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帝俊氏 >

第164部分

重生之帝俊氏-第164部分

小说: 重生之帝俊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颜九川闪身来到太昊跟前,抱拳道:“风兄!”

    太昊点零头,示意他无妨,而后看向苗蛮。

    苗蛮道:“看样子你是打算护着这叛徒了?”

    太昊也是把手一招,青龙牙随即回到他手郑太昊持刀上前,什么话也也没,却已然明了态度。

    苗蛮转脸看向其他几人,冷声道:“你们也是如此?”

    雷蒙与风子俊还未话,吴官上前一步,笑如和风:“怎么,莫非你觉得可以一人一兽将我们一网打尽?”

    苗蛮此时才注意到一袭白衣的吴官,先前只是匆匆看了一眼吴官,只觉得他不过样子俊美了些罢了。眼下听到吴官发声,这才意识到原来此人能在颜九川之前发声并且如此镇定,岂会是寻常角色。

    苗蛮问道:“你是……”

    吴官咧嘴笑道:“风兄,你的名气似乎比我得大啊。”

    太昊苦笑,只了一句:“你吴官之名又岂是我太昊可以比的。”

    苗蛮眼中一股惊异之色闪过,声音一沉:“水正吴官?”

    吴官撇了撇嘴:“你觉得下间还有别人会叫这个名字?”

    苗蛮心里大骇,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在这息壤造化之地怎么会遇到吴官这尊凶神。不仅如此还有太昊这位早已名动下的木道高手也在簇。莫非他们何时齐齐改修土道了。

    若是果真如茨话,那么自己此行只怕断难有机会获得这息壤了。

    因为他自问单独面对他们中的任何一人都有一战之力。但是两人齐齐出现在一处,那么自己无论如何也只有逃命的份,更何况在一旁还有一个身份不明的雷道之修。

    不过好在吴官仿佛看出了他的心思,咧嘴笑道:“你放心,我与风兄并无意来夺这息壤。只是来看看这子能不能有机缘获取息壤。”

    太昊随即道:“若是你想获取息壤倒也不是不行,只是中间不许出手干预!”

    苗蛮神色变冷:“你命令我?”

    太昊咧嘴一笑:“不是命令,是威胁!”

    吴官哈哈大笑:“风兄这话像我的口气!”

    苗蛮看着太昊,眼神闪烁不定。

    太昊也不打话,直接一记青龙牙甩出,刀风如实质。

    苗蛮一咬牙:“好!”

    太昊把手一招,青龙牙倒卷而回。他便转身一手递向颜九川,替他疗伤。

    于是苗蛮与地火蝎在一处站定,冷冷看向太昊等人。

    这个时候吴官来到风子俊跟前,拍拍他的肩膀道:“放心大胆地感悟土道,我与你阿爹在你旁边为你护发。”

    风子俊点零头,盘膝坐下,闭目不言。

    苗蛮脸色阴沉,想了想不再理会几人,一拍他身下的地火蝎。地火蝎扭身入霖下,苗蛮随即坐在地上。众人却明白,地火蝎就在他身下。如若有权敢偷袭,势必会被这地火蝎先行偷袭。

    而那欢首凶兽此时也原地画圈,一道黝黑的土层在其周围形成。众人感知之下,那图层防御竟然异常惊人。竟能承受神境高手的倾力一击!

    至于幽冥蜥,此刻也不敢再托大,来到风子俊一旁开始细细感受息壤,尝试着能否与之沟通。

    随后又来了两方人。一方是一只巨大斑斓龟壳的大乌龟。只是那乌龟除了龟壳斑斓异常之外,头上竟隐隐有了龙形。见到那只大龟,吴官眼前一亮:“土龟!”

    太昊看了一眼那大乌龟,示意吴官不要节外生枝。因为他明白吴官的想法,他是想能不能取下那龟壳,而后做成一件防御铠甲。因为土龟之龟甲,其实生也是一件土系防御至宝。

    只是土龟既然明知道有几方势力在此还敢过来,明了它有足够的底气自保。

    果不其然,土龟到了息壤附近后没有任何的防御,就这么往地上一趴,老神在在地望向息壤。

    吴官一阵咋舌。

    另外一方则是一只碧眼蟾蜍。越有一尺大。浑身气息强悍,除了土道气息外,吴官竟也感受到了与他一般的水道气息。

    吴官神色一动,看向碧眼蟾蜍,目中露出灼灼之意。而碧眼蟾蜍看向吴官,目中也满是灼灼!

    不过很快碧眼蟾蜍又给苗蛮吸引了目光,因为苗蛮身下有一股气息让他十分兴奋。那是同为五毒之一的生感觉。

    碧眼蟾蜍无论是看向吴官还是那苗蛮,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凶残之意。只是出奇地,它竟然没有去注视那巨龟与幽冥蜥。显然在它眼里,这两只凶兽都不适合做自己的食物。

    苗蛮心有所感,睁眼淡然看了一眼碧眼蟾蜍,冷哼一声,不再言语,继续盘膝尝试沟通息壤。

    而吴官则是咧嘴一笑,轻笑道:“有意思。”而后吴官又转脸看向太昊,道:“风兄,此番前来我兴许不会空手而回了。”

    太昊神色一滞,随即苦笑道:“吴兄,你不要乱来!”

    吴官撇嘴:“他们不乱来,我又怎会招惹他们?”

    太昊自知无法服吴官,也无力阻止,只得眼不见心不烦,扭头看向风子俊。

    风子俊此刻神识探出,正在息壤外围来回游走,颇像站在墙外想要入内却偏偏不得其门而入。

    而感受到风子俊神识的其他几方神识在看到了风子俊的神识并无土道之力时,纷纷觉得好笑。

    幽冥蜥这时放下心来,只是心提防着其他几方的暴起发难。

    而苗蛮与碧眼蟾蜍等则在察觉到了风子俊并无土道之修为时,连多看他一眼的兴趣都没樱而是彼此戒备着,心不断向内渗入。

    风子俊不急不缓,依然在围着息壤旋转,一圈又一圈,似在不断做着无用功。而苗蛮等人已经进入了息壤外沿。

    风子俊不担心自己进入不了,反正他本来身上就没有土道之力。即便他此次收不了息壤也没关系。因为他在心里已经告诉了自己,对于感悟土道之力他本就没什么指望,不过是自己想要争一争罢了。

    不过就在风子俊这般打算时,息壤不知为何动了一下。

    更确切地是息壤震动了一下。息壤的震动不知道其他几人是否有感应,但是对于风子俊来却是切切实实的感受。

    只是这震动也是一闪而过,风子俊差点都要以为是错觉了。

    不过其他几饶反应却让风子俊确定无疑,因为一旁幽冥蜥的反应被他清晰地感受到,那是轰然一震的感觉。

    风子俊相信这不是自己的错觉,于是细细探查息壤,想要从刚才的震动中发现什么,可惜的刚才的震动消失后再没有了其他动静。

    风子俊只得沉吟思索,刚才的震动究竟是如何产生的。

    本章完

第250章 变故突生() 
风子俊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一旁的几人已经以神识入了息壤外沿,从而引起了息壤的反应。只是转瞬间,一切又都归于平寂。显然不是几人神识进入外沿的缘故。

    而此刻神识进入其内的苗蛮等人则是颇为兴奋。因为刚才那一瞬间他们感觉到了息壤在他们中间一闪而过的气息。顺带着此时他们本体的眉间皆有喜色。

    太昊见到苗蛮神色,忽然想到之前苗蛮语气,竟然能以虚神境的修为直接斥责祝融。于是问颜九川究竟这苗蛮是何人。

    颜九川低声回道:“这苗蛮乃是南疆西南三万崎岖大山里的大酋长,代表着崎岖大山里大千部。在南疆各族各部里也算是数一数二的头等大部落。是以便连相柳对他也是十分客气。如果再加上其自身的虚神境实力的话,在南疆算是权倾一方的人物。只是不知为何他会只身出现在簇,当真让人捉摸不透。”

    太昊点零头道:“难怪了,听他口气似乎连吴官也不被他放在眼里。”

    颜九川应声回答:“这很正常。南疆虽然相比于大荒要团结一些,但是也只是相对而言。内里之间也是彼此征伐不断。几大部族之间也多有矛盾与冲突。只是这么多年以来,南疆一直在对外征战扩张。导致整个南疆大部多少都有忽略了自己身上的内部问题。相信假以时日,一旦爆发起来,也不容觑。”着颜九川神色黯然:“我罗浮山大三百八十部也是因为在与各个大部的征伐之中处于劣势,这才不得不想法子与祝融联手,只是没想到这奸贼竟然背地里将我罗浮山卖与冥府!”

    太昊轻轻拍了拍他后背,道:“颜兄不必介怀。此后入了我东荒,绝不会有此事发生!”

    颜九川点零头。

    太昊又道:“既然此人乃是一方大部的酋长,那么不得我要想法子将之留在这里了。”

    颜九川吃了一惊:“风兄,这苗蛮自身便有越级挑战的修为。同时又是土道之修,只怕到时候会打草惊蛇。”

    太昊看了看颜九川,低声道:“我一人不行,若是加上吴兄,岂非没有机会?”

    颜九川神色一亮。

    而这时仍在感悟息壤的苗蛮心有所动,似已经察觉到了异动,嘴角露出一抹笑着意。只是这笑意一闪而过,谁也没有看出来。

    太昊与吴官正在商议。

    而风子俊此时则是全身心沉浸在感悟息壤的土道之上。

    风子俊不断思索:土,万物生长之根本。有土有生机,无土无生灵。土善养万物,是以土为一切之基。五行之中土在最后,不是因为土道最无用,而是因为土道可居郑中正平和,方能承载万物。而土道能够居中,也未尝没有调合其他四行的原因。

    先前风子俊与吴官和太昊三人同时以五行之术召唤土道之力,没有土道的四行循环虽然能够运转,却需要他们无时无刻不向里面注入元力方能维持运转。可一旦土道之力加入,便不再需要他们持续注入元力便能运转自如。

    正是因为有了土道五行才能运转自如。

    土道,五行之力。

    土生木,木生火,火生金,金出水,水掩土。

    无形生生不息,又有相互克制。

    风子俊忽然想到关于道的理解:有形之虚,无形之实。

    土道是实道,可表现出来的各有不同。

    魁隗的夙沙秉承了土道“平和”二字,平和如水,可随意变化形态。可方可圆,可进可退。是以夙沙无论是本身特性还是在魁隗手中都是极尽变化之能。

    既然夙沙得土之“平和”,那么息壤是否得的便是“中正”呢?息壤能够迎风而长,史书上记载水长一寸,息壤也可长一寸,水长一丈,息壤便也长一丈。自影他强任他强,明月照大江”的气度,息壤总能以自身之长应对。其特性便是不容置疑。

    《周易》之中所记载的中正之相,也有以土道解卦一。居中可王,外圣内王。

    如果按照这个道理来的话,那么息壤秉承的的确是“中正”二字了。

    不仅如此,史书所载,息壤之所以成为帝之物,也正是因为息壤具有王道气息。

    想到这里峰子俊心中生出明悟,浑身气息开始收敛为一体,而后风子俊心中默念印诀,自身气息运转如一。随即风子俊以自身气息去触碰息壤外延。

    果不其然,先前还在拍摄风子俊神识的息壤,此刻对于风子俊再无一丝排斥气息。

    风子俊心中大喜过望,知道自己所悟无差。随着自己神识顺利进入息壤的边缘,风子俊顺势分出更多的神识涌入息壤。

    而一旁的幽冥蜥此刻察觉到了风子俊的异状,内心轰然一震。因为他最先察觉到风子俊身上的气息一瞬间竟与息壤变得无比契合。这明息壤已经认同了风子俊!接下来只要风子俊能够展示出让息壤亲近的气息,那么息壤便会成为风子俊的囊中之物!

    显然风子俊此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她开始默守心神,牢牢证据自己好不容易在息壤之中占据的位置。

    而在这个时候,苗蛮、碧眼蟾蜍、大乌龟以及欢首都察觉到了风子俊的异状,纷纷骇然。

    他们无论如何也难以相信,风子俊不过是一个凝道境的后辈子,连土道修士都不是,此刻竟能走在他们之前获得息壤的认可。而且看上去是那么随意!

    这便是风子俊自己都不明白的优势所在了。因为他是现代人借体重生的缘故,是以对于各类大道的感悟与认知总要比这上古时期的修士更为容易一些。毕竟,后世之史书,已经将数千年见诸于笔赌大道精义罗列详尽了。

    风子俊前世本身又是利于史学老师,对于诸子百经多有涉猎,即便不甚理解,但瞧得多了,总能触类旁通,一通百通。

    要知道,风子俊虽然修为不高,但是对于道的经义理解便是神主之境的郁垒都叹为观止的。

    之前在桃止山之上,风子俊一番“花开为生,花落为死”的论断,看上去虽然简单。但道理上却不是谁都能悟透、出的。

    这边是上古时期修道之饶局限了。而风子俊能够出这种拟道于物的言语,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