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草根皇帝 >

第56部分

重生之草根皇帝-第56部分

小说: 重生之草根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街头卖冰,在唐之后便成了夏天最常见的一景。

    南宋诗人杨万里便记述了他所生活时代时小贩沿街叫卖冰块的情形:“帝城六月日停午,市人如炊汗如雨。卖冰一声隔水来,行人未吃心眼开。”

    刘病已看着许平君坦率纯真的侧脸,她正与张彭祖在孜孜不倦的拌着嘴。

    刘病已本不打算参与许平君和张彭祖的争议。

    他眨了眨眼,想起自己之前的发现,昭帝驾崩了,刘贺被废了,也许自己会。。。。。。

    想到某种可能性,刘病已不觉莞尔一笑,抛开那些乱七八糟的杂念,决定无视。

    正如张彭祖所言,谁是皇帝,谁会继任当皇帝,这些复杂的国家大事用不着他们这样的俗人来操心,所以何必庸人自扰?

    有些事,不知情和知情对他们而言没什么太大的影响。

    霍光为了拥立皇帝的事寝食难安,夜不能寐,

    偶尔抽空回趟家沐浴休憩,却又被娇妻爱女缠得最后狼狈不堪。

    “君侯!刘贺虽然不孝,到底相貌不错,年纪又与我们成筠相当。

    如今这么个好女婿人选被你废了,你倒是上哪再去找这么个般配的良人去?”

    霍夫人发牢骚时,霍成筠就躲在门后面偷听,嘴里咬着手巾的一个角,绯红着脸蛋吃吃的笑着。

    霍光如临大敌般逃也似的从寝室里拂袖而去。

    霍成君失望的从柱后走出来,忿忿的将手巾一甩,“父亲这是什么意思?他是真要去找那些年纪和他一般大的老头儿来当皇帝么?”

    霍显看着洞开的大门,心里却是另一番思量,半晌,她终于不耐烦女儿的抱怨,跺脚怒道:“难得回家一趟,不进我的门,定然又是找那贱人去了!”

    霍成君愕然道:“父亲去找谁了呀?”

    霍显心想老头子还不是去找那个狐狸精去了,可是这事情又不好对自己的小女儿说。

    霍显面露尴尬之色,这时外头正好有奴婢禀告:“夫人,金夫人回府了。”

    霍显灵机一动,拉着女儿的手说:“你姐回来了,还不赶紧找她玩去?”

    霍成君果然忘了刚才她问的话母亲还没有回答,

    笑道:“她出嫁那么久,我还道她一心只恋着夫家,早忘了娘家了。”

    转念又想到自己的事,忍不住继续抱怨,“真不公平,凭什么父亲给姐许的夫君家世显赫、才貌双全,

    我就只能指望一个老头儿?不行!我不干!我要嫁的人,一定要比姐夫更加厉害!”

    霍显猜错了,霍光那也没去,他只是一个人静静地坐在议事室发呆。

    霍光坐了好半天,直到少顷冯殷(霍家的门房)笑吟吟的领着一人进来,

    霍光抬头一看,却是长史邴吉,忙下榻穿鞋,疾步笑迎:“子都(冯殷的字)真是,邴长史来了也不事先通禀一声。”

    邴吉笑得温和,“吉不敢劳大将军费礼相迎。”

    霍光见他笑得开朗,不禁眼前一亮:“邴长史有何妙计可以教我?”

    邴吉笑道:“大将军好眼力,我此次来,正是为解将军心头之急。”

    霍光大喜道:“邴长史说来听听。”挽着邴吉的手,亲热的迎进门,“请上坐。”

    邴吉那敢上坐,两人谦让了半天,直到霍光坐了主席,邴吉才坐下,总算两人一起坐下了,

    邴吉这才不紧不慢的说:“我知道大将军为了皇帝人选一事着急,现在推荐一个人选,此人名叫刘病已

    这人说不上最合适,但目前看来,舍他之外已无更合适的人选。

    大将军可还记得卫太子尚有遗孙存于人世?”

第二十三章 我终为帝矣(二)() 
霍光一愣,皱着眉满脸茫然。“刘病已……病已……”

    霍光慢悠悠的念着这个毫不起眼的名字,慢慢回忆起在昭帝还活着的时侯,自己曾经见过他,

    不过更令他在意的是,他忽然想起另一个意思相近的名字——一个影响了他大半生,想忘却始终难忘的名字,“卫太子刘据”。

    “子都!速速派人到刘德那里,将刘病已的宗籍记录取来我看!”他一扫连日来的阴霾,颇为兴奋的搓着双手,

    “邴长史,你先给我讲讲这位……皇曾孙的禀性如何?”

    “以前住在郡国官邸时我见这位皇孙不过还是个年少无知的孩子,如今一晃眼竟已长成十八九岁的成年男子了。

    他自幼失去双亲,生长于掖庭之中,通经术,有美材,行安而节和……”

    这些其实不用花费太多的口水去描述,宗室的族谱内会记录更为详细,

    邴吉很清楚最关键的问题在哪里:“听说皇曾孙当初入掖庭归宗籍,甚为仰仗敬候关照。”

    邴吉笑眯眯的转向霍光,“皇曾孙十余年托养掖庭,已故掖庭令对其照拂有加……”

    又是自身,又是敬候,又是故掖庭令的,霍光哪里听不出邴吉提到的隐意。

    金曰磾和张贺虽然都已不在了,可邴吉、张安世等却仍在,而这些对刘病已有过恩惠的人无疑是站在霍光这边的。

    霍光真心实意的笑了起来,邴吉的话让他很是愉悦,因此霍光对刘病已不免怦然心动。而再进一步深入考虑,立此人为帝好处真是多多。

    其一,在具备继承皇位的条件的皇子皇孙之中,只有此人在血缘上与武帝最近,若舍此人不选,就要去武帝的兄弟的后人们中去选了。

    霍光受武帝遗诏顾命,最终却把江山拱手送给武帝兄弟的后人,使武帝宗庙不得血食,这显然有负武帝的重托,日后九泉之下如何有脸面见武帝!

    其二,刘病已为卫太子一支唯一在世的遗孙,名为皇曾孙。

    然而他既无王府旧臣,也无强势外戚,且朝中更无亲党,势单力孤,是个真正意义上的“寡人”。

    因此霍光驾驭起来非常容易驾驭。

    其三,以此人为皇帝,有助于安抚民心。

    因为发生在征和二年(前91)的巫蛊之祸是一个大冤案。

    在这次冤案中,卫太子刘据被江充诬陷行巫蛊之事,来诅咒武帝。

    结果卫太子被逼无奈之下,为求自保只好发兵对抗,兵败之后,在武帝震怒之下,卫太子一门人除刘病以外全部诛死。

    武帝在盛怒之下,治随太子反者,以至郡国骚动,震动一时。

    然而假的真不了,后来人们渐渐明白太子是含冤而死,因而都对太子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而武帝后来为安抚民众,武帝采取了一些行动,以表达对儿子的同情。

    如他因此擢拔田千秋为丞相,族灭江充家,焚江充的帮凶苏文于横桥上,

    对于那些加兵刃于太子的人,起初被任命为北地太守,后来则族灭。

    又建思子宫,在湖中著归来望思之台。

    天下百姓听说后,无不此感到伤心。

    也正因如此,昭帝始元五年(前82)就出现了一件轰动一时的闹剧。

    这年有一个身穿黄色长衣,头戴黄色的帽子的男子,乘着一辆插有画着龟蛇图案的黄旗的黄牛车,来到皇宫北阙,自称是卫太子。

    而纵观此事的发展过程,可以使我们确定在巫蛊之祸后,民间肯定流传着卫太子并没有死,还在人间的传言。

    例证一:主受章奏的公车府令将此事上奏之后,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居然以诏书的形式令公卿将军中二千石等官吏一起去辨认真假。

    显见对于卫太子的是否还在人间的事,霍光等也不清楚。

    例证二:前往北阙辨认真假的官员们也没人敢表态,而后来京兆尹隽不疑也不是以来人因假冒卫太子之罪逮捕该男子。

    我们还是看一看抓该男子过程中的一段对话吧。却是隽不疑叫下属逮捕该男子,有人劝他说:“此人是不是卫太子还没弄清楚,还是等等再说吧。”

    隽不疑回答说:“诸君何必畏惧卫太子呢?春秋时期卫国太子蒯聩因违抗他的父亲卫灵公之命,而逃亡国外。

    后来卫灵公死后,蒯聩的儿子蒯辄继承了君位,这时蒯聩请求回国,而蒯辄为维护卫灵公的权威拒绝了蒯聩的要求。

    孔子在《春秋》中对此给予肯定。本朝的卫太子得罪了先帝,逃亡在外而没有接受死刑的处罚,现在又自己来到,这是朝廷的罪人!”

    从隽不疑与人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们也确定不了卫太子是否还活着。

    例证三:消息传出后,前来围观的长安百姓有数万之多。

    为防止意外,右将军率军来到北阙下,以防备发生不测之事。

    一个男子,只因打着卫太子的旗号,就引来了数万百姓围观。

    显见卫太子还活着的谣言在民间传布甚广。

    最高领导人确定不了卫太子的生死,百官确定不了卫太子的生死,百姓对卫太子充满了好奇,

    由此可以推测自巫蛊之祸以来,关于卫太子社会上一直流传着卫太子还在人间的谣言,并且势头很盛。

    也正因如此,该男子才敢冒充卫太子以期获得暴利。

    而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世人对卫太子的同情。

    因为同情他的遭遇,所以不愿意接受他死亡这一事实,于是就有了他还活着的故事。

    而从该男子以卫太子的旗号出现后,从当权者霍光以至于文武百官手足无措的表现看,也可看出卫太子刘据三十余年的储君身份所积累下来的巨大的政治权威。

    后来被证实是假冒的,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很生气,打算杀了这个冒牌货。

    结果当时的京兆尹隽不疑出面阻止,说刘据已经不是太子而是普通老百姓了,一个老百姓冒充另外一个老百姓,最多算是模仿秀(这里有点现代真人秀的意思),咋能治罪呢?

第二十三章 我终为帝矣(三)() 
于是满朝文武都来求情,霍光没办法,只好把冒充者无罪释放。

    总之巫蛊之祸中含冤而死的卫太子刘据,一直以来都是有良知的平民百姓心中的痛,

    所以如果现在立卫太子刘据的遗孙为皇帝,就会让人感到这是朝廷对刘据所作的补偿,因而心生感动。

    霍光笑道:“少卿,这事真是多亏有你上心!”

    “哪里……”邴吉并不居功,一如既往的谦逊温厚,他向霍光先生提出一份备忘录,备忘录上曰:“

    “你受汉武帝刘彻托孤重任,全心全力,尽忠国家。

    不幸的是,昭帝刘弗陵英年早逝,

    你迎立了刘贺,发现他不足以担当皇帝的大任后,果断地将他废除。

    现在我们正面临抉择,皇汉王朝政府的命脉和人民的命运,都期待你来决定安危。

    据我听到的一些私议,大家一致认为,皇族的一些王爵侯爵。不是没有品德,就是没有声望。

    而只有汉武帝刘彻的嫡亲曾孙刘询,现年十八岁,曾在皇宫(掖廷)和他祖母娘家。接受过良好的教育,

    研究儒家学派的经典,很有心得,而且聪明厚重。建议你扩大调查各位高级官员的意见,

    再在神明面前,占卜吉凶。

    如果可以的话,不妨先把他召唤进宫、在皇太后左右伺候,使全国臣民,先有一个印象,然后再决定大计。你以为如何?””

    要不怎么说丙吉是一个老好人呢!

    霍光不希望皇帝太聪明,那样霍光不好控制,

    但也不能太笨,太笨跟刘贺一样,照样让自己灰头土脸,没有面子,

    这个分寸啊,真是难以拿捏!

    重要人士的推荐,再加上刘病已的爷爷就是大名鼎鼎的太子爷刘据。

    霍光心里犯起了嘀咕。

    拥立皇帝是件大事,霍光对丙吉推荐的刘病已一时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先放这儿吧,我再考虑下。

    许平君早上起来穿了一袭白色生丝衣服,她穿上这身衣服,整个人就像一朵素静的小花,头上青丝绾成两鬟,用两枝金钗簪住,挽了个堕马髻。

    她脸上未涂脂抹粉,皮肤白皙中却透着一层粉嫩的红色,

    今天的许平君素面朝天,却尽显年轻女子的健康美丽,比昨日搽了胭脂的模样更惹人痛爱。

    许平君见刘病已双眼直盯盯的望着她看个不停,不由问道:“瞧什么呢?不认识我了还是我脸上长了花不成?”

    刘病已魂不守舍的叹道:“可不?我每一天都像刚刚认识你一样!

    花怎么能和你比,你比花还要美上几分。”

    许平君嗔道:“我信你才怪。”

    许平君绣了一会,便打起磕睡起来。

    许平君的手肘撑在绣架上,手指间拈着的绣花针正戳在绣布上。

    时光仿佛在这一瞬间静止下来。

    王梦松又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