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明末做皇帝 >

第3部分

重生明末做皇帝-第3部分

小说: 重生明末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由检接过糕点后,又放在了盘子中,叹口气说道:“昨日我做了一个梦。”

    “王爷就是因为这个梦才思绪不宁的吗?”

    朱由检点了点头:“我梦到我做了皇帝,可大明朝却一日不如一日,国家亡了,你我二人尽皆殉国而死。”

    “王爷,这只是你心中的恐惧罢了,只要王爷能矜矜业业,一心为国为民,大明朝绝不会亡,到时王爷就是中兴明君,留下美名。”

    朱由检心中想到:“上个时空中的崇祯皇帝难道不是矜矜业业,为国为民吗,可最后还是逃脱不掉身死国灭的命运。”

第四章 登基前夕() 
当然这些想法朱由检是不会对周玉凤说的。

    既然自己回来了,自己便要走一条与历史中的崇祯皇帝不一样的道路,把军队牢牢的控制在手中,即便那些军队没有多少战斗力,只要有了军方的支持,那些站在朝堂之上无时无刻不在吸食着大明最后一点鲜血的蛀虫才不敢对自己的命令放肆,殊不知,就在今日,朱由检已经定下了日后的行政方针,整练新军,肃清官场,宽厚代民。

    在后花园中朱由检与周玉凤交谈了许久,心中也渐渐的放松下来,对待此时的局势也不在那么紧张。

    天启七年八月,病入膏肓的天启皇帝躺在龙床上,脸色苍白,不像一个年轻的君主,反而像极了一个迟暮的老人。

    在龙床之前,跪拜着两个人正在低声哭泣。

    这两个人可以说是大明朝权利最大的两人,一人是皇帝的奶妈客氏,一人是阉党的领袖魏忠贤。

    客氏与魏忠贤的眼泪都不是假装留下来的,他们与朱由检一样,心中都很害怕,他们最大的依靠天启皇帝朱由校眼看便要驾崩,与朱由检一样,他们也有一种前途未知的感觉。

    若是造反自己当皇帝,开玩笑吗,一个太监能当皇帝,即便自己有这个心,手下的人难道会坚持不懈的跟着一个太监吗?真当自己是真龙天子,不,魏忠贤没有那么傻,相反还不是一般的精明,他知道自己的权势来自于帝王,他是大明朝最不想让朱由校死去的人。

    “召信王入宫。”躺在病榻之上的朱由校轻声说道。

    魏忠贤抬起头来推脱道:“信王马上要出京就藩,不知皇上召见信王,有何事情,老奴可以转告与他。”

    “召信王入宫。”这道声音中含有冷意。

    魏忠贤深知此时朱由校召见信王所为何事,信王来了,只怕摇身一变,成了大明朝的主宰,魏忠贤当然不希望已经长大的信王继承皇位,可此时的朱由校态度如此坚决,魏忠贤也不敢忤逆,便召人去信王府传旨意。

    等到传旨的太监出了皇宫,耳目清楚的大臣都知道天要变了。

    传旨的太监到了信王府,宣示了天启皇帝的旨意,朱由检知道,历史的那一刻已经来临,他要去见见这副身体的皇兄,看看那个被后世称为木工皇帝的帝王。

    传旨的太监名叫刘通,是个不入流的小太监,不过因为机灵被魏忠贤看重,这次被魏忠贤派来,也是有试探朱由检的意思。

    “信王,皇上召见,沐浴更衣后,就跟小的进宫吧。”刘通虽然低着头说话,可眼睛却不时瞟了一眼朱由检,可他失望了,朱由检脸色平静,不像大喜之状。

    “皇兄召见与我,所为何事?”朱由检明知故问道。

    “小的只是个太监,不敢妄自猜想皇上的旨意,只知道今日皇上醒来,便下旨召信王爷入宫,至于有什么事情,小的也不清楚。”刘通的话说的中规中矩。

    朱由检进了内堂后,王承恩与周玉凤都在内堂。

    周玉凤上前抓着朱由检的手,轻声说道:“王爷,万万不可有半分怯意。”

    “本王知道,不管今日发生什么事情,这天终要变上一变了。”朱由检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心中猛地轻松,人无非就是这样,事情没来临之前,惶恐害怕,等到事到临头,却也不在像以往一样恐惧,此时朱由检的心中甚至有了几分窃喜,自己什么都没有做,马上便要成为一个大帝国的皇帝,即便这个帝国已经满目狼藉。

    王承恩往前走上一步,关怀的说道:“王爷,万万小心。”

    朱由检看着充满担忧的王承恩心中一暖,点了点头道:“公公放心,本王绝不会有事。”

    周玉凤拿起四爪王袍:“让臣妾为王爷更衣。”

    待到服饰穿好以后,朱由检跟着刘通出了信王府,坐在马车中,看着仍然十分繁华的京师街头,来来往往的人群看到一队士兵保护着一辆马车,这些人也不会想到坐在马车里面的人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他们的皇帝。

    半个时辰后,朱由检到了皇宫,下了马车后,跟随着刘通穿过了无数宫殿来到了天启皇帝居住的交泰殿。

    刘通进入通报,不一会儿,魏忠贤与客氏刘通三人从交泰殿出来,魏忠贤走向朱由检,行了一礼道:“奴才见过王爷。”

    朱由检赶忙扶着魏忠贤,赶忙说道:“魏公公万万不可多礼,你乃是皇兄亲近之人,受了你的礼,皇兄会责怪与我的。”

    朱由检脸色惶恐之际,不像演戏,魏忠贤看着朱由检的表现,心中稍定,若是这朱由检与他兄长一样,倚重自己,那换个皇帝又有何不可,至于他对天启皇帝的感情,别开玩笑了,魏忠贤是聪明人,看的是眼前,不会去怀念以前的种种,可魏忠贤不知道,朱由检就是在演戏。

    谁都清楚,在整个大内能只手遮天的只有魏忠贤一人,此时不稳住魏忠贤,难保他不会狗急跳墙。

    魏忠贤顺水推舟,站起身来:“信王快入内吧,皇上正等着信王。”

    朱由检不急着进入交泰殿反而问道:“此时皇兄身体如何,可曾康复。”

    魏忠贤叹口气:“信王进去一看便知。”

    朱由检听完魏忠贤的话,也不在停留,进入了交泰殿。

    他看到天启皇帝窗前端坐着两个人,一名老太监,与一位文官,老太监手中托着一份圣旨而文官却一直在书案前书写。

    朱由检清楚,老太监手中的圣旨,若是所想不错,一定是传位诏书,而文官却是史官,也是被急忙召入宫中的。

    走到天启皇帝床前的时候,朱由检看到了脸色苍白的天启皇帝朱由校。

    朱由检跪下身去:“臣弟见过皇上。”

    朱由检的声音让天启皇帝在迷睡中醒转来,他轻声说道:“信王,快免礼,到兄长这边来。”

    朱由检忙站起身,走向天启皇帝。

    天启皇帝想要坐起来,朱由检赶忙扶着天启皇帝坐起身来。

    “信王,你日后要善待中宫张皇后。”朱由校缓缓说出口。

    “皇兄万万不可多想”

    “朕的身体如何,朕十分清楚,信王不要推辞,你当为尧舜。宣旨吧。”朱由校不等朱由检推辞,便摆手说道。

    朱由检无法,只能跪下身去,领取旨意。

    老太监看到朱由检跪下身去后,才站起身宣旨。

    “奉天承运,皇帝召曰,朕以眇躬,仰绍祖宗鸿业七年于兹,深惟皇考取法尧舜之训,兢兢业业,不敢怠遑。迩者三殿告成,光复堂构,夷氛屡挫,边圉渐安。方锐意治平,与民休息。不谓禀赋虚弱,自青宫已然,及临御以来,东西多警,朝夕在念,益用忧劳,多思伤脾,遂致绵惙。今乃复触夙恙,衄血陡发,凭几弥留,殆不能起,有负先考顾托之命,朕用尽伤。

    若夫死生尝理,人所不免,惟在继统得人,宗社生民有赖,全归顺受,朕何憾焉。皇五弟信王,聪明夙著,仁孝性成,爰奉祖训兄终弟及之文,丕绍伦序,即皇帝位。勉修令德,亲贤纳规,讲学勤政,宽恤民生,严修边备,勿过毁伤,内外大小文武诸臣;协心辅佐;恪遵典则;保固皇图。

    丧礼依旧制,以日易月,二十七日释服,毋禁民间音乐嫁娶,宗室亲郡王藩屏为重,不得輙离封域。各处总督镇巡三司官地方攸系,不许擅离职守,各止于本处朝夕哭临三日,进香差官代行。卫所府州县官土官,俱免进香。于戏!兄弟大伦,幸社稷只有主;君臣至义,期夹辅以为忠。尚体至怀,用承末命。布告中外,咸使闻知。”(真实遗诏)

    这是天启皇帝的遗诏,日后在天启皇帝归天之后,还要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在朗读一遍。

    朱由检听着圣旨,黯然泪下,无奈接旨。

    作为一个现代人,朱由检知道轻重,必要的悲伤是必须要做出来的,即便自己对朱由校没有半分感情,可也要装作万分悲伤。

    朱由检回到家中,深知历史的他知道,朱由校马上便要驾崩了,因为自己的到来,可能会发生一些改变,可就算有多大的变化,朱由校也不会重新回到皇位君临天下了,自己登上至尊之位只是时间问题,可能是明日,也可能在多过几日。

    天真的要变了。

第五章 登基为帝() 
朱由检回到信王府后,发现信王府的守卫比之以往要严密的多,王府门口过往之人大多数都是锦衣卫打扮而成。

    朱由检知道这是自己身份变了的后果,此时的信王府俨然就是另外一个皇宫大内,朱由检进入信王府后,周玉凤与王承恩已经等候许久,看到朱由检,两人才松了一口气,虽然两个人都希望朱由检能够当上皇帝,但是当朱由检进入皇宫的时候吗,心中却无比的担忧,唯恐魏忠贤会设法陷害朱由检,实然两人都看错魏忠贤了。

    魏忠贤是个聪明人,没有十足的把握绝对不会下手,若是朱由检进宫身死的话,只怕天启皇帝会一道圣旨让魏忠贤死在他的前面。更何况,此时的朱由检没有对魏忠贤表现出一丝不敬的意味来,他没有理由破釜沉舟。

    朱由检让两人不必担心,也把在皇宫之中的事情告诉了二人,虽然早就知道了这件事情,可当知道圣旨已经颁布下来,两个人心中稍定。

    王承恩周玉凤不在担心,可朱由检却开始忧虑起来了,他知道当上皇帝只是第一步,以后他会有第二步,第三步,他不觉得自己能够稀松平常的铲除魏忠贤。

    阉党倒了,政治清明了吗?

    民间都说魏忠贤死了以后,大明朝政治豁然开朗,崇祯皇帝是明君,可朱由检知道阉党彻底倒台让东林党彻底做大,这样对朝廷对自己都没有好处。

    在朝廷的政治斗争中往往掺杂着军事博弈,而魏忠贤手中有兵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兵部尚书崔呈秀乃是魏忠贤的亲信,任兵部尚书。

    崔呈秀的位置让自己对付有了顾忌,历史中,先是崔呈秀倒台,后魏忠贤,也是崇祯皇帝的良苦用心。

    拉一帮打一帮是所有的皇帝最喜欢做的事情,阉党内部团结吗,若是团结,在上个时空中崇祯皇帝对崔呈秀下手的时候,魏忠贤做了什么?没有,可见阉党内部的不团结。

    当历史教授的时候,猛然有一刻,朱由检有这样一个想法,要是魏忠贤没有倒台,明朝会那么快走向灭亡吗?可此时朱由检马上便要登基称帝了,他才明白崇祯皇帝为什么非要铲除魏忠贤了,想当个有作为的皇帝,先是要立威,而魏忠贤有大罪过又权势滔天,是最好的立威工具。

    朱由检进宫的消息以很快的速度传遍了大明官场,次日天启皇帝召内阁首辅黄立极进宫面圣,所有人心中都清楚,朱由检继承大宝已成定局,一朝天子一朝臣,许多臣子的心中都泛起了小九九,就连阉党成员都有了想要立马投靠新帝的念头。

    天启七年八月乙卯日,天启皇帝驾崩于乾清宫,享年二十三岁,明史评价“妇寺窃权,滥赏淫刑,忠良惨祸,亿兆离心,虽欲不亡,何可得哉?”

    天启皇帝死后,按照惯例,百官上劝进表,第一道劝进表送到信王府后,自有人回复,大概意思便是皇兄刚刚归天,我十分伤心,怎么忍心此时此刻便做皇帝。

    第一道劝进表被退回后,第二道劝进表就到了,朱由检看到后亲自做了回复,“卿等为祖宗至意,言益谆切,披览之余,愈增哀痛,岂忍遂即大位!所请不允。”比之前一道语气有些软了,大概意思便是众臣尽皆忠于朝廷,看着你们就让我想到了去世的皇兄,更加悲伤,实在不能继承皇帝位。

    朱由检知道第三道劝进表来了后,等待着他的就是登基大典。

    第三道劝进表上来后,朱由检写道与太祖皇帝朱元璋劝进表相似的回复:““卿等合词陈请,至再至三,已悉忠恳。天位至重,诚难久虚,遗命在躬,不敢固逊,勉以所请。”这句话的意思便是这个皇帝我当了。

    天启七年,三大营全城戒严,由内阁首辅黄立极,司礼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