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草根皇帝 >

第302部分

重生之草根皇帝-第302部分

小说: 重生之草根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点。

    事实很快就证明,刘病已的计划,改变的不仅是汉朝与匈奴在西域的博弈格局,而且极大地扩充了汉帝国的版图。

    在后朝的大天朝,吐鲁番人最爱夸耀的就是,地处丝绸之路,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地。源于交通枢纽地位的地缘优势,成了吐鲁番人招商引资的一张王牌。

    这是中国海拔最低的盆地,夏日来到这里,骄阳炙烤,空气仿佛在凝滞燃烧。绿洲河谷之中,却是绿意盎然,田畴沃野,葡萄成串。有位作家给它,取了一个形象而浪漫的名字:火焰中的翡翠。

    但在两千多年前,这份诗意和浪漫,却被战火和血腥所笼罩。争夺丝绸之路北道咽喉要地的战争,成了车师人挥之不去的梦魇。上至王侯贵族、下至庶民百姓,无不在汉匈争夺的战乱中”流离失所“,”生灵涂炭“。

    公元前108年,赵破奴、王辉征伐姑师之后,改“姑师”为“车师”。

    自此之后,匈奴军队与汉军开始在这里生死相搏,拼命厮杀,双方进行着西域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争夺战,五次大规模的战役持续了近50多年。

    处于夹缝中的车师国犹如一叶扁舟,随着大国的强弱盛衰而摇摆,完全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当时不仅车师如此,西域诸国莫不如此。用当时楼兰王的话来说,就是“小国在大国间,不两属无以自安”。

    这场拉锯战以汉朝与匈奴的车师控制权为主线。

    一争车师: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孝武皇帝赐封投降的匈奴介和王成娩为开陵侯,征召楼兰国军队攻打车师。车师背后的匈奴,派右贤王率领数万骑兵前来救援,成娩兵微将寡,引兵撤退。

    二争车师: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重合侯马通率四万骑兵,从车师以北进入匈奴,策应李广利大军北上出征。为防止车师阻拦,孝武皇帝又命成娩征发楼兰、尉犁、危须等六个国家的军队攻击车师。由于匈奴为了应付汉军,无法分军救援,被团团围住的车师王,只得打开城门投降,臣服汉朝。

    孝昭皇帝时,匈奴派出四千骑兵部队来到车师,这回不走了,改行种地了。为了便于控制,又立了一个车师王。

    三争车师:刘病已即位后,派遣五路大军出击匈奴。常惠指挥乌孙五万军队,从西面攻击而来,在车师种地的匈奴骑兵为避免被东西夹击,”望风而逃“。

    得知车师落入汉军手中。匈奴单于大怒,派人去招车师太子军宿,想送来匈奴为质子,以免车师王总是当墙头草。这个军宿,是焉耆国的外孙,听说之后吓得不敢去匈奴做人质,只好逃亡焉耆去找姥爷庇护。

    车师王见太子逃命去了,只好立另一个儿子乌贵为太子。注意,是乌贵,不是乌龟!

    乌贵继承王位之后,娶了匈奴老婆,”死心塌地“投入匈奴人怀抱,唆使匈奴阻拦抓捕从汉朝去乌孙的人员。

    车师,成了匈奴进入西域的门户,更成了汉帝国经营西域最大的一块绊脚石。

    这一次,随着郑吉和汉军的到来,车师人的克星来了,第四次车师争夺战拉开序幕。

    这年秋天,在渠犁、轮台种地的郑吉大获丰收。粮食入仓,铠甲上身。郑吉、司马熹征发周边国家一万多人,连同自己种地的一千五百名士卒组成联军,浩浩荡荡进军车师。经过一番战斗,联军攻下交河城,但是,没有找到车师王乌贵。

    原来,乌贵躲到了背面的石城里。恰巧这时,郑吉带的军粮也吃光了,于是撤军回渠犁种地去了。

    第二年秋收之后,郑吉带上军粮在此发兵攻打乌贵躲藏的石城。乌贵不敢应战,弃城而逃,北上向匈奴求救。此时的匈奴刚受重创,无力发兵来救。失望而归的乌贵与贵族苏犹商议,匈奴这把保护伞指望不上了,还不如投降汉军,但又担心郑吉不相信。

    苏犹出了个主意:让乌贵攻打旁边的巴里坤小国,持国王首级,劫持其百姓为投名状投降郑吉。

    乌贵想了一下说,艾丁湖边上的金国,本来是我们的属国,也跟在汉军屁股后面打秋风,趁乱抢劫,不如把金国作为”投名状“。说干就干,乌贵攻打金国之后顺利投降了郑吉。

    匈奴得知自己扶持的乌贵降了汉朝,勃然大怒,兴师问罪。

    郑吉镇定自若,带上乌贵率军北上迎敌。匈奴军见汉军气势正盛,不敢再往前。

    这回不知道郑吉怎么想的,估计是兵员”捉襟见肘“(这点以后再详细分析),只留下一名军侯和二十名士卒驻守交河城,自己就率大部队又回渠犁种地去了。

    乌贵一看,就凭这点人马,匈奴人来了收拾自己还不跟踩只蚂蚁一样简单?连老婆孩子都顾不上,连夜轻装快马,投奔乌孙逃命去了,幸亏留守士卒将乌贵妻儿送至渠犁安置。

    匈奴这边,见乌贵成不了气候,又丢了车师,另立乌贵的弟弟兜莫为车师王,率领部分逃难出来的车师人东迁,进入匈奴地盘。

    郑吉安顿好之后,回国述职。刚走到敦煌,就接到刘病已的诏书:别来长安了,你赶紧回去,把屯田地盘扩大至车师。好好种粮食,屯垦戍边两不误,以此安抚西域各国,防止匈奴入侵。

    郑吉返回后,安排专车将乌贵妻儿送往长安。

    乌贵妻儿一家估计做梦也没想到,有生之年会成为大汉帝国的座上宾。刘病已很厚待乌贵妻儿,好吃好住,赏赐丰厚。每次有外宾接见,都要把乌贵妻子请来上座亮相一番,显示汉朝对亲汉君王家眷的厚待。看看我大汉天朝礼遇四方,还不乖乖给朕当个顺民。

第三百八十二章 军情似火() 
郑吉对刘病已旨意不敢怠慢,迅速安排三百名士卒到车师屯田种地。

    车师投降匈奴的人,报告了汉军在车师屯田的消息,壶衍鞮单于和大臣都认为:“车师地肥美,近匈奴,使汉得之,多田积谷,必害人国,不可不争也。”

    果不其然,地节四年,公元前66年,壶衍鞮单于一方面派遣左右大将,各率一万多人进入其右地屯田,准备入侵乌孙;另一方面,壶衍鞮单于派遣左右奥鞬各率六千兵马,攻击在车师种地的汉军。

    郑吉闻讯后,与校尉司马熹率领全部人马,约1500人马赶赴车师。匈奴这边又派出左大将增援。第五次车师争夺战开打。

    郑吉看敌军势大,只好退入交河城凭险据守。

    左大将见汉军被围,骑马到城下叫嚣:“我们单于必定要拿下车师,你们不能在这里种地。等死吧。”说罢,命令士兵攻城。

    匈奴士兵擅长草原骑射,城池攻坚战是其短项。尽管攻城激烈,还是一时半会拿汉军没有办法。

    到过交河故城旅游的人都知道,交河城三面环水,高出地面近百米,天然的险关要隘。汉军没有退路,无不豁出命死守。再说,郑吉每次都是秋收之后才来,现在就在车师屯田,粮食是准备的非常充分。

    话虽这样,郑吉心里还是很担心,没有增援部队,城破兵败是迟早的事。于是,派人追索出城,向汉廷告急。

    郑吉在求救信中说:“车师到渠犁一千余里,中间关山阻隔,北边靠匈奴太近,汉兵在渠犁国来不及救援车师,希望增加在西域的屯田部队。”

    刘病已命常惠稍侯,宣魏相、张安世等人前来议事。

    他带着魏相等人,走进清凉殿的一个偏殿之中。此殿经过重修,已经被改造成了一个巨大的沙盘容纳宫殿。

    一个足足有数丈长,两三丈宽的巨大沙盘,被摆在殿中,只留了几条通道供人出入和察看。

    这个沙盘上,有蜿蜒的河流,有高耸的群山,也有浩瀚的戈壁与碧波的湖泊。它是目前技术条件下,所能制作出来的最详细的沙盘。几乎囊括了,目前汉家所掌握的,所有河西地区的地理、地貌。

    望着这个巨大的沙盘,刘病已也是心生自豪。有此沙盘在手,他足不出户,宅在未央宫之中,也能知数千里外的地区的基本模样。

    魏相、张安世等更是惊惧不已,几乎失神。在这个沙盘面前,他们生出一股无上的豪迈之气。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对于地理无比敏感,奉为军国重秘!在这时代,地理知识是比兵法更受垄断和控制的知识。

    连一般的列侯,也未必能读到地理书籍。哪怕是魏相这等高级文官和高级知识分子,能到手的地理书籍和知识,也是极少极少。

    也就是最近几年,相关书籍和知识才被解禁,并被广泛传播。然而,长城之外的世界的情况,多数人依然懵懂。

    但,在这个沙盘面前,一切的秘密,都不是秘密。站在这个沙盘面前,整个世界都被暴露在眼前了。

    沙土堆磊而成的山川、河流、湖泊与道路,将远方的异域,直观的呈现在眼前。

    刘病已看着他们一脸震惊的模样,在心里微微一笑,拿起一根指挥棒,指着沙盘道:“此物乃是朕命少府所制之河曲形势图……”

    刘病已对魏相、张安世等人道:“今日,朕传召爱卿们入宫,是想与卿等谈一谈边境诸事……”

    刘病已将郑吉的求救信,拿给他们看:”诸位爱卿,你们怎么看?“

    丙吉对军务不太擅长,保持沉默,没有发言。

    ”陛下,微臣冒死进言,目前正在进行裁撤屯垦部队的行动,尚未完成。赵将军(赵充国)、韩将军(韩增)的部队都无法调动;而且车师距离汉朝太远,花费太大,与匈奴争夺‘得不偿失’。“魏相沉默一会道:”因此,微臣主张放弃与匈奴争夺西域,主动撤出汉朝在车师的屯田部队。“

    张安世慨然道:“郑待郎的行动震慑了匈奴,而且车师向来为汉、匈必争之地,现在既然已落入大汉之手,怎能轻易放弃,陛下,微臣冒死进言,现在应该征发随近郡县的兵力,来援助郑待郎,而不是放弃车师!“

    魏相”针锋相对“道:”张将军,赵、韩将军都不在,谁来领兵作战?陛下自上任以来,又是减免农业税,又是十五万大军出塞,现在又主动拿钱补贴贫民,国库里那还有余钱拿得出来?“

    张安世道:”丝绸之路不只是政冶、军事的用途,在经济上,对大汉也有很大的帮助;至于人选方面,如果陛下恩准,臣车骑将军安世愿领兵出征。“

    魏相道:”如今国家尚有隐患,现在与匈奴开战,微臣认为实属不智。“

    丙吉看两人吵得不可开交,站出来和稀泥道:“丞相、张将军两位已把各自的理由都表达清楚了,不要再争议了,还是请陛下圣裁吧。”

    众人闻言,都望向刘病已。

    张安世慨然道:”陛下,微臣尚有个消息,需要通报陛下、丞相、御史大夫。“

    刘病已笑道:”张爱卿,有事请讲。“

    张安世再不说任何场面或客气话,来个”单刀直入“,道:“刚收到个不幸的消息,乌孙之主翁归靡生了重病,其子因年幼,现在实际掌权的是解忧公主,她差遣使者,请求皇帝陛下派常惠,前往乌孙协调军情”。

    常惠与翁归靡曾经有过”并肩作战“的交情,感受比其他人深刻。尤有甚者,是解忧公主亲自向他求救,当年她神态可怜、依依不舍地离开自己的情景,仍历历在目。一时间”百感交集“,说不出话来。

    张安世问常惠道:“常侯爷怎么看?”

    常惠“侃侃而谈”道:“乌孙内部分为以解忧公主为首的亲汉派,以及亲匈奴的派系,失去了翁归靡,这个能统率乌孙各系的强人,乌孙的国力,势必被大幅削弱,壶衍鞮单于曾经惨败于翁归靡之手,匈奴人将不会错过此次‘千载难逢”的机会,攻击乌孙。”

第三百八十三章 城彼朔方() 
“臣惠愿前往乌孙。”顿了一下,常惠续道:“微臣冒死进言,在壶衍鞮单于眼里,霍光比皇帝陛下难对付多了,且一天未雪前耻,壶衍鞮一天没法恢复以前的声誉;今趟围攻汉军,若能凯旋而归,等若证明了两件事,一为狼军仍是天下雄师,二来挟此番战胜汉军之威,西域诸国谁敢不’俯首称臣‘,营造出这个优势,先孤立乌孙,就可以’雷霆万钧‘之势,一举破之,那时大漠将再无可抗衡壶衍鞮的人,等他整合了大漠的力量,我们再想对付他,可就困难了。”

    刘病已微微颌首道:“常爱卿所言甚是呵!”

    ”边塞建成己有一百多年了,外城并非都是用土垣垒成的,而是依托山岩、石壁、树林、溪谷、河口的地势,稍作平整后,由士兵和囚徒经过长年累月修筑而成的,所花费的资金和劳力无法计算。“

    常惠见陛下同意自己的看法,继续进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