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商路仕途 >

第308部分

重生之商路仕途-第308部分

小说: 重生之商路仕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受了这盒哈瓦那雪茄,柯察金利耶夫对李俊等人的态度明显热情了几分。没等李俊他们提出要求就主动提出来要带他们去看他的“宝贝们”。

    虽然柯察金没有点明,但在场的都知道他的那些宝贝肯定就是潜艇。在柯察金利耶夫的带领下,一行人先去了旁边这座庞大的露天船坞。

    站在高大的船闸上朝下探视,一艘黝黑的潜艇映入众人眼帘。虽然还有不少工人在忙着安装什么,但依然可以感受到它身上那股凌厉的气息。

    看到李俊等人惊奇的打量着自己的宝贝,感到特别自豪的柯察金利耶夫嘴里像放鞭炮似的介绍了一些这艘潜艇的情况。这是一艘877型柴电攻击型潜艇,现在工人正在铺设消音瓦,再有两个月就可以完工出海。

    观看完这艘没完工的潜艇,柯察金利耶夫又带着一行人驱车走了十来分钟在一排朝阿穆尔河探出的码头前停下来。

    从车上下来看着整齐排列在那些码头边上三艘潜艇露在水面的艇型,李俊脑海里跳出三个字“基洛级”。

    李俊不知道的是,这三艘“基洛级”并不全是国内的那种基洛级。前世国内购买的8艘基洛级中,只有最开始两艘是这种877型的外销版,生产厂家正是共青城造船厂。

    剩余6艘都是这种型号的升级版636型,生产厂家也不是共青城造船厂,只不过这两种型号的外观没有多大变化而已。

    顺着码头柯察金把他们带到了码头边上,看着离岸边几米远的潜艇,李俊心里既澎湃不已又感到遗憾。这些家伙虽然很强大很带劲可惜不是自己的东西,要是国家也拥有这种武备那该多好啊。

    “天哪,这些家伙多么强大呐”李俊一脸羡慕的夸赞了一句,然后转过脸朝旁边的柯察金利耶夫问到:“柯察金记,我们能上去吗?就在艇外面看看,我还是第一次离潜艇这么近呢。”

    听到李俊的请求柯察金站在那斟酌着没有说话,如果放在以前他想都不想就会拒绝。军用舰艇平时非特殊情况是严禁平民上去的,这也是为什么各国都会搞什么“开放日”的原因。

    但即便如此世界上还没有那个国家在潜艇上搞类似的活动,从这个角度来说潜艇永远和平民绝缘。更何况李俊等人还不是本国人,实事求是的说李俊的这个要求其实很过分。

    让他为难的是今天有点特殊,他看得出老朋友别尔夫对这几个人很重视,再加上老朋友也说了他们只是普通商人,如果自己拒绝说不定会损了老朋友面子。

    另外虽然才交往不久但这个李俊蛮对自己胃口的,再说人家还送了一份好礼给自己,这么做似乎也有点难为情。

    “柯察金,我看就让李总上去看看吧,反正在外面也没什么关系。”看出柯察金有所顾虑,别尔夫心里有点发急忍不住开口说到。

    听到别尔夫这样说,原本犹豫中的柯察金也不好再说不同意的话,强调了只能在艇身外面看看后才带着一行人顺着舷梯登上了面前这艘887型潜艇。

    :

第072章 决定() 
城市中心酒店,李俊躺在床上两只手指捏着一片小黑块借着床头的灯光已经观察了好一会,除了看出这是一种橡胶制外,怎么也看不懂这玩意就能消音。

    这是一块消音瓦的残片,是他下午在潜艇上参观时趁柯察金利耶夫不注意时偷偷捡的。他不知道自己当时哪来的胆子,但反正最后还是趁系鞋带的机会把这小块消音瓦塞进了自己的鞋子里。

    “算了,不看了,睡觉吧,陈大哥明天应该能到了吧,也不知道能不能把这玩意给破解出来。”翻来覆去看不出什么门道,想到明天还有事李俊嘀咕了几句,把残片放进旅行包夹层关灯睡觉。

    他已经决定把残片带回去交给孔行山去处理,本来他是想带回去直接交给李如龙,但后来想想还是改主意了。

    要是让老头子知道自己跑到这里来当了一回“间谍”,估计自己以后别想有好日子过,李俊可不想做这种出力不讨好的傻事。

    拖着疲惫的身子拉开家门扯亮电灯从餐桌托盘里拿出一只玻璃杯,列夫洛维奇提起一只热水瓶开始倒水。

    等耳边传来妻子的惊呼声他想起自己在干什么已经来不及了,看着餐桌上溢出的一滩水渍列夫放下热水瓶想找抹布,艾丽莎娃已经拿着抹布从厨房里出来擦起来。

    “亲爱的,咱们不想彼得大哥的事了好吗?咱们就好好的过日子,你这个样子让我很害怕。”艾丽莎娃擦着桌子低声劝到,但脸上的担忧却怎么也遮掩不住。

    昨天晚上从医院一回到家,她就看到丈夫一个人坐在餐桌边对着一叠钱喝闷酒。最初她还以为他和彼得洛夫斯基吵架了,再三追问下丈夫才把彼得洛夫斯基以及依索比亚的事全说给了她听。

    刚听到那些事她也非常震惊和难过,但晚上躺在床上她却想通了。厂里有人在外面赚钱她早就知道,其中不少还是党龄很长的老党员,难道他们都背叛了自己的信仰吗?可问题是他们并不是追求奢侈的享受而是为了养家糊口。如果厂里能够让大家保持平稳的生活,谁又愿意去做这样的事呢?

    为了这件事她和丈夫交流过好几次,但丈夫似乎还是没想通。可是看到他这幅精神恍惚神思不属的样子实在让她担心,她怕长时间这样丈夫会发疯的,如果真那样的话这个家就完了。到那时候她怎么办?两个孩子怎么办?

    “亲爱的,是我不好让你担心了。你放心吧我已经想通了。其实早上你说的很对,你放心我一定会让你们母子三个过上好日子的。”看到妻子满脸的担心,列夫洛维奇感到心脏像被刀刺了似的发疼,走上去把她拥在怀里柔声安慰到。

    听到丈夫这么说,靠在列夫怀抱里的艾丽莎娃心慢慢安定下来。她不知道丈夫是不是真的解开了心结,但只要丈夫不完全纠结在这个魔魇里,她相信丈夫能够慢慢的恢复正常的。

    原先日子好过时她不觉得丈夫有多重要,但后来光景不好了特别母亲住院之后,她终于意识到丈夫对这个家的重要性。这并不是说丈夫能赚多少钱的问题,况且丈夫的工资比过去少多了。而是她发现无论碰到什么困难,只要有他在身边她就觉得心里特别的踏实。

    感受到妻子微微颤抖的身躯慢慢的趋于平静,列夫洛维奇想到白天的一些遭遇暗暗叹了口长气心里坚定了主意。这么多人都这样了靠自己一个人又怎么能改变这种不好的现象,况且自己又怎么忍心断了他们的生路?既然如此那不如离去眼不见为净,更何况这也确实是个让老婆孩子过上好日子的机会。

    今天早上上班之后,列夫在办公室里看了一会儿图纸就出去了,他还是不太相信彼得的那些话想要亲自去证实。抱着这种心思他到几个车间里走了走结果很让他难过,这种接私活的情况已经非常普遍了,甚至有些人上班时都在做。

    不过列夫洛维奇并不死心,他觉得这些都是普通工人思想觉悟本身就不高。心事重重的回到办公室刚坐了不久,办公室就来人通知他院长尼古拉维克有事找他,列夫洛维奇立即打起精神出了办公室。在共青城分厂特别是研发人员心中,尼古拉维克的威信之高甚至比厂党委记库德里亚什还要高。

    这里面除了职务因素还因为他是特级研究员并是莫斯科大学机械动力学特聘教授,厂里的研发人员不是他的学生也曾接受过他的指点和教导,列夫洛维奇就是他的学生之一。

    “列夫,你有没有想过去外国工作一段时间?”等列夫洛维奇向自己鞠躬行完师礼又自己动手倒好水在沙发里坐下,尼古拉维克一开口就进入正题。

    “去外国工作?不是进修?” 列夫皱了皱眉反问到,老师不说客套话的秉性他早就习惯了只是今天老师的用词有点奇怪而已,过去院里的人去国外都是学习进修,去工作还是第一次听到。

    “你应该听说了,厂里打算将几条生产线卖给华夏,他们要求援助一批的工程师,另外。。。。。。我觉得这是个机会,你考虑下过两天告诉我答案,就这事,去吧。”尼古拉维克把向农家集团转让嘎斯车生产线以及即将谈判的联合研发中心全部告诉了列夫洛维奇,没等他开口摆了摆手让他走人。

    看着列夫洛维奇起身走出办公室把门带上,尼古拉维克叹了口气揉着额头靠在高背椅里。列夫是厂里最出色的年轻研究员之一,三十不到的年纪就已经是副高级了。如果不是实在没办法他还真不想把他派出去。

    在联合创办研发中心这件事上,他之所以持赞同的意见,是因为他很清楚国内已经不能给他们提供相应的研究环境,而且他很担心这种状况会持续很长时间。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只消两到三年国家在这方面的技术就会落后欧美等国家很多,要知道这些资本主义国家才是祖国最强大的技术竞争对手。

    他也考虑过那些反对者的顾虑,但不能就因为怕别人偷师就故步自封,况且和农家集团合作利用他们的资金,自己这边也能持续保持技术积累,和被偷学去那一点点技术相比,这才是更重要的,可以说和农家集团合办研发中心完全是双赢的好事情。

    从进来到出来总共不过五分钟时间,走出院长办列夫洛维奇第一件事就是看了看腕上的手表,摇了摇头把注意力转移到老师说的出国工作的事上。

    老师既然说这是个机会看来他是赞同自己出国去华夏工作的,而且从对方提供的条件来看似乎真不错,当援助工程师的话,对方食宿全包月工资250到500美元。至于那个联合研发中心洽谈没正式开始,具体条件还不清楚了,但从对方承诺提供资金来看,应该对前往工作的人也不会差。

    每个月250到500美元可以说是很高的工资了,按照现在的汇率已经接近他全额工资的水平了。让列夫犹豫的是时间问题,对方要求援助工程师必须在他们那工作至少三年以上。如果自己去了那妻子和孩子怎么办?刚才老师也没说可不可以带家属,如果不能带他怎么能放心把她们丢在这里。

    “亲爱的,我想跟你商量一件事。”两个人抱在一起温存了片刻,列夫把妻子从怀抱里放开在艾丽莎娃光洁的额头上吻了吻轻轻按在旁边的椅子里,自己也拖了把过来坐下才爱怜的看着她说到。

    “亲爱的,我支持你去。你放心,我在家里会照顾好爸爸妈妈和宝贝们的。”等列夫洛维奇把去老师说的事原原本本说出来,艾丽莎娃根本没有丝毫犹豫就表明了支持的态度。

    她也知道不舍得丈夫一个人离家去远方工作,但这相比每个月几百美元的收入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呢?有了钱她就能让妈妈得到更好治疗,让孩子们过得更好,况且换一个地方也许丈夫就不会再为那些事烦恼了。至于夫妻分开不就是几年的时间吗,况且期间丈夫应该有回来探亲的假期吧。

    夫妻俩坐在那里商量了很久,直到艾丽莎娃连打哈欠两个人才发现不知不觉已经很晚了。艾丽莎娃打着哈欠站起来催促着丈夫去洗澡着自己转身回卧房。

    看着妻子的背影列夫快步钻进了卫生间随即传来哗哗的流水声,几分钟后随着卫生间里的灯熄灭,一个身影迅速从里面窜出来进了卧房,紧接着传来艾丽莎娃一声低呼随即变成了呢喃和喘息声。

    冉冉升起的朝阳给共青城披上了一层斑斓的光晕,在这层美丽的光晕中,一架银灰色的伊尔…76在城市上空转悠了几圈然后轰鸣着斜插消失在城市边际,这是从冰城飞来的KB159次航班。在飞机的经济舱里,陈广浩正透过舷窗打量着这个他并不陌生的城市。

    :

第073章 彼得的矛盾心理() 
在城市中心宾馆,李俊见到了陈广浩带过来的谈判组一行五人。说实话看到这个谈判组李俊不是一点点诧异。

    这有可能是世界上平均年龄最大的谈判组了,除了陈广浩和那个叫刘琦的稍微年轻点,其他三个都是“六零”级的老头。

    本来还想说陈广浩两句,谈判可是项伤脑筋的活,没有充沛的精力还谈个屁,这几个老人家都大把年纪哪里经得起折腾?但等他把几个老头的身份作了介绍,李俊也不得不承认这种组合似乎也不是不可以。

    和陈广浩差不多年纪的刘琦是沈丽从美国高薪聘请来的专业经理,而曾浩杰、赵卫国、黄成三个老头子都是从一汽和上汽请来的退休工程师。

    按照陈广浩的分工,谈判中涉及的资金安排、权力和义务等非技术问题将由他和刘琦负责,三个老工程师主要负责技术方面的问题。

    和几个人寒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