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若绯重生记 >

第46部分

若绯重生记-第46部分

小说: 若绯重生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到肯定的答案,潘志文心里一松,于是决定一步步来,慢慢打破面前小孩的心防,得到孩子的认同指不定就能更接近自己的目标,所以接着问道:“你几岁了?”

    若绯满头的黑线,她的样子看起来像是不知道自己几岁么?若绯真心想糊潘志文一脸,能不能不要问这么幼稚的问题,可是避免吓着此时的继父,她还是老老实实地回道:“虚岁六岁,过了年就七岁了。”

    潘志文点了点头,表示理解,接着又问:“那你是不是属猪的啊?”

    若绯点了头,却没有回答,这不是明摆着的事情么?

    见若绯没有说话,只是点头,潘志文锲而不舍地又问起来:“那你读书没?”

    “读了,五年级。”若绯不想再被问读几年级,干脆直接回道。

    “啊?”潘志文一惊,虚岁六岁读五年级,难道从娘胎里就开始读书么?

    “伯伯,你这么惊讶干嘛?是不是不相信我读五年级啊?”若绯一脸天真地望着潘志文,故意装出不大开心的模样来。

    潘志文微微尴尬了一下,立马又一脸笑容地回道:“当然不会,伯伯只是惊讶若绯聪明,小小年纪就读五年级了。”

    同时心里忍不住纠结起来,这孩子之前是不是在敷衍自己?这么一想,他才发现自己真的问了不少很白痴的问题,当然那些问题问一个正常的六岁小孩是很正常,可是问一个已经上了五年级的小孩子,就显得幼稚了不少,难怪人孩子不愿意回答他了。

    若绯倒是不置可否,反正她读五年级的事情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儿,所以她很专心地吃着嘴里的糖,也很专心地扮演着一个小孩子的角色。

    可是潘志文却是陷入了沉思,一时不知道用什么来讨好她,好努力刷点好感度,毕竟从人之常情上来看,这孩子是郭舒云改嫁的关键,他要是能跟孩子处好了,指不定这事儿就能成了。

    事实上潘志文还是很有先见之明的,前世他能抱得美人归,倒也真的沾了若绯的光,那个时候的若绯正是好欺骗的时候,潘志文稍微花了点心思,就把若绯这傻白甜给哄住了,还没确定婚事,就哄着若绯喊他爸爸。

    感谢团子1,陈阿夜,咸客,十八士的打赏,谢谢你们的支持,让我破碎的心得到安慰(。)

第九十六章 切两斤肉() 
郭家人见若绯跟他投缘,就对这个事情抱了支持的态度,特别是二老更是不遗余力地劝说郭舒云,总归是不能委屈了孩子,所以就算郭舒云并没有看上潘志文,却还是不情不愿地嫁了。

    到后来郭舒云就把这笔账算在了若绯的身上,每当日子不如意的时候,她就想起当初要不是若绯先认了潘志文,她也不会稀里糊涂就嫁了,所以她一辈子中两次的婚姻几乎都有若绯的身影,于是在不幸福的时候就更加怨恨若绯了。

    此时一边吃糖,一边回忆往事的时候,若绯顿觉口中的糖果微微带了苦涩,原先初初相见之时,若绯还有心促成此时,可是这会儿却是没有的兴趣。

    同时暗暗决定,不管母亲是不是再嫁个继父,她都不会再让自己落得前世那样的地步,正是因为想到这里,她也就没了应酬潘志文的心情。

    “伯伯,你坐会儿,我去看看我家婆在做什么。”虽然不愿意这辈子傻傻促成这件婚事,可是若绯也没有反对,所以还是很礼貌地跟潘志文打招呼道。

    “行,你去吧。”潘志文倒也没有多挽留,虽然有心想先收买了若绯再慢慢攻克郭家人,可是也不会做得太明显,否则就落人话柄了。

    于是若绯转身进了屋,一进灶间,就见外婆在灶上忙,却没看到外公和小姨夫,于是忍不住问道:“我家爹和小姨夫呢?”

    毕竟把客人一个人都外面有些不礼貌,按理来说应该有人陪着才好啊。现在这么把人放外面就有些怠慢了。

    “你家爹和小姨夫去后面鱼池子里捞鱼了,这个时节家里也没东西招呼人,就想看看能不能捞两条鱼上来。中午也能多个碗。”赵翠英回道,那鱼池子陆续开着,已经开了一年多了,春天的时候丢了些鱼苗进去,也不晓得现在长成没。

    还不等若绯回话,赵翠英接着问道:“你大舅他们来没?”

    “还没来。”若绯回道。

    “肯定是你大舅妈又在作怪,要不怎么这么久没来。本来想让你大舅去割点肉回来,中午好添个碗。”赵翠英忍不住抱怨了起来,要是小儿子在家哪里用得着让郭舒豪?

    “家婆。要不我去买吧。”若绯立马自告奋勇地开口,不就是两斤肉么,又不是没买过。

    望着才比灶台高出一个头的外孙女,赵翠英真开不了这个口。要是近点就算了。可是在隔壁村,走过去都要花二三十分钟,让这么丁点大的孩子去买肉,实在不适合。

    “我知道怎么走,家婆,你别担心,肉是四块五一斤,对不对?”若绯再接再厉。

    赵翠英有些犹豫。可是这会儿家里真的走不开人,看了看若绯。最终赵翠英还是妥协了,不过却开口道:“你去邀兰子或者云子跟你一起去,路上注意车和狗,知道不?”

    说着赵翠英就从身上掏出十块钱来,将钱交到若绯手里,“买两斤中间带排骨的肉,再带一块猪肝,让他搭点五花肉,知道不?”

    因为不放心,赵翠英又特别交代了一遍要买的部位,心想那卖肉的于是熟人,不至于打小孩子的秤砣,就算真的分量不够,等下次买肉的时候再说一句让他补回来就行了。

    若绯点了点头,将钱塞进自己的口袋里,又接过赵翠英递过来的竹篮,顿时也像模像样了。

    赵翠英不大放心,也跟着出了灶间,一出来就对潘志文不好意思地开口:“小潘你坐,等会儿你叔和钧子就回来了,到时候他们陪你说话。”

    “婶忙,我没事。”潘志文倒不觉得人家冷落自己,也客套地回道。

    赵翠英笑了笑,就送若绯出来堂屋,站在门口仔细交代了若绯,要她路上不要贪玩,买好东西就回来。

    若绯自然是应下了,这才提着篮子往村外走去,至于说找人陪着一起去,若绯倒是没有这个想法,又不还真的小孩子,连去厕所都要拉个伴儿。

    出了村,若绯就朝着隔壁村的方向走过去,那边的村子是挨着去县里的路边上,而且以前还是小队办公的地方,所以一些公共设施都在那边,像是卫生所也在那边。

    后来改制,大队和小队都解散了,可是卫生所和粮油商店也没搬走,于是有人就在旁边开起来杂货铺,另外这里一有个卖猪肉的档口,平日里下面几个村子里的人要买点什么也都到这里买了。

    出了村子,还有挺长一段路要走,一路上除了田地外,是没有什么村子的,若绯一个人走在路上到显得有些荒凉,路两旁的稻田因为已经秋收过了,田里除了谷茬子什么都没有,一眼倒是能望到小队外的小树林。

    冬日里并没有什么人在外面活动,就算是平时没什么事儿,也不会有人在外面瞎晃悠,所以一路上若绯到也没碰到什么人,等走到肉铺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大半天,毕竟人小腿短走不快,会多花点时间很正常。

    说是肉铺,其实就是在一户人家屋檐外,加盖了一个有顶但是三面漏风的棚子,然后棚子里摆了割肉的案板,当然在案板上方有个挂肉和刀的架子。

    若绯走到案板前,见里面没人就大着嗓门喊了起来:“有人么?买肉。”

    虽然有太阳,可是照不进肉铺里,要不夏日里肉还不被太阳晒臭了,所以这肉铺是背着太阳的,平时还算好,这冬天呆里面可不得喝冷风,所以卖肉的自然不能死守铺子里了,而是跑到旁边粮油商店外面靠着屋檐晒太阳。

    听到喊声一边小跑着过来,一边嘴里回道:“来了,来了。”

    倒也没有不把若绯这个小豆丁不当回事,进了铺子那人对着若绯问道:“要几斤肉啊?”

    显然像若绯这样的小屁孩来买肉的事情并不少见,所以对若绯也就没有特别诧异。

    若绯看了看案板上的肉,因为不是早上,这肉也就没有那么新鲜了,就算是冬日里没有苍蝇,可是被风一吹,这肉的色泽也就不好看了。

    看了一会儿,若绯动手在肉上比划了一下,这才开口说:“师傅,给我在这里切两斤肉。”(。)

第九十七章 镇关西() 
卖肉的师傅也不含糊,拿了切肉的刀,先在磨刀棒上刺啦刺啦擦两记,这才提着又重有大的切肉刀朝着那片正在卖的猪头挥了下去。

    只听到“哐哐”两声响 ,肉排上的骨头就被砍断了,接着就见他划拉两下将剩下的肋排和肉割开了,这时卖肉的师傅提起秤杆直接用秤杆下面的钩子去勾肉,然后提着肉称了起来。

    “小姑娘,不多不少正好两斤。”那人高高提直接就开口道。

    “师傅,你能不能给我看下称。”那么高若绯视力再好也看不到,于是笑着冲那师傅开口道。

    “你这孩子,我还能骗你不成,喏,两斤。”说着那人就将称放低了,用手捏着挂秤砣的绳子,直接将秤杆递给若绯看。

    一看这人的动作,若绯就知道这人不老实,虽然说上面的读数不错,可是这人将称递过来的时候,是将肉搁案板上,直接把秤杆递给自己看,在过程中若绯可没有错过对方扒拉手指的动作,这样稍微挪一下,这肉就缺斤少两了。

    若绯心下有数却也没说破,而是看着卖肉的人乐呵呵地开口道:“师傅这切肉的手法真好,一刀就两斤,这可真是跟水浒里的镇关西一样厉害啊,我回去可得好好跟我家婆说,不晓得师傅听没听说过小郭湾的赵翠英啊,那就是我家婆,我家婆是做衣裳,认识老多人了。”

    若绯脸上在笑,心里对这欺负小孩的人很是不齿。当她真的是什么都不懂的小毛孩么?

    “啊呀,这么小的孩子还晓得水浒啊。”那人闻言心里咯噔了一声,却也没有变现出来。而是也乐呵呵地回着,接着又问:“是不是郭三哈屋里啊,说起来还是本家呢。”

    若绯笑眯眯地点着头,这边那卖肉的师傅却已经拿起了之前放下的割肉到,又从之前切肉的地方切了一小块下来,笑着说:“你是不是舒云家的闺女啊,说起来还要喊我一声舅舅呢。喏,多给你搭块肥肉,回去让你家婆炸油渣吃。”

    显然这人也不算蠢。已经知道若绯识破了他手上的机关,倒也不觉得不好意思,直接又切了一块肉搭进去,装着若无其事的模样跟若绯说着话。

    这时候虽然说不像以前那样。肥肉卖得贵。瘦肉便宜,可是肥肉依然比瘦肉受欢迎,毕竟这个时代还没有后世发达,农村人普遍缺乏脂肪,自然也就爱吃肥肉多过瘦肉。

    卖肉的也清楚哪里的肉紧俏,他割给若绯这么一块肥肉,算是补上了之前缺的斤两,却也没有再搭五花肉的意思。这个时候买肉一般都会要一些添头,他这么做其实还是有些欺负若绯的意思在里头。

    见了这卖肉的人将缺少的部分补上了。看样子还有些多余的,若绯也就不计较了,本着前世不爱占便宜的习惯,对方搭不搭添头对若绯来说也不紧要,只要不亏她就心满意足了,不会盯着添头看。

    所以若绯见好就收,也不想真的得罪人,于是笑眯眯地开口道:“舅舅,其实你不像镇关西来着,倒是像武松。”

    顿时那人闻言一愣,显然没想到若绯会来这么一句,之前还当这丫头看破了自己的把戏,不得不给她补上缺,可是这会儿若绯加了一句,意思就不一样了,表示她不仅看明白了他手上的动作,还另外告诉他,她看明白了他补救的动作,并表示不计较他了。

    如此一来那人随即脸上堆满了笑容,又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道:“真是个鬼丫头,来跟舅舅说下,还要点什么。”

    这么一来两人之间的机锋算是揭过去了,不过这人却是觉得郭舒云生了个聪明的女儿,能借着《水浒》里的人物来点醒自己,既不落自己的面子,又能给自己提个醒,实在是聪明的紧。

    虽然说这时候的农村人普遍文盲多,可是有两个故事绝对是脍炙人口,那就是《三国演义》和《水浒》,通常会有老一辈的讲里面的故事,后来有广播和收音机,说书的节目来这俩故事特别受欢迎,所以若绯说镇关西,这屠夫自然能听明白了。

    而若绯买肉的整个过程中,若绯一句不好听的话都没说过,偏偏又将他缺斤少两的事儿给表示了个明明白白,告诉他,她知道肉的分量不对,后面更是报出了家门,让他不得不将肉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