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清爽人生 >

第467部分

重生之清爽人生-第467部分

小说: 重生之清爽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939章 商业大片() 
如果不是竞争对手,杭雨都想承包那些银行的络产品。

    江燕公司特别注重产品体验,大多数产品砸钱之前,都要先优化功能体验。

    随便推荐一下,靠着优良的体验就能获得很多用户的认可,这样的产品才有烧钱的资格。比如翻墙团购,杭雨一直没有烧钱,除了之前说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体验度不够好。

    体验不做好,总想着靠总部宣传,砸钱去发展起来,这是不行的。

    徐瑞邀请刘瑾监制的商业纪录片于昨天上线,这部纪录片长98分钟,展现的是江南商城的发展历程和各种科技魅力,发布一天便得到百万点击量。

    徐瑞亲自出演,在纪录片里面的他西装革履,英明神武,俨然一副电商领袖的气派。这家伙高大帅气,还是个钻石王老五,因此获得了很多女用户的青睐。

    除了展现徐瑞的风采外,纪录片里还揭露了一些内幕,比如杭雨一直想打击的微商。虽然杭雨现在已经把微商作为利用对象了,但是微商这个东西,发展速度实在太快。

    杭雨要利用微商达成一些目的,却不希望它们的势力太庞大,对微博造成太大的影响。揭露微商的内幕,马上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打击了微商的“嚣张”势态。

    然后就是一些互联科技的展示,主要是云计算和大数据的运用,令人惊艳。明明只是一块电脑屏幕,但是在特殊的拍摄手法,剪辑,加上激动人心的背景音乐,搞得跟络大战一样。

    由于之前站队错误,失去很多女性用户,通过这部纪录片又争取回来了。

    “效果不错,要不咱们也拍个纪录片,或者拍一部商业电影,就拍咱们互联行业的,顺便植入一点广告,说不定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夏明说道。

    办公室四大金刚看了纪录片后,对这种宣传方式很感兴趣。

    不得不说,刘瑾的团队的制作水平越来越高了,本来很普通的东西都能拍的很震撼。

    最近刘瑾同时监制的手工艺纪录片也在上播放了两集,因为内容题材比较小众,所以点击量不是很高。但是凭借高超的制作水平,豆瓣评分依旧高达82。

    分数出这么高的纪录片,通常只有央视或老外拍的出来。

    刘瑾拍了好几部纪录片,最低分都有74,超过八分的有三部。

    分别是中国游12部和华夏好声音第一部。

    有这几部作品,刘瑾足以堪称国内纪录片,综艺片的大师级制作人。

    “那个窃听风云挺好看的,属于商业犯罪电影,票房两亿多,成绩还不错。说明国内有人爱看这种类型,我们完全可以拍的比他们更好。”岳勤挺有自信的。

    “我们不需要拍电影做宣传吧,貌似我们根本不缺宣传能力。”姜蓉说道,她对文娱产业不感兴趣,觉得公司做这些有点不务正业,浪费钱。

    “我不这么认为,如果我们不缺宣传能力,干嘛还要天天造新闻?微博只能说传播能力很强,但要说宣传能力已经到顶了,我感觉还差得远。像江南商城拍摄的这部纪录片,论传播能力当然不如微博,可是用户看了以后,却对江南商城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和好感。这两样东西不是无脑传播可以形成的,所以我们不应该满足于现在的宣传水平,要继续挖掘。”岳勤说道。

    受到杭雨的引导,四人组说话通常不会顾及对方的面子,当然,也不会故意去攻击对方。

    中心办公室是个讲道理的地方,只要有道理,没什么不能说的。

    “我觉得岳总说的有一定道理,宣传这个东西永远没有尽头。现在很多企业已经举国皆知,还是天天请明星代言,反复宣传,花样宣传,效果是有目共睹的。我认为公司有能力的话,可以尝试新的宣传方法。”夏明说道。

    “扬州文娱正在摄制一部武侠电影,暂时抽不出空来,可以先让他们写剧本。等剧本出来,估计也该上映了,正好看看江导的制作水平。”孙川说道。

    “就这么办。”岳勤说道。

    姜蓉没有再反对,因为岳勤说的有道理,而且这并不是一件很大的事情。

    却说扬州文娱接到总部的剧本要求后,编辑部马上跟打了鸡血似的。

    这可是总部要求拍摄的电影,关系集团产品宣传,重要性和投资额度不言而喻。扬州文娱在集团一直没有很大的存在感,这是一个很好的表现机会。

    沈妙芙十分重视这个机会,要求编辑部必须拿出一个好故事来。

    “拍摄互联商业电影是你要求的吗?”下班后,沈妙芙约杭雨去她家吃饭。

    “办公室想出来的点子,不算很重要的事情。”杭雨说道。

    “谁说不重要,这可关系到扬州文娱能否获得集团重视,能否得到更多投资的机会。我不管,你要帮我一次,我可不想一直在集团当花瓶。”沈妙芙说道。

    “扬州文娱这么厉害,谁敢说你花瓶。”杭雨说道。

    杭雨不是安慰她,而是真的觉得扬州文娱发展已经很好了,音乐影视都获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

    别的不说,一部华夏好声音就够她吹的了。

    音乐这块从络歌手到国际化,跟韩国娱乐公司合作,培养中国籍艺人,引进韩国偶像团体,可是引起了一阵韩娱浪潮。

    虽然很多人讨厌韩娱,可是架不住能赚钱。

    杭雨觉得这个东西光靠抵制是没用的,就像多年以前我们抵制日货,动不动就跟炸毛的猫一样,结果又能怎么样。如今国产电器发展起来,日货的竞争力见效,不用抵制了。

    中国制造变得更加强大,国人有了自信心,也不会去浪费时间抵制。

    所以要抵挡韩娱的入侵,靠抵制是没有用的,因为国内有市场,缺乏优秀的偶像。我们不仅不应该抵制,还要虚心学习才行。

    是学习,不是抄袭。        

第940章() 
“其他新产品动不动就投资几亿几十亿,我们公司才赚了几个亿?自家的明星都是一些红级别的,除了综艺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作品,待遇差距太大了。书书”沈妙芙说道。

    杭雨明白了,不是扬州文娱发展的不好,而是沈妙芙的野心太大了。

    她拿一家创建没多久的文娱公司跟一流的互联产品比较,自然会得出文娱公司是洗脚婢的结论。而且这个结论是没有错的,扬州文娱目前来看的确是集团的洗脚婢。

    以前沈妙芙不抱怨,是理解公司的战略计划,同时也不想打扰杭雨。

    可是最近她突然觉得,公司好像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缺钱,比如投资翻墙团购的钱,稍微漏出一点来就够扬州文娱开庆祝会了。

    属下也怂恿沈妙芙,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希望她跟总部争取待遇。

    不过很可惜,杭雨是不吃这句话的,他最讨厌的就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国内之所以形成这种文化氛围,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一些领导喜欢属下来“哭闹”,从中找到权力的感觉。

    这是一种很不好的习惯,因为那些喜欢闹的,善于闹的,往往不善于做实事。而那些一心做实事的人,又往往不会去闹,所以资源分配就会错误。

    “你随便投点钱到扬州文娱,我们就能多拍几部影视剧,打造一些属于自己的明星。”沈妙芙说道。

    “你们不是刚融资了六亿多,拍一部比较精致的电视剧也就几千万吧。六亿多资金够你拍几部电视剧,再投资几部电影了。”杭雨说道。

    “我们已经投资了七部电影,花了两亿多,剩下几个亿打算自制影视剧。不过现在的当红明星身价很贵,一个一线明星就要上千万片酬,要拍一部好的电视剧,没你想象的那么轻松。我是想制作好剧的,又怕费力不讨好,赔钱就麻烦了。”沈妙芙说道。

    “别找一线明星不就得了,关键是演技好,能吃苦,千万别整那种旅游式的演员。至于名气,只要长得帅,漂亮,我们还怕捧不起来吗?”杭雨说道。

    “话是这么说,可你把他们捧起来了,一个个身价涨上去,还不是一样要出高价。除非你只用一次,下次拍影视剧又换一批,这样可真难找人。”沈妙芙说道。

    投资影视剧的风险很大,名导演不一定能拍出高票房的电影,名演员的作品也不一定赚钱。

    高收益也意味着高风险,投电影就是一场豪赌,一夜暴富和血本无归同等存在,联合出品是分散风险的好方式。

    现在普遍的情况是制作公司与发行方、院线、广电集团一起投资,这样从宣传、发行、创作有一个非常良好的组合,是最理想的一个状态。

    所以现在的电影一般都有很多个投资方。

    像电影,投资方不仅包括姜文的北京不亦乐乎电影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更有哥伦比亚电影公司、英皇影业、中影、万达、上影等多家投资方。

    扬州文娱参与投资的七部电影分别是西游降魔篇,私人订制,不二神探,厨子戏子痞子,非常幸运,泰,大明星。依照杭雨之前的提示,大部分都是低投资的喜剧电影。

    一方面是希望低投资高回报,另一方面,喜剧电影通常比较容易过审。

    西游降魔篇这种玄幻故事通常没有什么问题,私人订制,不二神探,非常幸运,泰,大明星的剧本,基本都不存在敏感剧情。

    也就一个厨子戏子痞子,题材比较敏感,但剧情一点儿没有敏感之处。

    我国特色的电影审查制度,无形中增加了电影投资的风险。

    过去,制片方拿到电影剧本大纲后申请电影许可证,然后在完成剧本后将剧本提交制片审查处进行审查,涉及重大题材的剧本还会送交专项审批小组,审查通过后电影才会进入正式拍摄阶段。这样可以保证电影成片后通过审查的概率更高。

    现在的情况是,取消电影剧本的审查,等于将前两个环节的审查都集中到了最后的成片审查环节。影片一旦在最后一个环节不能通过审查,整个投资就等于打了水漂。

    比如电影在拍摄完成后4年才公映,经历了数次电影审查的修改意见,原因就是因为里面总有改不完的敏感剧情。

    一部电影到了审核环节,如果因为各种原因未能“过关”,一般都尽可能接受修改意见,毕竟电影发行环节环环相扣,时间上耽误不得。

    既能表达作品意图又能顺利过审,考验的是电影创作团队的叙事功底。

    经过了审片关,一部电影最后要过的是“市场关”,电影的排期也成为影响票房的因素。如果一部好电影没摊上黄金时间档,院线排期少,那么票房也有可能惨败收场。

    最早被开发的档期是由冯小钢电影开创的“贺岁档”,随后暑期档、“五一”档、国庆档等档期相继得到开发。暑期档、贺岁档票房往往是一年中最火爆的,制片方和发行方看重这两个档期,会拿出巨资打造的影片放在这段时间上映。

    于是大量影片在贺岁、暑期两档扎堆的情况也出现了。

    如何在这两个竞争已趋白热化的档期内崭露头角、分得一杯羹是大部分电影完成了制作,在上映前所考虑的最重要的问题。

    最后对于投资人来说,票房就如同牌底,自己之前疯狂砸钱所期望得到的回报全都寄托于此。但有时候票房看起来很美好,投资人却未必能分到多少。

    以一部投资成本1亿元的电影来算一笔账。

    如果票房收入有5亿元,首先要向国家相关影视协会缴纳5的费用做为电影专项基金,另外还会缴纳33的费用作为税款。

    剩下的917即4585亿元中,投资方还要分给院线以及影院,比重一般为57,毕竟渠道是票房的强力保障,也是整个产业链强势一方。        

第941章() 
除开这两笔固定支出后,5亿元的票房回报剩下不到2亿,而票房分配支出还远没有结束。书书

    通常,一部电影在制作和宣传中分别由制作方和发行方负责,往往发行方都采用“外包”方式,当制作方将电影拍摄完成后,再由发行公司进行推广。

    而在电影下映确定最终票房后,作为“功臣”之一的发行方也会从总票房中提取5至15的分成,并充抵发行方在宣传时所花费的发行成本、电影宣传费等费用。

    至此,票房所剩下的部分才是投资方所获得的回报。

    如此计算下来的话,发行费用按最低分成计算,最后回到投资方手里的钱大约为187亿,也就是不到40。

    而这其中还包含前期所投资的1亿元融资成本费用需刨除,基本上,电影投资最后回到投资方手里的钱总体不超过总票房的三分之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