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明末做皇帝 >

第49部分

重生明末做皇帝-第49部分

小说: 重生明末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烁宽慰道:“皇上当然清楚,袁尚书也清楚,选你为指挥使更加合适不过,那你可知道为何你没有被任命为指挥使吗,这是皇上对本官的一种防备,也可以说是本官拖累了你。”

    戴世辉听完李烁的话,有些不解,难不成是李烁在御前说了自己的坏话吗?

    “下官愚笨,不知抚台大人何意?”

    “你想一下,朝廷增设西北大营,总兵官,提督可有一人是陕西之人,本来这新军提督我向皇上举荐的乃是戴同知,皇上圣意难测,想必心中有些不喜,这才拖累了戴世辉出任卫所指挥。”实然,李烁是在欺骗戴世辉,他也不明白朝廷为什么会派一个卢象升过来,徐孟朝获罪,那戴世辉岂不是现成的接班人,可现在朝廷成立军田私占调查司,又要删减军户人数,这一切都要戴世辉出大力,当务之急便是要稳住戴世辉的心。

    “抚台大人举荐我为西北大营提督。”

    “对。可殊不知,举荐不成,反而害了戴同知。”李烁叹口气说道。

    戴世辉轻声说道:“看来下官还是入不了皇上的法眼啊?”抱怨之意十分明显。

    “戴同知放心,只要陕西删减军户这事了了之后,本官便于曹布政使共同上奏,为戴同知请功,到时候凭着这等功绩,皇上也不能不允,否则赏罚不明,对朝廷也没有半分好处。”

    戴世辉听完李烁对其的许诺,立即站起身躬身道:“下官多谢抚台大人栽培。”

    李烁也赶忙站起身,轻扶一下戴世辉道:“删减军户之事,还望戴同知多多用心。”

    “下官定会尽职,不敢有半分懈怠。”

    两人说完后,李烁便让戴世辉先回府休息。

    裁剪军户,新设西北大营,成立军田私占调查司,在陕西的官场也掀起了一场风波,坐立不安的不仅是那些乡绅富户,宋明义也急的团团转。

    求推荐,求支持

第八十三章 陕西三新政 上() 
宋明义代表着陕西本地乡绅的利益,与他们的关系也十分密切,朝廷排除众议成立军田私占调查司,增设西北大营,又要删减军户,这些事情把陕西一省之地推到全国的改革舞台上,所有的人都清楚这是朱由检的试水,若陕西大获成功,那么年轻的朱由检定会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一场军事改革与政治变度。

    朝廷在关注,地方也在关注,若是出了差错,朝廷脸面无光,所有的罪责都在陕西官场之上,这些压力全部给予了巡抚衙门,承宣布政使司,而相对比较来说宋明义比李烁的压力还要大。

    因为他与本地乡绅的关系极好,朝廷的一干政策全都是要损害他们的利益,这样一来,把宋明义至于两难的境地。

    这几日宋明义的府邸大门紧关,不见任何来客,当然这种做法不是表明他对朝廷法度的一种支持,相反,他心中十分反对这种事情,觉得朝廷如此拜办事,与民争利,对大明朝的统治不利,此时做出这番表态只是做给李烁与曹德章二人看的。

    他派出亲信手下个在各地联络当地的大户,让他们同患难,共进退,把事情闹大后,他也可以上奏朝廷,向朝廷表明成立军田私占调查司的厉害之处。

    陕西各地的大户当得知宋明义的意思后,无不松了一口气,宋大人的支持无疑给他们打了强心针。

    京师监督的御史到了陕西后,曹德章便开始了军田私占调查。

    各地军田派出衙役,重新丈量,鼓励民众,检举揭发军田私占之事,虽然中间有些波折,但曹德章在大半个月的时间中心中已经有了章程,配合巡抚衙门,列出各地军田私占的情况,并且在李烁的授意下,先行派人交涉,督促侵占田地的大户把田地交出,并缴纳侵占粮。

    因为年头过长,侵占的年数若不是富户提供,仅靠军户的交代也不可信,便由曹德章与李烁共同商议下,制定一个崭新的处罚方案,若是侵占军田超过一万亩,归还田亩后,还要征收十年的所得,若一时之间交纳不出如此多的粮食,可缴纳罚银,侵占军田超过五千亩但不高于一万亩时,归还田亩后,要征收五年所得,与上同理,粮食不够,可缴纳罚银。而侵占军田超过一千亩又不高于五千亩时,归还田地后,征收一年所得,或缴纳罚银。而低于一千亩的只需把军田归还,无需补偿。

    这个政策是在曹德章的建议下建立的,因为曹德章清楚陕西的民情,买军田的不仅仅是那些大户富商,还有许多贫民百姓,他们手中有了存银时,便想置换成家当,可那些大户的田地很少出售,便托关系走后门,买了几亩军田,便是因为这个原因,曹德章与李烁这才制定了军田低于一千亩的只需归还无需补偿。

    而增设西北大营的付伟与王珂也没有闲着,他们在巡抚衙门的支持下,在半月的时间中招募了五千余名士兵,并在长安城外,设置营帐,数十个操练场也在当地民众的帮助下,修建起来。

    实然增设西北大营这样的大事在军田私占调查面前,显得有些微不足道,朝中的文武百官都为军田私占调查而牵肠挂肚,也没有御史说西北大营的坏话,这倒让付伟与王珂乐的其所。

    此次招募的新军五千人,均是壮年,孔武有力,在付伟的主张下,这五千人均被设置为骁骑营,此时五千人每天都在马场上练习骑术。

    巡抚衙门中的李烁为保证新军马匹够用,先行从卫所调出两千匹良马,又与山西协商,在山西卫所调出马匹一千,用丝绸与白银从蒙古中购入马匹六千匹,只需在用一月便能到达长安。

    因为朝廷正在与蒙古洽谈联盟之事,两方关系正处于蜜月期,购入马匹也显得不是那么艰难。

    五千人的新军开始训练的时候,军户也面临着一场变革,他们的身份要变了。

    有的军户对其十分不满意,但也有的军户心中有些雀跃,谁都知道朝廷辽东局势紧张,谁敢保证,若辽东战事一发,边疆防御紧张,朝廷会不会打陕西卫所的主意呢,故在得知要被废黜自己的军户身份时,十分开心,不满意的军户,与袁崇焕所说一般,都是无谋生之路的。

    卢象升虽不了解陕西情况,但也对裁剪千户所之事十分关注,与戴世辉一同去了各千户所,安抚人心,并听取了戴世辉关于裁剪千户所的方案,对此他没有提出半点异议,因为卢象升不了解情况,也不想多说什么话。

    这次裁剪军户大刀阔斧,把整个千户所都给取缔。

    戴世辉准备秉承圣意,保留十二个千户所,长安境内两个千户所只需减少其中的军户人数,后从裁剪的千户所中选出精壮补齐人数,而各地的千户所看地理位置决定,地理位置重要的便保留,地理位置不重要的便全部取缔。

    在陕西境内的各千户所设置千户营巡视一职,召集千户所所有人,告知圣意与朝廷的决断,并当众布好纸笔,言明若想保住军户身份的,可现在报名,再由卫所同知戴世辉审核,察验可曾符合朝廷条件,若符合条件,即可留任,若不符合条件,便逃脱不了裁剪的命运。

    报名的人很多,几乎占了整个千户所的半数,可到了戴世辉那里,却被裁剪了大半,在卫所指挥使司官员的统计下,其中有许多人都不符合朝廷的留任条件,千户百户尽皆删除,家中有资产的删除,田地过百的删除,其余剩下的便是那些没有什么谋生之路的,当然这个数据也不是那么准确。

    戴世辉的想法很简单,按照朝廷的旨意来办,朝廷说陕西千户所只能保留十二个,他便只保留十二个,兵甲不能过一万五,他也照做。

    宋明义在府邸中坐立不安,看着曹德章与李烁忙碌了大半个月,竟然没询问过自己一次,这让宋明义有些不安,虽说靠近自己的官员在军田私占调查的时候,设置了一些阻碍,但也起不到什么作用,眼看着军田私占调查司成立,眼看着李烁与曹德章都有了方案,可宋明义却做不了什么?人家就这样把你晒在一边,不询问你的意见,你难道自己跑上去提出什么不一样的看法吗?这样岂不是自找难堪。

    虽说陕西的大户们对待朝廷的催粮催银置之不管,可也不见李烁与曹德章有什么的新的动向。

    宋明义清楚,李烁与曹德章正在谋划着一件自己根本就毫不知情的大事来整治这些不听官府命令的乡绅富户。

    实然与宋明义所想一般,当军田私占调查司派人拿着账本去富户家催要粮食无果后,李烁便于曹德章一同商议,决定不要在陪着这些富户讲什么道理了,李烁拍板决定,决计要动用武力。

    求推荐,求支持

第八十四章 陕西三新政 中() 
实际上当曹德章派人拿着账本上门催要粮食的时候,李烁与曹德章便就清楚,这定是做无用功,可这必须做,从古至今,都是先礼后兵。

    曹德章看到他派过去的人把官府的意思表述一番后,竟然无人理会,十分生气,便迫不及待的想要动武力。

    而对待乡绅富户不能再容忍下去,这是李烁的看法,即便有多大的阻碍,军田私占催要的粮食与银两在年前也必须进入陕西官库,当然这也是李烁为朱由检着想,朝廷想要整肃新军,钱粮紧张,那地方官府必须要出些银两,而催要的粮食与银两便可上奏朝廷赋予西北大营军用,那时候朝廷所拨白银便可减少一些。

    李烁在巡抚衙门邀请了曹德章,付伟,卢象升,戴世辉,王珂五人议事。

    一众六人按照官职的高低尽皆落座,因为付伟乃是兵部侍郎,又是皇帝钦点的西北大营提督,故坐于李烁左手上座。

    李烁清清嗓子道:“众位同僚,我们大家皆是深受皇恩,前来陕西为皇上办差,付大人提督西北大营,卢大人整肃卫所,我们定要共同用心替皇上办好差事,为大明的长治久安添砖加瓦。”

    “在本官来陕西之时,便就下定决心,定要把西北大营变成一支强军,来防卫我大明西北,刚来陕西,诚惶诚恐,幸得李巡抚帮助,才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征募五千兵士,并获得三千匹良马。”付伟对着李烁一抱拳,十分诚恳的说道。

    实际上,在付伟刚来陕西的时候,朝廷兵部便统计了一下增设西北大营的花费,得出要要白银五十七万两,由户部,内库与陕西官府共同支付这笔饷银,朱由检与郭允厚多次商讨后,得出分配方案,便是户部出银二十七万两,内库出银二十万两,而陕西官府出银十万两,但所有人都清楚这才是第一笔,日后西北大营的旗帜拉了起来,朝廷与陕西官府便要每年为此付出至少四十万两白银的代价,另一种方案便是与付伟提议一般,缩减后的军田收为国有,并派发裁剪下的军户耕种,每年缴纳粮税供作西北军用,但即便如此,朝廷还要发放犒军银,军用银,这加起来也不是一笔小的输出,但只要戴世辉在年前把削减军户这件事情做好,朝廷可以把这笔饷银加于西北大营身上,也会让朝廷少些压力。

    而朝廷的银两虽说在朱由检的督促下筹备完成,但却迟迟没有到陕西,此时西北大营的营地选址,操练场整修,购买马匹,皆是由陕西一地承担,这也让李烁感到些压力,因为陕西官库一穷二白,刚来陕西的时候,陕西官库粮食不过一万一千石,库存白银也不过七万两,若不是朱由检赠予的三十万两白银,这陕西便会因为增设西北大营,陷入无钱可用的尴尬境地。

    听到付伟如此客气,李烁摆了摆手道:“付大人客气,皆是为皇上效力,不敢贪功。”

    付伟笑笑道:“朝廷上下尽皆知道皇上宠信李巡抚,此时看来,李巡抚明事理,有能力,皇上又怎能不喜呢?”

    李烁笑了笑,转而把目光转向卢象升道:“卢大人来到这陕西之地,可有不习惯之处?”

    “回抚台大人,下官没有什么不习惯的地方,只是不曾管理过军务,对陕西卫所也不太清楚,故裁剪军户之事,这几日一直由戴同知操劳,心中有些不忍。”卢象升谦恭有礼的说道。

    “都是为国效力,卢指挥这般说话,岂不是折煞下官。”戴世辉赶忙说道。

    “对对,我们皆是为皇上效命,日后这般生分的话,卢大人万万不可再说了。”曹德章也开口说道。

    李烁笑着说道:“今日让几位大人一同来到巡抚衙门,是有要事相商,关乎军田私占之事。”

    李烁说完这句话后,脸色一正,又对着曹德章说:“曹大人,既然你是皇上钦命主事军田私占调查司,此事便由你说吧。”

    听完李烁的话后,曹德章也收起脸上的笑意,站起身严肃的说道:“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