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万能农女 >

第284部分

重生之万能农女-第284部分

小说: 重生之万能农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适合送她的东西,帮我置办一下。或者封二十两银子给她也成。”

    翡翠便道:“杨嬷嬷是杨夫人身边的人,什么好东西没见过,咱们手头也不宽敞,若是买东西,倒不如直接封二十两银子的好。”

    云朝一想也是。

    用了午膳,云朝便回自己住的地方去看了看。

    说是小跨院,却也是样样俱全的,八叔燕展映年长,便住到了正房里。燕展昭住着东厢,云朝被按排在了西厢。

    东西厢房各有三间,还带着披厦,倒也够住的。

    且屋里竟然也盘了炕,倒不怕冷着,云朝极喜欢这炕,平日里待在炕上,也暖和的很,倒比烧碳盆要好的多。

    这一路,她也是受够了北边的寒冷,待在暖和和的屋里,外头阳光灿烂的,这处小跨院里,还种着几株寒梅,此时也正打着骨朵儿,若再来一场雪,小院里的风景也是极美的。

    云朝惬意的躺在炕上,笑道:“感觉总算活过来了。”

    惹得白脂和翡翠都笑了起来。

    墨璞在边上道:“姑娘,杨嬷嬷让我问姑娘一声,给林姑娘他们的礼物,是现在送过去,还是等闲下来再送?”

    云朝道:“先不忙,回头我自己送,你叫杨嬷嬷来,我有话问她。”

    墨璞便去外头请了杨嬷嬷进来。

    云朝问了话,杨嬷嬷笑道:“姑娘,前儿夫人还与我说,若是姑娘需要,让我以后就跟在姑娘身边服侍呢。”

    云朝一愣。

    杨嬷嬷可不是一般的奴婢。若是十三舅母把她送给自己,这人情可就大了。

    “那嬷嬷的意思呢?”

    因已经快要到京城,因此独孤滛便和杨氏说了云朝的真实身份,云朝身边又没个得力的嬷嬷,她若回秦王府,秦王府的人,她是万万不能放在身边作贴身服侍的人的。所以独孤滛才会送她嬷嬷和丫鬟,派了杨嬷嬷,倒不光是为了教她礼仪。

    因此杨嬷嬷去杨氏面前说话时,杨氏便给杨嬷嬷交了底:“若是朝姑娘愿意留你,你往后便跟着她,我虽舍不得你,可,朝姑娘身份特殊,跟着她倒比跟在我身边经强的多。那丫头是个有良心的,只要你一心为她,将来且亏不着你。回头只看朝姑娘的意思吧。她若让你回来,你便回来,她若要想留你,你只管留在她身边。”

    杨氏虽没明着对杨嬷嬷说云朝到底是什么人,但杨嬷嬷早就对独孤家的两位老爷看重云朝心有疑惑了,这会儿听了杨氏的话,心中不禁一跳。

    杨氏自然不会骗她,因为没必要骗。

    这会儿云朝再问,杨嬷嬷也思虑了几天了,稳了稳心神,方笑道:“咱们为奴婢的,当然是以主子的意思为主。夫人让奴婢跟着姑娘,姑娘若觉得奴婢还可用,奴婢自是愿意在姑娘身边服侍的。”

    她这会儿自称奴婢,已经表明了态度。

    云朝沉吟。

第556章 节() 
如果她只是燕家云朝,她当然是不需要这样的一个嬷嬷的。

    人在什么位置,就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就如她明明是大齐最有权势的王府的郡主,但在燕家,她依然在尽力的扮演着燕家女儿的角色。

    可她也知道,她不可能永远待在燕家。那么,她身边的确是需要杨嬷嬷这样的人的。

    秦王府的人她不敢用,那么能选择的,就只能是宫里按排的人和独孤家送她的人,相比宫中的,她更愿意选择独孤家送她的人。

    不是因为她不相信宫中帝后对她的心意,而是相比起来,选择独孤家的,更符合利益一致的标准。

    独孤家和她是利益一致体,相对而言,独孤家的人,也更值得信任。

    但是她还将在燕家待上几年,如此,如何按排杨嬷嬷,便让人为难了。

    一个嬷嬷,她原有的三个女护卫,再加上独孤家要送她的两个丫鬟,她身边便有六个人了。

    云朝想了想,还是决定拒绝舅父舅母的好意,对杨嬷嬷笑道:“杨嬷嬷,十三舅母心疼我,把身边最得用的嬷嬷给我,我心里是十分感激的,可我不过是个乡绅人家的姑娘,委实用不了这么些人。只能推却长辈的好意了。我会与十三舅母亲自道谢的,我们家的情况,杨嬷嬷也是知道的,虽我心里极希望杨嬷嬷能留下,可留下杨嬷嬷,委屈了嬷嬷不说,于我家的情况也不大适合。不过嬷嬷教导了我这么些日子,我心里却是十分感激的。”

    说到这里,云朝想了想,继续道:“嬷嬷教我的礼仪,我还未全部学好,还得留嬷嬷一段日子,等独孤家的舅母离京时,我再送嬷嬷回去,这一段时间,还得委屈嬷嬷在我们家住些日子。可我住在外院,倒不便留嬷嬷在我院里,回头我和大伯家的林姐姐说一声,你住进林姐姐院里一段时间,可好?”

    杨嬷嬷不想云朝竟然拒绝让她留下。

    要知道,她这样的人,别说寻常人家,便是京城相当当的权贵人家想请她这样的人去教导自家姑娘,也是不容易的。杨嬷嬷虽有些失望,却也不至于不舒服,便笑道:“夫人送奴婢过来服侍姑娘,原是要听姑娘按排的。一切都按姑娘的意思来便好。”

    解决了杨嬷嬷的事,云朝便亲去玉林的院里寻了玉林说话,刚好大伯娘陈氏也在,听说云朝想把杨嬷嬷送过玉林的院子住一段时间,陈氏知道这位杨嬷嬷是独孤家夫人的贴身嬷嬷,独孤家送到云朝身边教导她礼仪的,不免心动。

    “朝丫头,伯娘有个不情之情,还望你能答应。”

    云朝笑道:“伯娘直管说,但凡侄女能做的,必会应下。”

    陈氏也有些不好意思,觉得是占了侄女的便宜,可机会难得,燕展晤不过是个从六品的小京官,又是在礼部任职,清水衙门,想找个有能力的嬷嬷教导自己家姑娘,根本就没有门路,可眼前就有一个,虽然知道人家是专门教导云朝的,让玉林跟着学,未免有点不厚道,但机会实在难得,让她不得不动心。

    陈氏沉吟了一下,还是道:“你林姐姐眼见着明年秋天也要出嫁了,你姐夫是长房嫡子,将来嫁过去是要作宗妇的,你姐夫家里也是官宦人家,我想着,若是能让那位杨嬷嬷得闲也指点你林姐姐几句,对你林姐姐也是好事儿,只那杨嬷嬷毕竟是独孤家的人,你看,你能不能与杨嬷嬷商量一下,也教教你林姐姐?你放心,必不会误了你学规矩。若是杨嬷嬷愿意,我们也必不会亏了她。”

    陈氏说的客气,云朝还记着春时长房派人回去祭祖,给自己家送的那一百两银子。

    要知道大伯毕竟是个清水衙门的从六品官员,家中也不宽裕,日子过的不说紧巴巴的,但给二房三房和五房各送了一百两银子,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只凭这份人情,云朝也觉得她该帮玉林一把。更何况,本就是一家人。

    在这个时空待了这么久,她已经很清楚,这里的一家人,可不象后世的三口之家那么简单,阖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就是家族。虽内有龌龊不可避免,但族人却非你想撇清就能撇清的。

    她虽然也可以光棍的告诉自己,她又不是真的燕家人,可事实上,在她心里,她就是燕家人。反倒是那郡主的身份,让她觉得有点不切身心的疏离。

    再说玉林确实是个不错的姑娘,待人热情周到,爱说爱笑,哪怕她不过是才见一面的隔房堂妹,也待她亲切有加。她值得自己去帮她一把。

    所谓家人,不就是在对方需要的时候,能及时援手的吗?要不然,大伯一家如何会留他们一行人在家里叨扰,不就是因为是一家人?

    再说这事儿也不是什么难事。

    她不能肯定杨嬷嬷会不会答应,但让她去帮忙求个情,这一点她却是能做到的。

    云朝爽快的笑道:“瞧大伯娘说的,林姐姐也是我的姐姐呢,能帮得上林姐姐的忙,我自是没有二话。只是大伯娘也知道,杨嬷嬷毕竟不是咱们家的人,她能不能应,我不敢保证,但我一定会尽力去说和的。大伯娘和林姐姐只管等我的信儿。”

    陈氏听了高兴道:“怪道一家人都疼你,你大嫂更是把你夸的跟什么似的,你这孩子还真是……罢了,不管应不应,你这份情,大伯娘和你林姐姐都记在心里了。你放心,我这就让人去收拾杨嬷嬷住的地方去。”

    云朝陪着又说了几句,回了外院,问了杨嬷嬷的意思。

    杨嬷嬷当然不会在这时候拿乔,痛快的应了下来:“左右姑娘每天也只与我学一个时辰,不过是教教林姑娘的礼仪,于我实在不算什么,多几句嘴的事儿罢了。”

    云朝感谢了一翻。待到大伯娘陈氏派人过来说给杨嬷嬷住的屋子收拾好了,云朝亲送了杨嬷嬷去了玉林的院里。

    陈氏得知杨嬷嬷答应一起教玉林,高兴的忙把玉林拉了过来,当场给杨嬷嬷行了礼。

    杨嬷嬷侧身让了。

    正说着话,外头的丫鬟禀道:“老爷回来了。”

第557章 节() 
虽说年底衙门里极忙,尤其是平时的清水衙门礼部,但到了年底,哪个衙门都忙,礼部也不能例外。燕展晤听说族中兄弟入京,尤其是还有一个高中解元的弟弟,十多年未见,自是巴不得早些回来的。

    因此他忙完手头的事情,便向上官告了小半日的假,忙忙的赶了回来。

    陈氏听了丫鬟的禀报,领着云朝和玉林去了前头。

    又差人去跨院里请了燕展映和燕展昭兄弟过来。

    兄弟相见,自又是一翻亲热。

    燕展晤是长兄,年近五十,比燕展映和燕展昭要大上许多,几乎算是父辈的人了。因此这两兄弟待他也特别尊重。

    燕展晤看着两个小兄弟,一个沉稳敦厚,一个风俊神朗,脸上满意的笑容在看到两个弟弟后,几乎就没停过。

    待见到云朝,知道这位是五老太爷最得意的孙女,也十分亲切的问了几句,问完方想起来:“不是说洛儿跟你们兄弟两一起过来的么?怎成了朝丫头?”

    玉林便掩了嘴笑:“爹,是朝丫头淘气,顶了洛弟的名头,为着在外头方便,男扮女装进的京。”

    燕展晤有些无语的看了云朝一眼,笑斥了一句“胡闹”,却并未多说,只道:“既是来了,便和你玉林姐姐一道玩吧,可不许再淘气了。京城到底不比外头。”

    又问了家里的长辈们身体,家中家计如何等话。

    燕展映笑道:“家里都好呢,我爹和四伯身体素来不错,五叔如今也大好了,兄长不用挂念。之前咱们几家合置了一处庄子,明春便能收粮了。如今是我七哥在管着。还有油坊,收益也不错。朝儿还办了个纸坊,咱们家往后子弟读书用纸是不愁的。虽不敢说大富大贵,可比之从前,却宽裕了很多,这次过来,油坊的收益,该分到长房的,九弟也让我们给捎了来,回头便给长嫂送来。油坊是九弟管着呢。”

    家业兴旺,家里的子弟又出色,再没有比这更叫人舒心的事儿。

    燕展晤开心道:“好好,家里好就成,我这多少年未能回去,身为长兄,也没能帮上你们什么,实在是有愧先祖。既是你们来了,就好生安心在家里住着,有什么需要的,只管和你们大嫂说。我在礼部任职,别的帮不上你们,待到明春,主考官确定下来,却能比别人先知道,你们十一弟就在国子监里读书,回头让也他带着你们一道去会会友。”

    说到这里,又转头问陈氏:“八弟和十弟的住处,可安顿好了?京里天寒,怕他们一时不习惯受不住,屋里的碳火千万别省着,咱们虽不宽裕,多烧些碳却也不至于烧不起。身体可比什么都重要。吃的住的穿的,万不能委屈了他们。”

    陈氏笑道:“这还要老爷说?我想着烧碳毕竟不舒服,冬日里窗都关着呢,倒不如烧火炕来得暖和,便把小跨院的火炕给烧上了,早两天便烧起来的,老爷放心吧。”

    陈氏如此周到,没有轻视自己家的兄弟,燕展晤对此很满意。

    说了半响话,陈氏笑道:“老爷和两位叔子聊着,我去厨房里看看,晚上做一顿好的,给两位叔子并朝丫头洗尘。”

    小韩氏自也跟着去了。

    云朝便拉着玉林也去了厨房里。

    陈氏道:“林儿,把你妹妹领你院里玩去,这厨房里火熏火燎的,不是你们小姑娘家待的地方。”

    姑娘家虽也学厨艺,但官宦人家的小姐,哪里又真有自己动手做什么吃食的,所谓孝敬父母公婆吃食,也多是做做样子,搭把手的事儿。

    小韩氏和云朝处了这些日子,早就不见外了,听了陈氏的话笑道:“娘,你可别小瞧朝妹妹,她一手厨艺好着呢,我虽未尝过宫中御厨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