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明末做皇帝 >

第7部分

重生明末做皇帝-第7部分

小说: 重生明末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来日方长“

    ”朕的时间不多了。“突然在这一瞬间,朱由检多想告诉周玉凤,若按照这样的形势发展下去,大明朝再过十七年,便会覆灭,谁也不知道,从崇祯元年时,关外形势变得极其恶劣,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这些草莽英雄也出现在了历史舞台上面,在大明朝搅动风云,十八子,掌神器中的李自成最终会逼死崇祯,结束大明朝的统治,可这些话又怎么去对皇后说,这些只能自己一个人埋在心中,决计不能让第二个人知道。

    周玉凤听到朱由检这样一句话,只能轻声说道:“本宫会一直陪着皇上。”

    朱由检看着一脸郑重的周玉凤道:“皇后如此善解人意,朕此生无憾。”说完,看着周玉凤的双眼,年轻的朱由检竟然有些动情。

    第二日,朱由检起个大早,与皇后一起用过早膳后,从乾清宫中出发,往平台赶去。

    而宫外的孙承宗也着官服,骑着马,往大内赶去。

    不明所以的百姓都觉得见了一个大官,不然为何排场如此之大。

    等到了皇宫之中后,由徐应元带人接引,往平台而去。

    此时的朱由检便就站在云台之上,等待着孙承宗。

    孙承宗经过了乾清宫,养心殿,在宫中转了一个大圈,来来到平台。

    见到朱由检的时候,孙承宗跪拜道:”草民见过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因为现在的孙承宗没有官阶在身,故称草民。

    朱由检面容严肃,看不出喜乐,摆摆手道:“孙大人快快起身。”

    孙承宗起身后,朱由检看了一眼徐应元,徐应元心中有些恼怒,可却半点都没有表现出来,行了一礼后,便带着太监宫女退下。

    ”孙大人在先帝在世之时,总督边关之事,孙大人以为何人能替朕镇守辽东。“

    ”皇上若要守辽东,草民推荐一人。“

    ”袁崇焕。“

    孙承宗看了一眼朱由检,低声道:”正是袁崇焕。“

    ”难道大人真的以为朕要永远守辽东吗?朕为信王之时,便就知道一件事情,皇太极猛攻锦州,袁崇焕下令命所有部将不得出战,满桂将军冒命驰援锦州,才保住锦州,若是袁崇焕一直镇守辽东,那朕大明朝的边疆便会一步步向京师靠近,迟早有一日,朕在这皇宫之中便能听到来自城外的厮杀。“

    ‘皇上认为袁崇焕没有镇守辽东的才干。”孙承宗抬起头看着朱由检说道,两人之间此时正在据理力争。

    ”对,朕认为这普天之下只有一人能够帮助朕守住辽东,让朕好好的治理国家,等到我大明朝积蓄财力兵力,便可重现万历年间的五十万大军出关的盛举,不过这次的结果却不会再像萨尔浒之战一样,朕要铲除后金,朕要让大明中兴。“最后几句话朱由检说的极其激动。

    孙承宗叹口气,心中想到新帝有些年少轻狂。

    ”那皇上觉得应如何治理国家?皇上又怎么筹备钱粮?”孙承宗反问朱由检。

    “整肃军纪,发展农耕,官绅一体纳税。“

    孙承宗听到朱由检所说的官绅一体纳税,不由惊了一下了。

    有很多人都在奇怪一件事情,为什么魏忠贤当政的时候,边关不缺钱粮,可到了崇祯皇帝这儿,朝廷却十分缺钱,让皇帝带头节省。原因便是一个字,贪。

    魏忠贤贪婪,便向富商索要钱粮,一方面以资军用,另一方面还能填饱自己的胃口,可这都是上不了台面的事情,作为皇帝,若是与民争利,定是会让人指着脊梁骨骂。

    “皇上想要官绅一体纳税,可知道会造成多大的反弹。“

    ”所以,朕需要大人您的帮助,边关精兵良将尊敬大人,在朝中也有根基,大人若是出山,便能让朕定下这些国策。难道大人以为官绅一体纳税,也是与民争利吗?”

    朱由检清楚的记得上个时空中,在大明朝到处有灾难之时,这些商人又在做些什么?

    他们趁机囤积粮食,使粮食的价格飞涨,别说是百姓就连朝廷都无力购粮赈灾,明朝覆灭的原因有一部分都在这些商人头上,而上个时空中,文官集团更是不堪,朱由检让文官集团筹银对付李自成,可竟然只收了几万两白银,而正史有云,李自成进入北京后,竟然向文武百官索银3000万两,这代表什么,明王朝十年的赋税,这些事情朱由检都一清二楚,故在他掌握大权后,便会变成洪武皇帝一般,爱民如子,对待文官集团一定要心狠手辣,也不管后世如何评价,此时的大明朝不需要仁慈的皇帝。

    “皇上,官绅一体纳税,这,这整个朝堂之上都不会答应啊。”

    “那么,朕便抓,便杀,东厂,锦衣卫,这些若是还不够,朕在重启西厂,朕要做中兴之主,绝不做亡国之君。”平日里面不敢说的话,此时朱由检当着孙承宗的面说,他是在赌博,赌孙承宗是个识大体之人,但既是赌博,就有风险,可纵观历史,朱由检自认为有六成把握。

第十一章 两道圣旨 1() 
从进入宫中后,朱由检就一直扮演者赌徒的角色,在乾清宫中对着田尔耕说的那些话是赌博,赐给魏忠贤丹书铁卷是赌博,而此时试探孙承宗的态度也是一场赌博,每次赌博都是决定着整个国家的命运,而一直促使着朱由检做政治冒险的事情就是他手中无可用之人,说白了,此时的朱由检就是个空壳皇帝,若是朱由检掌控了京师所有的兵力,控制了整个朝廷,他便从赌徒变成了庄家,稳操胜券。

    孙承宗看着朱由检,朱由检也盯着孙承宗,君臣对视无语。

    孙承宗此时的内心也极度的兴奋,若朱由检真如他自己所说的一般坚决,那么中兴大明有望,自己也将成为于谦那般的中兴之臣,在换取大明朝一百年的盛世,想着这些孙承宗感觉到了热血沸腾。

    孙承宗重新跪下恭恭敬敬的说道:”老臣愿辅佐皇上重现洪武永乐之盛世。“洪武永乐是大明朝兵力最强大的时期,孙承宗说了两个时期便就是认同了朱由检的观点。

    朱由检大笑出声,扶起孙承宗后,道:”有孙大人辅佐,大明何愁不兴。“

    不知不觉中历史已经发生了改变,孙承宗本来将会在崇祯二年出山,那时候,袁崇焕被杀,他的部下弃京师不顾,赶回辽东,孙承宗出山便是安抚辽东将士,防止哗变,可见当时孙承宗在军中的威望。

    两人在平台上聊了许多的国家大政,辽东防务,两人聊了将近三个时辰后,孙承宗才出皇宫。

    至于朱由检,在接见过孙承宗后,不知从哪里迸发出了一股豪气与自信,身上帝王威仪也日益增加。

    平台召对结束后,朱由检便去了周皇后那里,又与周皇后聊了许久。

    中途有很多次朱由检都像个小孩子般放声大笑,看着朱由检这副样子,周玉凤也觉得十分开心,皇上紧张太久了,此时能够放松一下,对龙体也是有好处的,夜晚的时候,朱由检没有留宿,一个人回了乾清宫,只因为朱由检认为女色终会把自己的雄心壮志慢慢抹平,到了那时候,还是逃脱不了万岁山自缢的命运。

    三日之后,大明朝将有两件大事情要宣布。

    在这三日之内,朱由检也没有闲着,在全国各地换了六位总兵,分别是天津卫总兵,大同总兵,潼关总兵,成都总兵,凤阳总兵,与宣府总兵,其中最重要的三个位置便是天津卫总,宣府与凤阳。

    凤阳乃是朱元璋的老家,政治意义重大,朱由检可不想让李自成在凤阳随意进出,故凤阳绝对不能像上个时空中一样被造反的人随意进出。

    天津卫是拱卫北京的一道最重大的军事力量,若是京中有何变故,那天津卫便成了驰援最快的军队。

    宣府,无需多言,乃是九边重镇之一,意义可见一般。

    这六个地方的总兵之位,在圣旨下去后,并没有受到阉党的反弹,这也是魏忠贤的一种让步。

    至于这六地的总兵人选,朱由检也不太清楚他们的为人禀性,能不能行军打仗,只是观看兵部的考核选拔而出,最起码有一点可以证明的是这六人与阉党没有多大的关系,不然凭着资历战功也能熬上总兵之位,明朝总兵的职位是有些分别的,边关一城总兵,便能统辖上万人,而宣府,大同,天津卫总兵,这三处才是重中之重,这三处拱卫京师,东西呼应,即便总兵没有私自调兵出击的权利,可被阉党之人控制的话,那么难免会在日后倒阉的**中增加一丝不确定性。

    此时,朱由检选择的不是有武力,又能行军打仗的将军,只要有一个条件满足,朱由检便会把此人提拔起来,那便不是阉党。

    魏忠贤的默认,阉党的退步,让朱由检的手掌慢慢伸向了军队。

    四日后,大朝会开始。

    太和殿中,朱由检着龙袍,坐于龙座之上,看着包括魏忠贤孙承宗在列的文武百官跪着,心中有些豪气,只待过了今日,自己便能一步步向魏忠贤进逼,而魏忠贤只能一步步后退,直到看到背后的万丈深渊。

    “平身。”

    文武大臣听到皇帝说话,都站起了身。

    朱由检看着大臣,轻声说道:”前几日平台召对,朕与孙承宗孙大人相聊甚欢,自认为孙大人对于边关之事极为了解,而辽东后金之乱,乃是我大明朝最大的祸患,朕不得不重视,前几日孙大人答应朕愿意出山助朕一臂之力,彻底平定边患。”

    在列的有许多阉党成员,听完朱由检的话都不由看向了站在前列的魏忠贤,只不过此时的魏忠贤却低着头,魏忠贤不说话,阉党成员也知道魏公公的心思,竟然没有一个人出言反对,至于那些文官清流,心中多少有些幸灾乐祸,终于有人能在阉党手中抢夺权利了。

    ”王体乾,你宣旨吧。“朱由检看着平静的大殿,满意的点了点头,他知道这事情已经定下了,圣旨一旦颁发,众臣也不得不遵命而行,自己为孙承宗争取到了道义的至高点,至于到了下面如何抢权,朱由检却帮不了孙承宗了,不过朱由检认为,孙承宗凭着多年在辽东的资历,根本不需要自己帮助,而事实也是如此。

    就算袁崇焕见了孙承宗,只怕也要喊上一声老师吧。

    ”奉天承运,皇帝召曰,今边关后金祸乱,朕每日思量,幸孙承宗故全大义,愿附辽东,即日起朕钦命孙承宗为武英殿大学士,辽东经略,总督辽东军政大事。赐尚方宝剑,便宜行事,辽东将士,若有违抗军令者,也可先斩后奏。“

    从圣旨看来,孙承宗的职位并不高,若严格来说,只是个从二品官员,可这道圣旨却赋予了孙承宗极大的权利,因为有五城兵马司的存在,这从二品的辽东经略比兵部尚书还有实权。

    魏忠贤听着孙承宗的任命,头依然没有抬起,仿佛今日这朝堂之事与他毫无关系,可其余的阉党成员却在也忍不下去了,辽东经略,赐封尚方宝剑,以后整个辽东只怕就只有孙承宗一人说话管用了,阉党便无从下手,这样一来,阉党的核心利益便受到了威胁。

    崔呈秀出列道:”皇上,辽东乃重中之重,若是赐封尚方宝剑,赋予便宜行事之权,只怕会误了边防大事。“

    ”崔尚书是觉得朕的这道圣旨有何不对吗?“

    ”兵部统辖全**马,臣为兵部尚书之职,绝无忤逆陛下之意,只是职责所在。“

    ”尚书大人真是忧国忧民的国家忠良啊。既然如此,朕也不好独断超纲,魏公公,你认为朕的这道圣旨可有不妥之处。”朱由检把皮球踢给了魏忠贤。

    听完朱由检的话,崔呈秀心中大定,他认为是因为新帝登基,魏忠贤不好在像以前一样那么总揽政事,故才有些低调,不过在面对这些危害到自己根本利益的事情面前,他绝对不会在退让,不过崔呈秀想错了,此时魏忠贤的核心利益所在,是朱由检即将颁发的第二份圣旨。

    “老奴认为边关之事,关乎社稷安危,理应慎重。”魏忠贤此话一说出口,阉党的成员无不松了一口气,只要魏公公出口,他们这些阉党成员便会拼命的阻止,到时候便能逼迫皇帝收回圣旨。

第十二章() 
魏忠贤的这番话无疑给阉党成员增加了自信,可是魏忠贤后半句话却震惊了整个朝堂,也把整个阉党集团打入了深渊。

    “孙承宗早年督造辽东防线,朝廷上下若说谁了解辽东局势,非孙承宗一人,老奴认为,普天之下,也只有孙承宗可担大任,老奴无任何疑议,皇上圣明。”

    魏忠贤这话一说,太和殿中一片死寂,就连孙承宗都震惊异常,为什么魏忠贤会如此支持自己。

    崔呈秀,许显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