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草根皇帝 >

第295部分

重生之草根皇帝-第295部分

小说: 重生之草根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跟着她了,他们俩个人在桥头送别时,抱着头痛哭。王翁嬃上车离去的时侯,尘埃遮住了父亲的身影,王翁嬃泪流满面,无力地挥动着手臂,独自去异乡,面对着未知的命运。“

    刘病已听到这里,也不禁热泪盈眶,这些可恶的人口贩子,该杀!

    ”王翁嬃和我还有几个女孩,来到了长安城,被送进了太子刘据的府中。“林细君继续讲述道:”刚刚来到太子府,王翁嬃就抓往了机会,她那带着悲凉、不安和希望的舞姿打动了所有的人,‘一舞倾城’,她做到了!“

    刘病已心道:“那是当然,我的娘有成为艺术家的潜质,如果不是家里太穷,完全可能成为,像后世唐朝公孙大娘那样,‘闻名天下’的歌舞艺人!”

    ”她成了舞场上的公主,获得了很多赏赐。王翁嬃虽然没有了父母的陪伴,但对太子家的生活相当满意。“林细君脸上露出了笑意,继续道:”太子刘据为人宽厚,全家人行为端正,对待下人也是非常仁义,宾客们多是当时的英雄豪杰,谈论的都是国家大事,让王翁嬃‘大开眼界’,原来大汉皇族是这样生活的。“

    刘病已心道:”我的父亲大人,这个时侯应该出现了吧。“

    ”也就是在那个时侯,我们见到了,太子的儿子,史皇孙刘进,也是陛下的父亲,那时还不到二十岁,和王翁嬃相差无几,他深深被王翁嬃所吸引。“林细君讲述到这里,抿着嘴笑了起来,仿佛又回到那青春的岁月:”王翁嬃也注意到了这位皇孙,他身材消瘦,容貌俊朗,说话温和,‘彬彬有礼’,在太子府里,史皇孙也是好多像王翁嬃一样的家人子,追逐的对象。“

    “后来,我们才知道,原来因史皇孙刘进年纪渐长,刘据与史良娣计划为儿子选择服侍的人,故遣太子舍人侯明前去赵国邯郸求歌舞女。俗话说得好:‘千里姻缘一线牵!’“林细君笑着道:”王翁嬃很快发现,史皇孙没有理会其他的家人子,对自己好象特别不一样,总是想看又不敢看,想说又不敢说,看也看不够,说也说不尽。“

    石显听到这里,喝道:”林细君,你好大胆,居然敢直呼陛下的皇考姓名。”

    “算了,林细君乃是普通百姓,不懂皇家礼仪,不知者无罪!”刘病已作了个手势,石显马上噤声。

    “当日,王翁嬃也曾经跟我说过,除了史皇孙之外,还有其他的宾客追求过她!“林细君抿着嘴笑了起来:“那时的她,是那么明艳动人、美丽大方,虽然两人的恋情几经波折,史皇孙最终还是鼓起勇气,向她表白了自己的心意,两人私自定了终身。”

    刘病已心道:“这些个好色之徒,连朕的娘也敢泡,敢跟我爹抢,让朕查道,斩你们全家!”

第三百六十七章 悼皇后() 
“常言道:‘姜还是老的辣’!”林细君喝了口水,继续讲述道:“所有这一切,都没有逃过史皇孙母亲,史良娣的眼睛,她捅破了这层窗户纸,王翁嬃出身卑微,当时只是个家人子,按照汉家的制度,不可能作为正室夫人,但细心的史良娣,知道两人‘情深意浓’,还是为他们两人的结合,举行了一个简短的仪式,太子爷和他的宾客们也参加了,大家都衷心助他们,‘夫妻恩爱,白头携老’,那天的王翁嬃是最美丽、最幸福的新娘!”

    刘病已听到她提起史良娣,不禁想到了史家兄弟,想到自己小时侯,在史家度过的那些生活。

    林细君道:“婚后不久,王翁嬃怀孕了,刘进知道后也很高兴,此时王翁嬃在太子府,已经被人称为王夫人了,物质生活已经极大丰富了。身怀六甲已经不能再跳舞了,精神却失去了寄托,她仍然时常摆弄那雪白的舞衣。”

    “王翁嬃的肚子一天大着一天,她身边的人,都满怀祝福和希望地关怀着她,王翁嬃自己却陷入了迷茫。”

    林细君皱眉道:“我也问过她,你内心到底追求的是什么?她说的话,我感觉有些听不懂,她内心深处追求的并不是物质的丰富,而是精神的高贵,刘进给不了这个,好像这个世界上也没有谁能给得了这个。”

    刘病已心道:“我能懂呵,娘是天生的艺术家!而在追求艺术的过程中,本身是件很寂寞的事。“

    ”太子府中人们,惊异地发现这位少奶奶的脸上几乎没有任何笑容。“林细君讲到这里,目光看着皇帝:”孩子降生了,这个孩子就是陛下你呵!“

    ”当初你降生以后,从太子爷到你的父亲,太子府的人都非常喜欢你,爱护你,视你如珍宝一般。林细君笑着说:“你的母亲,王翁嬃似乎也忘记了追求的艺术,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你的身上。”

    刘病已心道:“都说儿子是母亲的心头肉,果然如此呵!可惜,好日子没过多久。”

    “就这样过了几个月,长安城的情况好像发生了变化,太子府中人都有些紧张。”林细君愁目紧锁道:“那天孝武皇帝派江充带人搜查太子府,所有的人被集中到了院子里,他们在太子府里面翻箱倒柜,挖地三尺,气氛显得非常异样。接着太子起兵,杀掉了江充,长安民众数万人响应太子,太子府宾客挎剑携刀,仿佛成了兵营。”

    刘病已听到这里,不禁紧握双拳,江充这个杀千刀的!朕的全家人都被你害了!

    “王翁嬃劝史皇孙刘进,拿起武器和父亲并肩战斗,几天后太子兵败,眼见孝武皇帝的军队冲进太子府,王翁嬃最后吻了一下孩子,挥刀刎颈,鲜血喷涌,倒地而死。”林细君讲到这里,不禁有些唏嘘,停顿了一会,才续道:“我也是趁乱的时侯,才跑了出来,后来,才知道,太子爷他们全家都殉难了,而你被关进了监狱。”

    林细君讲述完毕后,刘病已心道:”自战国以来,邯郸歌舞女的名声遍布天下,而刘仲卿显然与那贾长儿,有着生意上的往来,因此才会把娘弄到长安来。据派出的使者调查得知,刘仲卿与那贾长儿,都已经死了,人死不能复生,而且如果不是他们这样一弄,爹和娘也不会在一起,朕也就不再追究下去了,只能作好爹,娘的身后事。

    刘病已听完母亲的经历后,不禁黯然神伤:“我的娘呵,多少短暂而又坎坷的人生!还有我的爹,我的外婆,朕身为天子,能跟你们做的事也不多了。“

    他沉思片刻后,挥了挥手,石显把林细君带了下去,好生款待。石显将林细君安顿好后,又去了魏相的府邸,宣魏相入宫见驾,刘病已、魏相两个人谈了一会,魏相便回府了。

    第二天早朝,魏相出列道:”臣魏相有本上奏!“

    刘病已端坐在御座上,微笑道:”丞相有事请讲!“

    魏相慨然道:”臣冒死以闻,“《礼》载‘父亲是士,如果儿子做了皇帝,父亲也要以皇帝的标准来祭祀。请陛下将悼园改上尊号为皇考,建立祠庙,在陵园的基础上建立寝殿,按时在此祭奠供享。增加供奉陵户满一千六百家,在此建置奉明县。尊戾夫人为戾后,设置陵园和供奉采地,还要增加戾园、戾后园的采地民户,各满三百家。“

    魏相一系的大臣,看到时机一到,连忙纷纷站出来表态道:”臣等附议!“

    张安世、丙吉一看,知道现在刘病已大权在手,还是想给自己的父亲,母亲一个名份,可他们转念一想,这也是人之常情,算了,就依着皇帝吧。

    霍禹、霍山都是霍光死后才进的朝堂,不知道当初为了这个问题,曾经在朝堂上闹过一番风波,再说他们认为这也不关自己的事情。

    刘病已暗中观察一番,知道立父亲为皇考,此件差点搞成汉朝版“大礼仪”的事情,现在可以办到了,道:”可!“

    于是,皇帝制诏御史,赐外祖母号为博平君,以博平、蠡吾两县一万二千户为汤沐邑。追尊母亲王夫人为悼皇后,封舅父王无故为平昌侯,王武为乐昌侯。王乃始已在本始四年病死,追赐谥为思成侯。诏令涿郡为其修缮房屋故居,建立园邑四百户,派长丞按规定奉守。

    时至今日,西安北郊王前村的村民仍然认为,他们就是王皇后的后裔,在他们村前不远,那个松柏葱茏的地方,就埋葬着他们的祖先——王皇后王翁嬃。

    刘病已安顿好自己父母的身后事情,便以自己身家性命为赌注,开始了对霍氏集团的大绞杀,霍禹,霍显等人,显然也不会坐以待毙,孝宣朝最激烈的斗争,即将开始……

    这年十月,皇帝、许广汉和魏相三个人开了一个小范围的碰头会,核心内容就是:我们不能老这么小打小闹,一点点的试探啊,得琢磨着来个大的动作。皇帝陛下当即拍板,朕已经考虑了好久,干脆直接削掉车骑将军、右将军所属的屯戍部队吧!

第三百六十八章 恐怖平衡() 
许广汉和魏相一听,差点趴在地上:您这玩的太大了。屯,就是部队的产业,戍,就是将士驻防,这等于把人家兵权罢的“一干二净”啊!按照韩增给许广汉的部署,对付霍家的兵权,一是“换”,二是“饿”,但他从来没提出说要“罢”,这一“罢”,就有逼人造反的嫌疑。

    因为皇帝和大臣的博弈中,一般来说,存在着一个恐怖平衡:皇帝你只要能让臣子活得很好,臣子一般不会舍了命的造反(问鼎最高权力或者被底下人撺掇反的除外);但皇帝要下手狠了,底下就不把他当皇帝了,那么他反而失去了战略性的威慑力量。

    这就好比后世的五代十国,五十三年换了十四个皇帝,结果人家一个节度使(方面军司令)安重荣就公开说了:“皇帝是天生的么?还不就是兵强马壮的就能当!”(成语“兵强马壮”就是出于这句话。)这就是皇权衰弱,没有威慑力了,带兵大臣也就“无所顾忌”了,结果弑君篡位就是必然的结果。

    于是许广汉和魏相都赶紧劝皇帝三思。要说刘病已其实还是年轻浮躁,他等不了那么久了,私仇和皇权的双重召唤,也让他红了眼睛。当时他就说:“如今霍家擅权,目无君上,趁他们根基不稳,天下士子的心和舆论都向着朕,早点对霍家动手,就算逼反了他们,朕也有胜算;但要是等他们树大根深,笼络往了人心,朕就彻底受制了!”

    刘病已心道:”亏欠朕的江山,现在就还给朕吧,这大汉皇朝,终究是姓刘的作主。“

    刘病己,想起前世的一首歌,歌词是:

    踏世上高峰总要攀碧血染青衫

    笑中看变幻算破绽一子决江山

    成败瞬间只手风雨翻

    亏欠我江山你总要奉还

    未归路转身太难

    像忧患在埋下重担

    在死路一双脚走出生关

    任恩义生出两难

    任天地在臣服赞叹

    世情都飞不出我五指山

    踏世上高峰总要攀碧血染青衫

    笑中看变幻算破绽一子决江山

    成败瞬间只手风雨翻

    打拼过千关再不会折返

    踏世上高峰总要攀碧血染青衫

    揭开了战幔算破绽一子决江山

    成败瞬间只手风雨翻

    亏欠我江山你总要奉还

    要说刘病已是真敢干啊!许广汉和魏相听后想想也对,况且如今这局面也只能帮着他了。可为了尽量减少危险,必要的措施还是要有的。

    皇帝一伙想出的一条计策就是“分”,分化瓦解。让萧望之为首的读书人大造声势,说恭哀皇后是被人毒死的,如今又有贼人要谋害皇帝。这时候皇帝要肃清朝纲了,谁跟着造反,那得揪出来斗倒斗臭、全国共讨之,全家共诛之!这话说给谁听的?张安世。那意思是张安世,你都已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还真舍了老脸造反不成?

    第二条计策是“换”,把韩增所属的部队调到外圈去,赵充国的边防军,调回中央来,尤其是茂陵、少陵的卫戍部队,更得加倍小心。要说这条计策有点冒险,它要建立在一个核心前提下,那就是赵充国等老将是忠心的。如果他也想着造反呢?那就完蛋了。

    东汉末年怎么天下大乱的?还不是大将军何进,用了相似的办法,想调董卓的西凉军,进京除掉十常侍!可惜历史是不能假设的。刘病已可不是何进,赵充国也不是董卓那样的乱臣贼子,是铁杆的忠臣,他在这关键时刻,保了大汉平安。所以后来出了那么大的事儿,皇帝依然信任他无疑,这是有渊源的。这一节容后再说。

    第三条就是“盯”,人盯人,将盯将,部队盯着部队,赵充国往京城来,韩增往外面去,两家在这过程中盯着车骑将军和右将军的部队解散,……

    定下这三条计策后,皇帝他们商量了一天一夜,反复核查有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