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草根皇帝 >

第258部分

重生之草根皇帝-第258部分

小说: 重生之草根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范夫人忙道歉:“唉,我不过是一介庸妇,没什么见识,妹妹消消气!姐姐预祝你早生太子!”

    范夫人连连打眼色给其他姐妹,于是满室的人一连迭声地说:“是啊!是啊!早生太子……”

    上宫虹不愿再听下去,从榻上起身,假借更衣为名走开。

    贴身伺候的甜儿“体贴入微”地小声询问:“等会儿是否照旧伺机打发她们回去。”

    上宫虹无力地点了点头,感觉头疼越来越严重,“就说我身体不适,需要静养……”

    “那是否要去未央宫寻女医来问诊?”

    上宫虹愣了下,以前经常给她问疾侍候的那位女医淳于衍,早已不在宫中当值,据闻其家中陡然发迹,不仅得了大笔的金钱,还得了价值不菲的田地、宅第,所以不再行医。脱离贱籍。

    “不用了,不是什么大毛病,躺躺就好。”换个陌生人到长信殿问诊,她会有强烈的排斥感。

    甜儿”小心翼翼“地扶着大皇太后走回寝室,这一路没什么人跟在近前,甜儿等走到僻静处,忽然说:“博陆候休假了,有太医去博陆侯府问过诊。”

    这两句看似没关联的话却令上宫虹猛地一震,她停下脚步,盯着园子里的一株红得像血一样的牡丹,长长地吁了口气,“他终究老矣!”

    上宫虹弯下腰伸手去采花,却不料花茎生得异常结实,非常不易折断。上宫虹猛地用力一扯,牡丹被她采摘下的同时,层层叠叠的花瓣受到强烈的震动,居然一下子全散了。霎那间,那血红色的花瓣漫天飞舞地簌簌落下,上宫虹拿着一支光秃的花茎,看着一地的花瓣,眼眸中露出深深的痛惜之色。

    ”

    天下大势,正在以一种不可逆转的力量倾斜着。头一张牌打顺了以后,皇帝陛下开始重拳追击,动作连连。

    这年五月,北海郡来报,说又发现了神鸟凤凰,于是乎皇帝陛下大赦天下,全国厚赏,所有官员和吃国家俸禄的贤良全都有份。细心的人都会发现,这个“北海”正是之前大地震最严重的地方,连高祖皇帝庙都塌了,短短一个月,恢复的不错,还来了神鸟凤凰,足见皇帝陛下英明。这点宣传工作做的还是很到位的。

    同年夏天,广川王刘去案爆发,用句时髦的词,叫“丧心病狂”,把自己的老师和小妾几十人全都杀害,有的是把融化的铅灌进嘴里活活烧死,有的是砍掉手脚以后敷上毒药,让伤口处腐烂发炎最后致死……总之他的谋杀手段毫无人性、”别出新裁“。这个案子激起了全国的公愤,但皇帝陛下下了道旨说,不管咋样,我的刀不砍我老刘家的长辈儿,废为庶民,放逐到上庸郡去算了。结果刘去在被放逐的路上“自杀”身亡,皆大欢喜。

    第二年,也就是地节元年(前69年)春天,楚王刘延寿撺掇孝武皇帝的儿子、广陵王刘胥造反,刘胥没听他的,结果有人把刘延寿给告发了。按照汉律,谋反大罪,诛灭三族,但皇帝陛下又下旨说,我的刀不杀老刘家的长辈儿,给刘延寿一个面子,让他自杀吧,他家人我不动。

第二百八十九章 疑罪从无() 
至于刘胥,人家没答应造反,那不过是个构想,不如等他真的造反了,大家有凭有据,再定人家的罪也不迟啊!全国上下听到了这圣旨,都说皇帝陛下这是仁慈到家了。

    没过多久,皇上又把九卿之一的廷尉给换了。换成了于定国,需要特别提出来的是,于定国这个能人发明了一项新规则,改写了中国法制建设的历史。在他之前,法官断案都是“疑罪从有”,就是说虽然证据不充分,不过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因此想办法也得给定罪了。但到了于定国这儿,变成了“疑罪从无”,就是说只要证据不足,当庭释放。

    这规矩一直流传到现在,在当时看来不得不说是重大进步(需要指出的是,疑罪从无在汉代只是公认的潜规则,真正写入法律条文中是唐朝的事儿了,但是汉朝孝宣皇帝写入法律的一个重大的改革是“近亲规避制度”,就是说审案的时候,证人有权不对自己的直系血亲做出不利的证词,而不被认为是伪证或者藐视法庭)。

    稍微值得一提的是:于定国的父亲于公曾任县狱史、郡决曹等官职,判案公平,触犯法网而被于公依法判刑的人,没有因不服而心怀怨恨的。郡中的百姓为他立了生祠,称作于公祠。

    而史书上记载过于公曾经经办过的一起案件,东海郡有个孝妇,年轻守寡,又无子女,很恭谨地奉养着婆婆,婆婆想让她改嫁,她始终不答应。她的婆婆对邻居说:“我这孝顺媳妇待奉我很勤劳辛苦,我怜悯她年轻守寡又没有子嗣。我年纪大了,却这样长时间地拖累年轻人,这可如何是好啊!”后来老太太为了不再拖累媳妇竟自缢身亡。

    老太太的女儿却上告县官说:“媳妇杀死了我母亲。”县吏逮捕了孝妇,孝妇辩解说不是自己杀害了婆婆。但在县吏的严刑逼供下,孝妇最后竟屈打成招。

    此案上报到郡曹府,于公认为这个妇人奉养婆母十多年,以孝顺闻名乡里,一定不会是她杀害了其婆母。太守不同意于公的分析,于公竭力争辩,最终也未能说服太守,于是他抱着判决书在郡曹府上大哭,并借口有病而辞去公职。

    太守最终还是以谋杀婆母之罪将孝妇处以死刑。孝妇冤死以后,郡中大旱了三年。后来新太守上任,占卜大旱的原因,于公说:“那位孝妇不该死,前任太守一意孤行强行决断,灾祸恐怕是由此而生吧。”于是太守杀了一头牛,亲自前往孝妇。

    熟悉历史的读者是不是发现这个故事,是不是看起来与后世的经典剧目《窦娥冤》颇有几分相似,“艺术来源于生活”,也许这就是《窦娥冤》的原形也说不定哟。

    于定国从小就跟随他的父亲学习法律,父亲死后,于定国也任过狱史、郡决曹等官职,后补廷尉史,并被推选与御史中丞从事办理谋反者的狱案,因才智出众办案有方升为侍御史,后来也作了孝宣朝的丞相。这是后话。

    这些政策,全都是展现皇帝陛下宽厚仁慈的,让老百姓很受感动。地节元年秋天,赶上了大丰收,京畿三辅的百姓给皇帝陛下上了份万民表,热情赞颂了皇帝陛下的伟大,代表全国老百姓感谢他,衷心祝福他健康长寿。

    百姓上书谢恩,这只在孝文皇帝时候发生过,连孝武皇帝都没得到这待遇,可见刘病已这皇帝陛下当得是真够收买人心的。

    而这些仁慈的举动,也在深层次上抚慰了病重的霍光。谋反的、杀人的,皇帝陛下都不忍心杀,疑罪从有也变成了疑罪从无,这些都在告诉霍光:你放心吧,不论咱们过去将来有多少误会,都能摆平,朕这个皇帝就是不乱杀,不乱杀那就是和谐。

    朝中的高官都是明白人,他们明白皇帝陛下这些政策的深意。而此时,丙吉眼泪都快下来了。

    他感动的是皇帝陛下的圣明,也是在为并肩战斗几十年的老战友庆幸和哀悼——

    霍光独自一人坐在家中的亭子里,溪水从旁边汩汩流敞,自斟自饮,眉目间未见欢颜,反而尽是寂寞怆凉。他举杯对着明月对饮,喝得已有八九分醉意。

    突然他瞥见溪水中,倒映着一个白发苍苍、神情疲惫的男子。霍光“迷迷糊糊”中,指着对方喝问:“那里来的狂徒,竟敢闯入大将军府?”

    不料对方也指着他,挑眉发怒。霍光呆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这个溪水中的人就是自己。他不禁心头一阵酸楚,手中的酒杯跌入了下来,咕咚一声,水镜碎裂。涟漪荡漾中,那个碎裂的老头变成了无数个不同的画面,从水里呼啸着向霍光扑面而来:

    黑色铠甲、红色战袍的是霍去病,年轻的他剑眉含怒,骑着马以“雷霆万钧”的气势向他冲来。

    那个穿着胡装,背着弓箭的是翁归靡,外表粗豪,爽朗的笑声下掩饰着滴水不漏的精明。

    一身朝服的是桑弘羊,他手握长剑,徐徐走来,眼中有不屑、有鄙夷。

    颜若白玉、秀发如云,微笑着而来的是解忧,可转瞬就变了,她眼中有凌厉,有愤怒,握着冯燎的手,哀哀落泪。

    上官桀正指着自己的儿子上官安向他求亲,他也笑着点头,屋子外面是几个丫鬟推搡着女儿,笑叫着:“大小姐,去看一眼!不好也可以和老爷说。”女儿羞恼得满面通红,挣开丫鬟的手跑了。

    可一眨眼,上官桀推倒了案子,一边怒吼着:“老贼,还我命来“;一边向他扑来。

    ”春暖花开,清风习习“,女儿那时才六、七岁,在园子里荡秋千,笑着喊道:“爹爹,爹爹,抱抱我!抱抱我!”他刚想伸手,却见到她快速长大了,已是上官家媳妇的她,脖子上全是血,眼睛大睁地瞪着他:“爹爹,你答应过女儿的,上官家只诛首恶,不会‘斩草除根’的……”

    原来霍光当年诛灭上官桀一族,间接害死了自己的亲女儿,这也成为他心里的一根刺。

第二百九十章 显赫家世() 
霍光的眼前,时空不停变转,光影交错,时而置身沙漠,时而柳荫翠堤,时而“欢声笑语“,时而“血流成河“,一幅幅流转而过的画面,亲人、仇人甚至敌人的形象一个个轮番在他面前出现,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霍光眼前出现了宣室殿,殿堂阴暗幽深,这里虽然看上去很压抑,他却终于可以安静得喘口气了。霍光走进大殿内,看到一个老人侧睡在龙榻上,他向前走去,想看个究竟。突然,白发苍苍的孝武皇帝从龙榻上翻身坐起,喝问:“霍光!你当日在朕面前发过的誓言可还记得?若有异心,霍家子孙,歼灭殆尽。你这个'背信忘义'之辈,还朕的儿子,还朕的曾媳妇,他们死的冤呵。。。。。。”

    刘彻向霍光扑了过来,两只看似已经干枯的手,却迅速而又有力地抓向他的脖子。

    霍光“啊”的一声惊叫,身子向后栽去,重重摔在了地上,失去了知觉。

    地节二年春,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霍光在自家后院饮酒时突然中风,自此,霍光病魔缠身,身体每况愈下。可霍家的尊荣未受丝毫影响,刘病已又陆续加封霍禹、霍山、霍云三人为侯。

    虽然后宫中还有公孙氏、后来新选的王氏以及别的女子,可刘病已专宠霍成君,夫妻感情深笃。因为帝后恩爱,后宫反倒很清静,人人都不敢,也不能与霍皇后争宠,霍氏一门的尊荣达到极盛……

    霍光静静地躺在床上,他平日里曾经羡慕过别人在家里休息,每天无所事事,感叹自己天生就是个劳碌命;可自己真的整天躺在床上,又感到极不适应,浑身不自在,也许是因为人老了,都喜欢回忆往事,他想起了当年自己刚来长安城时的事情,这件事发生的时侯,他在现在还清晰的记得,那时还是孝武皇帝在世时侯,元狩年间。李广和赵食其随着大将军卫青出征,李广和赵食其因为中途迷路耽误了和卫青主力会合的时期,导致了卫青不得不只用5000骑兵抵挡匈奴单于主力万骑。

    尽管卫青兵力弱小,却最终打了胜仗,打败了匈奴单于。单于本人见势不妙抛下大军出逃,未能擒获。如果此时李广二人能及时赶到,也许会立下卓越功勋,官至封侯。

    可是,李广因为迷路未能参战,按照汉朝的军法,将领“失期”当斩,但可用钱赎罪,而李广到幕府后对下属说“不愿复对刀笔之吏”,愤愧自杀。

    元狩五年,征战归来的李敢得知父亲李广的死讯,受封赏后代李广任郎中令一职,他认为是卫青陷害其父李广,于是在不久后击伤卫青。卫青素来仁善退让,隐瞒下来没有声张。

    但是卫青的外甥霍去病,却不能接受部下李敢打伤自己舅舅,过了不久李敢与霍去病随孝武皇帝至甘泉宫狩猎。霍去病趁打猎之时,射死了李敢。因为霍去病正得宠,孝武皇帝声称“李敢狩猎时被鹿撞死”。而霍去病也并未受到孝武皇帝的惩罚。

    这件事给了年轻的霍光太大的启示,原来事情还可以这样解决,拳头才是最大的道理,从此他远离了那些曾经无比景仰过的的儒生们,认为他们只会“侃侃而谈”,只有把权力牢牢地握在心里,才是最有效的。

    霍去病、孝武皇帝就是他人生的导师,对他的影响无所不在,他谦逊的外表里,实际隐藏着一颗对权力渴望无比的心。

    征和二年(前91年),太子刘据被江充以巫蛊之祸逼死后,孝武皇帝决定立钩弋夫人之子刘弗陵为储君,并计划令霍光辅佐。孝武皇帝令宫中画师画《周公辅成王朝诸侯图》赐给霍光,暗示他准备辅政。

    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