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万能农女 >

第455部分

重生之万能农女-第455部分

小说: 重生之万能农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燕元娘要求的,这事儿只燕氏一族自家人知道,云朝的郡主身份,外头不必提起的要求,涂氏自是应了下来。

    这要是传到外头,有位郡主住在自己族里,虽说是燕氏的体面,可麻烦事儿也不少。云朝身份尊贵,可万一要是惹了人的眼,有人来加害,这出了事儿,可就是族里的祸事了。

    “姑奶奶放心,这事儿我自会和老爷一起交待下去,不得往外头说。”

    得了涂氏的保证,燕元娘笑道:“那就麻烦大嫂费心了。回头我让小十亲自去谢大嫂和昌大哥。”

    涂氏道:“这原是我们该做的事儿,又说什么谢不谢的。本就一家人,原该劲往一处使。咱们也不说外道的话,论起来,是族里对不起五叔,他老人家不计较,咱们却不能不知错。我公爹早就和你们昌大哥说了,让我们往后但凡五叔开口的事儿,都得应下。这回十叔子争气,中了状元,大齐头一个三元及第的状元郎呢,出在咱们燕氏,公爹和你们昌大哥,那天得了喜报后,足喝了一夜的酒。只说咱们燕氏一族兴旺,就落在十叔子身上了。且他映八叔和云书大侄儿也不差,不但中了进士,名次也好,咱们燕氏这回,一门三进士,可算是在整个大齐都露了脸儿。这还罢了,十叔子得皇上亲口赐婚,还定的是郡主,这是多大的体面啊。公爹还说了呢,咱们家也得热闹一下。也办个定亲宴!不过如今听姑奶奶这一说,倒不好请外人了,只咱家自己一族人乐一回也就是了。”

    燕元娘点头:“还是大嫂子想的周到。”

    涂氏谦逊道:“说什么周到,不过事儿办的多了,想的多些。我这到现在还跟做梦似的呢。没想到郡主竟就在咱们眼前生活,跟自家后辈儿似的,竟全不知道。说起来也是,果然不愧是郡主,那孩子说话行事,自有一翻气度,还真不是寻常人家小姑娘的样子。我和你昌大哥从前只当是五叔教的好呢。你昌大哥还说过,若她是个小郎君,将来前程必不凡的。哎哟,一想到我这将来还有个郡主妯娌,我就觉得这腰杆都直了。”

    说的众妯娌都笑起来。(第三更)

第911章 节() 
成氏笑容更盛,燕展昭和她丈夫可是亲兄弟。不过她可没把云朝当成妯娌看,在她眼里,云朝还是个孩子呢。

    听了涂氏的话,便笑道:“郡主年纪还小呢,又和咱们家有这样的缘份。她性子虽要强些,平时却顶乖巧不过的,天生是个招人疼的。我这心里,竟无论如何也没法当她是妯娌,倒跟自己家孩子似的。郡主也是个好的,这次回来,和从前一样待我们亲热,小叔子这门亲事好,两人站一块儿,一对玉人儿,瞧着竟无处不相配。我从前总和婆母愁着,该给小叔子娶个什么样的大家闺秀,生生愁了这些年。这下总算不用愁了。婆母也只管等着小儿媳进门,我这做长嫂的呀,连妯娌如何相处的难题都没了,这些日子我这舒心的,连我家老爷都说我看着年轻了好几岁。”

    涂氏笑骂:“得,这竟不是夸郡主,是夸你自个儿年轻漂亮了呢。快做祖母的人了,说这话你竟也不脸红,我都替你觉得羞。”

    四老太太蒋氏拍着成氏的背,也笑骂道:“越发没个样子了,也不怕你妯娌们笑话。你涂大嫂子说的对,你就是个不知羞的。”

    成氏和蒋氏婆媳相处的极和睦,笑道:“娘,我可是您亲儿媳,涂大嫂子挤兑我,您不说帮媳妇出头,倒帮涂大嫂子笑话媳妇,您可真是我亲娘。”

    独孤游也笑道:“三嫂,你这是显摆吧?存心叫我这没婆母疼的人眼热么?”

    五婶郭氏笑着把独孤游搂进怀里:“他九婶,快别眼热你三嫂子,她们有婆母疼,咱们没有,可五嫂疼你。”

    独孤游名门贵女,可性格爽朗大气,和九叔燕展明夫妻和睦,在燕家从未露出过一点儿贵女的娇矜,郭氏为人又最是温柔宽厚,燕展晴燕展明兄弟又未分家,两妯娌相处的极是不错。郭氏倒是真对独孤游极为照顾。

    独孤游虽说同自己家这一支的妯娌很融洽,可她是真不惯家长里短,与族里的女眷们相处,每回都是郭氏挡在她前头护着,郭氏的好,独孤游嘴上不说,心里却十分感激。

    她再出身高贵,如今也是燕家妇,得婆家人相护,这是她的福气,她也珍惜,见郭氏这么说,孤独游笑道:“还是嫂子疼我,我再不眼馋三嫂了。”

    说的大家都笑。蒋氏便也笑道:“可怜你和老五媳妇两个,婆母去的早,只你也别羡慕你三嫂,我和你七婶子都疼你们。”

    七老太太徐氏也忙点头:“两个都是可人疼的。你们这些小妯娌们,个个儿都不差。”

    说了会儿话,成氏与燕元娘去厨房里看看午宴准备的如何了。到了时辰,便在前后两院摆了两处酒席。酒是云朝带回来的好酒。五老太爷这边的饭食,燕氏族里都是头一份儿,大家不只吃的好,喝的也尽兴。临走时,云朝还让云开给各位族老们每人送了一坛子好酒。一时宾主尽欢。

    接下来的日子,族里忙着祭祖的准备,燕展映燕展昭并燕云书挨个拜访了族里的族老们,倒是天天都聚一处吃酒。

    又逢着夏种,只老一辈们聚在一起,其余人等,却是不能闲的。

    云歌云画两兄弟并着云言,都被拉着到田庄去干活。云歌与云画还好,虽生长在金陵,回乡时倒是参加过两回农忙,云言打小是娇生惯养的,开始时还觉得有趣,一天辛苦下来,只差哭了。

    可是兄弟们没人叫苦,他心里身体都觉得苦,也不好说出来,只得咬牙撑着。好在大家都知道他细皮嫩肉的娇贵,不惯农事,指给他的活都是轻省的。

    如此坚持了几天,云言反倒适应下来,虽还跟不上兄弟们,好歹也能忍下来了。

    大家都以为他吃不得这份苦,不想他竟然能坚持下来,倒叫大家高看了一眼。云画还夸道:“兄弟,好样的。其实大家都觉得累,只是这是咱们家的传统,儿孙必要懂农事的,当初我白天跟着哥哥们在地里做事,晚上一个人偷着哭,唉,好在坚持下来了。这么丢人的事,我也就跟你说了。你若是实在二受不了,就与我开口,我帮你。”

    云言翻了个白眼,早不说帮我,这会儿我习惯了,倒来卖好。

    农耕的事情马虎不得,负责家里田庄的五叔和七叔忙的脚不沾地,家里别的姑娘们自然不必跟着去地里,可对云朝来说,这回的夏种极为重要,因此一直与五叔或是七叔在一起。

    云朝走到哪里,云畅自是跟到哪儿。

    连云朝和云畅都跟着下地,云言再辛苦,当然也要忍着了。他总不能连家里的妹妹都不如。

    淮河边上的田庄因离家不远,云开一众兄弟们下地干农活,又不是真指着他们做事,不过是要叫他们知道农事的辛苦,百姓生活的不易,因此除了淮河边的田庄,老子山和白马湖的农庄,并未叫他们过去。

    倒是云朝两处田庄都跑了,看着佃户们插秧,下种,裁种,又让田庄的管事叫了各家佃户过来商议,开发荒地,还有家门口边边角角的地都利用起来,种上红薯土豆葵花大豆等农物,种子全由燕家提供。秋收后,葵花籽,大豆,辣椒等,也由燕家统一收购。

    至于红薯土豆玉米等,除了租种的地的收成,必须交由燕家收购外,余下自开地的收成,愿意卖给燕家,燕家负责收,佃户们自留作口粮,燕家也同意。

    既没了没处卖的顾虑,两处田庄的佃户们又尝过种油菜的好处,且燕家人厚道,收购油菜籽时,价格也公道,出于对主家的信任,佃户们不只应下,也积极的开种。

    因此两处田庄,皆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倒叫云朝松了口气。

    不过,虽然动员了大家,夏种很顺利,可她也不是没有忧虑,一季收成对她来说没什么,可对这些佃户来说,却是一家人过日子的凭仗,万一丢了一季的收成,关乎的便是几百户佃农活命的根本,容不得她不忧心。(第四更)

第912章 节() 
云朝不敢大意,便连燕家祭祖,五叔七叔都回了,她还带着云畅并护卫们泡在农庄上。

    她于农事,其实还没种老了地的农户懂的多,新品种的水稻不必说了,但红薯土豆和玉米,当初陈嘉茗帮她从海外弄这几船种子回来时,却是连怎样种植,一并了解清楚了,整理成册给她的。

    因此云朝便按着说明上的要求,与田庄上的管事商议着,按要求与各家一一说清楚了,再由那些好的农把式们边种边总结经验。云朝又从两处田庄上找了两个能识字书写的,让他们跟着把各处试验田农植物的生长情况,遇上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等着收获的时候,好对比出来,拿出最好的种植办法来。往后再种,也有经验可依。

    等到两处田庄的夏种都结束时,燕展昭兄弟已经带着侄子们往茅山的金山书院去了。

    云朝这些日子虽然忙,心情倒是好,耕种总是叫人心里充满希望的,若是能成功,到了秋时,那种收获的喜悦,亦是世间最动人的喜悦。

    何况田间生活,自有田间生活的愉快美好,初夏的田野绿光,夜间的星河月华,虫鸣蛙唱,没有经历过的后世人,是无法想象那种静美带来的愉快和感动的。

    正当云朝觉得田庄上的事情都交代的差不多了,想着和云畅先回家时,玉雪和玉林玉瑶来到了老子山的田庄上。

    原来是玉林听说淮河那边的田庄上,还有个专门养兔子的养殖坊,如今不只有兔子,还养了些狐狸,便掇弄着玉雪求了玉瑶带她们去看。

    玉瑶备不住她们求,只好从家里挑了护院,送她们姐妹去田庄上。到了淮河边的田庄,看了养殖厂,玉林听说云朝和云畅在老子山的田庄,便又求玉遥领着她和玉雪去看云朝云畅。

    其实看姐妹是假,玉林是听她爹爹说过,老子山可是名胜,听说是当初老子得道的地方,又听说老子山依着洪泽湖,便心痒的想去游山玩水了。

    要知道她可是当成大家闺秀养大的,平时在京城虽不能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可这般自由自在的时候,如同放风,也真是不多。

    玉瑶纠缠不过,只好差人回去与家里说了一声,又带着她们来了老子山。

    云朝万没想到几位姐姐竟然追到了田庄来,也是惊喜。

    好在老子山这边五叔建造了一处别院,住的地方尽有,她来时,也带足了被褥行李,倒是住得。

    至于吃的,老子山田庄依山傍水,野味河鲜皆不缺,便是用乡间最朴素的做法,做出来的饭食也自美味,何况还有她这个大厨在呢,倒也不怕招待不好三位娇客。

    因此倒又领着三娇客,在老子山登山泛舟,尽情的玩了两天,方往回赶。

    回程的路上,云朝和云畅骑着马,吹着沿河的风,倒是惬意,玉林和玉雪玉瑶乘车,看的羡慕的很。

    玉林自己不能骑马,看不过云朝的自得,便嘲笑道:“琯儿,你这些日子都快晒成小黑碳了,当心回去五爷爷认不出你。五爷爷认不出倒也罢了,全当孙女丢了呗,可等十叔回来,也认不出你,可如何是好?”

    云朝还没开口,云畅已道:“十叔若是眼拙,认不出姐姐,姐不要他也罢。”

    玉林:……

    怪道云朝说这位畅妹妹说话噎人,果不其然啊。

    家里谁敢说十叔眼拙?

    也不知道十叔听了这话,会不会罚这小东西。

    听的玉瑶都忍不住笑了,对玉林道:“别看我们家畅丫头不爱说话,你当着她的面儿欺负她姐,她一准儿举起爪子亮出她那尖牙儿来咬人。”

    这一路走一路玩的,路过盱城县时,已近中午,玉林可不想这么早便回古庄,便对云朝道:“琯儿,不是说你在县城的点心铺子极好么?要不咱们去瞧瞧?还有你的小食肆,说是里头的小吃美味的很,也叫我尝尝如何?”

    云朝也想去铺子里看看呢。码头那里去不了,可刚好要穿过县城回家,正好去瞧瞧。

    不过她食肆里的小吃,主食她在京城的时候,多半做给玉林尝过,姐妹们难得一道出来,不吃顿好的她都觉得对不起自己。

    便对玉林道:“成,刚好半年多未去铺子里,我也想去看看呢。只是午膳则不必在食肆里用了,我请姐姐们去大酒楼里吃一顿。上回那位萧大老爷,林姐姐不是见过么?他在县城有家极有名气的酒楼,今儿就去他家的酒楼里吃。他家酒楼的大师傅我都熟悉,回头我叫他们拿出真本事来,也让林姐姐尝尝我们盱城县名菜的味道。看比之京城酒楼的菜肴差不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