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草根皇帝 >

第70部分

重生之草根皇帝-第70部分

小说: 重生之草根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霸是有准备的,”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

    从刘病已那学的什么“借贷记账法”,算盘,阿拉伯数字,四则运算一系列秘密武器拿出来,

    调查结果很快公布于众,先帝皇陵的一切设施,加上富户贾家焦家囤积的物资,再加上工程费和加班补助以及全体参与人员的吃喝拉撒,折合成现金,再刨去物价影响,最后与修建皇陵的专项巨款总量一对比——

    正好差了三千万……

    也验证了刘病已的计算结果是正确的。

    调查结果一公布,所有议论都熄火儿了。

    还议论个屁呀,那就是田延年干的,铁证如山,没的洗也没办法洗。

    于是乎这下可热闹了,大司马大将军一声令下,大司农衙门十一个办事处,四个等级的一百多官员全都得隔离审查,一个个向组织交代问题,无论说得清楚说不清楚都得向组织着交待点啥。

    霍光本来就是个小心谨慎的主儿,他觉得与其大司农衙门的人挖坑让自己埋,不如自己先挖坑让他们往里跳,热闹不说,还能闹个主动权。

    当然,霍光也不是傻子,官场上就是这么回事儿,查谁谁有毛病,就是完全没毛病的都能整出点幺蛾子来。

    所以作为检查官,审案的时侯也是有技巧的,

    审理贪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火候,眼睛一睁,一闭,大家都有条活路;

    眼睛一睁,不闭,死的就是你自己。

    于是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司农衙门里只要和先帝坟头上这三千万没关的,不论是否还有其余坏事,全都恢复工作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尽量把矛盾缩到最小。

    而对田延年本人,则一直软禁在家里,既没有处罚,也没有正式起诉。

    明眼人全都明白,老霍这是放一条路给田延年走。

    一来可能是还念着情分,二来也是怕逼急了这傻大胆的勇士,人家狗急跳墙把水搅混,毕竟作为头号亲信,他可知道老霍不少秘密。

    大司马大将军暗示的都这么明显了,自然有人出来唱双簧。

    御史大夫田广明是审理这次贪污弊案的最高长官,于是率先表态,打算放田延年一马,罢官夺爵一撸到底都成,只是他是这种高级别的官员不能杀。

    不过田广明混迹官场多年,也是个老滑头。

    他知道这话从自己嘴里说出来,肯定得罪皇上、得罪韦贤等一帮清流,还是得找个垫背的。

    结果他找到了太仆杜延年。

    要说杜延年,他是孝武皇帝手下御史大夫杜周的小儿子,两个哥哥分别是河南、河内太守,也算一家显贵。

    当年霍光与上官桀争权的时候,就是杜延年率先倒向霍光,整倒了上官桀,因此功被霍光封为建平侯。

    杜延年这人善良宽厚,而且和黄霸一样,傻傻楞楞的,对于官场倾轧和陷害一点儿防备心都没有。

    田广明就对杜延年说:“按照《春秋》的指导思想,人都是可以将功补过的,

    当初霍大将军废帝的时侯,要没有田延年英勇表现的话是那是很困难的;

    现在的皇帝能上台,也是得益于废帝这件事情;

    现在闹得满城风雨的事,说破大天也就三千万钱,能有多大个事情;

    不如你跟皇上陛下和大司马大将军说说,国库把这三千万出了,就当帮功臣赎罪了,如何?”

    要说这主意真够厚颜无耻的,田延年贪了三千万,让皇上当没发生过,还得给他擦屁股?

    不然田广明怎么不自己去说,非要托杜延年去讲呢,

    所以说田广明就是拿着当杜延年当枪使,

    杜延年出身豪富之家,对钱财没有概念。

    不知道”三千万“是天文数字,

第二十五章 打虎行动(十六)() 
杜延年读书也是读迂进去了,要不怎么说有时侯“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呢?

    他在第二天早朝的时侯便向皇帝上了奏折。

    满朝文武听到这个奏折后的反应可想而之。

    大鸿胪韦贤从来不骂人,这样好脾气的人都忍不住了,直接指着他鼻子说:“你真是臭不要脸啊!”

    霍光、张安世、丙吉和田广明等人没吱声,看着杜延年折腾。

    大臣们见霍大将军和高参们不表态,而杜延年怎么说也算有点威望,于是也都议论纷纷,不知该怎么办好。

    关键时刻,刘病已发话了——

    “我同意。调水衡钱三千万,补上这个缺口,给先帝爷修皇陵。至于我的陵园,等以后有钱了再说。”

    所谓“水衡”,有的说是上古主管山林的官儿,但最普遍的看法是皇帝私家园林的代称。

    啥叫“水衡钱”?就是属于皇上私人的积蓄,也是国家紧急储备资金。

    “水衡钱”自从孝武皇帝以来几十年的时间了,从来都没有用过。

    于是乎中国历史上最无耻最搞笑的一幕出现了——大臣贪污犯罪,竟然无耻地提出要皇帝老子买单,真是厚颜无耻之极;而更奇怪的是皇帝竟然答应了,也是善良到了顶点吧!

    以韦贤为首的许多大臣都跪下了,他们的眼圈都红了,觉得皇上受了天大委屈——

    “皇上陛下,不能用水衡钱啊,天下富裕,唯独皇上穷了,这叫什么世道啊!

    况且臣子犯错,想办法弥补是天经地义的,咋能由天子承担错误呢?皇上,请您三思啊!”

    霍光看气氛不对劲,赶快出来打圆场:“皇上,国家财政没穷到这地步,还是臣来想办法好了,您不必为这笔款项担心呵。”

    刘病已笑道:“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韦老,你们别劝了。

    孝昭皇帝论辈份是我爷爷,他的人死了,坟到现在都没修好,我脸上也无光,这次就算我也尽点孝心了,

    要是不够,你们再想办法补上。

    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吧,下诏书。”

    于是本始二年,皇上陛下又发了道圣旨,上面是这么说的: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用我的私人财产水衡钱三千万,帮助孝昭皇帝平陵新城区的建造工程,钦此。

    上面没提因为什么要自掏腰包,但连长安街头看厕所的老大妈都知道,本该由国家财政修建的先帝爷皇陵出问题了,有贪污犯把钱黑了,皇上为尽孝心只好自己带头买单……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如此富有爆炸性的消息很快传遍全国各地。

    于是乎各地的弹劾奏章像雪片一样飞到京城,一致谴责田延年十恶不赦、杜延年臭不要脸,竟然把如此孝顺、善良的皇上陛下逼到了这种程度。

    刘病已用三千万买了一个天大的好名声,还做的不留痕迹,

    霍光真不知道年仅十九岁的他跟谁学的,下出如此漂亮的一手棋。

    刘病已心道:“老子我毕竟二世为人,想让我这么放过田延年,没门!”

    霍光都没料到杜延年能提出这种馊主意来,更没料到皇上陛下竟然答应了,

    现在可好,全天下的舆论都一边儿倒,皇上如此孝顺善良还被贪官污吏们欺负得这么惨……

    要是杜延年没出这搜主意,田延年兴许能活,但现在看来,他死定了!

    事情果不出老霍所料,圣旨发出没几天,中央军委两大常委韩增、赵充国紧急回京了……

    军委两大常委同时跑回来,老霍用脚趾头想想也明白是啥意思。

    姑且不说韩增,他压根儿就向着皇上向着老刘家,

    单说赵充国,他已经是当时大汉军队系统里资格最老的高级将领,

    最重要的是,人家虽然不关心政治只愿意带兵打仗,但好歹兼着水衡都尉(两千石,部长级,执掌上林苑和国家紧急储备资金,与执金吾、将作大匠并称“三列卿”,加上其余的三公九卿,合称“三公十二卿”,是核心领导层成员),

    皇上陛下动用“水衡钱”修坟,他知道了能不说话?

    既然四大常委全都到了,自然要搞个阅兵仪式,检阅下羽林卫、京辅都尉(首都军区警备司令部)部队和南北二军(中央军)。

    要说赵充国的威望还真是够高,他跟着卫青大将军扛过枪,跟着李广利将军出过阵,身经百战,杀敌无数,最牛叉的一次是率领一百人打七千匈奴,负伤二十余处不下火线,愣从包围圈里跑出来了,事后被汉武帝称赞“刚毅勇猛”,树为全军表率。

    赵充国如今65岁了依然活跃在军界,带出大批优秀指挥官。

    当时全国三百石(县级)俸禄的武官中一半以上是老人家的徒子徒孙,在大汉朝当兵,不认识皇上陛下可以,哪有不认识赵充国的?

    就连霍光这大司马大将军的刀枪棍棒、行军打仗都是赵充国教的。

    整个朝廷里,敢叫一声“小霍”的,除了先帝师父韦贤以外,只有赵充国一人。

    赵充国,韩增向天子提议,进行一次田猎。

    田猎,捕捉野生鸟兽,也叫射猎(畋猎)、狩猎、围猎。

    皇帝陛下道:“这时田猎恐怕不是做正经事吧?”

    韩增劝说道:“陛下呵,古时侯的帝王,春搜夏苗,秋狝冬狩:

    《孟子?梁惠王下》王之好田猎。何以能田猎。田猎以讲武。

    《诗?齐风?还序》:“哀公好田猎,从禽兽而无厌,国人化之,遂成风俗。

    臣斗敢请皇帝陛下显示武力于天下,以震慑国中不法之徒,四方蛮夷之辈。”

    皇帝陛下思索了一下道:“好吧,打猎的事情就按两位的意见来办吧。”

    皇帝已经同意去上林苑打猎,

    于是,大臣们为了准备田猎,四处搜集良马、名鹰、俊犬、弓矢。

    霍光之子霍禹听说韩增这次回来带了很多良马,幕名前来参观。

    霍禹与韩增闲聊了几句边关的情况后,忽然改换话题,满脸堆笑说:

    “久闻韩将军最爱名马,此次回长安,想必带来几匹?”

    韩增笑道:“的确是带来了几匹马。”

    霍禹陪笑道:“我也极爱骏马,可否让我一饱眼福”

    韩增作了个手势道:“霍大人请!”

    韩增陪着霍禹走到一个空场上,早有人把十匹高大的骏马从马房中牵了出来,霍禹看见每一匹骏马都有点垂涎,心里说:“人们都说韩增爱骏马,果然不错。”

    他听说韩增的每匹马都有名字,随即挨着问了几匹,掌牧官参将莫言在旁边一一回答。

    霍禹见过的名马也很多,像燕色驹、桃花骢、豹花骢、菊花青等名字他都不感到新鲜。

    等问到一匹浑身火红的骏马时,莫言告他说它叫玉顶赤,他连声说:

    “好好果然浑身是胭脂色,只有头顶上一块玉白色”随即又指着韩增的坐骑问:“这匹呢?”

    “白笑风。”韩增忍不住自己回答。

    “嘿,这马,耳如竹批,目如悬铃,真是神骏”

    这时白笑风听见附近群马嘶鸣,它忽然昂首长嘶,把霍禹吓得一跳。

    霍禹本是身材魁梧的人,伸出手要量一量马头多高,竟然差很远没有够着马耳。他随即笑着说道:

    “此马这样高大,性情定然暴烈,恐怕不是一般人能驾驭得住吧”

    “此马初到手里时,性情十分暴烈,每次骑它,开始三十里它总是不走正路,旁侧斜行,倔强难驯,又走三十里才肯老实前去。

    经掌牧官用心调驯,费了数月之力,方堪使用。

    如今也只有我同掌牧官可以骑它,别人都近不得身。”

    霍禹看着这匹马毛色光泽,犹如涂脂,前胸宽阔,臀部滚圆,四条腿纤长有力,真是“雄姿英发”,令他十分艳羡。他打量一阵,回头间道:

    “为什么叫它白笑风”

    韩增微微一笑,向掌牧官瞟一眼,然后一手拈着胡须,一手抚摩着马身上光滑发亮的短毛,回答说:

    “你看,此马全身深紫,鬃毛黑色,却有四只蹄子白如霜雪,肩上也有一片白毛像一轮皓月。

    这几处白毛,不但在阳光下闪闪发明,在月光下也闪闪发明,所以学生就给它起一个名字叫白笑风。”

    “果然切合,十分新鲜。哈哈哈哈”

    韩增见霍禹这样称赞他的坐骑,心中十分高兴。

    霍禹注意力已经移向旁边一匹白马身上,想着这匹白笑风是韩增心爱的坐骑,自然不会赠人,倘若能把那匹漂亮的白马赠他,也足以满意了。

    “好诗好诗”他连连点头,装做自己很能欣赏这首七绝的妙处,“真是好诗这一匹白马叫什么名字”

    “它叫千里云。”莫言恭敬地回答说。

    “啊呀,马漂亮,名字也起得漂亮”霍禹高举右手,伸到千里云的背上抚摩着,喷啧称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