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帝俊氏 >

第4部分

重生之帝俊氏-第4部分

小说: 重生之帝俊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土的那把剑。虽是青铜器,但是此剑历经千年不锈,原因就是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但也仅仅是少量而已。纵观整个中国古代历史能够将稀有金属元素进行锻造成物的其实并不多。”

    “比如说前面咱们提到的六合精英,兔胆石等等。但那些也都是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技术做支撑。”

    ……

    张连山听到这里似有所觉,说道:“如果这样说的话,是不是说眼前的东西应该不是人为锻造的,而是天然形成?”

    清风此时没有回答,而是看向自己的老师,李思进教授。老教授一副思索的神情说道:“如果按照现在已知的历史上出现的冶炼技术,可以确定这些实况并非人为炼制的,应该是天然形成的。”他顿了一顿,又接着说道:“但是上面的字符图形却又提示着他在上古时期,而这段历史恰恰是我们所不了解的。目前已经有业内的权威提出,在中国,乃至世界,夏商周以前更早的时期,可能存在一个我们所不熟知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无论是文化还是技术可能都不是我们今天的人所能够理解或者接受的。”

    “比如说现在考古学在古时期的墓葬群中发现了透明的玻璃杯子,类似天文望远镜的金属制品,甚至一些金属部件,在今天也只有工业特别发达的国家才能生产得出。而在考古遗迹中都有所发现,所以这些东西究竟是天然还是人为锤炼而出的,做任何一种结论,可能都为时过早。”

    “不过……”说到这里,老教授明显抑制不住的有些兴奋:“如果这些东西真的是人为炼制,且出现在石块上符号所记载的时代,那么,这对中国古代史的研究乃至世界文明史的研究都将有一个里程碑的意义!”

    “现在我们且不管他是否就是玄武铁英,且看上面的图形究竟如何。”

    说到这里老教授,收起关于陨石的资料又拿出一些资料。秦风与张连山凑上前去一看,老教授果然准备齐全。先前是关于陨石的资料,而眼前又是关于古代图形符号的资料。

    这些资料,既有国内最早的甲骨文记事符号,也有国外的象形文字,楔形文字的图是举例说明。

    张林山不解问道:“中国古代史为何会用到国外的古文字?”

    秦风又解释道:“《旧约。创世纪》中提到了诺亚方舟的故事,讲的就是耶和华觉得地球上的人类罪大恶极,决定用大洪水消灭地球上所有有血肉有气息的生物,以此来洗涤世间的罪恶。据说大洪水就是从东方的大山上来的。而我们中国的古代神话中,也有共工怒撞不周山等说法。不周山乃是撑天之柱,天柱坍塌知识洪水自天而降,涤荡在华夏大地。二不周山在地理上就位于咱们中国的西部。是不是有些巧合?”

    张林山听到这里,一拍脑袋:“哦,我想起来了,你在之前的论文里面也提到过这两个神话里面的大洪水可能是一场天灾留在两个地方的传说版本。”

    这个时候李思进教授又接过话说:“可以进行这样的假设。因为东方跟西方中间的陆地是连接在一起的,这就不排除两地的文化有着相同之处。”

    “与中国中间隔着太平洋的中美洲,也就是墨西哥里面的古印第安文明就包含了大量的中国殷商时期的文明元素。如青铜器,文字,风俗等等……”

    听到秦风与李思进教授如此解释,张连山心下了然,转而一想,对自己手里的这些东西不由的期望更高了。

    老教授解释完之后走到石块跟前,再次对着图形开始翻译。翻译的时候口中不断喃喃自语:“太昊……伏羲……”

    “手掌向上意思是掌天下?而另一只手呢?”

    “少帝……俊……中间隔着黄帝……是同一个人还是这东西的时代是炎黄部落时期?”

    “不周山与天木却不是炎黄部落之物……”

    “重黎……”

    思前想后,李士进教授,此时脑海中有一个让他自己都觉得匪夷所思的想法,或者说这已经不是一个想法,而是一种大胆的猜测了,如果为真,那么眼前的石块就真的能够轰动世人了。

    沉吟半晌,他皱着眉头,对着张连山与秦风说道:“这些石块极有可能出现在炎黄部落时期之前,而伏羲与女娲,确定不仅仅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政权名称。如同之前你们的猜测一样,政权有权力中心,有权力象征,有官职,有继承人。而这个继承人可能就是帝俊。”

    “帝俊?”张连山不解地问道。

    李思进教授说完这些,自己也觉不可思议,沉默不语。

    秦风见状,解释道:“帝俊在神话里面,又被称为昊天上帝,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上古天帝,在山海经中多次被提到。现在考古学有一部分人认为帝俊就是三皇五帝中的帝喾,也有人认为他是神农的后裔。而越来越多的人则认为,帝俊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地位是独立于炎黄神系之外的,也可以叫做帝俊神系。”

    说到这里,张连山来了精神:“就是那位大老婆生了十个太阳,二老婆生了十二个月亮的帝俊?”

    说到这里,张连山笑了。一旁的李士进教授与秦风也笑了,气氛也是瞬间变得活跃起来。

    李思进教授笑着说道:“怎么可能?三年所生的哪吒也还是个人,怎么会有人伸出太阳,月亮呢?这不过是后人以讹传讹所说罢了。不过倒有一种说法是帝俊的妻子羲和发明了十二月纪年法。这倒可以解释,为什么他的二老婆生了十二个月亮,对不对?”

    “哈哈哈”一时间房间内笑声不断。

    本章完

第6章 祁连山寻石() 
秦风与李思进教授、张连山二人对着石块研究足足有三天,再无更新发现。

    于是李思进教授提议,能不能去石块发现地去看看。张连山表示,这些石块也是自己在文玩市场获得的,因为摊主不认识上面的符号文字,以三万块的价格“狠宰”了他一下。所以他也不知道这些石头从哪里得来的。

    听到这个说法,秦风与老教授倍觉好笑,这文玩市场的摊主倒也有些意思,自己不识货只凭感觉去宰客。如今要是被他知道这些所谓的石头可能是上古时期的文物,只怕他要肠子都悔青了吧。

    不过张连山也表示可以再去找那个摊主去追查石块的来源。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李思进教授与秦风没有出面,而是由张连山带着现金去找摊主。

    中间所费周折此处不再赘述,摊主似察觉到张连山所说石块有些价值,是故开口又宰了他一笔,不过好在张连山久经文玩市场的“大浪淘沙”也经得住他“忽悠”。所以这所谓的“宰”也完全在他可承受范围之内。

    原来这石块也是摊主倒手从张掖市下面的一个县城上收上来的,摊主县城有个亲戚是农民出身,经常回老家倒腾自己的一些土地,偶尔也会就近上祁连山游览一番。

    因为时本地人,到祁连山旅游观光有一些内部渠道,所以也能出入一些外人不知道的地方,在这些地方这个亲戚就发现了几块刻有字符的石块“顺手”带了出来寄放在市里的摊主手里。没承想,机缘巧合之下到了识货的张连山手里。

    既然石块的来源已经知道,于是张连山与李思进教授还有秦风马不停蹄地准备好上山探索的准备。

    让张连山比较赞叹的是李思进教授虽然年纪较大,但行事风格雷厉风行,一点也不拖泥带水。只是一个电话给到学校就算走了告假流程,而后专心开始准备相关的资料。在张连山的要求下,李思进教授让秦风给他列了一个考古探索用的装备清单,由他备齐。秦风也不含糊,直接列了一个清单给他。

    张连山先前还在赞叹秦风办事利索,此事见到李思进教授,赞叹果然是师徒一脉相承!于是他让两人放心,自行准备上山探索的装备了。

    张连山身为民营企业家,自然做事也是极为干脆利落的,很快便备齐了上山探索需要的装备。为了避免山途遇到危险和意外,张连山特意又雇了三个年富力壮,且长期出入大山的人跟着上山。

    既然远在县城的人都有门道走“后门”进山,那么作为张掖市小有名气的民营企业家,张连山更是不在话下。他也是托了关系,没有透露有北大的历史学教授在内,直接就进了景区。

    进了景区之后六人也不耽搁,一路无心欣赏祁连山美景,直奔着那农民所说的地方而去,很快来到地点。

    因为是“秘地”,自然只有少数人才知道,所以六人到达地点的时候,除了秦风三人毫不意外之外,那三个受雇佣而来的人无不惊讶,都惊异为何作为当地人的他们不知道祁连山还有这处秘地,而外人却知道。

    不过三人似也见惯了这等情形,以为他们是野外探索的旅行人士,便也不再多问与多想。

    张连山虽说是张掖市人,离祁连山比较近,也确实上过几次祁连山,那是那都是接待外地来的合作商,带着他们上山旅游观光来着,此时到了这里也觉新奇。周围草木丰茂,怪石嶙峋,到也是个不错的景点,心里暗道当地的旅游局不懂开发。

    不过转而又想,幸亏这地方没有被开发出来,否则哪有他所接触到的哪些石块呢。

    李思进教授与秦风到了地点之后卸下身上东西,就地开始找寻,只是毕竟山区,草木加上怪石,对他们的视野造成很大阻碍,这也给找寻工作带来很大困扰。

    张连山兴冲冲地跟秦风商量后,把照片给那三人看了看,许诺他们,找到与照片里类似的石头,一人给三百块钱。要知道他们受雇上景点也只是一天两百块钱,此时见到张连山说找石头,一块便值三百块。于是三人便也兴冲冲地加入了找石头的队伍。

    可即便如此,六人约莫找了有四五个小时,也只有秦风与三人中一位叫张阿虎的各找到了一块。

    张阿虎很高兴,说是这钱赚着也不错。另外两人看着眼热,于是找得更为起劲。

    于是李思进教授坐下来看找到的两块石头,却发现上面除了一些云鸟纹,便没有其他符号了,于是只得作罢,接着寻找。

    如此找寻了一天,也仅仅找到五块石头,不过另外的三块竟都是雇佣的三人找到的,这让张连山诧异不已,感叹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不过天已将晚,六人就地搭了野营帐篷,准备夜宿在山上。初时张连山还担心李思进教授年纪大,只怕露宿山间有些不适。但是在见到他熟练的搭帐篷,系绳索之后便明白了,老教授显然是经常做过这个的,转而想到他是历史学教授便明白所以了。

    受雇的三人很快休息去了,对他们来说陪着雇主上山,他们只负责一些体力劳动和避免一些意外即可。此时眼见帐篷已经搭好,见惯了夜宿野外的人,他们也没觉得秦风三人与旁人的不同,加上三百块钱倒手,三人很快安然睡去。

    但是秦风三人并未就此休息,而是窝在一个帐篷里,打开夜间照明灯对着石头仔细观察研究。

    五块石头里有三块是没有符号的,只有两块上面有着图形符号,上面加在一起有七个图形,其中两个与之前的还重合了,分别是“太昊”与“重黎”,还有一个图形符号已经模糊不清了,如此便只剩下四个图形还属于未知。

    饶是如此,三人已经兴奋异常,对着手头的资料开始比对。

    只是这四个图形与之前的全无联系,看得张连山一头雾水,只得看着秦风与老教授在一起讨论。

    约莫过了一个小时,其中一个图形被翻译出来,意思大概是“祭祀”,祭祀二字说出来的时候三人互相对视,颇觉奇怪。

    如果按照之前的猜测的话,不周山上有天齐建木,是为伏羲女娲政权的权力象征,理应不是作为祭祀的祭台才对。

    祭祀在中国历朝历代都占有重要地位。古时祭祀分为三类,分别是天神、地袛、人神。祭祀讲究的是“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所以祭祀有着严格等级划分。天神地袛由天子行礼祭祀,诸侯大夫祭山川,而平民士族只能祭祀先祖和一般神。

    天齐建木作为伏羲女娲政权如果行祭祀礼祭祀的肯定是天神,但是礼敬天神需有祭台。而在古时,祭台与权力象征是不会混为一谈的。

    这是让他们比较奇怪的地方。

    秦风与老教授皱着眉头接着翻译其他三个图形,其余两个暂时无论二人怎么比对,都是毫无线索,于是只得暂时放弃,转而对着另外一个与资料库里图形比较相似的进行尝试翻译。

    一旁的张连山此刻插不上手,只得拿起纸笔,在上面写出已经翻译出来的图形,并尝试着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