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清爽人生 >

第247部分

重生之清爽人生-第247部分

小说: 重生之清爽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杭雨开设的二手货更加齐全,分类更多,可以给二手车市场带来更大的人流量。人流量一大,盈利点更多,对双方都有很大好处。

    人流量达到一定程度后,甚至可以带动周边产业。

    比如饭馆小吃交通之类的。

第487章 第三方的力量() 
一  杭雨一直很强调跟第三方合作,而不是单纯地给他们构建一个平台。

    在物流和质检这两个关卡集合,可以提升整个平台的商品质量。不过光是物流合作,便使得江燕公司的工作量大了很多很多。

    物流不是免费的,可以把钱赚回来,规模大点无所谓。

    如果收钱质检,估计第三方宁愿自己运回去卖。

    杭雨决定推出二手专区特有的信誉制度,第三方店家参与江燕公司的质检体系,可以得到特别的质量标识,提升他们的店铺信誉度。

    货物想进入联姻公司的二手车市场网络,也必须通过他们的质检。这样一来,如果第三方想卖得好,就必须花钱让江燕公司质检。

    杭雨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资本优势,以利诱之,便可控制第三方。

    不像阿里的淘宝,跟第三方基本谈不上合作,纯粹搭建一个平台。对于第三方来说,这样的平台更自由更轻松,但从长远发展来看其实不太好。

    第三方的力量十分庞大,完全放任它们自己去搞,只能发挥两三成实力。但是通过紧密合作的手段,带领它们一起做生意,可以发挥出六七成实力。

    中国宝贝能这么快垄断国内代购市场,跟江燕公司的领导密不可分。如果当初杭雨没有搞自有配送和物流,没有把第三方纳入进来,估计在阿里搞“市场化”的时候,就被全球购打败了。

    不久前阿里搞代购市场化,声势浩大,却没有对中国宝贝根本影响。主要原因便是中国宝贝的第三方,尤其是实力较强的大店主们,都在江燕公司的合作名单上。

    合作不仅对江燕公司有好处,对第三方也有好处,可谓双赢。

    “要开二手专区了,看来我们也得准备一下,到时候拔个头筹。”

    “日本这边有专门的二手市场,或许可以淘些宝贝回来。”

    “批量采购二手货不比新品,质量很难保证,不知道能不能赚钱。”

    “。。。。。。”

    公告发出去后,得到了第三方的广泛回应,相当多的店主表示要参与进来分一杯羹。不过看到关于质量检测的规定计划,大店主们表示担忧。

    他们采购很难保证质量,但是到了江燕公司这里,却要求质检。

    “万一我采购一批二手货,到了你们那质检不过关,岂不是白费钱。如果我们自己也要搞质检,工程量太大,我们可办不起。”有的店主表示二手生意不好做。

    “很简单,我们会在各国采购店建设质检车间,用专业设备监测。你们可以在我们的采购店收货,等我们质检完成后,再跟供应商签合同。”杭雨说道。

    因为方案是杭雨提出来的,所以他亲自在店主朋友圈说明。

    “你们的采购店有那么大吗。”有店主质疑道。

    “不够大就扩建,肯定不会让你们在马路边收货。”杭雨说道。

    “好,有杭董这句话我们就放心了。”店主们纷纷表示认可。

    店主们心里清楚,杭雨靠他们赚钱,也会赚他们的钱。

    但是大家也清楚,杭雨的服务质量可靠,赚的也是“良心钱”。

    ——

    “董事长,明天江都小学办捐献仪式,你要不要亲自去致词。”杜振华问道。

    “算了,最近名声不太好。”杭雨说道。

    在刘盛建的建议下,杭雨向自己的母校和江都其他一些小学,捐献了十七栋教学楼。建设项目全部交给杭有功,现在已经打好地基,在正式建设之前有一个仪式。

    本来杭雨是准备去说两句的,顺便跟母校的老师们聊一聊。但是这几天的舆论风波,令杭雨的个人名誉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他不想出现在媒体前面。

    “这样,让杨总和我父亲去,正好夫妻一起。”杭雨说道。

    “好,我去通知杨总。”杜振华道。

    “对了,你有没有考虑好,是留在总部还是去国际上闯。”杭雨问道。

    “已经准备好了吗?”杜振华问道。

    “这取决于你。”杭雨笑着道。

    杜振华先是一怔,随便品味出“闯”字的味道来。

    也就是说,杜振华如果选择国际市场,他必须自己去闯。

    当然,江燕公司是他的后盾,杜振华不用担心后勤问题。只要有能力,他便可以在国际上创出一片天来,未来成就绝不会比留在国内低。

    “我愿意去国际上闯一闯!”杜振华下定决心。

    他知道,如果杭雨第二次问他还犹犹豫豫的,肯定会被看轻。

    而且他已经思考很久了,国际两个字,对他的吸引力很大。

    “好,回头你跟人事部说,再给我招聘一个秘书。你把新秘书带出来后,就去外国考察电商市场,从哪个国家开始做,怎么做,写一份详细的报告回来。”杭雨说道。

    “恩,我明白。”杜振华颇为激动。

    不过很快他就冷静下来,因为要带出一个合格的秘书,要点时间。

    走出办公室后,杜振华心里估算,春节后应该可以出发。

    在江燕公司工作这么久,杜振华即展现了他的能力,也学到了很多东西。他的能力一直都在增长,眼界一直都在提升,所以才会做出去国际闯荡的决定。

    杜振华名义上只是杭雨的秘书,因为他能接触到公司所有的事务,所以对公司的大局十分了解。包括公司发展前景,互联网发展前景,自然而然,杜振华的格局也壮大许多。

    在他看来,总部总经理这个职位,才是真正的董事长助理。

    杭雨才是总部真正的理事人,有他在头顶上,总经理的权利不大。但是去了国际上,当了国际公司的总经理,那权利绝对一万之下万人之上。

    至于能否在国际上闯出一片天,杜振华对自己的能力还是很自信的。

    而且那天杭雨跟杰克马商谈国际事务时,杜振华在一边听得明白,得到不少启发。

    “不成功便成仁!”杜振华握紧了拳头,浑身都是干劲。

    随后他去通知杨怡恩,让她代表江燕公司去参加江都小学的捐献仪式。

第488章 捐献教学楼() 
一  章节重复,明天刷新

    ——

    杨怡恩倒是不介意去参加仪式,因为她的秘书宋莲也培养起来了,很多事物可以让她去办,杨怡恩反而比以前轻松了很多。

    宋莲作为总经理秘书,很熟悉总经理的工作内容,也是总经理职位的强力竞争者之一。至于其他部门的经理,大部门经理的实际权责比总经理还强,估计懒得竞争,小部门经理没有竞争力。正如杜振华所分析,因为杭雨的存在,总部总经理的权责不够强。

    却说杨怡恩来到杭雨曾经就读的江都小学,看到昔日熟悉的风景,不禁涌起一丝怀念。杭雨刚上小学的时候,因为家里离得比较远,杨怡恩经常骑自行车来接他。

    那时家里真穷,住在农村的土房子里,只有一台黑白电视机。自然,杭雨当时穿着也很穷酸,一双凉鞋补了又补,却挡不住他天真顽皮地到处奔跑。

    想起杭雨小时候的模样,杨怡恩的眼眶竟然红了。

    她想起当时为了让杭雨在起跑线上赶上别人,丈夫杭有功在外地打工,做水泥工,从小工做到师傅,赚点钱不舍得花,让杭雨去读幼儿园。

    要知道幼儿园花费比小学还多,而且那时农村孩子一般不读幼儿园的。便是杭雨的爷爷奶奶,也劝他们夫妻不用浪费钱,但杨怡恩和杭有功坚持要让杭雨读幼儿园。

    现在想想,杨怡恩觉得以前的一切努力都没有白费。

    不过若是他们知道,杭雨其实是重生的,估计就不会那么想了。其实读不读幼儿园,影响还真心不大,甚至小学成绩好坏的影响都不是很大。

    关键还在于中学高中,这一段青春期,叛逆期的发展状况。

    “杭先生,杨女士,欢迎来到江都小学。”校长苏人居带着一帮老师和小学生,在学校门口挂红幅,捧着花儿欢迎杨怡恩和杭有功。

    俩夫妻一个助理没带,自己开车来的,没料到会有这样的阵仗。

    不过想想也是,对于他们来说捐献几栋教学楼不算什么,但是对于一个年久失修,几乎要淘汰的小学来说,两栋崭新的教学楼和几车书本体育用品,绝对是大力相助。

    小学生们都穿着校服,带着红领巾,在老师的指挥下唱起歌儿。

    看着这些可爱的学生,杨怡恩和杭有功相视一眼,露出和蔼的笑容。

    走进校园,首先看到一头石制的大象滑梯,那是孩子们最爱玩的。滑梯旁边有几张石制的乒乓球桌,杭雨以前就在这里打乒乓球,风吹雨淋不知多少年,球桌表面凹凸不平,已经不适合打球了。

    校园内绿化做的不错,一排排高大的树木,显露出这里的古老年岁。往里面走五十多米,看到江都小学唯一一栋五层的教学楼,墙壁外面都裂开了。

    教学楼一侧裂开太严重,甚至用笔刷了“危墙小心”的大字。

    “说实话,如果没有你们的捐助,最多再坚持两年,我们这所小学就要关门了。因为校园设施太落后,体育用品几乎都是坏的,好多家长不愿意把孩子送来我们这里。五年前我们这里有八百多名学生,现在只有一百多名学生,十多名老师。”苏人居说道。

    杨怡恩倒是不介意去参加仪式,因为她的秘书宋莲也培养起来了,很多事物可以让她去办,杨怡恩反而比以前轻松了很多。

    宋莲作为总经理秘书,很熟悉总经理的工作内容,也是总经理职位的强力竞争者之一。至于其他部门的经理,大部门经理的实际权责比总经理还强,估计懒得竞争,小部门经理没有竞争力。正如杜振华所分析,因为杭雨的存在,总部总经理的权责不够强。

    却说杨怡恩来到杭雨曾经就读的江都小学,看到昔日熟悉的风景,不禁涌起一丝怀念。杭雨刚上小学的时候,因为家里离得比较远,杨怡恩经常骑自行车来接他。

    那时家里真穷,住在农村的土房子里,只有一台黑白电视机。自然,杭雨当时穿着也很穷酸,一双凉鞋补了又补,却挡不住他天真顽皮地到处奔跑。

    想起杭雨小时候的模样,杨怡恩的眼眶竟然红了。

    她想起当时为了让杭雨在起跑线上赶上别人,丈夫杭有功在外地打工,做水泥工,从小工做到师傅,赚点钱不舍得花,让杭雨去读幼儿园。

    要知道幼儿园花费比小学还多,而且那时农村孩子一般不读幼儿园的。便是杭雨的爷爷奶奶,也劝他们夫妻不用浪费钱,但杨怡恩和杭有功坚持要让杭雨读幼儿园。

    现在想想,杨怡恩觉得以前的一切努力都没有白费。

    不过若是他们知道,杭雨其实是重生的,估计就不会那么想了。其实读不读幼儿园,影响还真心不大,甚至小学成绩好坏的影响都不是很大。

    关键还在于中学高中,这一段青春期,叛逆期的发展状况。

    “杭先生,杨女士,欢迎来到江都小学。”校长苏人居带着一帮老师和小学生,在学校门口挂红幅,捧着花儿欢迎杨怡恩和杭有功。

    俩夫妻一个助理没带,自己开车来的,没料到会有这样的阵仗。

    不过想想也是,对于他们来说捐献几栋教学楼不算什么,但是对于一个年久失修,几乎要淘汰的小学来说,两栋崭新的教学楼和几车书本体育用品,绝对是大力相助。

    小学生们都穿着校服,带着红领巾,在老师的指挥下唱起歌儿。

    看着这些可爱的学生,杨怡恩和杭有功相视一眼,露出和蔼的笑容。

    走进校园,首先看到一头石制的大象滑梯,那是孩子们最爱玩的。滑梯旁边有几张石制的乒乓球桌,杭雨以前就在这里打乒乓球,风吹雨淋不知多少年,球桌表面凹凸不平,已经不适合打球了。

    校园内绿化做的不错,一排排高大的树木,显露出这里的古老年岁。往里面走五十多米,看到江都小学唯一一栋五层的教学楼,墙壁外面都裂开了。

    教学楼一侧裂开太严重,甚至用笔刷了“危墙小心”的大字。

    “说实话,如果没有你们的捐助,最多再坚持两年,我们这所小学就要关门了。因为校园设施太落后,体育用品几乎都是坏的,好多家长不愿意把孩子送来我们这里。五年前我们这里有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