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清爽人生 >

第269部分

重生之清爽人生-第269部分

小说: 重生之清爽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内做手机屏幕的工厂,一般只做最后工序。

    主要就是一些组装的工作,因此一些台系面板厂如奇美,韩系面板厂如三星,都在中国大陆地区设置有lcm工厂,进行液晶面板后段模组的组装,这样可以方便大陆地区各大显示器代工厂与液晶电视厂商采购,可以在整个制造环节中降低人力与运输成本。

    软件园区改了审批条件后澎湃发展,隔三差五便有老板来看项目搞投资。

    但是国内互联网发展比较晚,熟悉互联网的几乎都是年轻人,没有钱投资。而有钱投资的又不熟悉互联网,因此老板们来了之后,左看右看不知道投资什么项目好。

    对软件产品的陌生,使得老板们十分谨慎,偶尔有人投资了十来万几十万。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个老板在一项产品上,投资超过一百万的。

    这样的投资力度,显然没有达到杭雨的预期。

    别说那些不懂互联网的老板,便是江燕公司的专业人士,也十分谨慎。首先没有完成的产品是不可能得到投资的,投入市场一个月没有任何成绩,也很难得到投资。

    “只要有一份合理的完善的设计书和技术水平专业的团队,就能入驻软件园区。你们这条件够宽松的,难怪一下子多了两千多人,光伙食费就是一笔大的开销。”刘盛建十分关注江燕公司的发展情况,尤其是跟政府合作的项目,两个园区和耕耘科技。

    软件园区的变化,令刘盛建很吃惊,这速度未免太快了。

    “如果要有成品才能入驻,那我们提供的这些帮助未免太小气了。新人创业初期最难的,就是从无到有这个过程,他们需要场地设备和饮食住宿。而已经做出成品的创业团队,说明他们有场地有设备,也有维持生活的办法。”夏明解释道。

    之前杭雨提出的要求,就是有成品,还要考察成品的质量。

    结果显而易见,极少团队被吸引。

    “而且不是进来了就安安稳稳,我们还有后续审查制度,定期检查他们的成果。如果发现浑水摸鱼的团队,会毫不留情地请出去,保持软件园区的活力。”夏明说道。

    “这么多创业团队,总能飞出一两只金凤凰吧。”刘盛建说道。

    “当然可以。”杭雨微微一笑,解释道:“您知道我们做这个园区最大的好处是什么吗?并不是单纯地把他们吸引过来,关键是他们聚集起来后,可以相互交流。”

    “你想想,一个创业团队才多少人,如果他们躲在某个疙瘩闭门造车,成功率很低。但是上千的创业人才聚集在一起后,不仅可以形成一种活力十足的创业氛围,还能相互探讨。为了让他们多交流,我们公司会介入其中,每月发布一场研讨会,签了保密协议才能参加。大家把自己的项目,自己的想法公布出来,让所有人一起帮忙完善,总有人会冒出灵感。不用担心自己的创意被人窃取,每一个入驻软件园区的团队,我们都会向其提供原创保护,记录产品资料和创意作为证据。”杭雨说道。

    “好办法!”刘盛建忍不住鼓掌,这个模式实在太棒了。

    北京上海也有这样的创业聚集地,但他们仅仅是聚集地,并没有一只强有力的手把大家统筹起来,有多少金凤凰全看他们自己。

    而仙女镇的软件园区,有江燕公司来统筹,集中了大家的力量。

    这也是杭雨一贯的做法,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杭雨,你总是能给人带来惊喜,带来不一样的概念。”刘盛建说道。

    “这次不是我做出来的,而是夏经理他们改革出来的。”杭雨说道。

    “是嘛,很不错。”刘盛建看向夏明。

    “多谢刘站长的夸奖。”夏明礼貌地笑了笑。

    虽然目前为止,软件园区还没有出一只金凤凰,不过从改革的效果来看,夏明他们的建设方案显然是正确的,比杭雨一开始做的好不知多少。

    相信随着一个个团队,一个个产品完成,不久之后就会看到利益。

    “今年国内形势一片大好,除了党的正确领导之外,你提供的巴蛇系统技术也帮了不小的忙。虽然没有给你发奖章,不过你放心,上面都记着你的功劳呢。”刘盛建说道。

    “有用就好,我也希望国内经济腾飞,这样我们公司才能腾飞。”杭雨说道。

    江燕公司的发展,基本是跟国内总体经济发展挂钩的,中国经济发展有多快,江燕公司发展就有多快,冲这点杭雨也得多为国家做贡献。

    “对了,我们最近在巴蛇系统的基础上,研发出一款建筑工程设计软件。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搞设计,从设计,交易,施工,运维和监管,包揽整个工程过程。小工程可以加速加量加质,高技术工程的用处更大,比如地铁桥梁这类工程,对数据要求是很大的。”杭雨说道。

    “听起来不错,是要卖给政府吗?”刘盛建问道。

    “这次不卖,只要你们让我们参与各种工程建设的数据搜集,我可以把这套系统免费赠送给政府。先说明,我们搜集工程数据不是为了别的,只是想完善这款软件。”杭雨说道。

    “这个问题不大,回头我跟上面谈谈,尽快帮你落实下来。”刘盛建痛快地道,他已经听出这款软件的价值了。

    听到刘盛建的回答,杭雨心中一喜,看来没有问题了。

第541章 百年寿命() 
青岛海湾大桥前期工作经历了规划、预可、工可、初设、施工图设计、招投标和施工等阶段。从1993年进行规划研究,至2006年12月开工。

    九三年我国什么经济水平,什么科技水平,国人自信心普遍很低。

    可是这样的情况下,我国政府却已经在规划一座世界最长的桥。

    在邵新鹏的带领下,他们来到施工现场巡视。

    杭雨望着广阔的大海,听着胶州湾的波涛,不禁为这个工程而触动。他联想到自己所奋斗的事业,每次投资大项目,杭雨都会怀疑自己能不能行。

    比如投资手机屏幕的研发,杭雨心下也有点怀疑,我们的工程师有没有这个水平。不过理智告诉他,我们的工程师是可以的,所以杭雨毅然投了大笔资金。

    工程师们没有让他失望,别人能做的,我们也能做出来。

    “邵总工,我可以拍照留念吗?”秋雪燕礼貌地问道。

    “当然可以,又不是什么机密工程。”邵新鹏笑着道。

    于是秋雪燕拿出手机,拍摄波澜壮阔的胶州湾,拍摄正在实施的工程。

    “邵总工,如果我现在微博说,我们要建设一条世界最长的大桥,你猜会得到什么评价?”杭雨突然来了兴致,他很想知道国人是如何看待这些工程的。

    “千万不要,没有做成的事情不要大肆宣扬,免得人家说我们讲大话。就算要报道,也不能用这么激烈的词语。”邵新鹏却摆摆手,显然不喜欢这个提议。

    “怎么,邵总工没有信心吗?”杭雨揶揄道。

    “不是没有信心,只不过。。。。。。还是完成了再说吧。”邵新鹏不擅言辞。

    杭雨哈哈一笑,没有继续怼他。

    “这座桥不止是长那么简单,桥下要能通行万吨巨轮,得在三个主航道桥分别采用钢箱梁双塔斜拉桥、钢箱梁独塔斜拉桥和独塔自锚式悬索桥。这种结构简捷,经济合理,美观协调,气势磅礴,国内外尚无同类型结构,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桥梁集群。工程技术难度很大,而且条件复杂,受水文、地形、通航、航空和地质结构条件的制约,创新点很多,有45个高精尖专题研究课题有待攻关。”邵新鹏看着大海,仿佛已经看到了一座桥梁跨国胶州湾,到达对面的黄岛。

    “虽然我不懂工程技术,但也看得出这个工程的难度。”杭雨说道。

    青岛海湾大桥是我国首次北方冰冻海域建设的特大型桥梁集群工程,也是我国首次在北方冰冻地区首次提出了100年设计寿命标准!

    大桥受盐害、冻融、海雾、台风、暴雨、工业排放物等多重腐蚀环境的综合作用,腐蚀环境严重恶劣,耐久性防护任务紧迫而严重。

    海上桥梁测量定位困难的特点,建立全桥GPS测量定位系统,并采用传统方法进行验证,对GPS系统在海上桥梁测量定位的使用积累更丰富的经验。

    大桥按照使用100年的标准建设,因此对施工建设的要求极高,不但要满**通需要,还要考虑生态效益。建筑废料将运到指定地点,不会破坏胶州湾周边环境。

    大桥建成后永久占用海域范围为90多米,对海域使用影响不大。

    “董事长,邵总工,我们那边安排好了。”大约一个小时,工程部来了消息。

    杭雨闻言当即跟邵新鹏驱车回去,回到工程办公室后,只见柴进五人正和邵新鹏的工程师们聚在几台电脑前面,那些工程师个个聚精会神,眼中散发出惊喜之色。

    邵新鹏一回来,王定武立即迎上来颇为兴奋地道:“邵总工,你快来看看,工程模拟这个软件真他娘好用,要是早有这个软件,我们的规划设计工作至少可以减少四五年!”

    他们从九三年到零六年完成基本的规划设计,总共用了十三年,可见工程量之大之难。减少四五年是什么概念,可见工程模拟的厉害。

    “我看看。”邵新鹏本来挺淡定的,听到王定武都这么说,当即快步上前。

    柴进五人帮他们安装了工程模拟系统,工程师们把青岛胶州湾的一部分设计工程导入,正在用工程模拟系统运算,发现比他们之前用的系统快N倍!

    尤其是链接微博云之后,好像从鱼缸里到了大海,甭管你工程量有多大,都是任意驰聘!当然,不止是微博云的功劳,还有先进的大数据算法。

    邵新鹏挤进去试用一会,很快也露出了惊叹之色。

    他猛地转过身来,颇为激动地握住杭雨的手:“杭董,你可帮了我们的大忙!”尽管他们是国内顶尖的工程团队,但是建设这样一个重大工程,说没有困难那是假的。

    不仅有,而且很多。

    “是吗,能帮到忙就好。”杭雨笑着道。

    邵新鹏和他的工程师们一顿猛夸,把柴进他们夸得又自豪,还有点不好意思了。能在这样一项重大工程当中做出重要助力,柴进他们也感到开心。

    夸完之后,杭雨说回正事:“其实这个系统还没有完善,我会让柴进他们留下来,全程跟踪你们的工程规划和建设,尽可能地搜集数据。”

    邵新鹏心情大好,说道:“没有问题,我会让人配合你们的工作。”

    这款系统完善以后,他们也要用的,没理由拒绝杭雨的要求。

    “既然如此,我就不打扰你们的工作了,希望以后还有见面的机会。”杭雨说道,对技术人员他一向都很敬重。

    “这么快,不留下来吃顿饭?”邵新鹏问道。

    “不了,我也有工作。”杭雨说道。

    邵新鹏没有强求,因为杭雨不是技术人员,跟他还真没什么好说的。

    “柴进,你们好好在这工作,吃住有邵总工安排,想回家可以轮流回来。”临走前,杭雨特别嘱咐了柴进几句,免得他们不知所措。

    “你们放心,我们这里的伙食还是可以的。”邵新鹏笑着道。

    柴进腼腆地笑了笑,点头表示知道了。

第542章 大数据应用() 
章节重复,明天刷新

    ——

    青岛海湾大桥前期工作经历了规划、预可、工可、初设、施工图设计、招投标和施工等阶段。从1993年进行规划研究,至2006年12月开工。

    九三年我国什么经济水平,什么科技水平,国人自信心普遍很低。

    可是这样的情况下,我国政府却已经在规划一座世界最长的桥。

    在邵新鹏的带领下,他们来到施工现场巡视。

    杭雨望着广阔的大海,听着胶州湾的波涛,不禁为这个工程而触动。他联想到自己所奋斗的事业,每次投资大项目,杭雨都会怀疑自己能不能行。

    比如投资手机屏幕的研发,杭雨心下也有点怀疑,我们的工程师有没有这个水平。不过理智告诉他,我们的工程师是可以的,所以杭雨毅然投了大笔资金。

    工程师们没有让他失望,别人能做的,我们也能做出来。

    “邵总工,我可以拍照留念吗?”秋雪燕礼貌地问道。

    “当然可以,又不是什么机密工程。”邵新鹏笑着道。

    于是秋雪燕拿出手机,拍摄波澜壮阔的胶州湾,拍摄正在实施的工程。

    “邵总工,如果我现在微博说,我们要建设一条世界最长的大桥,你猜会得到什么评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