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草根皇帝 >

第408部分

重生之草根皇帝-第408部分

小说: 重生之草根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病已一想:对啊,当年赵充国在青海湖不也是这么干的么?好,那这次也这么干,用招降纳叛法,加速匈奴亲汉势力与反汉势力的决裂,逐步取得匈奴全面臣服。到那时各族蛮夷闻之,必然更加敬畏强汉,不敢作乱,如此天下晏然,这才是真正的“一劳永逸”。

    果然,第二年,匈奴呼韩邪单于打败了屠耆单于,屠耆兵败自杀,其子率众投降汉朝。是年十一月,呼韩邪手下左大将父子见匈奴内乱无休无止,失望之余也率其众数万人降汉。

    不久后,呼韩邪终于平定了其余四部单于,重新回到漠北匈奴王庭,但经过连番内乱,他手下的部众只剩了数万人,根本无法号令匈奴各部。

    于是匈奴又爆发了第三轮分裂,屠耆单于的堂弟休旬王在西边自立为闰振单于;呼韩邪之兄左贤王呼屠吾斯则在东边自立为郅支单于。

    公元前55年六月,由于归降的匈奴人数量日趋增多,萧望之与赵充国提议,在内蒙甘肃一带增设西河、北地二属国,以安置源源不断的南下匈奴降者,并进一步缩减了边塞戊卒。

    据不完全统计,经过这一连串折腾,当年引弓之民百万的强大匈奴,此时总人口最多只剩了十余万,真是让人可怜。

    不久后,匈奴的“三国演义”终于落下帷幕。郅支单于击败闰振单于,杀之,然后兼并其部众,又大举进攻呼韩邪。两兄弟一场大战,最终弟弟打不赢哥哥,呼韩邪只得率众撤出了匈奴王庭,南下迁徙于阴山附近。至此,匈奴又分为南北二部,开始了它的“南北朝”时代。

第六百章 功画麒麟阁() 
    公元前53年,匈奴两部单于为了取得战略优势,先后遣使向汉朝进贡,又各遣其子到长安来充当人质,以求援助。刘病已一看就乐了,从前是蛮夷争相前来侵扰,如今是蛮夷争相送儿子前来奉承乞怜,他一时半会儿还真是有点不习惯了。怎么办,两个都是单于,汉朝支持谁比较好呢?

    每有大事,必问赵充国嘛!于是刘病已赶紧派人去请老将军,结果使者满脸哀伤的回来了,告诉皇帝说赵充国病的很重,真的很重,如今已处于弥留状态,看来即将不久人世。

    刘病已大惊,赶紧起驾去看望赵充国。赵充国躺在病床上,看到天子驾到,赶紧想起身,已经起不来了,赶紧张嘴要说话,也已经气虚神散说不出话来……

    刘病已赶紧伸手按下老将军,要他免礼。赵充国却一把抓住刘病已的手,用尽全身最后的力气,在他手心里写了四个字:“扶弱除强”。

    刘病已“恍然大悟”,待要再问详细,老将军已精力耗尽,昏死过去。

    赵充国多想再为皇帝“出谋划策”,但他已老到极点,没办法了。虽然上天已经很眷顾他,给了他八十多年的寿命,似乎他也应该知足了。现如今满朝文武中,也只有他见过六七十年前的李广、霍去病等传奇人物。

    帝国将失金城玉柱,世无名将,何人可代?皇帝看着病榻上即将舍他而去的老将军,不免双目垂泪,不胜悲恸。赵家人更是已哭成一片。

    据刘病已后来了解,赵充国虽身为列侯,他所佩戴的带钩竟然没有任何金银装饰,朴素到了极点,这与某些大臣,将军用品之豪华,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他真是一个俭朴无华、爱惜士卒的好将军。

    公元前52年夏天,大汉帝国的好将军、赵充国病逝,谥壮侯,享年八十六岁,此人当真长寿,从孝武皇帝“马邑之谋”到呼韩邪归降,整个匈奴帝国的兴衰史,他全给见证了。

    身为将军,却心怀慈悲,尽量不多杀伤人命,无伤天和,这大概就是赵充国长寿的原因吧!

    赵充国去世后,葬于邽山之阳(位于今甘肃清水县城北二里),墓区现存封土冢,冢略呈圆锥体,高2。5米,周长18米,青草茂密,静幽清寂。现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河西各地也有很多赵充国的祠祀,其数量之多,甚至稍稍超过了霍去病。霍去病、赵充国这两位河西的开拓者与建设者,都得到了边疆百姓的爱戴。

    顺便说一句,为赵老将军撰写墓表的,正是大汉朝另一位平羌名将冯奉世(战国时冯亭、汉文时冯唐之后)。‘

    后人曾为赵老将军写了一首诗,表彰他一生的功绩。

    全诗如下:

    明灵惟宣,戎有先零。先零猖狂,侵汉西疆。

    汉命虎臣,惟后将军。整我六师,是讨是震。

    既临其域,谕以威德。有守矜功,谓之弗克。

    请奋其旅,于罕之羌。天子命我,从之鲜阳。

    营平守节,屡奏封章。料敌制胜,威谋靡亢。

    遂克西戎,还师于京。鬼方宾服,罔有不庭。

    昔周之宣,有方有虎。诗人歌功,乃列于雅。

    在汉中兴,充国作武。赳赳桓桓,亦绍厥后。

    赵充国死后次年,即甘露三年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携带大量珍宝作为贡品,亲自来到长安,奉表称臣,朝见汉朝皇帝,其相较郅支,显然归附诚意更厚,刘病已乃以国宾之礼厚待之,后又派兵护送他回去塞外。从此,匈奴呼韩邪部接受汉朝的册封,成为汉朝的藩属外臣。

    这位呼韩邪,实在是个识时务者为俊杰的外交达人,作为匈奴单于,他打破了匈汉两国领导人素未谋面的惯例,并且第一次以匈奴单于的身份,前去长安朝见汉朝天子,主动接受汉朝的领导,以自己的卑躬屈膝,换来了自己民众的和平安定与富足,之后更为自己换来了当时天下最美丽的女子王昭君。这可真是赚了夫人又赚兵,没事都要偷着乐了。

    如今,北方游牧民族的最终归顺,正式标志着强汉国威到达其数百年历史之巅峰。此时此刻,以呼韩邪为首的天下大小蛮夷君长,皆跪伏在渭水河畔迎接大汉天子,山呼万岁,顶礼膜拜。这要是换做刘彻,那肯定是得意的找不着北了,然而刘病已这人早年漂泊历尽苦难,他是个非常感恩念旧的人,在这个普天同庆快乐美好的日子里,刘病已想的不是封禅泰山之类的拉风之举,而是非常有创意的搞了个“功画麒麟阁”活动,以纪念那些对帝国中兴付有突出贡献的元老功臣们。

    解释一下,所谓“麒麟阁”,这有个传说,当年(公元前122年)孝武皇帝曾行幸雍祠,狩得“白麟”,主祥瑞,皇帝乃作白麟之歌,将原来的年号元朔改为元狩,以庆吉祥。后为表纪念,又在未央宫中修筑了一座麒麟阁,主要用于珍藏历代记载资料和秘密历史文件。

    而所谓“功画”,就是命画师将刘病已一朝的十一个功臣画成图像,挂在麒麟阁的墙上,注明官爵、姓名、生平、功绩等等,容重推介,以供后世瞻仰思慕怀念。如果把龙作为帝王象征的话,麒麟就象征辅佐帝王的功臣。

    而这十一“麒麟”便是:大将军霍光、卫将军张安世、车骑将军韩增、后将军赵充国、丞相魏相、丞相丙吉、杜延年、宗正刘德、少府梁丘贺、太子太傅萧望之、典属国苏武。

    在这个功臣榜中,貌似是按官职来排的,功劳无分前后,你看著名的民族英雄苏武居然排在最末,这也没办法,谁叫他官职最低呢。

    后世还有一位学习刘病已的明君,也搞了个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榜。这位明君就是唐太宗李世民。

    真正伟大的帝王,是懂得感念功臣的帝王。

    再数十年后,辛氏家族因卷入到外戚权力争斗中,竟被人告发说其宗族“侵陵百姓,威行州郡。”最终辛氏十余名高官皆被诛杀。由此可见天理昭彰,报应不爽。

第六百零一章 五赴西域() 
    公元前61年(大汉元康五年),清晨,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将悬泉置行政长官置啬夫从梦中惊醒。

    从首都长安星夜兼程的邮差携带紧急公文到达这里。置啬夫收到了一封装在木盒中并加盖封泥的凭信,他随即命令值班役卒给邮差准备早饭,更换马匹。

    西北的黎明干燥寒冷,祁连山的轮廓线清晰起来,通向西域的道路若隐若现,远处驻屯部队营区里传来狗吠声。

    对于地处河西走廊西北端的悬泉置来说,这将是格外忙碌的一天。经过验证,这是大汉帝国最高级别的公文,公文中说:一个事关国家西部安危的汉帝国使团即将到来。此时此刻,他们并不知道,后世的人们将会发现这次接待任务的文字记录,和这段曾经“波澜起伏”的边关岁月。

    这是一座方形城堡,办公区、住宿区、马厩、瞭望角楼等设施完备。

    大汉帝国反击匈奴的战争取得胜利,河西走廊并入中原版图后,孝武皇帝开始在河西走廊设置行政机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河西四郡相继设立,长城、烽燧等防御工事以及邮驿系统也开始向西延展。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有组织传递信息的国家之一。邮驿被视为“国之血脉”。在后世的大天朝,1982年邮电部发行的一张纪念邮票,邮票上的彩绘壁画《驿使图》出自悬泉置以东300多公里的酒泉丁家闸壁画墓,跃马疾驰的信使手持凭信,快马加鞭,这是古代河西地区邮驿工作真实而形象的记录。

    自春秋战国时代以来,国家邮驿机构就被称为“置”。大汉帝国的“置”不仅仅是传输公文政令的交通驿站,同时也是物资转运站和往来公务人员的接待站。从中央到地方,从京师到边关,中央政令的下达,基层情报的上送,政府往来人员的接待等等,都是经由各级驿站来完成的。

    悬泉置,隶属汉帝国河西重镇敦煌郡。“啬夫”,是秦帝国与汉帝国时代县级以下官员的称谓。“置啬夫”就是悬泉置这个邮驿机构的行政长官。

    悬泉置由敦煌郡太守派员监领,置啬夫管理日常工作,并有官徒卒御37人,传车15辆,传马40匹,还有宫牛和牛车。

    在敦煌郡,像这样的“置”共有9处,它们从东到西,一字摆在通往西部边疆的通衢要道上。

    大汉帝国继承了秦的邮驿体系并进一步完善,五里设邮,十里设亭,三十里设驿传或置,全国各级、各地遍布的驿站,犹如一个庞大的信息网络,确保汉帝国政令畅通,统治力高效强大。

    过往悬泉置的主要有这样一些人:西域各国的使者和宾客,汉帝国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官员,归附汉帝国的羌人,官家奴婢,以及由政府统一安置的内地流民以及刑徒。

    让我们把视线再次转回到那一年的那个早晨。传递紧急公文的邮差在悬泉置匆匆吃完早饭,翻身上马。他的目的地是西方六十公里外的敦煌郡郡守所在地。

    此时,在中国西北的天空下,大规模的征战渐渐平息,帝国“生机勃勃”,一切运作皆在掌控之中,维持西部边疆的稳定是朝廷决策者密切关注的重要事项。

    尽管开疆拓土的孝武皇帝已辞世26年,但他所带来的影响却极其深远。

    在狭长的河西走廊通道上,出现在人们视野里的,是频繁调动的部队和参与屯垦的中原移民,漫长的军事防御工事,城堡,烽燧,还有“络绎不绝”的商队,昼夜穿行;串联在戈壁的驿站把急切的军令和温暖的家书,由内地传向边疆或者从边疆传回内地。

    望着邮差飞驰而去的背影,置啬夫睡意全无。他已接到通知:长罗侯常惠率领下的帝国外交使团即将经过他们驿站,并要在这里停留一晚。

    对于置嗇夫来说,常惠,是一个并不陌生的名字。早在公元前72年,常惠就来过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悬泉置,那也是置啬夫第一次见到这位传奇英雄。

    转眼十多年过去了,随着大汉帝国的西部屯田政策仍旧不断遭遇挑战,常惠又先后来过几次。

    随着大汉帝国与西域往来的日益频繁,屯田戍边的范围也渐渐沿着河西走廊延伸到西域一带。

    公元前64年,常惠第四次受命前往西域。他率军解救了被匈奴围困在车师的汉侍郎陈汤以及其手下的一千多名屯田士卒,而且还带回了一封乌孙首领的书函。

    公元前61年,已是三朝元老的常惠率领一支使团从京城长安出发,他将途经河西走廊的悬泉置前往西域。

    置啬夫记得,这应该是常惠第五次经过悬泉置。

    这个使团的目的地是乌孙。接到了驿站递来的信函,解忧公主早早地就做好了迎接的准备。

    从悬泉置一路向西,到达敦煌后再向西北行约90公里,在茫茫无边的戈壁上,经过千百年的风蚀,仍屹立着一座汉朝储备粮草的军需仓库遗址。这座仓厍大约百一个足球场的长度,因北临疏勒河,被称为河仓城。

    古人用船将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