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清爽人生 >

第334部分

重生之清爽人生-第334部分

小说: 重生之清爽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琪已经戴上麦克风,同步为众人翻译。

    安静下来后,杭雨看到很多学生的眼睛还在冒星星,这种眼神他经常看到,常见于他的崇拜者。没想到异国他乡,这些人的眼神比国内的同学还要强烈。

    一般人很少崇拜杭雨,崇拜他的多数是学习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大学生,或者从事互联网行业的人。这些人更加能理解,江燕公司的崛起是如何惊人的奇迹。

    “到其他国家演讲,我有点紧张,因为我不太了解韩国的互联网发展情况。可能我们国家的东西,这里已经有了,发展进程不一样。而且我国的互联网创业模式,也不一定适合韩国学生,所以我这两天一直在想,应该给你们说点什么。”杭雨说道。

    日韩的互联网进程都比我们快一步,毕竟是资本主义国家,在美帝的帮助下,他们的经济各方面进程都要比我们快,环境跟我们不同。

    我们的互联网创业方式,不适合照搬到韩国,甚至比他们落后。

    “如果我跟你们说,在韩国要怎么利用互联网创业,那是班门弄斧。我想在座的各位师生,肯定比我更了解你们国家的情况。”杭雨说道。

    台下众人纷纷点头,一些韩国人颇为诧异,似乎没有料到杭雨这么谦虚。不过对杭雨说的话,他们皆深以为然,韩国师生也认为本国互联网比华夏要先进。

    但实际上,杭雨是真的在谦虚。

    我国互联网比日韩慢一步发展,所以互联网的基础建设没那么好,比如网速,网络覆盖率等等。但是不要忘了,覆盖率不等于数量,这时候我们的人口优势就展现出来了。

    我们的互联网覆盖率的确不如他们,但覆盖数量却远超他们。

    我们的互联网基础设施虽然没那么好,但是在创业创意方面,却已经逐步超越他们了。尤其是杭雨这个bug的出现,我们的创业创意,不仅超越日韩,在很多方面甚至超过欧美国家。

    比如之前常提到的大数据,经过第一次由政府组织,全国最顶级的企业和学院参与,合作,现在我国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发展已经开始飞奔。

    杭雨谦虚说话,只是不想引战而已。

    “所以我决定,把我国和韩国联系起来,说说我们合作的可能性。”杭雨说道:“要说当今全世界,哪个国家最具互联网方面的创业机会,我认为一定是中国。各位有机会,完全可以到我国来工作,创业,如果我们两个国家合作,将会有更多机会。”

    说是合作,其实杭雨主要是想进入韩国的互联网市场,一旦达成合作,必然是以江燕公司为主的,除非韩国政府出来干涉,否则没有哪家本地企业能跟它竞争。

    “因为我们公司没有上市,很多数据都是保密的,从来没有公开过,所以在座各位可能不是很清楚。我说一下我们公司的主要产品,微博现在拥有四亿七千多万用户,三千八百多万会员。韩国朋友可能会认为,不就是人多,没什么了不起的。但我想说的是,当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是可以引发质变的。另外由于我们国家是跳跃式发展的,用户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比如网络支付,因为发达国家的信用卡支付比较发达,所以尽管你们先有网络支付,蔓延速度却不如我们快。在我国卖信用卡的公司,可以说还没站起来,就已经死的差不多了。”杭雨说道。

    貌似有点儿幽默,台下部分人轻轻一笑,算是捧场。

    “我们国家的年轻人很渴望创业,我相信你们也是一样的,谁不想发财呢。但是我们做互联网创业,首先不能想赚钱,而应该想吸引用户。只要你的产品能吸引到足够的用户,哪怕初期要亏钱,也有大把资本家会投资你的产品。我在我的家乡建了一个软件园区,里面有几百个创业团队,大部分都跟我差不多年轻。很多企业家经常到我那去看,发现好的产品,他们会踊跃投资。如果你们也想创业,可以考虑到我的软件园区去,我们提供办公场所,设备,饮食,全部免费。”杭雨说道。

    听到全部免费四个字,不少学生露出了憧憬之情。

    像杭雨这样大力投资园区,免费供应给年轻人创业,是很少见的。

    首先得感谢他的老爸,帮江燕公司建设各种工程,全部都是分期付款,减轻了财务压力。然后要感谢政府的支持,土地可以用很便宜的价格拿到。

    “我为什么要投资这么多钱,建设软件园区,支持年轻人创业呢?首先是为了我自己,因为一个人,一家企业的创意是有限的,一项产品的寿命也是有限的。我们投资新产品,就像细胞分裂一样,以此来不断维持企业的生命和规模。而且我们的投资目光不仅在国内,在全世界都有我们的目标。韩国也有,但是比较少。一方面是我们的投资力度还不够,另一方面,则是你们似乎没有考虑过找中国企业投资。我希望你们能改变这样的习惯,如果你们有好的创意和产品,却苦于没有人投资,可以尝试着找找我们在韩国的分部。这位杜振华先生,是我们的分部总经理,你们别看他不说话,其实是个亿万富翁。”杭雨指着一旁的杜振华说道。

    课堂内的师生,还有一些摄像头都转向杜振华,他面色不改。

    “杜先生以前是我的助手,后来承接了一项新产品,叫做国际代购。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有没有在国际代购买过东西的,买过的举下手。”杭雨问道。

    有超过半数人举手。。。并非国际代购在韩国很火,而是来听他演讲的人,基本都用过江燕公司的产品,在场的听众有很多是中国学生。

第674章 中韩友好靠本子() 
    “说全球化范围太广,我具体讲一下中韩两国。【本章节首发…爱…有…声…爰亲⊥�罚╓道:“中韩建交将近二十年了,经济方面,两国贸易往来和投资发展迅速。”

    “建交时,两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只有50亿美元,零六年,短短十四年时间,贸易总额飞跃增长到1343亿美元,增长近26倍。大概每10名韩国人中就有一人从事与中国的商业活动。如果我不说这个数据,在座的韩国朋友都想不到吧。”杭雨笑着道。

    听到每十个韩国人,就有一人从事中国的商业活动,不仅是韩国师生,连华夏留学生也十分惊讶,没想到中韩的经济联系竟然如此紧密。

    我们的留学生当然感到高兴,无论出于利益,还是友谊,我们都希望韩国能回归“龙爸爸”的怀抱。华夏这些年被欧美,被周边国家围追堵截,过得实在太艰难了。

    大部分华夏人都很希望,有一个忠贞不屈的朋友,哪怕这个朋友国力弱小,我们也不会嫌弃。可即便是那些比我们还要弱小的国家,也看不起华夏,它们和我国建交完全是为了利益。

    而韩国师生听了这段数据,则有些吃了苍蝇屎的憋屈感。

    在大部分韩国人的印象中,华夏还停留在七八十年代的贫穷阶段,在韩国人眼中,我们是靠它们赚了点钱,才渐渐富裕起来的。

    可是杭雨这么一说,貌似不是华夏靠它们赚钱,而是韩国对我们产生了极大的经济依赖。韩国人很不喜欢这种感觉,一时间难以接受依赖和被依赖的角色转化。

    杭雨继续说道:“2006年,中韩贸易额已超过了韩日贸易额和韩美贸易额,并接近两者之和。在座的韩国朋友们,我知道你们更喜欢欧美,事实上大部分亚洲国家都向往欧美。包括我们国家很多人,也是一样的,但欧美毕竟离我们太远了。”

    听众们纷纷点头,杭雨这句话很中肯。

    “而我们和韩国可以说是邻邦,经济交流方便得多,而且我们的市场潜力更大。现在已经不是搞意识形态对抗的时代了,无论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是我们手中的工具。所以我希望在座的各位,可以忽略意识形态,单纯的从经济和友谊来考虑。”

    “如今韩国对我们的投资发展也很迅速,截至零六年底,韩国对华投资总额为350亿美元,在华的韩资企业达四万家,而我国对韩国的投资总额到2005年底为115亿美元。我们是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第一大投资对象国和第一大贸易顺差国。”

    这段数据让韩国人的脸色好看了一些,因为在双方经济来往中,韩国明显占了大便宜,大量韩国商品进入我国市场,赚的他们肥头大耳。

    “科学技术上,两国的交流与合作在加强。两国签订了科学技术合作协定,建立了经贸科技部长联席会议机制,在it等高科技领域正在合作开发新产品。”

    “文化上,“韩流“强劲,以韩国电影、电视剧、歌舞为代表的“韩流“在我国风靡,学习韩国语的人不断增加,接受韩国饮食文化的华人越来越多。我有个同学在韩国一家娱乐公司出道,叫做blue,队长是郑容和,我那个朋友叫纪章杰,是副主唱。”

    说道纪章杰,在座有不少学生眼睛一亮,很多人都听过纪章杰的solo歌曲。虽然纪章杰在团队中很j肋,但他的solo事业却颇为红火。

    其实我们的文化也在入侵韩国,比如世界第一所孔子学院和中国文化中心在首尔成立,我们的影视剧也在韩国播出,至于他们喜不喜欢另说。

    杭雨可以不提我们在韩国的成就,是希望韩国人忽略这点,让他们只看到中韩建交的好处,忽略付出的代价,积极地与我们进行经济交流。

    他的做法是很有效的,韩国师生听到他们的经济,文化在华夏的成就,纷纷露出自豪的表情,对两国交流更加感兴趣了。

    “我估计大部分人,对中韩的经济交流,主要拘束在旅游方面。每逢节假日,很多华人到你们这旅游,极大的促进了你们的旅游业和商品消费。但是你们要知道,大部分华人是没有时间和金钱,时常出国旅游的。但他们又想购买你们的商品,最好的方式是通过网购。”

    “在我们的代购网上,你们的商品销量很好,不信可以问问那些商家。但是还不够,因为两国物流的问题,跨国网购的效率不太好。所以我十分希望能在物流和网购方面与你们加强合作,让更多的华人,能方便地购买到你们的商品。”杭雨说道。

    潜意思:让更多的华夏制造进入韩国。

    “总不能想买一支韩国造的口红,还要特意来一趟韩国吧,那样太为难我们的用户了。尤其是年轻的学生,她们要学习,没有时间出国,而她们又是不可忽视的消费力量。”杭雨说道。

    听到杭雨一个劲说韩国商品怎么好,留学生都有点郁闷,他们想看的是杭雨在台上展现大国风范,让这些韩国人看看我们的厉害。

    杜振华偷偷为杭雨竖起大拇指,这波忽悠就俩字——给力。

    “我是做代购网起家的,而在诸多代购商品当中,除了欧美商品外,日韩商品绝对是主力。而日韩两国对比,你们的商品在我们那里,明显卖的更少。”杭雨说道。

    俗话说中韩友好靠本子,杭雨打算从这点来拉拢韩国人。

    “其实我不是很懂,我们两国都对本子有着难以叙述的历史仇恨,可是我们却和本子建交更早,经济交流更紧密。每每想到这一点,我觉得很惋惜,如果我们两国早点建交,这么多经济利益就不是本子的,而是你们的了。”杭雨可惜地道。

    似乎进入了杭雨的节奏,韩国师生们纷纷点头,也有些可惜。

    在对本子的仇恨这点,我们两国是站在一起的。

    :

第675章 可劲忽悠() 
    章节重复,明天刷新

    ——

    “说全球化范围太广,我具体讲一下中韩两国。【道:“中韩建交将近二十年了,经济方面,两国贸易往来和投资发展迅速。”

    “建交时,两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只有50亿美元,零六年,短短十四年时间,贸易总额飞跃增长到1343亿美元,增长近26倍。大概每10名韩国人中就有一人从事与中国的商业活动。如果我不说这个数据,在座的韩国朋友都想不到吧。”杭雨笑着道。

    听到每十个韩国人,就有一人从事中国的商业活动,不仅是韩国师生,连华夏留学生也十分惊讶,没想到中韩的经济联系竟然如此紧密。

    我们的留学生当然感到高兴,无论出于利益,还是友谊,我们都希望韩国能回归“龙爸爸”的怀抱。华夏这些年被欧美,被周边国家围追堵截,过得实在太艰难了。

    大部分华夏人都很希望,有一个忠贞不屈的朋友,哪怕这个朋友国力弱小,我们也不会嫌弃。可即便是那些比我们还要弱小的国家,也看不起华夏,它们和我国建交完全是为了利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