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草根皇帝 >

第289部分

重生之草根皇帝-第289部分

小说: 重生之草根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妙哉,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那人扬天长笑,一挥手,道:“儿郎们,给我抓住他!”

    人群之中猛地冒出七八个精壮的大汉,一把抓住陈汤。

    “你们干什么?救命啊!”陈汤怎么可能对付的七八个大汉,立刻就被人按在地上,然后抬着四肢抬了起来。

    那人却笑了起来:“贤婿勿慌,朕乃长安王氏,家有一女,年方二八,待字闺中,与贤婿正是良配!”

    陈汤听了,心中一喜,顿时老实了下来。

    王氏,他当然有所耳闻,这是关中巨富之家,家声显赫。

    那人嘿嘿的笑了起来:“本来只想抓个在榜之人就可,甚至银榜也能凑合,没成想,抓到了金榜第七,哈哈,老夫真是太有远见了!”

    所谓金榜银榜,自然是指的两张不同颜色的布帛上,所记载的考生名字的榜单。(不用细说,也知道是刘病已的鬼主意)

    长安人民可是很聪明的,只在榜单出现的时候,立刻就将两个榜单取名了。

    如同当时的货币计量单位一般,金榜为贵,银榜次之。

    那人又吩咐家丁道:“快走,不然一会若是彻侯们反应过来,朕们可就走不了!”

    谁不知道,如今整个长安的彻侯勋贵们都在“跃跃欲试”呢?

    对于贵族豪强们来说,假如自己家的子侄考不上考举,那简单,找个考上考举的人做女婿就行了,反正,谁家没有十个八个女儿的?

    长安城内的十几块露布下,一时间忙得“鸡飞狗跳”,早就带着全付人马,潜藏在人群中,专门等着“金榜题名”者出现的地主豪强们,发现一个立即抓走一个,甚至有贪心者,一口气抓了四五个回家……反正女儿多,无非是给些嫁妆……

    东市之中,陈汤刚刚离去的那个商铺内,一位穿着绸缎的富商急匆匆的走出来,问道:“方才那个陈汤呢?”

    伙计一听,立刻上前邀功道:“回主人,那家伙被我赶走了!”

    “被你赶走了?”富商鼻孔里冒着青烟,喘着粗气,一个大耳光子赏了过去,怒斥道:“谁叫你赶走的?”

    “败坏家门,坏我名声,徒使受此冤屈!”富商气的又是一脚揣了过去,命令道:“你立刻去给我追回来,追不回来,你就不用回来了,你的妻儿,我要将他们卖给别人做奴仆!”

    伙计的脸色瞬间苍白无比,他知道,自己惹上大麻烦了!

    连忙从地上爬起来,跪下来道:“诺,我这就去……”

    “狗奴才,带上礼物,快跟我一起去负荆请罪!”富商大声命令着。

    要说恐惧,这富商心里才是真的恐惧!谁不知道,纵横派的人出了名的记仇?

    范睢(纵横派弟子)在秦国发迹后策划了一个完美的复仇计划,特意打扮成一副寒酸模样,独自去见这位仇人。须贾只知道秦国现在的丞相叫张禄,根本没把他与范睢联系在一起,看到本以为死去多年的属下活着出现在眼前,他大为惊讶;也许是时光淡化了当年的仇恨,他甚至对范睢落魄的样子心生恻隐,送了对方一件绨袍。

    闲谈中,须贾向范睢打听张禄,范睢表示有办法让他见到丞相,他借来一辆马车,载着须贾前往相府。让须贾奇怪的是,所有见到他们的路人都敬畏地躲在一旁。来到相府门前,范睢让须贾在此等候,自己先进去禀报。须贾等待多时也没见范睢出来,当他向门卫问起时,却被告知,刚进去的就是丞相张禄。

    大惊失色的须贾这才明白范睢之前的所有用意,只得脱下上衣,赤膊膝行爬进相府,匍匐在昔日被自己陷害的下属面前,磕头如捣蒜地表示有罪,罪过多得拔下头发也数不过来。范睢列举了他的三条罪行:诬陷自己出卖魏国;魏齐即将打死自己时却不去劝阻;醉后在自己身上小解,并质问他何以这样残忍。但他还是饶了须贾一命,只因须贾刚才送了自己一件绨袍。

    当他即将离开秦国时,范睢设下盛筵,宴请各国使节,须贾也受了邀请。宴席上,摆在他面前的是草豆掺拌的饲料,两名受过黥刑的刑徒将他夹在中间,逼他像牲畜一样吃掉它们。然后,范睢要须贾转告魏王,尽快献上自己另一位仇人魏齐的人头,否则自己将屠尽大梁。

    须贾受到范睢当年经受的羞辱后,魏齐也体会到了范睢曾经东躲西藏的惶恐。他仓皇逃到赵国,投奔了平原君,不肯善罢甘休的范睢居然说动秦昭王,将平原君请到秦国作为人质,然后给赵王去信,再度索要魏齐的人头;魏齐只得再度逃回大梁,试图寻求信陵君的庇护。由于魏无忌心存犹豫,自觉没有出路的魏齐只得选择了自刎,范睢完美实现了复仇。

    先秦时期,人们并不主张一味的宽容,面对弟子“以德报怨,何如”的问题,孔子就反问:“何以报德?”并给出自己的回答:“以德报德,以直报怨。”这才是所谓“以德报怨”的原始含义。

    当年范睢复仇的故事,可是“人尽皆知”,这富商现在回忆起来,只觉得“心胆俱裂”。

    难道要等到陈汤以后“飞黄腾达”了,再来跟自己算这笔旧账?可惜,等富商找到陈汤居住之地之时,已经人去楼空。据房主所说,陈汤连人带行李,都被一大帮人搬走了。

    “他日我家若有祸事,必为你今日怠慢他之缘故!”这富商长叹一声,只能掩面而走,另找一个解决的办法,为今之计,只能破财消灾,好在这陈汤现在还没官职,若是如同当年的范睢一般,那他就要成须贾,甚至须贾都不如!人家须贾起码在范睢面前还有旧恩。

    …………………………………………

    刘病已穿上衮服,戴上旒冠,转过身子,看着铜镜中的自己。他张开双手,让侍女们为他整理好衣带,套上授带。

    刘病已向前一步,抬起下巴,系好冠带,问道:“士子们可都来了?”

第三百五十四章 群星拱月() 
“陛下,所有一百位士子已在前殿等候您的召见!”石显恭敬的禀报道:“仪仗已经备好,您是现在就过去,还是等会?”

    刘病已一挥袖子,道:“不急,先等等!”

    “彭祖来了吗?”刘病已问道。

    “臣在!”门口张彭祖的声音传来:“陛下可有吩咐?”

    “朕让卿所拟的策问,可是拟好了?”刘病已问道。

    “陛下,臣已拟好……”张彭祖恭敬的在门口一拜,呈上一张白纸,道:“请陛下过目!”

    石显马上就接过那张纸,递给刘病已,刘病已拿着在手上,看了看,点头赞道:“不错!有劳卿了!”

    今天是考举的最终环节——面试,嗯,在此时应该叫策问,一般是皇帝向举荐来朝大贤提问,而且既然策问的对象是大贤,问的全是天下大事,如何安定国家,防御外侮此类的。

    刘病已将那张白纸,往袖子里一塞,命令道:“走吧,让朕去会一会这位状元郎!”

    走出殿门,外面的阳光都有些刺目,透过旒珠间的缝隙,刘病已看到宫殿两侧,远处的大殿之前,一排排卫士,如同一尊尊沉默的铁塔,矗立在道路两侧。

    刘病已向前一步,一排卫兵立刻半跪下去;再向前一步,又是一排卫兵半跪下去。

    此时刘病已甚至能听到自己心脏的跳动声,还有沉默的卫士们,向自己下跪发出的金铁之声。这是天子在大朝会时才会摆出的仪仗。

    “权力真是个好东西!”望着黑压压的一片片半跪下去的卫士,刘病已在心中感慨一声:“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朕早就应该如此了!”

    然后。他向前一步,走上台阶,在他身后,最先跪下的卫士站起身来,在军官的带领下持着长戟。紧紧跟在刘病已身后。

    这些卫兵,每一个身高都在一米八之上,而且个头都相差不远。

    于是,当刘病已跨进殿中之时,在殿中两侧静立等待的士子们,无论贵贱,不分身份,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刘病已缓步向前,跟在他身后的卫士们,就像“众星拱月”一般。张彭祖、石显簇拥左右。

    此刻正值正午,阳光从殿中的天窗直射进来,正好照射在刘病已身上,让他此刻好似天神一般,仿佛是承载着天命的救世主。

    这种视觉上的冲击,无与伦比,让许多人终生难忘。

    此刻,许多人甚至忘记了时间的流渐,痴痴的看着眼前的场面,过了一会,肖望之才从震憾中醒悟了过来,连忙跪下来拜道:“我等拜见陛下!”

    有了肖望之带头,其他人很快也反应了过来,连忙跟着跪拜:“我等拜见陛下!”

    刘病已一挥手。跟在他身后的卫兵立即分列到两侧,在他的前方为他人为的制造出一条通道。

    刘病已顺着这条通道,步步向前,走上殿中上首,跪坐下来,一挥袖子。朗声道:“公等皆请免礼!”

    这时候,那些卫兵迅速的朝殿中两侧站立。

    上百名侍女迅速入殿,为这些士子安排席位。

    等一切落定,刘病已笑道:“朕的状元郎何在呵?”

    肖望之闻言立即出列拜道:“学生肖望之拜见陛下!”

    “抬起头来……”刘病已轻声吩咐。

    肖望之闻言,连忙抬头但不敢直视刘病已,只能微微颔首。

    刘病已一看,真不愧是名门望族之后,这肖望之的外貌,不管用那个时代的评判标准而言,都是个大帅哥,不止如此,他的气度也不错,看着让人很舒服,有着一股子莫名的亲和力。

    “果然是伟岸君子,不愧为肖何之后……”刘病已笑了一声,道:“先生先归位吧!”

    “诺!”肖望之弓着身子再拜,然后才回到他的位置。

    特意单独叫肖望之出来见面,于刘病已而言,只是一个手段,让其他人羡慕嫉妒恨。

    就像后世的网游公司,不找几个托出来装土豪,形成装逼效应,真正的土豪怎么舍得出血?

    对于考举来说,道理也是一样,没几个典型的成功人士,怎么去激励其他人踊跃参与呢?

    肖望之就是刘病已要塑造的一个典型。

    “公等皆为当世之君子,朕有幸能得公等不弃,甚感惶恐……”刘病已慢慢的说道,这是必须要说的套话,只是走个程序而已,刘病已话锋一转,问道:“朕尝读《春秋》大义,观百家诸子之言,诸位先贤之学说,朕自登基以来,上孝太后,下顺黎庶,以仁义为根本。然而,大汉疆域如此广阔,人口也多,朕也为如何冶理好国家,而深感困惑,诸公大才,请教之!吾将择其善者而从之!”

    当此之时,天子策问,问以天下大事,社稷兴衰。跟之前的考试不同,这次的殿问,是当场即兴作答,所有的士子每人都被发了三张白纸,可以自由的选择是否上书。

    其实,这次的殿问,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真正的人选刘病已其实早就决定了下来。除非,某人在这次殿问中忽然爆发,大发神威,写出一篇能“名流千古”,直指弊端的文章出来。

    不过,这种务虚的文章……自古以来,能写的出彩的是极少的。这次考举第二轮过关的一百人,大部分都是三十岁以下的士子,即使如同肖望之这般,诗书传家的世族,出来的弟子,恐怕在这种情况下,也不可能写出来。

    而且在场的大部分人也很清楚,总共只有二十个名额,但却有一百人在争,排名不靠前的许多人自己都知道自己没戏了。

    不过他们也不靠这个,能通过第二轮,对他们来说,就已经是赚到了!但就算知道结果,必要的过程总是要有,态度必须要放端正。

    更何况,向这种能将自己的文章与政治见解,直接呈送到皇帝面前的机会真是太少了!必须要好好把握!

    于是,刘病已话音一落,士子们就立刻在纸上作答了。半个时辰之后,最后一位士子也放下了手中的笔。

    所有的试卷全部被交到了刘病已手中。虽然明知道这是一场表演,但刘病已还是耐着性子,逐一审阅所有人写的文章。

第三百五十六章 沉默是金() 
看见许广汉向他行礼,刘病已忙道:“父亲,请起!”

    刘病已问起许夫人丧礼的情况,许广汉提到伤心事,不知不觉又泪流满面起来。

    刘病已怕他伤心过度,于是没再往下说,两人枯坐了一会儿,许广汉起身道:“陛下,臣有一事相求!”

    刘病已忙道:“父亲有事请说!”

    许广汉道:“拙荆临死前,有一件事情托付我,我要请陛下完成她的心愿!”

    刘病已带点好奇的问道:“父亲有事请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