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明末做皇帝 >

第16部分

重生明末做皇帝-第16部分

小说: 重生明末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监朱由检从未把他们放在心上,因为即便这些太监身手再好,但他们却是皇帝的奴隶,若说要他们冲击养心殿乾清宫等地去杀皇上,他们是万万不敢的,不过即便不放在心上,帝王多疑小心的心性,也让这两个自己经常在的地方布满了禁军,谨防发生不测。

第二十六章 布局下() 
取得魏忠贤印信再加上此时宫内紧封,就算崔呈秀有再大的能耐也决计想不到这是皇帝给自己设的套,相反,他会坚信的认为这是自己一方有力的还击。

    一切都要看刘通现在的表现,刘通心中有些怯意,因为魏忠贤可是他一直仰视的对象,此时帮着皇帝骗他就已经惶恐至极,此时还要当着他的面演戏,当真不敢。

    朱由检当然看到了刘通的怯意,笑了笑,他知道自己给刘通的诱惑还不够大。

    “你现在还很年轻,不能服众,朕记得今日,若是魏忠贤倒台,十五年后,你便是司礼监秉笔太监。”朱由检轻声说道。

    刘通听完朱由检的话后,两眼火热,司礼监大明朝最有实权的部门,谁不想进去,而刘通的权利**很大,也想像魏忠贤一样权侵朝野,风光无量,此时听着皇帝的许诺,别说是魏忠贤那里,即便是刀山火海,他也敢闯上一闯。

    “十五年的时间你能等得起,朕也能等得起,君无戏言,朕会记得你对朕对社稷的功劳。”朱由检唯恐刘通不信又接着说道。

    刘通深吸一口气,忙坚定的说道:“奴才一定为皇上把差事做好。”

    朱由检听完后,脸上笑意十足,不过心中却有些寒意,对刘通也再无一丝好感,虽然芸芸众生皆为利,不过这种贪图权利之辈,还是让朱由检厌恶,此事若是成功,这刘通一定会死在魏忠贤的手中。

    至于朱由检许诺的司礼监秉笔太监,更是可笑,朱由检连丹书铁劵都给赐给魏忠贤,还有什么诺言不敢许,更何况养心殿中只有骆养性与王承恩两人,皇帝若说自己从未说过这些话,相信他们也不敢向外透露这消息,若真的成功,史书便会这样写道,新帝宠信忠贤,然忠贤狼子野心,勾结兵部尚书崔呈秀意图谋反,幸得上天庇佑,皇帝英武,及早识破,除忠贤,倒阉党。而刘通这个小太监根本就不会出现在这段历史中,对于朱由检的名声没有一点影响,即便众所周知,那又如何,做个薄情寡义,残暴无比的皇帝也要比亡国之君来的好。

    “那你便去讨要印信吧,朕答应你的都不会忘记。”

    刘通跪下磕头后,便起身离开了养心殿。

    刘通走后,骆养性慌忙说道:“皇上,此事太过危险,臣惶恐弄巧成拙,危害皇上啊。”

    朱由检脸色笑意收了起来,转身回到了龙榻之上:“有何危险,朕乃真龙天子,得上天庇佑,崔呈秀只是跳梁小丑,成不了大事,王公公,召见田尔耕,对了,把洪承畴也叫上,还有城外的曹文诏也给朕叫来,今天晚上,我大明朝要发生一件大事情了,震惊天下宇内的大事情。”

    骆养性想了想还是不放心,道:“臣也出宫去,联络我父亲昔日的部下,助皇上一臂之力。”实际上,朱由检当着骆养性的面把这个惊天动地的计划说出来,让骆养性十分感动,认为皇帝已经把自己当成了自己人,而且此事若是成功,他自己便是皇帝的嫡系,日后在这大明朝堂之上也会崭露头角,想着这些也让骆养性有些兴奋。

    “无需,你父亲已经退了三年,就算是昔日的部下,此时是忠于朕还是忠于魏忠贤都不可知,此事朕还要靠着锦衣卫,靠着田尔耕,朕相信田尔耕是个聪明人,这些事情即便没有证据,田尔耕都能找出证据,更何况铁证如山。”

    “可田尔耕之前与魏忠贤关系极好,就算此时倒向了皇上,他的忠诚,还是不能保证。”王承恩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所以,朕还需要一个人出手。”

    王承恩与骆养性相对一眼,实在想不出还有谁能出马。

    “那便是骆指挥。”

    骆养性不解,说道:“皇上此言何意。”

    “今日巳时,你拿着朕的圣旨去京卫点兵,入田尔耕的府邸,若是崔呈秀没被田尔耕抓获,你便宣读圣旨说田尔耕与崔呈秀勾结谋反,一家上下,不管老少,尽斩。”说到最后,朱由检脸上布满了寒霜。

    他觉得自己此时正在走向了一条政治斗争的不归路,他知道,这件事情他能把魏忠贤置于死地,不知为何,心中有些恍惚,难不成真的被忠贤死,大明亡的魔咒给恐吓住了吗?

    王承恩与骆养性尽皆出了大殿。

    数十位禁军出了大内,骑着快马在大街之上飞驰,虽然天色有些黑,不过街市上面还有些人,看着快马疾驰的禁军赶忙躲避,随后便是一声声咒骂。

    半个时辰后,田尔耕与洪承畴便从府邸出发赶往皇宫,因为曹文诏在城外,所以比田尔耕与洪承畴来的要晚。

    而另一方面,太监刘通来到了魏忠贤的住处,因为权势的吸引让刘通再次鼓足勇气面对着魏忠贤,虽表现的有些慌张,但魏忠贤却没有多想,只当是刘通心中害怕而已,当刘通说出来意的时候,魏忠贤想了一会儿,也确实有理,便遣人拿了印信给刘通。

    当印信到了刘通手中的时候,刘通才惊讶的发现原来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难,随后便是狂热,觉得自己一只脚已经踏进了权力之门。

    刘通从魏忠贤的住处离开后,便在也抑制不住内心的狂热,竟然一路小跑着去找王体乾。

    到了王体乾的住处时候,刘通立马表明了来意,说是出宫为魏公公办事,因为朱由检圣旨刚下,许显纯又锒铛入狱,所以王体乾也有些谨慎,问了许多后亲自带着刘通去了暗道。

    刘通从暗道出了大内便一路往崔呈秀住处赶去,谁都不会知道,此时大明朝的命运就掌握在一个太监手中。

    养心殿中,朱由检坐于龙榻之上随意的翻着奏章,而田尔耕与洪承畴站在下面没有一个人说话,大殿十分安静,随后朱由检放下奏章,对着旁边的王承恩说:“王公公,给两位大人赐座,不知道还要等多久。”

    “遵旨。”说完后,便走出了大殿招呼小太监搬来了两张椅子。

    田尔耕与洪承畴推辞一番后,便也坐了下来,不过两个人的心中都犯了嘀咕,这皇上要我们等谁呢?

    刘通到了崔呈秀府邸的门口,殊不知,历史就从这一刻发生了重大的转变,门口的奴仆看到是宫里的太监,不敢耽搁,也没有通报便带着刘通进入了府邸。

    到了大堂之后,刘通才发现大堂之中竟然已经有许多人,这些人都是朝廷的高官,清流们对与他们还有一个称号,阉党。

    崔呈秀,杨寰,田吉,崔应元,孙云鹤还有众多的阉党官员都在大堂之上,看着刘通入殿,都赶忙站起身。

    刘通满头是汗,崔呈秀赶忙招呼下人给刘通倒茶,气喘吁吁的刘通喝了一口水后。

    为东厂理刑官的孙云鹤赶忙问道:“公公,九千岁可有什么交代。”

    “众位大人大事不好了,皇上,皇上要向魏公公与大家下手啊,魏公公感觉到皇上的,皇上的敌意,便让我赶忙出宫去寻崔尚书。”

    “千岁有什么话带给我。”

    “千岁说,先,先下手为强。”

    听完这话,大堂之上的四五十名阉党成员无不倒吸一口冷气,他们当然清楚这句话的意思。

第二十七章 暴风雨前的平静() 
先下手为强的另外含义便是造反。

    “千岁怎么说?”杨寰急忙问道。

    “九千岁说,新帝此时想要把屠刀伸向我等的头颅,若不反抗,难免一死,趁着他刚刚登基,根基不稳之际,另立新帝,才是我等的出路。”

    阉党成员中有许多人都打了退堂鼓,虽说他们是一个党派的,但造反却不是小事,万一不成功,满门抄斩,自己还要被凌迟处死,大明朝立国至今两百多年,也只发生了一次夺门之变,不过那时的代宗皇帝马上便要驾崩,有无子嗣,才有了夺门之变的成功,此时的新帝却是先帝遗诏亲立,若是妄谈废黜,那么便会朝堂聚变,天下大乱,这个罪责谁都不想担当。

    崔呈秀深吸一口气道:“这真是九千岁说的,你有何凭证?”果然不出朱由检所料,此等大事,崔呈秀十分的谨慎。

    刘通不是先有了准备,心中大定,从怀中掏出了魏忠贤的印信,崔呈秀接过印信,看了又看,道:“看来皇上是真的要那我们的脑袋立威了,我愿意遵从九千岁的旨意,你们中有人不同意的,现在便可以走。”

    崔呈秀这话一说,不算是阉党核心成员的官员们都打了退堂鼓,有一名太仆寺的官员走出道:“此等大事,九千岁与崔尚书也用不上下官,下官才智不足,唯恐坏了九千岁与崔尚书的大计,还是不参与了。”

    崔呈秀大喊一声:“来人,给我拿下。”

    门外的侍卫立马上前压住了这个官员。

    这名官员惊慌失措的说道:“崔尚书,你这是何意?”

    “在我们的船上吃足喝饱,此时船有翻的危险,你却要弃船而去,你觉得我们能容得下你吗?把他带下去,好行伺候。”

    这名官员看到崔呈秀竟然这般,也顾不得上下尊卑之理,破口大骂道:“崔呈秀,你可知道这是谋逆,后世史书该如何写我等,你不要脸皮,你家爷爷我还要呢,放开我,放开我。”声音越来越远,想打退堂鼓的阉党成员看到这名官员的下场都不敢在说什么?

    “公公,千岁有何吩咐。”

    “九千岁说了,今日让你召集京卫之中信的过的副将参将,谈论此事,两日之后,关闭九门,强攻皇宫,九千岁在宫内召集武监,里应外合,共破皇宫,罢黜皇帝,另立新帝,匡扶社稷。”刘通越说越顺溜,根本就不像是在说谎。

    崔呈秀叹口气看向众人道:“大家都听到了,这是千岁的意思,我相信在座的众位同僚或多或少都受过千岁的恩惠,此时新帝不把我等放在心上,妄想杀害我们,已立君威,可我等不是待宰羔羊,先帝尸骨未寒,他便想杀害我们这些肱骨之臣,实在不配当的帝位,但此事重大,崔某不得不谨慎行事,最好的方法便是大家不要归府,等到大事已定,再放了大家,不过明日又是大朝会,若众人缺席,皇帝必定生疑,唯恐生变;我拿来一纸张,请大家写上自己的名字,这样一来,若是事发便谁都逃脱不了,万事大吉。”聪明一世的崔呈秀在这紧要关头竟然下了一招昏旗。

    崔呈秀这话说完,自有下人取出上好宣纸,崔呈秀在上书写道:皇帝无道,另立新帝。八个大字,并且在下面写上了自己的名字,后杨寰等核心成员毫不犹豫的写上了自己的名字,那些阉党的外围成员,多多少少有些犹豫,可看到大堂门口站着的几十位魏忠贤的侍卫,在想着刚刚那人的下场,无奈之下,只有写上自己的名字。

    待到众人写好后,崔呈秀便轻声说道:“众位大人,这名字一写,便与我们是同一条路上的人,再无退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众人躬身道:“听从九千岁差遣。”

    崔呈秀让这些大臣留在了自己的府邸中留宿,并与杨寰等人商议,如何行事。

    首先便是召集信得过的京卫将军,几人和议了大半个时辰,才敲定了四人,北城的刘宇通副将,张忠国参将,德胜门守将娄记与西城副将王明顺,这四人都是魏忠贤的死忠,而且受过阉党极大的恩惠,思来想去,就这四人可信,虽然京卫之人有很多将军都是魏忠贤的亲信,不过崔呈秀却信不过他们,若i是让他们守个门不放城外的三大营进京还可以,可若说让他们去进攻大内皇宫,这样毫无遮拦的造反,他们却是不敢的。

    崔呈秀派出府丁外出通知四人过府叙事,刘通看着崔呈秀把一切事情安排妥当后,便起身道:“崔尚书,小的还要回宫去向九千岁通报,便先回去了。”

    “且慢,公公劳累之极,今日便在府中休息,明日回宫不迟。”崔呈秀说道,这么大的事情由不得他不谨慎,万一刘通为了权势私底下告密,那自己众人的性命便保不住了,可崔呈秀却不知道,就是因为权势刘通才来的崔府。

    刘通知道今日晚上大批锦衣卫会包围崔府,这些人都难逃一死,他当然不想留在这个是非之地。

    “可宫中此时不允许太监出宫,小的也是走暗道才出来的,大白天的,小的怕被别人发现啊。”

    “那就待到事了之后回宫,公公不必多言,来人带公公下去休息,上些酒菜,好好款待公公”崔呈秀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