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草根皇帝 >

第246部分

重生之草根皇帝-第246部分

小说: 重生之草根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身有个不情之请。”许夫人两眼无神,像没有看到皇帝一般,低沉的声音在大殿里回响。

    刘病已”恭恭敬敬“的说道:“娘有什么事尽管吩咐。”

    许夫人道:“我给平君亲手缝制了一件寿衣。陛下能让我给她穿上吗?我想比起宫女织就的那些衣衫,我这个做娘的为女儿亲手缝制的衣服,能让平君在那个世界睡得更舒适一些。”

    刘病已闻言后才注意到,许夫人的身上背了个包袱,想必包袱里面放的就是为许平君赶制的寿衣。

    难怪许夫人看起来憔悴了很多,以她的年纪,要在短短几日之内为许平君赶制出一件寿衣,实在是太耗费精力了。

    “好,好。朕答应。”刘病已内心也感到很悲伤,也顾不得那些礼仪规矩,更顾不得自己擅自开棺,是否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他只想着完成许夫人的心愿,只怪自己先前沉溺在巨大的悲痛之中,任由朝臣们把许平君的丧礼按规矩完成了,竟没想过让许广汉夫妇为女儿的葬礼出一分力,以宽慰他们晚年丧女的痛苦。

    刘病已忙命人将许夫人送到了停放梓宫所在的椒房殿里,又命人将王梦松叫来,再屏退了左右,方与许广汉合力开了棺木。

    或许是因为“天寒地冻”再加上“清神珠”的缘故,躺在棺内的许平君除了面色苍白之外,竟“栩栩如生”,丝毫看不出已与世长辞了数日的样子。这一开棺,竟让殿内四人忍不住心中发酸,眼角含泪。

    “我与岳父出去。梦松,你去帮娘一把。”刘病已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含着眼眶里的热泪,对王梦松说道。

    岳母给许平君更换寿衣之事,若让宫中他人知道,免不了又是一场风波。刘病已如今只盼着许平君“风风光光”的下葬,不想再生技节,他实在是没有心力再和朝臣们为了一些礼仪去争执。便索性私下把这事做了,让王梦松来帮许夫人,悄悄完成此事。通过许平君的事情,在这未央宫里,他已不敢再轻易相信旁人了。

    刘病已和许广汉随即退出了椒房殿外,让王梦松与许夫人二人给许平君换衣服。

    按照汉家制度,皇后的棺木内已放了许多的陪葬之物,王梦松与许夫人将之一一取出,最后才动手脱去了许平君身上的外衣。

    许平君的尸身冰冷而僵硬,但是许夫人动作非常温柔,仿佛女儿仍活在世上,动作大了会弄疼了女儿一般。王梦松帮着扶起许平君,然后将她的长发盘起,以方便许夫人的动作。

    王梦松凝视着许平君,“栩栩如生”的她仿佛午后小憩一般,心神一阵恍惚,仿佛又回到那个毕生难忘的日子。

    许夫人见王梦松在那发愣,便推了推她,让她将许平君的身子轻轻放下。两人换完衣服后,再将其他的陪葬物品重又放了回去。放好一切后,“百感交集”的王梦松又看了许平君一眼,竟觉得她在微笑一般,耳边仿佛又听到了那句:“王姐姐……姡Ф⑿」鳌肽阏展怂恰薄

第二百六十四章 鸩酒弑帝() 
王梦松此刻也默默在心中念叨着:“平君,你放心地去吧!姡Ф⑿」鳎乙欢ɑ岚阉钦展撕茫园参磕阍谔熘椋 

    许夫人最后凝视了女儿一番,才”依依不舍“地出去把刘病已和许广汉唤了进来,两人又合力把棺木合上,给许平君换寿衣的事情才算”大功告成“。

    做完这件事后,许夫人的脸色似乎又差了一些,颓废的神情也更加明显。刘病已怕她因为过度伤心、劳累,而有个“三长两短“,便连忙命人将二老请下去休息。

    淳于衍、霍显两人合谋毒杀皇后许平君,这看似完全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竟然还真的在淳于衍一手操办下取得了成功。于是乎就有了孝宣朝级别最高也最离奇的谋杀案,当然淳于衍可能还有帮手、同谋,正像俗话所说:“明枪易躺,暗箭难防。”

    同独有偶的是:历史上著名的宫廷谋杀案还有几件,这里随便闲扯几句:

    在中国二千多年历史上,第一位直接被毒杀的皇帝,是汉平帝刘衎。他是西汉最后一位皇帝,原名刘箕子,即位后易名。他出生于元延四年(公元前9年),是汉元帝刘姡У氖铮猩酵趿跣酥樱盖孜兰А

    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汉哀帝刘欣在未央宫驾崩,太皇太后王政君(关于王政君之事,本文以后会介绍)主持大政,把受汉哀帝宠幸的大司马董贤撤职,其职位由王莽取代。当年9月,箕子被迎立为皇帝。

    王政君是王莽的姑妈,她将王莽捧上高位,给日后王莽篡汉埋下了祸根。而太皇太后太老,皇帝陛下又太小,就给了王莽提供了独揽大权的机会。为排除异己,王莽干脆找个理由,将皇帝舅舅家卫姓一族灭门,“斩草除根”。为了彻底绑架皇帝,又把14岁的女儿王嬿嫁给12岁的刘衎当皇后。

    成为当朝最大的外戚后,王莽野心更大。元始五年(公元5年),刘衎知道卫姓被害的实情后,脸露不悦。王莽看到后,担心皇帝亲政后遭到清算,为绝后患,便起了毒杀皇帝的心思。元始五年十二月的腊日,王莽利用给皇帝献酒的机会,在酒中下了毒药。刘衎饮后中毒,不久“崩于未央宫”。

    王莽投毒一事记载于《资治通鉴》:“莽因腊日上椒酒,置毒酒中。”刘衎中毒发病后,气常上逆,说不出话来,最后连遗诏都未能留下,而王莽还假惺惺地表示愿意代刘衎去死。

    用有毒的酒将人弄死,这叫“鸩杀”;用这种方法弄死皇帝,叫“鸩弑”。

    毒酒古称“鸩酒”。据清陈士铎《辨证录·中毒门》记载,鸩是一种毒鸟,主要吃毒蛇、毒蝎,体内因此聚积了毒素。将鸩的粪便放进酒中,酒即产生了毒性,便制成鸩酒。“鸩酒饮之,则无不死矣”。典型中毒症状是,“白眼朝天,身发寒颤,忽忽不知,如大醉之状,心中明白,但不能语言,至眼闭即死。”

    后世鸩酒的配法不再局限于用鸩禽粪便配制,可放入酒中杀人的毒药多多,“鸩酒”成了毒酒的通称。需要说明的是,如汉平帝这般遭鸩弑的皇帝并不少见,如晋怀帝司马炽被刘聪用鸩酒毒杀;唐昭宣帝李柷被后梁开国皇帝朱全忠(朱温)用鸩酒毒死……

    最后一位遭毒杀的皇帝:则是满清的光绪皇帝。

    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六月,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史称“戊戌变法”。

    变法运动遭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历时103天便失败了,史称“百日维新”,光绪皇帝不仅未能将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摆平,完成革新,反而把自己给填了进去,从此失去了自由,被幽禁于瀛台涵元殿中。

    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十月二十一日,史载载湉“架崩于瀛台涵元殿”。第二天,也就是十月二十二日,慈禧太后也在北京西苑的仪鸾殿中死了。38岁的皇帝和74岁的太后,在24小时内相继死去,这让当时的满清朝野震动。

    1980年清理崇陵棺椁时获得的载湉的头发、衣物、遗骨,进行毒性检测后发现,爱新觉罗。载湉体内三氧化二砷含量明显异常。三氧化二砷,即砒霜,最后形成的研究报告断言,“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系砒霜中毒死亡。”

    这一现代结论终于弄清了爱新觉罗。载湉的死因之谜,但光绪帝之死的全部谜团并未能一一解开。是谁投的毒?又是谁指使的?如何操作的?这些都成为未解之迷。

    关于光绪帝之死,最具代表性的说法是,光绪皇帝知道慈禧太后卧病不起了,说谈得来“我病得很重,但是我心觉得老佛爷(指慈禧)一定会死在我之前。如果这样,我要下令斩杀袁世凯和李莲英。”

    慈禧太后一直严密监视着光绪皇帝的动静,这段日记被李莲英获悉,他立即报告了慈禧,说:“皇上想死在老佛爷之后呢!”慈禧听了,”勃然大怒“地说:“我不能死在他之前!”于是她让人在爱新觉罗。载湉服用的药物中(一说饭里)掺放了砒霜,将光绪皇帝毒死在自己归天面前。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现在继续讲孝宣朝的事。

    许皇后驾崩了。作为光禄大夫、给事中的丙吉,知道这消息的时候脑袋嗡地一下就炸了。更糟糕的是,他赶去的时侯,皇帝陛下没赶上见皇后最后一面……

    于是丙吉赶快找来最好的大夫,二十四小时在皇帝陛下身边候着,当然,大夫不能让他看见,否则皇帝会发火的。

    用通俗的意思解释刘病已当时的状态:人在遭受巨大打击,潜意识想要释放这种压力,但脑子里总是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结果产生了自我欺骗的幻觉,硬撑着不表现出来。这样是会憋坏身体的。

    不管怎么说,皇后没了,要立刻成立治丧委员会,按照汉室制度,通常情况下都是大将军或者光禄大夫来牵头的。

第二百六十五章 生死相许() 
当然孝宣朝的情况又不同,因为当朝的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霍光,他的辈份太高,是太皇太后的亲姥爷,是刘病已的老长辈,按理不该给刘病已的媳妇“披麻戴孝”,于是乎这份重担就落到了张安世身上。

    张安世内心也不想挑这份重担,但也没有选择,刚把白布片披身上不到俩时辰,丙吉就过来找他了。说皇帝陛下召见。于是俩人赶快进宫。没想到大司农魏相也在。

    见到皇帝陛下以后,这三个人打眼一瞧,心说坏了,是要出事儿——

    刘病已时而满面潮红,时而又苍白得吓人,一双眼睛精光暴射,但是走两步路就开始喘气,很显然一股内火憋在心里面发不出来,已经伤得不轻,幸亏是皇帝陛下还年轻,不然也许就和许皇后作伴去了。

    这正是印了后人的一句名言:“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其实仔细考察下之前的汉朝宫廷史料,孝武皇帝在害死了太子刘据之后,反应也跟刘病已差不多,刚开始兴奋疯狂的一直嚷嚷着杀人,直到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孝武皇帝对巫蛊之冤有所察觉,知道太子起兵,乃惶恐之中出于自保,而无他意,在任命田千秋为大鸿胪之后,开始对参与巫蛊案、陷害太子的臣子进行严惩。

    当时江充已死,孝武皇帝愤而恢复了自孝文皇帝起已废除近百年的夷族之刑,夷江充三族。又仿太子烧死胡巫,将苏文烧死在横桥之上。功劳最大的莽通被处死;曾在泉鸠里对太子兵刃相加的人,最初被任命为北地太守,后来也被族灭。因与太子战而获封侯的商丘成、张富昌和李寿分别自杀、被贼人杀及被孝武皇帝诛杀。诬陷太子的李广利与刘屈氂皆被灭族。……

    这是历史上的前车之鉴啊,所以这时候大家都非常小心。张安世给丙吉一个眼神,又摇了摇头,意思是瞧着点,千万别往我身上推事儿。丙吉撇了撇嘴,也摇了摇头,意思是我也不想啊,大家都小心点吧。

    然后,老哥俩一起拿眼睛瞟着魏相,把魏相看得心里发毛。

    没辙啊,这里面的三个人就他的资历最浅了,有气也得受着。再说了很多时候吃亏也是一种福。魏相咽了咽口水,等着皇帝陛下发话。

    结果刘病已着急了:“大司农,朕找你来,是有事要问你!”

    听刘病已说话有好声没好气啊,一看就知道陛下这会儿不正常。但不知道为什么,丙吉听后很高兴,刚才的那个“朕”字说的字正腔圆,皇帝陛下越来越进入角色了。

    魏相回答说:“陛下有什么尽管问,臣知道的肯定答。”

    刘病已道:“好呵!朕问你,国库里还有多少钱!”

    魏相听后心说我这不是找死么,就这问题没法回答,现在正打着仗,前方十五万大军吃喝拉撒那样儿不需要钱,但又不能回答没有。幸运的是张安世在场,他是军方的二号人物,即便自己如实答了,应该也没啥事儿。

    魏相道:“回陛下,千八百万的还是有的。大司农署衙通常不存钱,只负责征调,存钱的是……哎哟!”

    张安世冷不防地踹了他一脚。存钱的是水衡局,水衡局是赵充国兼管的。前阵子刚因为田延年的事闹过一回,你小子脑袋被驴踢了,”哪壶不开提哪壶“?

    不过皇帝陛下显然心思没在这上,或者说他现在一股火憋着呢,听不出来这些“弦外之音”。

    刘病已“恶声恶气”地道:“朕需要钱,修陵!”

    魏相胆子小,差点没趴下:“皇帝陛下啊,现在国库的情况……”

    魏相突然停住了。因为刘病已哗啦一声把桌子给掀了:“这件事你在满朝文武面前曾经提过!难道你的国库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