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草根皇帝 >

第286部分

重生之草根皇帝-第286部分

小说: 重生之草根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门的忽然举动了。

    “魏相的嗅觉和反应还真是快!”刘病已系好腰带,赞了一句。

    自从前两天河东郡传来了郡守放话,所有河东籍士子,只要能通过考举的第二轮,那就无条件可以获得举荐资格,而且最高可以被举荐当县尉。这可是八百石的实权官职!仅次于县令之下,是为一县之中的大人物,只要坐上这个位置,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自从听说这事情后,刘病已就已经预料到了,朝中的九卿衙门,肯定会亲自下场了。

    刘病已一点都不意外,既然河东郡郡守率先表了态,那么其他官僚们肯定会积极跟进,以显示自己不管在什么时候,永远都会紧跟皇帝的步伐,以显示自己的政治正确。

第三百四十七章 五官中郎将() 
譬如后世的大天朝,某部门一度把小学教材里的古文诗歌都要清除殆尽了,老大某一天发了话后,立马就“改弦易辙”,自己先把脸都抽肿了,还装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说什么“我们觉得必须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更何况,考举出来的士子,本身就相当于得到了皇帝陛下某种程度的认可,在举荐资格方面,完全没有问题。

    只是,魏相前些天不是因为某件小事,刚刚被刘病已修理了一顿吗?这转眼就把那事情忘得干干净净,跪舔过来了……

    政治家的节操,果然还是不要有期待了!

    事实证明,只要有好处,官僚们才懒得管你是否曾经得罪过他,只要能捞到政绩,打完左脸,再把右脸送上来好像也没什么不妥!

    “走!”刘病已挥手道:“我们去看看……”

    魏相出手了,不去看看,好像有点对不起对方……

    出了未央宫,沿着官道前行,刘病已就看到了,道路两旁,不时看到御史衙门的人在奔走,几条原本供长安民众通行的道路,此刻已经被彻底封锁和清理了,只有持着考举考生身份证明文书的人,才能够顺利通行,一切都被安排的有条理而不显得紊乱,充分的显示了御史衙门在魏相的统帅下,无论战斗力还是执行力和组织力,都完爆之前的历任御史。

    “是谁在负责协调这一切?”刘病已一路看过来,也不禁对那位获得了魏相信任和许可,一手组织和策划了,今天交通疏通计划的人有了兴趣。

    就算是后世,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把一切人员与资源,调动起来的人,也是很少的,起码都是市委一级的干部。

    在这西元前的时代,能有这么大魄力和协调能力的人,真是“寥寥无几”,不说别的,就是能将那几条道路清理干净,让长安的市民和贵族遵守规矩,这一点,没有足够的能力和魄力,哪能办得如此通顺?

    “回陛下,似乎是中郎将许舜在负责……”雷霸回答道。

    中郎将这个官职,在此时比较复杂。汉承秦制,基本继承了秦代大部分的政治设计和构架。

    整个国家的基本政治形态,差不多就是山寨秦代的设计,然后,历代汉家天子,就在这些秦人的政治智慧结晶上,不断的加些自己的理解和见解。

    中郎将是个秦代仅次将军的武职,自然逃不脱汉家天子的“魔掌“了。在此时,中郎将的名目有许多个说法,但主要有三:五官及左右中郎将,在汉代史上,称为‘三署’,主要是负责天子的个人安保与皇室车骑及朝廷大臣的安全。

    而许舜现在担任的就是五官中郎将一职。

    所谓的五官是指的那五个呢?议郎、侍郎、中郎、外郎、散郎,因此,实际上,现在的许舜是文官,而非武职,其职权是管理和约束朝廷的郎官们,协助御史大夫整治吏治。

    在宫殿前的院子里,几口大鼎正在烈火的烹煮之下,散发出浓烈刺鼻的药味。

    “这里熬了多少?”刘病已走过去对石显问道。

    “回陛下,已经熬了大概一千多斤,用木桶装了起来,这是第二批熬制的汤药!”石显恭敬的答道:“在考举开始前,奴婢能保证熬出三千斤的汤药,供给士子与监考众人饮用!”

    “这就好!”刘病已点点头,心里一块大石终于落地。

    今天的天气,比起前几日来说,恐怕会更热,到中午左右,温度少说也能答道三十度以上,如此炎热的天气中,万一若是出现大面积的中暑情况,对于考举的组织者,来说就不妙了。

    好在,身为穿越者,刘病已怎么会不知道后世广东省出名的凉茶呢?

    王老吉、加多宝可是曾经“针锋相对”了,好长时间的两个品牌啊!

    而且广东省人民,喜爱的凉茶配方也简单的很,就算刘病已从没用心留意过,也大抵知道,凉茶里有金银花、甘草,刘病已自己又脑补了,两个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菊花跟夏枯草加了进去。

    这样,一款西汉版的凉茶就问世了。

    跟后世的凉茶是否有差距跟区别,刘病已不清楚,但,最起码有了这样一种清热解暑的茶饮,大面积中暑的意外,就能降到最低了。

    “倒一碗来给我尝尝!”刘病已吩咐道。

    没多久,一碗凉茶就端到了刘病已面前,刘病已看了看,卖相比较差,看上去有些药,而不是保健用的凉茶,捏着鼻子尝了一口,味道也不怎样。

    “多放些甘草吧!”刘病已只吃了一口就不吃了,将那碗凉茶倒掉,吩咐道。

    刘病已能做到的也就这么些了,假如有人说这凉茶味道不好不喝,那他就活该中暑!

    至于士子不接受凉茶,拒绝饮用这种事情,刘病已一点都不担心,事实上,凉茶可以说是,古代中国记载最古老的一种中药制剂了,它曾经是殷商王朝不传之密,是成汤天子的神器。

    刘病已与其说是发明,倒不如说是复活了,这种避暑降温的中药汤饮。

    “你们忙……”刘病已挥挥手走进寝宫之中,从他的榻上,拿起一张被密封在竹筒之中的纸张,拿出来看了看。

    这张纸上,记载的就是今天考举的三道算术题。

    刘病已看着这纸上那最后的一道题目,心里想着:“有没有人能答出呢?”

    在某次考举的复试阶段中,只有三道题。已知某校场参加竞赛的,一共有二十五名士子,每个学生至少解出一道题;在所有没有解出第一题的士子中,解出第二题的人数是解出第三题的人数的二倍:只解出第一题的士子比余下的士子中解出第一题的人数多一人;只解出一道题的士子中,有一半没有解出第一题,请问只解出第二题的士子人数是多少?

    这个题目确实有些难度啊!

    “对于这二千多年前世界的人,这种题目会不会太过分了?”刘病已心里想着,权衡着,这道题目,便是后世的许多大学生都答不出来,最初刘病已也不想用这道题目的。

第三百四十八章 未解难题() 
刘病已想了想,又改变了主意,数学最吸引人的是什么?未解的难题啊!如果没有哥德巴赫猜想,后世西方的数学就不可能进步那么快。

    因而一咬牙,刘病已就用上了这道前世能把自己难倒的题目。没人答对没有关系,甚至可能没人答对的效果更好!

    士子们都是要脸的!假如这次没有一个人能答出此题,那么对于他们无疑是个强大的刺激,能刺激许多人去研究和解读数学中的奥秘,寻找数学的规律。

    ……………………………………

    肖望之拿着号牌,走进考场之中,有了上次的经验,这次他“驾轻就熟”的找到了属于他的位子,跪坐下来,然后拿出笔墨,静等着考试开始。

    “咦……”肖望之抬头向前一看,颇为惊讶了一声:“前面那几块竖起来的木板是做什么的?”

    只见在校场中央,竖立着几块一人高的木板,木板之上用一块遮挡了起来,没人知道里面是什么。

    于是考场之中,发现了此事的士子们纷纷议论了起来。

    “肃静!”张彭祖负手走上校场中央的高台,大声命令道:“离考举开始的时间不多了,所有士子请保持肃静,不可‘交头接耳’!”

    张彭祖身上穿着的官服和左右矗立的禁军,很快起到了威慑作用,整个考场霎时安静了下来。

    “下面,我来宣布本次考举的规矩……”张彭祖接着道:“不许‘交头接耳’,不许偷看他人试卷,违者,一经发现不止考试成绩为零,还要移送御史衙门治罪!有发现他人舞弊而不检举者,连坐为共犯,一样废除考试成绩!”

    这个规矩是刘病已针对前次考举,查出的几个舞弊例子,而做出的针对性对策。伴随着张彭祖的声音,许多士子都在心里衡量了一下。在这种连坐法之下,想要舞弊,那难度无疑就大大增加了。

    张彭祖向前走了一步,继续道:“其二,今天天热,和上次一样,陛下特地从古籍之中,查阅得了一道解暑汤饮,稍后,我会让人给诸位每人发一个碗,考试之时,每隔一刻钟,就会有人来给诸位,添一次汤饮,若实在酷暑难耐,诸位也可提前交卷,万不可意气用事!”

    这些话相当于给举子们打个“预防针“,取个“防患于未然”之意!

    “其三……”张彭祖继续道:“考题写于木板之上,我会命人将木板四处移动,诸君好好看题,切勿看错,免得误了考试成绩!”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连纸都不过是刚刚出现,印刷术自然是影子都没有一个。就算刘病已知道可以用雕版印刷,来解决这个问题,但印刷所用的油墨去哪里找。

    至于找人抄录……两千多份试卷,要是找人来抄录,天知道得要多少人,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考题难免就会泄露出去;于是只能退而求其次,将考题的字体放大,写到几块木板之上,等到开考,就让人举着木板给士子们看。

    至于万一有人近视看不清楚什么的,那就只能说一声遗憾了。考举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想要一开始就做到尽善尽美,那怎么可能?

    说完这些话,张彭祖就对站在他旁边的亲信心腹吩咐道:“烦请兄长将白纸分发下去,每位士子发三张……”

    “诺!”亲信点了点头,看着张彭祖,他也是心中感慨了一声,如今的张彭祖变化真的是很大,在皇帝身边“耳闻目睹”了,朝堂的大佬们的举手投足,他身上已经若隐若现的带着些威势。

    “传闻考举之后,刘病已陛下就要给张彭祖、雷霸升官了!”亲信怀着这样的心思,带着人将白纸一一分发下去,发完最后一人,校场的大门徐徐关闭,第二轮的考试正式开始了。

    十几块木板被人举着放到了校场的四角,基本上是几十个人分享一块木板。

    一共三道题目,每答对一题得十分,这是现在人所共知的事情。

    这次的考举,事前大家都知道了,只会有一百人能通过。这就意味着,最起码要答对二道题,才有机会成为那百分之一,甚至可能需要三题全对!

    因此,当木板上的布取下之后,所有的士子就立刻拿起笔,将木板上的题目抄到纸上,然后,再三核对,确认无误后,才开始作答。

    肖望之将三题全部抄到纸上后,看了看。这第一道题真是简单至极!土石工程、体积计算还有工程分配方法,这是现在连蒙学的幼童都知道的!

    但正因为如此,肖望之心里却隐隐开始不安了。果然,再看下面的题目,难度一个比一个高了,第一题肖望之还觉得比较轻松,但第二题就变得有些棘手,这是相当有难度的算术题了,虽然难,但大体没有超脱出九章算术的范围。肖望之自认为自己应该还是能解出的。

    毕竟,他家是世代望族,自然是人多地多,家大业大,每年都需要计算租户的租税跟田苗钱,没有足够的算术底子,显然是没办法积攒出这么多家业的。

    但是,当他看到第三道题,整个人瞬间都感觉不好了。

    “在某次考举的复试阶段中,只有三道题。已知的条件是:某校场参加竞赛的一共有二十五名士子,每个学生至少解出一道题;在所有没有解出第一题的士子中,解出第二题的人数是解出第三题的人数的二倍:只解出第一题的士子比余下的士子中解出第一题的人数多一人;只解出一道题的士子中,有一半没有解出第一题,那么请问只解出第二题的士子人数是多少?”

    肖望之“反反复复”的念叨着这个题目,一时之间真是感觉,“老虎吃天”无从下手。

    九章算术里,有过近似这样的题目!但是毫无疑问,出题的那人丧心病狂的将整个题目的难度放大了数倍。

    要知道,在九章算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