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东游记 >

第10部分

重生东游记-第10部分

小说: 重生东游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莫不是东海恶蛟又出来作乱了?”

    赵东来在内心嘀咕一句,脚下则加紧了速度往赵府方向赶去。

    不过仅只是走出三五步的距离,立即听到有些昏暗的小巷子中传来了一阵轻微的惨叫声。

    这一声惨叫的声响并不算大,若换在喧闹的集市中,估计不会有人注意到。

    可偏偏此刻的小巷在夜色笼罩之下宁静异常,哪怕一根针掉落在地都能发出回响。

    赵东来愣了愣神,脚步不由自主的停了下来。

    那股腥臭味仍然在鼻息间弥漫,而且似乎有越发浓郁的趋势。

    他甚至可以清楚感受到后背不断冒出来的冷汗,以及额上越来越多的汗珠。

    东来想发足狂奔,逃离这条幽暗死寂的小巷子。

    但理智告诉他,千万不能这么做。

    若是引起了潜伏在暗处那条恶蛟的注意,届时非但无法成功逃离,甚至还有可能给赵府带来灭顶之灾。

    想通了这一点之后,赵东来连忙收拾了一下有些纷乱的心情,站在原地深呼吸一口气,然后侧过身去,猫着腰往方才发出响动的方向走去。

    此时月色斜斜照射在小巷子旁边的屋舍上端,一点点银色光芒梳梳密密洒在巷子内的青石板小路上,折射出道道清冷的银光。

    赵东来走得异常小心,千层底真丝布靴踩在青石板路上,并没有散发出任何的声响,而那种浓密的腥臭之气则在小巷中四处弥漫,幽暗的巷子里,仅只能看清周身两米左右的事物,再远一点的地方,可就有些迷蒙了。

    往前走去二十米左右的距离,在小巷转角处的柱子后面,两条看上去颇为修长的大腿忽然伸了出来。

    这突如其来的变化令赵东来内心一惊,嘴里则不由自主的大声叫嚷了起来。

    原本他的内心就已经紧张至极,此时再大叫一声,就差没被当街吓尿了。

    而且更可怕的是,此处浓密的腥臭味表示,东海恶蛟极有可能就在附近。

    现在这一声大叫,无异于引狼入室啊。

    不过出乎赵东来意料之外的是,当他一声大叫过后,小巷中却并没有浮现东海恶蛟那身着黑衣的身影,除了先前那种死一般的宁静,以及柱子后面那两条看似无力的长腿外,并没有出现其它的变化。

    见预料中的东海恶蛟并没有出现,赵东来的内心总算是安定了几分。

    当下深呼吸一口气,硬着头皮奔到了柱子后面,打算一探究竟。

    目力所及之处,借着微弱的月光一打量,赫然发现眼前的柱子之下,居然斜斜的躺着一名白衣书生打扮的青年男子。

    此人年纪大约也就二十左右上下,身着一件白色的长袍,身材看上去极为修长,人长得倒也还算秀气。。。

    手中拿着一卷合订本的诗经,还有一块青色的玉佩散落在他的腰边不远处,月色下散发着淡淡的光晕。

    从此人的着装来看,显然应该是附近一带的书生,也有可能是前来京师准备赶考的应试举人。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此人安静的表情之下,却似乎已经没有了生命的气息,尤其是他那紧闭的双目,仿佛就和死掉的人没有两样。

    “喂!”

    赵东来站在旁边心惊胆颤的轻唤一声。

    如同意料这中那般,白衣书生并没有张嘴回答。

    巷子中仍然死一般的寂静,此刻仿佛全长安的人都消失了,仅仅只有赵东来和这个不省人事的书生而已。

    “你没事吧?”

    赵东来不甘心的走上前去,伸手推了推这白衣书生。

    然而仅只是这轻轻一推的力道,却把这斜倚在柱子上的书生给推得倒在了地上,先前还看似完好无损的头颅,居然随着这一推之力,咕噜噜的掉落到地面,然后带着鲜血朝赵东来的脚边滚了过去。

    “鬼啊!”

    赵东来当场被吓得怪叫一声,身体本身的往后跌倒。

    不等那颗掉落在地上书生头颅滚过来,赵东来已经连滚带爬的逃离小巷子,径直往赵府的方向狂奔而去。

    等回到赵府之后,立即命看门的下人紧紧关闭了大门,这才双腿一软跌坐在地,全身已经被冷汗濡湿,一颗小心脏更是快要从嗓子眼里跃出来。

    “少爷,你没事吧?”

    赵府的家丁见他一脸惊惧的坐在院内台阶上,担心他可能出了什么事,所以第一时间走上前来关切的询问。

    “没……没事……”

    赵东来心胆俱寒的伸手抹了抹额前的冷汗,这才故作镇定的吩咐:“今夜你所看到的一切,都不要对任何人说起,包括将军,知道吗?”

    “知道!”

    家丁见少爷表情如此严肃,连忙点头应承下来。

    在台阶上小憩片刻之后,赵东来原本纷乱的内心总算是镇定了些许。

    为免赵将军担心,他甚至没有到前厅去用膳,便独自一人回到了小阁楼中休息。

    好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并没有再发生什么奇怪的事情,赵府中也没有东海恶蛟的腥臭之味传来,这表明赵府暂时是安全的。

    是夜无事,第二天赵东来早早的便起床洗漱一番,独自一人赶着马车前往国子监去上课。

    当然他之所以去那么早,还有一个重大的原因,那就是想向韩愈打探一下与昨晚书生被杀之事的相关情况。

    然而到了书院之后,这才发现一向起早贪黑的韩愈,今天居然还没有来!

第二十章 韩湘子下凡() 
对于赵东来而言,在这个诺大的国子监内,虽然有着数十名代表着大唐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夫子以及文部官员,但除了韩愈以及唐傲等二人可以算是朋友之外,其它那些整天之乎者也挂在嘴边的老学究,都没有办法与赵东来这个从现代社会重生过来的人相处融洽。

    在主簿大殿内溜达了一圈之后,并没有看到韩愈那伟岸又不失儒雅的身影,东来只能无奈的叹息着回到了自己备课的场所。

    虽然说韩愈这个人平时的形象比较呆板,但他却是一个十足的消息通。

    长安城中哪怕有一点风吹草动,都能在第一时间被韩愈探听到,之前好几次与长安城有关的动向,几乎都是从韩愈的口中得知,所以从某些方面来说,韩愈除了是赵东来的顶头上司之外,甚至还是一个很可靠的新闻来源。

    没有探听到自己感兴趣的消息,赵东来的心情自然是有一些受挫的。

    不过考虑到自己也有好几天没有来过国子监了,有一些课文似乎都已经落下,所以最后赵东来还是强忍心中的好奇,老老实实回到了书院里去备课,以便能在上午的授课中有一个好的发挥。

    大约在辰牌时分,赵东来收拾了一些上课所用的装备,独自一个来到了书院二楼。

    这是他在受伤之后返回国子监上的第一堂课,为了不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他选择了在这一节课讲述陶渊明的人生点滴。

    好在赵东来重生之前历史学得还算不错,对于陶渊明这个人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加上事先也在书院里查过相关的文献典籍,所以走进课堂的那一刻,内心还是极为镇定的。

    “大家快看,今天居然是东来夫子的课!”

    “咦,听说他前段时间不是受伤了吗?”

    “怎么看他走路的样子,完全不像是受伤的人呢?”

    “我听人说前几天晚上,东来夫子在黄河楼中可是出尽了风头哦,如今长安城的大街小巷上,已经有很多人在背诵他前几日在黄河楼中所作之诗词呢!”

    二楼书院内原本安静学习的众学员看到赵东来缓步走近,一个个开始交头接耳的议论起来,其中不乏一些溢美之词,想来应该是那晚赵东来在黄河楼临场作诗的迭事,已经传到了民间吧。

    然而就在大家纷纷赞美之际,学员中却有一些人并不太识时务。

    “也不知道他是抄袭谁的呢!”

    “凭我对赵东来那小子的了解,虽然他确实颇有一些小才华,但也不至于厉害到超越曹子健的七步成诗!”

    很显然,说话的人便是那右相之子——李林朴。

    此人作为权倾朝野的右相之子,在国子监诸多莘莘学子之中,出身确实算得上是出类拔萃。

    也正因为出身比较高贵的原故,以至于他从小就养成了骄纵的习惯,在整个长安城中,除了对当今太子恭维有加之外,这李林朴基本上不会对此外的任何人假以颜色。

    平时在国子监中更是飞扬跋扈,欺负同窗学子,调戏长安少女,那更是家常便饭的事,尽管经常在课堂上被赵东来给整得很惨,但他还是改不了这种骄纵跋扈的坏毛病。

    至于用心学习?那是不存在的!

    以他老爹在朝中的势力,就算他大字不识一箩筐,将来进入官场那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所以有时候不得不感叹“论投胎的重要性。”

    不过话又说回来,李林朴这个人的学识,以及他对待功课的态度,确实与他高贵的身份背道而驰,完全不成正比。

    “李林朴,听你这语气,似乎对东来夫子很了解啊?”

    在距离李林朴课桌大约两米远的地方,一名长相清秀的少年好奇询问。

    这位少年的名字叫做白乐仙,乃是当朝尚书郎的儿子,也是一位出身高贵的官二代,同样身出官宦家族,但他的性情却与李林朴完全背道而驰。

    正如他那清秀的长相一般,此人性格也是相当的平和,并且极为勤学好问,在这个由官二代组成的书院内,他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学霸级人物。

    “我当然了解赵东来那家伙啊!”

    李林朴不以为然的扬了扬眉,复又压低声音回应:“你大概不知道吧,赵东来很小的时候,就曾与我一起做太子的陪读,而且时间长达三年之久。”。。

    “所以我对赵东来的了解,绝对不是你们这些人可以相提并论的。”

    “我才不信呢!”

    白乐仙不以为然的将头扭过去,不再听信李林朴说的话。

    “咳咳!”

    此时赵东来已经走到了二楼书院的讲桌前,站在台前做作的轻咳一声之后,眼角余光忽然打量到了书院东北角最后排的位置上,居然安静的坐着一个相貌英俊不凡的陌生年轻人。

    此人看上去也就十八九岁的年纪,比赵东来本人小不了多少,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一眨一闭之间,似乎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轮廓分明的脸蛋上,更是写满了淡定从容的表情。

    虽然只是一袭普通的素色长衫在身,但却完全遮不住他呼之欲出的良好气质。

    尽管衣着一般,打扮也相对简单,与现场那些动辄丝绸加身玉冠及顶的官二代有点格格不入的味道,但他哪怕仅仅只是安静的独处一角,却也丝毫不减风采。

    “这位同学是新来的吗?”赵东来半眯着眼睛盯着素衫青年好奇询顺。

    “回夫子。”

    素衫青年礼貌的从坐椅上站了起来,拱手道:“我叫韩湘子,是前天刚到国子监报道的插班生。”

    “如果我没有料错的话,您应该就是大名鼎鼎的东来夫子吧?”

    “你就是韩湘子?”

    盯着眼前这个与自己年龄相当的英俊青年,向来镇定自若的赵东来几乎下巴都要掉下去了。

    想不到前几天刚听韩愈提到韩湘子的大名,今天就见到了他本人!

    不过令赵东来有些哭笑不得的是,眼前这位英俊的素衫青年,显然要比曾经在新加坡版东游记里看到的湘子要英俊三分不止啊,而且人似乎也要年轻许多。

第二十一章 国子监百家争鸣() 
“是的夫子,我就是韩湘子。”

    “想必叔父已经向您提及过了。”韩湘子不无礼貌的回应。

    “嗯。”

    赵东来轻轻的点了点头,强行按捺住内心的悸动,然后朝韩湘子挥了挥手,示意他坐下。

    经过这一个小插曲之后,赵东来没有再多说其它废话,一心一意的给大家讲起课来。

    大概是因为有好几天没有到书院来的原故,加上不肯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又是东来最喜欢的文人,所以这一节课他讲得格外的认真而激动,当说到“归去来兮”这一篇文章的时候,更是忍不住有种要引吭高歌的冲动。

    夫子表现的如此投入,学生们自然也是听得格外认真而享受。

    其实在大唐长安城中,许多官员的子女在学习方面都是相当刻苦而努力的,并不像现代社会中那些“二世祖”一样骄奢淫逸。

    当然个别人可能要除外,比如说李林朴这类人,就像是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在这个快要临近秋试会考的紧要关头,这些官员的子弟更是卯足了劲要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