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侠道 >

第128部分

侠道-第128部分

小说: 侠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娅嘿嘿一笑,道:“你不是怕死吗?那行,就别跟我和师姐回去了。”

    李咏鸣闻言顿时气来,猛地吸口寒气,双目圆睁,撸起双拳欲要发火,忽而将气渐渐呼出,神情顿时又缓和,笑嘻嘻说道:“小娅姐姐,别开玩笑了,此事非彼事,彼事非此事,不能混淆,我怕死的很,你又不是不知道,何必呢?何苦呢?”

    此时对李咏鸣而言就如生死关头那般,甚是紧张,本性全露,再无做作,众人瞧他神情均不禁摇了摇头,甚感遗憾,没想一个大好青年竟是如此贪生怕死之辈,连一介女流不如,真是丢尽天下男儿颜面。

    小娅,道:“就是知道你怕死,才叫你。”

    李咏鸣好奇的问道:“为什么?”

    小娅回道:“因为你跑的快,相信世上,应该没几人比你还跑的快的了!”

    李咏鸣点了点头,道:“这倒不可否认,大爷我轻功连周武也是比不上的。”云慧琴与小娅均知自天池之前他从未见过周武,此话尽是吹牛,但也不好揭穿,也不置可否。说完接着又道:“所以这样的事情,最好别叫我,一有事老子……大爷我肯定是第一个逃跑,实在是太伤士气,应该找个不怕死的跟你们去才行!”话到一半忽觉太过嚣张,怕惹小娅生气又再为难,急忙将“老子”改口称为“大爷”。

    小娅,道:“你轻功好,可以做很多事,比如打探情况,通告消息。”

    李咏鸣听完想了会儿,说道:“是这些事吗,好像不是很危险哦。”仍是不放心,再问道:“危险吗?”

    小娅跟他说起来不禁渐觉烦躁,翘嘴道:“危险也得去,不危险也得去,总之必须去!”

    陈贺听小娅说完,想起来李咏鸣轻功确实高超非凡,与救自己的那白衫汉子有的一比,若是此行有他诸事定能轻松许多。哈哈一笑,说道:“李兄弟,你放心好了,若是有危险,你们先跑,不会累及你的。”

    李咏鸣得陈贺承诺方稍安心,说道:“陈大侠,有你这话就行了,大侠说话向来都是一言九鼎,驷马难追的。”未免陈贺之后变卦,要自己行危险之事,便趁先好话说尽,将高帽子戴上。

第一百九十四章 双王之争() 
原来,多齐想到此番会议,关系大清国运,切不能辜负皇兄期望,而自己又无神算妙计,应付此次巨变的计策,可谓全指望在帐内诸将身上,若是有人顾全自身利益,不言不语,论不出良策,或不能军心一致,坏了国家大事,可真是罪该万死,于是心情坚狠,议前便立下此军令状。

    此言一出就连姚封也是不禁一怔,接着只听到多齐继续说道:“皇兄生前未立嗣子,临终时一直为此惶恐不安,特命亲信传口谕于小王,火速回京,为将来继承之事周旋,切不能以致内乱,使大清国运衰退,有君赐虎符为证。”说完将皇太极命纳兰德转交于自己的那半边虎符,和放在军中大营的那半边虎符一合,与众人看。

    众人一看,果然无差,既然如此,倒也少了许多顾虑,毕竟私底下如此言论,若无甚名义,可是犯了抄家灭族之罪,但若是授命于君可又另当别论。

    诸将默默思虑的会儿,又纷纷议论,倒也积极,多齐瞧着心里渐渐舒服,俄而参领中有一位年长者,站出躬身,说道:“启禀王爷,依末将之见,未来几日吉凶未卜,王爷行事可要诸多小心,当下为了皇位,肃清王和和硕睿亲王已是剑拔弩张,在王爷未来之前,两位亲王已先后来营,令我等听候差遣,末将等人均不敢得罪,都是以官微职卑不能作主,或是受命于皇上之由搪塞了,这时你已归来,恐怕二位亲王闻讯之后便会先后到来。”

    多齐闻言,点头应道:“偌伦老将军所言甚是,可不知有何良策,防止二位亲王争斗?”

第一百九十四章 计策难出() 
原来,多齐想到此番会议,关系大清国运,切不能辜负皇兄期望,而自己又无神算妙计,应付此次巨变的计策,可谓全指望在帐内诸将身上,若是有人顾全自身利益,不言不语,论不出良策,或不能军心一致,坏了国家大事,可真是罪该万死,于是心情坚狠,议前便立下此军令状。

    此言一出就连姚封也是不禁一怔,接着只听到多齐继续说道:“皇兄生前未立嗣子,临终时一直为此惶恐不安,特命亲信传口谕于小王,火速回京,为将来继承之事周旋,切不能以致内乱,使大清国运衰退,有君赐虎符为证。”说完将皇太极命纳兰德转交于自己的那半边虎符,和放在军中大营的那半边虎符一合,与众人看。

    众人惊奇一看,果然无差,既然如此,倒也少了许多顾虑,毕竟私底下言论储君之事,可是犯了抄家灭族之罪,但若是授命于君可又另当别论。

    诸将默默思虑的会儿,方纷纷议论,倒也积极,多齐瞧着心里渐渐舒服,俄而参领中有一位年长者,站出躬身,说道:“启禀王爷,依末将之见,未来几日吉凶未卜,王爷行事可要诸多小心,当下为了皇位,肃清王和和硕睿亲王已是剑拔弩张,在王爷未来之前,两位亲王已先后来营,令我等听候差遣,末将等人均不敢得罪,都是以官微职卑不能作主,或是受命于皇上之由搪塞了,这时你已归来,恐怕二位亲王闻讯之后便会先后到来。”

    多齐闻言,点头应道:“偌伦老将军所言甚是,可不知有何良策防止二位亲王争斗?”

    诸将见多齐毫不惊讶之色,似乎早已知晓二王之争,无不又是一惊,心想:“原来王爷是有备而来,并非年轻蛮横!”想到这些自是对多齐另眼相看。

    其实他们哪知多齐惶惶之心,全靠念力自定,否则颤颤之意就要显露于形了。偌伦在军中辈分最高,少时曾随努尔哈赤亲征无数,又历皇太极盛世,向将国运看得比自家性命重要,这时既然王爷也是热血之人,性情相符,话语自然随和了起来,说道:“依老夫之见,王爷当务之急,第一、这两日应当积极整顿军务,以防不备;第二、应当前往祭拜吾皇,趁机暗访皇后询问计策。”

    诸将闻言均是点头称赞。

    多齐也是点了点头,说道:“老将军所言甚是,不知可还有其他策略。”

    偌伦摇了摇头,说道:“老夫智力有限,只能想到这些,不得当之处,还请王爷和诸位将军指点。”

    多齐笑道:“老将军,大伙儿都是在商讨议论,谁也不敢保证自己的就是万全之策,大家尽情言论,本王担保诸位安全。”接着向其他人问道:“不知各位还有何良策?”

    这时又有一人站出,道:“王爷偌伦老将军所言甚合我等心意,不过末将仍有拙计。”

    多齐高兴道:“将军请讲。”

    那人,道:“既然王爷要进宫拜见皇后,何不趁机献计与皇后,令他选一位阿哥承继大统,这样一来,朝野上下必无争议,内乱自可化解。”

    此言一出诸将立有异论,一方觉得计策甚妙,一方却觉得大为不妥,多齐急忙从中调停,问有异议的一方道:“几位将军觉得有何不妥之处,说出来让大家参考参考如何?”

    其中一位参领走出,说道:“启禀王爷,我旗列为上三旗之一,自然是要全心全意支持先皇子嗣,若皇后有子嗣我们全力拥立,朝野上下也无可厚非,然皇后并无子嗣,纵观诸位阿哥能继承大位者唯有大阿哥肃亲王,若是皇后立了其他阿哥,依末将之见这恐只会惹得两位亲王都是不爽,后果实是难测!”

    待其说完,接着另有一人走出说道:“既然众位阿哥中唯有肃清王有能继承大统,为何不直接亮明身份支持,若肃清王得上三旗鼎力支持,量和硕睿亲王也不敢乱来,但换做其他阿哥继承大统,恐怕祸事生起时,无一位是和硕睿亲王对手。”

    上三旗任何一旗实力远胜其他五旗中的一旗,这时论到实力比拼,无不自信,但唯恐就是领军者无方以致败北。此人话语直接戳中诸人心思,均是安静了下来,若真是惹得多尔衮反叛,诸位阿哥中除了肃清王豪格能征善战之外,着实还未发现其他人。

    诸将又言了多条计策仍又是被互相反驳下去,到最后计穷时,忽然发觉仍只有偌伦老将军的那两句实用,其他都是弊大于利。

    多齐从一开始从未问过姚封计策,就是想让他纳众人之长,想出个万全之策,这时见众人已将计穷,于是向他问道:“姚叔叔,你可有何良策?”

    姚封明了多齐心思,暗地佩服他年纪轻轻,行事倒也老练,于是站出说道:“诸位参领所言,各有道理,当下局势风谲云诡,实大意不得,适才听各位高论,在下得下如此几点,还望诸位见解。”

第一百九十四章 誓立皇子() 


第一百九十四章 奉立皇子() 
多齐其实早也注意到此人,之前瞧他一直愣愣的坐着不动不言,故而也没太在意,又看他年纪与自己相仿,长的忠实,只道是愣头愣脑年轻经验不足,不敢在诸位长辈面前言论。

    虽有言过不论者杀,但见众人言论激情,为不坏气氛故而有心在言论之后惩罚,但也不会真将他杀害。这时见着姚封如此器重他,而他起身后,只见他身高体强,气宇轩昂,神态极是英勇,声如洪钟,霎时不禁另眼相看。

    此人起身后,便即跪下服罪,道:“末将不敢,只是末将年纪轻,经验不及诸位前辈,怕一出言便即惊着王爷和各位,故而只好先听再言!”

    多齐此时已瞧出此人非碌碌之辈,心知若还有新颖计策,非得从他和姚封身上出,必须让二人议论起来,于是说道:“鳌将军,现在你可以说说了。”

    这人受令道:“末将鳌拜遵命!”

    多齐点了点头,暗道:“原来此人叫鳌拜!”

    接着只听他说道:“启禀王爷,依末将之见,此次双王之争若从中旋窝到位,倒也不会出甚大事,最多不过是些局部骚乱,不足为虑。”

    多齐见他说的如此轻松,大觉惊讶,又看姚封点了点头以示赞许,更是惊奇,不知其中究有如何玄机,于是问道:“鳌将军何出此言?”

    鳌拜回道:“道,自然无为。若有相违者必遭天谴,相信如姚大人所言只要形成鼎足之势,量也乱不起来,依道法推衍,只怕能登基大位者……另……。”说到此处嘎然而止,面有为难之色。

    多齐听到此处以为是他不敢再说,于是鼓励道:“鳌大人,请说,有本王在此,尽可保你平安!”

    鳌拜顿了会儿,说道:“王爷,先机不可泄,否则是逆道而行,天谴轮至,我等恐都要坠入万劫不复之地。”

    多齐一怔,心想是何先机竟怎如此守口如瓶,不可对自己言明,疑惑之际望向姚封,只见他朝自己微微点了点头,便只得作罢。

    这时只听得姚封说道:“鳌大人见解独到,果真是年轻有为,不知有何计策?”

    鳌拜回道:“末将也无甚好计策,只不过依偌伦老将军所言,王爷进宫的时候,须多拜见几位才是。至于其他,行事必须有名,末将一时想不出,还望王爷和姚将军劳神。”

    多齐甚是赞同,自古以来,凡事终须得有个名义,如今若是打着旗帜完全支持肃清王豪格,他日也不便方便行事,这着实是个难题。

    行军调度之事,向来由姚封作主,此次行动名义自是难以想的周到,于是向姚封问道:“姚叔叔,你看,此次我旗以如何名义立稳跟脚?”

    姚封右手抚摸着下颚青须,反复拨弄了会儿,眯着眼睛,说道:“此时政局诡谲难测,真主难定,但依势推衍,在皇子中可能性较大,而当下又必须立鼎足之势,不如传出话去言我旗誓死只奉皇子为尊!如此一来,镶黄旗必也跟随!只要两黄旗行事统一,如此可断绝诸位王爷贝勒的念头!”

    正黄旗本属皇帝,姚封如此一说,诸将顿时和声高起,鳌拜更是拍掌大呼道:“此招甚妙!”

    众人瞧他如此激动,均是好奇不知妙在何处,多齐要待再问,姚封抢先截住,说道:“既然策略已定,至于战略布局细节,明日王爷自有安排,不过在此期间众位必须众志成城,王爷一夜未宿,需要养神片刻进宫,诸位先立即回去整顿兵马,全军上下枕戈寝甲。”

    多齐知道姚封如此,必有深意,于是只好打住原来念头,附和道:“小王星夜赶程,着实心身疲惫,须得歇息一阵方能思绪清晰,诸将立刻先按姚将军吩咐行事,记得将誓死奉立皇子的话速速传出去,。”

    诸将领命退出营帐后,只剩得多齐和姚封二人在帐内,多齐颇觉歉意的说道:“姚叔叔,之前将皇兄宾天之事,瞒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