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草根皇帝 >

第392部分

重生之草根皇帝-第392部分

小说: 重生之草根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这个恶魔再次出现在神州大地。

    而刘病已观察着这些臣工,面对这个事实,却各有不同的反应。

    张安世等法家大臣,一向讲究仪表,私底下也开始考虑,应该采取些什么措施,来针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灾难,表面上都是一副”临襟正坐“,严阵以待的表情。

    魏相为首的黄老派,亲黄老思想的官员则有些懵了一样,似乎有些不知所措,魏相的脑子里更是乱糟糟的,什么样的想法都在往外冒。

    对于现在执掌了国家大政的黄老派政治家门来说,这可能再次出现的灾厄,确是他们之前从未遇到过的问题。

    该怎么应对,一时也想不出什么主意来。

    刘病已也注意到了有些人没有被吓倒,反而”意气风放“地准备大干一场。

    比如说儒家的萧望之和墨家的谭统。

    墨家很好理解,这个学派本来讲的就是”人定胜天“。

    至于儒家,刘病已必须承认,最起码,现在的儒家还没有坠落到”无药可救“的地步,还不是一个”固步自封“的派系,相反,现在的儒家属于一个积极向上,想要有所作为的一个派系。

    譬如,公羊学派就公开宣扬大复仇主义,主张”有仇报仇,有怨报怨“。

    当然,也有些满脑子都是妥协让步的家伙,只是,这些人并非儒家的主流,被排斥在儒家的主流之外。

    “古圣贤云,‘不足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世’,为日后子孙计,朕以为,从现在开始,我等就要考虑,怎么准备应对最糟糕的情况!”刘病已看着众人的反应,他伸出双手,摆着手指算道:“这些异常灾害:包括但不限于,数月不雨,江河断流,粮食绝收,蝗灾、水灾反复并起,冬日无雪,六月飞雪!”

    听着刘病已的话,大臣们一个个眉头紧锁,仿佛看到了那个可怕的未来。

    甚至有人心生绝望:”这样的未来,还有救吗?人能战胜自然吗?“

    在这样的想法下,有个小官怯生生的道:“微臣以为,陛下是否多虑了,‘儿孙自有儿孙福’,为何要考虑那么久远的事情呢,说不定,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呢,毕竟,我汉室天子贤德,泰一有灵,未必会降灾……”

    对刘病已来说,最大的利好就是,此时,他还可以慢慢的调整策略,一步步的部署计划。

    刘病已看着大臣们,道:“以朕的估计,最多三十年,三十年以后,这种种灾厄就将要接踵而至,若朕与卿等什么都不做,三十年后,这些灾厄相继而来之时,朕与卿等皆要面对今日坐视灾厄,无所作为种下的苦果,谁要是想自己的子孙生活在天灾四起,灾民流离的世界,大可以现在就离开!”

    事实上,根本用不了三十年。

    这一轮的小冰期,眼下就已经开始了,只是因为刚刚开始,对气候的影响还不大。

    二三十年后。这轮小冰期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将达到一个阶段性的高峰。

    孝武皇帝统治时期,黄河决口,十几年无法封堵。关东大灾,流民多达百万,聚集于函谷关下。

    然而,这也只是一个开始,往后两三百年。整个世界都将被这一轮小冰期所影响,气候寒冷到达峰值,最终导致了西汉灭亡,王莽自寻死路,东汉更被其折磨的不成人形。

    毫不夸张的说,不抓紧这最后的二三十年来部署措施,发展技术,那么,这个世界将和刘病已原先的那个世界一样,不断的陷入王朝周期律的重复厮杀和内战中。更可怕的是,还会有”五胡乱华“这样的惨祸发生。

    那样的世界,对刘病已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身为穿越者,倘若不能改变这种悲剧,在神州大地的发生,那还穿越个毛啊,找块豆腐去撞死得了!

    穿越加重生,还不能让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主宰这个星球,那么,刘病已觉得,自己可以去找根绳子上吊了。

第五百六十七章 万国朝贡() 
    刘病已想起了被李二黑得很惨的杨广,在他心目中:杨广绝非后世流传的荒淫暴君那么简单,隋炀帝杨广虽有残暴荒淫的一面,但营建东都洛阳和开通大运河两项工程意义非同小可;改革官制和创设科举进士科,为中国中古社会的历史转变提供了制度上的准备;而安边拓境、重开丝绸之路等举措,则力图使隋朝加强与世界的联系,另外,隋炀帝还开创了万国朝贡的天朝体制。

    在刘病已看来,这些都值得青史一书。因此,隋炀帝是个复合型的人物,其罪也彰,其功也卓。

    当然,饭要一口一口吃,杨广就是性子太急了,才为李二(李世民)作了嫁衣。

    “死道友不死贫道”,刘病已才不愿意作这种傻瓜呢。

    他摆摆手,张彭祖指挥着手下,抬着一副巨大的关中木牍地图,走了进来。

    刘病已带着自己的臣子们,走到这副地图前,道:“若论对抗灾荒,最好的办法,就是大兴水利!”

    “诸卿请看,目前,关中只有一条郑国渠在运作,另有一条褒斜道在勘探设计,朕的想法是,除了褒斜道外,其他关中水系和灌溉工程也当提上日程,开始勘探,研究地理地貌,为施工做准备!”刘病已侃侃而谈,有着焦大跟贾政这两个大金主的存在,刘病已并不害怕,大兴土木会导致民怨沸腾。

    事实上,他早已经考虑到今天了。刘病已的想法很简单,趁着国家财政还很富裕,趁着难得的和平时期,尽可能的多修水利工程,多搞出一些新的技术,新的器械。

    史书上记载文景之治,钱都烂在仓库里了。

    身为穿越者,刘病已并不觉得,这样的情况有多好。

    钱,不流通起来,就不过是一些没有用的金属。

    刘病已看着地图,想了想,他并不是水利的行家,但是,孝武皇帝的诸多工程他还是有所了解的。

    此刻,他毫不犹豫的将孝武皇帝的几个重点工程拿出来说了。

    他指着地图,道:“朕以为可以重开龙首渠。在这一带引洛水和黄河水,并利用朝邑县北的通灵陂调蓄,灌溉2000多顷稻田。建成洛惠渠,引洛水灌溉50万亩农田。”

    孝武皇帝朝最有名的龙首渠工程,也是后世历史上汉室水利工程建设的典范和经典案例,开创了诸多的工程史上的第一。

    譬如,龙首渠,是中国第一条地下水渠。

    传说,龙首渠开通后,临晋地区的土地甚至放出了亩产十石的卫星……

    这当然是某些人伪造的产量。

    事实上,亩产能达到平均五石,刘病已就能乐半天了。

    施工中最艰巨的一段穿越商颜山。商颜山高40余丈,明挖时渠岸易崩坍,于是改用隧洞。隧洞全长10多里,为了增加施工工作面和满足若干竖井。这种隧道称井渠。也是首创的工程施工法。

    由于施工时挖出了龙骨(化石),渠道遂命名为龙首渠。

    “张彭祖,朕命你马上带人去勘察和调研,走访乡邻,遍访长者,询问意见,回来后再告诉朕!”刘病已吩咐着,龙首渠当然也不是马上就修,刘病已与此事大部分政治人物不同的是,他喜欢先调查,作出详细预案,列出计划,然后再动手。

    像那种自以为是,一拍脑袋就要怎样怎样的人,刘病已向来不屑。

    是以,长久以来,他脑子虽然常常冒出很多想法,但每一个想法,他都想先试验一下,调查一下,考察一下,看看反应,再决定下一步的动作。

    “还有这里!”刘病已吩咐完以后,将手指指向径水。这里也是郑国渠的起源地。

    “引径水向东,至铄阳,注入渭河,然后,再将这条新渠道与郑国渠打通,将整个泾渭河系连通起来!”刘病已指着地图道:“这样的话,就能灌溉大半个关中的土地,丞相,这事情,你去负责调研,因为此事所需要的时间太多,丙大夫,你在旁辅佐!”这个工程就是有名的郑白渠工程,在后世名声极大,算是西汉时期关中最大的水利工程。

    “诺!”魏相与丙吉连忙出列。

    刘病已挥挥手道:“暂时就先这样了……”

    这两个工程几乎就能将整个关中的水系联系在一起,还能与洛水产生联系。

    工程量极为浩大,即使是有着土豪金主支持,刘病已也不觉得,能很快的搞定,最起码,单单是这三个工程,没有个五年以上,休想完成。

    就在刘病已准备大干一番的时候,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而刘病已也借这个机会,既在老百姓面前秀了一把个人魅力,又搞了个汉朝版的“整风运动”,整顿了朝堂上的“歪风邪气”,还顺带打击了下外戚的势力,可谓“一举数得”。

    原来霍家谋反案发,京兆尹赵广汉竟然以未经审判不能定罪为由,拒绝站出来捉拿霍家余逆,要知道那个时候满朝文武都已经看出皇帝铁定要杀人立威了,他还敢这么干,这是难得的勇气。对此,皇帝陛下倒也大方,说朕知道他直性子,心里只有法律,没空跟他计较,于是不了了之了。

    而正因为赵广汉是这么一个直性子的官儿,却因为得罪太多权贵而两起两落,后来老百姓不干了,给皇帝上万民表挽留他继续担任京兆尹,这才作罢。

    说起来这跟丞相有关系:当时赵广汉在执法,结果被告方一个姓荣的同乡出来诬告赵广汉渎职,时任御史大夫的魏相可能是未加详查,就判处赵广汉工资降级留任的惩罚,这让他感到很郁闷。

    后来这个荣姓男子犯法被逮着了,赵广汉公仇私怨一起了账,判处他斩刑,结果已经是丞相的魏相又跳了出来,驳回了案件,并且重新调查起赵广汉来,于是两个人就因此结下了冤仇。

    结果就在皇帝陛下追尊“皇考”之后不久,有一封神秘的匿名信投到了赵广汉那里,控告丞相魏相殴打奴婢致死,就是这封信,掀开了孝宣朝功臣反目的序幕。

第五百六十八章 六尚十三曹() 
    赵广汉一接到这匿名信,他的下属就拦着他说:“您最好不要去查,殴死一个奴婢而已,就算属实,丞相还是丞相,您却把他得罪了。”

    他说的其实是种普遍情况,毕竟汉朝的人权还没有觉醒到恩泽奴婢的地步。但赵广汉还是出手了。其中原因:第一,于公,他痛恨依靠告密获得高官的这种风气,一直有心杀一杀,为此还给皇帝递过奏折,无奈他“人微言轻”,奏折很快“石沉大海”;第二,于己,魏相借着荣姓男子的一点小事,处处给自己找麻烦,赵广汉也是想借奴婢的事情找着丞相的小辫子,表达一下自己的不满罢了。

    因此,赵广汉不傻,下属说的道理他也知道,其实他也想“点到为止“,既为恩人出一口恶气,又保全住自己。但麻烦就麻烦在赵广汉这个是个自视很高的清官。他不懂“当官难,当清官更难”,当个想要从顶头上司嘴里拔牙的清官是“难上加难”。

    结果京兆尹衙门一出手,就直接传唤了魏相的夫人——在赵广汉看来,魏相久经官场,不好对付,他夫人是个妇道人家,应该更容易抓到小辫子。而且这虎牌不单传唤了丞相夫人,还传唤了相府的几十个奴仆,让他们都在院子里跪着。但他万没想到,魏相的夫人也不是一个善茬。

    据绣衣卫给刘病已的汇报,魏夫人心理素质过硬,“临危不惧”,不但不肯下跪,还当庭怒斥赵广汉的无礼。女人骂街的话,刘病已也不需要详细了解,但效果是把赵广汉骂得是很下不来台,真是不怕“高干媳妇儿会打架,就怕高干媳妇儿有文化”啊,赵大人官威一发,当场就翻脸,直接就要给魏夫人上刑。

    这事儿其实他干的太虎了:你不过也就是得到了一个密报而已,目前查无实据,怎好轻易动手?要知道皇帝对霍家的事儿心里早就有数,他也没对霍显刑讯逼供呢。于是底下人赶紧阻拦,赵广汉才算恨恨作罢。

    魏夫人回家以后,就去跟老公哭诉,魏相听了自然是很气愤,但他只是认为赵广汉这个人脑袋有点秀逗,没往深处想。偏巧这时候萧望之刚刚被皇帝任命为司直(丞相属官、中央检察长,官秩比二千石,说起来是协助丞相监察不法官员的,实际上也起着监察丞相的作用。),来找魏相喝酒,结果经萧望之一分析,这事儿就给弄跑偏了。

    说到这里,稍微介绍下汉朝的皇帝和丞相各自的秘书设置。

    皇帝设“六尚”为自己的秘书,即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浴与尚书。

    丞相设“十三曹”为自己的秘书处,即:

    一西曹,主府史署用。

    二东曹,主二千石长吏迁除,并包军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