重逾千金,看到杜老爹晦暗的脸色,忍不住开口安慰:“爹爹,我也只是做最坏的打算罢了,事情想必不会坏到那般田地。”

    “行啦,不用再说了,你去忙吧,”杜老爹不以为意的摆摆手,又嘱咐到“对了,先瞒着你娘吧,她知道了必定不安。”

    “恩,我知道了。爹,也得跟舅舅说一声吧?”

    “我昨天大致跟他说过了,大郎,”杜老爹转而叮嘱大郎,“若是有机会,你再栽培栽培柱子,让他留心点。”

    “恩,我知道,我会叮嘱柱子一声的。”大郎应下了。

    “行啦,你们俩都忙去吧,让我一个人静静。”杜老爹见儿女都心有成算的样子,摆摆手让两人先退下了。大郎和枝儿离开后,杜老爹不由得舒了一口气,说起来,自己也算是时运不济,前半辈子的坎坷就不说了,到这般岁数了,又遇到这种事情,好在儿女争气,非但没有自乱阵脚,还都各有成算,希望这回能有惊无险的吧!杜老爹暗自祈求。

    出了书房,枝儿奔到厨房帮杜沈氏忙活早饭去了,面对杜沈氏的询问,枝儿轻描淡写的告诉杜沈氏,爹爹是挂心明天宴请姥爷一家的事情,轻易的转移了话题。

    正当杜家吃着早饭的时候,大门被拍响了。

    “杜举人!杜秀才!在家不?”门外传来了隐约吆喝声。

    “谁啊?这大清早的。”杜沈氏一边抱怨一边对枝儿说“枝儿,去开门看看,这谁啊,连顿清闲饭都不让吃了。”

    枝儿麻利的下了炕,跑去开门,一开门,发现是李大山,只见他一脸急色,看见枝儿开的门,忍不住追问:“枝儿,你爹和你大哥呢?在家不?”

    “在家!正吃饭呢,”枝儿一边回答,一边把李大山往屋里领,“大山哥,出什么事了?看你急的。”

    “河堤快不行了,爹爹开了祠堂,请大家去商量事情,我是来请杜举人和大郎的。”李大山一边解释,一边几步进了屋。

    杜老爹听到李大山的声音,早早下了炕在堂屋等着,这一听到信儿,连忙追问:“什么?怎么这么突然,不是刚说要加固河堤吗?”

    “杜举人,你甭问了,到时候就知道了,劳烦您,对了,还有大郎,劳烦您二人和我走一趟,爹爹在祠堂等着呢。”李大山顾不得解释,只是催促杜举人。

    “你稍微一等,我们这就去。”杜老爹也知道情况紧急,不再多话,进屋收拾了一下,就和大郎一起往村头的祠堂去了。

    送走了杜举人父子俩,杜沈氏和枝儿姐弟三人都没有了胃口,匆匆吃了几口饭,杜沈氏就出门打听情况去了,枝儿也赶紧抓紧时间收拾东西。

    “果儿,你今天别出门了,来给我帮忙吧”

    “大姐,有什么事啊?我和秀儿约好了,今天要给她看我的新帕子呢!”果儿有些不愿意,自己还想和秀儿显摆显摆新帕子呢!

    “这都什么时候了,还顾得这些!你今天就待在屋里,老老实实的帮我干点活,去找块结实的料子,裁成小块,不用太大,半个手掌宽就够了,料子一定要结实。”见大姐一脸急色,果儿下意识的觉得不安,搬出针线篓子就去干活了。

    枝儿回到西厢房,翻出了油纸,准备将爹爹给的银票分别包起来,为了以防万一,枝儿给每人都准备了一份,就连二郎,枝儿也给准备给他放几两银子在身上,若是有个万一,大家失散了,好歹是份保障。仔细的用油纸将银票里里外外的包了个严实,生怕进水,枝儿也不知道,这年头银票落水了还能不能用,以前的纸钞是可以的,可这年代,枝儿是没听说过类似的事情的,万一不能用了,哭都没有地方哭去,包好了银票,枝儿又去将现钱和值钱的东西都归置了一下,准备等杜老爹回来再安排。

    忙活了半天,枝儿连急带累的,出了一头的汗水,擦擦汗水,枝儿自己忍不住自己安慰自己,不会有事的,一定不会有事的,就算是河堤不行了,那也不过是搬个家而已,别太紧张。

    等心绪平静下来,枝儿找了各人的衣服,抱着去找果儿了。

    一进屋,就看见果儿认认真真的做着针线,想到自己刚刚因为着急,吼了果儿一句,枝儿觉得有些不好意思“果儿,刚刚大姐··”

    “没事的,大姐,我知道你是着急。”果儿很体谅的安慰枝儿“大姐,你也别着急,到底怎么样还不知道呢,别自己吓自己。”

    “恩,我知道。”枝儿摸了摸果儿的脸,“我刚刚是急昏头了,对不起啊,不分青红皂白的就吼你。”

    “不要紧的,大姐,你这是?”果儿看见枝儿手中的衣服,疑惑的问道。

    “把这些银票逢到衣服里,每件衣服缝一份,缝好了,就好好穿这身衣裳。”

    “恩,我知道了。”果儿难得的没有刨根问底,按枝儿的要求,针脚细密的开始缝这几个暗袋。

第三十章() 
在枝儿按耐住心里的不安,一边自欺欺人的安慰自己,一边忙着准备退路的时候,杜老爹和大郎已经步履匆匆的跟着李大山到了村口的祠堂。

    推开祠堂的大门,大郎发现祠堂里已经聚了不少的人,几位李家的族老,还有各姓的当家人,总共十五六人都聚在这祠堂,这虽说是李家祠堂,可是多年下来,祠堂的作用已经逐渐消退,反而变成了村里议事的地方,这次,是关系到河堤,关系到自家的大事,来的人只多不少。祠堂里细碎的说话声此起彼伏,大郎看到众人的脸上都多少带着凝重之色,便知道情况恐怕真的不妙!

    “爹,我把杜举人和大郎请来了。”李大山一进门,就大声朝里正汇报。

    听到李大山的话,原本嘈杂的祠堂立时安静了下来,里正连忙迎了上来:“杜举人,大郎,哦不,杜秀才,你们可算来了。”

    “到底怎么回事?大山说,河堤不行了?”杜老爹来不及客套,直奔主题去了。

    “哦,没呢!”里正听到杜老爹的问话,赶紧摇头解释说。

    “没事?那你这急三火四的找我干什么?!拿这种大事刷弄我呢!”杜老爹一听里正的话,火气蹭蹭的上来了

    “杜举人,你别怪里正,河堤是暂时没事,但是,照这样下去,出事也就这几天了!”一边的李木匠听到杜老爹话里的火气,知道是里正刚刚语焉不详的话,惹怒了杜举人,连忙对杜举人解释。

    “什么?怎么会这样?不是前几天还没事吗?”杜老爹一听,顾不得生气,连声追问,一旁的大郎也盯着李木匠,等着李木匠解答。

    “杜举人来得晚,还不知道详情,铁柱,你跟杜举人说说。”里正也知道自己刚才答得不全,这下子点了李铁柱的名儿,让他来说清楚情况

    “杜举人,你也知道,我这几天天天在河堤上转悠,哪天水位在什么位置我都有数,这昨天下了一宿的雨,我不放心,今早我早早就去了河堤,结果···”李铁柱听到里正发话了,赶紧跟杜老爹解释。

    “结果怎么样啊,你说啊!”杜老爹着急的追问。

    “水位升的太快了,那河水就差几掌就没了河堤了!多亏今天雨停了,要是按昨晚那个下法,恐怕今天就能决堤了。”李铁柱赶紧把自己看到的情况说了出来。

    “杜举人,铁柱一跟我说,我这就赶紧来把大家找来了,想听听大家的看法,问问这河堤还要不要接着修,咱该怎么办。”里正赶紧把请杜老爹父子俩来的意图说明白了,想让杜老爹定个主意。

    “不知众位叔伯的意思如何呢?”杜老爹还未开口,大郎先问道。

    “我的意思吧,是这河堤加固也是白费劲!往上起的速度还赶不上水位涨的速度呢!修了也白修!”

    大郎听得此话,忍不住皱了皱眉头,正在此时,一旁的杜家邻居徐田听到到这儿,忍不住开口怒骂:“田老三!你个好吃懒做的东西!你听听你都说了些啥!不修就等着水淹了咱们哪!”徐田是满心的怒火,转头对杜老爹说,“杜举人,你甭理会这种浑人!这河堤,我是赞成修的!现在这种时候了,能多起一寸,咱就多一点保证,说不定就差那么几寸,咱就挺过去了呢!”

    徐田的一番话惹得在座的不少人都点头同意,一边的里正也连连点头,里正还有自己的计较:县令大人可是让衙役下来,挨个村子通知说要加固河堤的,这不修,恐怕是违背县令大人,不,是朝廷的旨意的吧。

    “修?你们说的轻巧,都这时候了,今天雨要是再下一天,这河堤直接就垮了,还修个屁!”一旁有人反驳。

    这反驳的话一出,顿时祠堂里像炸了锅似的,说什么的都有,场面乱成一片,里正眼见自己压不住场面了,赶紧扬声对杜老爹问道:“杜举人,您觉得呢?”

    “诸位!请安静听在下一言!”杜老爹的话音刚落,祠堂里很神奇的真的安静下来,刚刚还在吵闹的众人都眼巴巴的看着杜老爹,等着这个举人老爷说话。

    “我明白各位的意思,这种事情,修或不修,都有其道理,只是,”杜老爹想了想,还是决定说实话,“我前几日去翻过县志,县志上记载,咱们这儿算是水患频发之处,而且,若是再遇水情,河堤抵挡不住,河水冲破河堤,那么,被淹的地方将桑田变沧海,从此不见天日。”

    “这是真的啊?有些老人都还在呢,他们说当年都听说过这事儿,没想到这居然是真的。”有人窃窃私语。

    ”看样子是真的,杜举人都去县衙看县志了,这还能有假?”

    “所以,河堤是咱最后的屏障了,若是河堤溃了,咱们恐怕就得离开这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了,而且,朝廷下了旨意,要咱们加固河堤,这私自停下,怕也是违背圣旨的。”杜老爹最后总结,“我的意思是,这河堤大家还是先修着吧。同时,大家也都把东西收拾收拾吧,以防万一,先下手为强。”

    “我跟爹爹会再去趟县城,把现在的情况跟县令大人说明一下,看看县令大人有何安排。”大郎给杜老爹补充了一句。

    听到杜家父子这样说,众人不由得各自仔细思考了一会儿,等回过神来,里正先开口了:“杜举人说的有道理,今儿大家就准备准备,开始服徭役固堤吧!”里正说着说着,转头朝向大郎“杜秀才,就劳烦你和杜举人再替我们大家伙儿跑一趟了。”

    “只能先这样了。那就这样定了吧。”在座的诸位也想不出什么更好的办法,只能同意杜举人的说法,暂时先这样安排了。见事情定下来了,众人也未多留,都急急忙忙的回家做准备去了。

    杜老爹和大郎知道的内情更多些,心思便也尤其沉重,回到家,两人准备再去趟县城

第三十一章() 
二人回到家的时候,杜沈氏还未回来,杜老爹和大郎急匆匆的跟枝儿交代了几句,就赶着牛车往县城去了,留下的枝儿更是担忧不已。

    “果儿,你慢慢忙活,慢点不要紧,但是一定要保证结实,”枝儿想了想,跟果儿吩咐了一声,就准备出门“我去趟姥爷家,你自个在家看门。”

    “恩,放心吧,大姐。”果儿一边飞针走线缝的飞快,一边答应着枝儿。

    枝儿出了门,发现据说下了一夜的雨水已经停了,可惜天空还是阴云密布。远远地看见姥爷家的几件泥瓦房,枝儿快走几步,一边上前推开大门,一边扬声叫到:“姥爷,姥姥,我娘在不在啊?”

    “哟,枝儿啊,在在,你娘在屋里呢!”应声出来的是枝儿的舅母沈高氏,沈高氏其实是杜沈氏的表姐,当年枝儿的姥姥大沈高氏给儿子聘了自己的外甥女,知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