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龙啸大秦 >

第60部分

龙啸大秦-第60部分

小说: 龙啸大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十九章 扁鹊子 神农尺(上)() 
第三十九章 扁鹊子 神农尺(上)

    话说夏无雎带着赵高上马飞奔出了王城,径直向着咸阳西南角的农家林赶去。

    二人一连飞奔,横穿街市,眼看再向西南几百步就要走出了王城,却是眼前蓦然出现一道宽阔的松柏林带,稀稀松松的种在西南角落里。

    赵高见四周并没有人居住的房屋,急忙对着夏无雎问道:“夏太医,这农家扁鹊医门,到底在何处?”

    夏无雎一笑,让赵高莫要着急,伸手遥指那松柏林,笑道:“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这农家扁鹊医门,就在这稀稀松松的松柏林后!”

    说着夏无雎一拍坐下大马,走进了松柏树林,只见林间阵阵清风,啾啾鸟鸣,苍松青翠,在这寒冬之日,却是咸阳仅有的一丝春色了。

    夏无雎跟赵高二人缓缓向着林中摸进,行走在丈高的松柏林下。

    却是不知,就在二人行过一片茂密松柏下时,头顶上却是十数个黑衣黑裤全身劲装的杀手,只见他们匍匐在松柏冠上,手中匕首长剑,烁烁着寒芒。

    此时太阳开始西斜,余晖映着一道长剑,闪出了一道寒芒,那寒芒不差偏毫的,正巧映过了赵高的眼睛。

    顿时赵高心中一凛,知道林上怕是藏有杀手,眼神示意一下夏无雎,却是高声断喝:“大胆贼子,简直目中无人,谁给尔等包天大胆,敢在王城之内行刺!”

    赵高的话,隐隐蕴含一股强大的内力,惊起林中飞鸟无数,呕哑嘲哳,冥冥飞鸿。

    话音才落,松柏一震强烈的抖动,十数名全身裹着黑衣的杀手,从松柏之上滑落,瞬间将赵高夏无雎二人团团围住。

    赵高眼中闪过一丝寒芒,只见那十数人下盘极其稳健,孔武有力,手中匕首闪着幽幽青光,显然淬着极其厉害的毒药,这些怕是天下数一数二的高手了。

    而长安侯生死垂危,六国诸王密兵出动,也不是没有可能,这帮人最大的嫌疑,便可能是赵国“黑衣”、楚国“吴钩”、魏国“苍獒”了。

    夏无雎神情惊恐,险些被杀手的强大杀气震慑下马,整个人匍匐在马背上,已经六神无主。

    此时,赵高一声冷笑,整个人气势收敛,从背后马下拿出一把奇特弓箭来,那弓箭全身黝黑,乃是檑木所铸,虎筋为弓弦,弓首刻着六条雷霆,一股浓浓的杀气,从弓之上传来,随后赵高闲手拈来,一支通体黑金的箭矢,被他捏在手中,搭弓射箭,一套动作极其流利。

    顿时,弦落处,便响起惊雷般的隆隆雷音,一道光华眨眼间流逝,众人还没来得及反应,西南方向便传来一声凄厉惨叫,众人闻声看去,却是齐齐一惊。

    只见一个黑衣杀手,被那黑金箭矢,贯心而过,死死钉在了松柏之上,殷红的鲜血,顺着苍翠松柏留下,汇聚一滩,格外刺眼。

    为首杀手顿时一惊,瞳孔猛的一缩,厉声喝道:“天下九大神弓之一的夜枭天诛,弓箭谱排名第二,仅此于道家神宗的龙雀!”

    赵高闻言一笑,眼中一丝寒芒掠过,冷冷道:“既然知道,还不快滚!”

    为首杀手怒极反笑,对着四周人马一挥手,顿时十数人如猎豹般猛的窜出,居然同时对着赵高发动了进攻。

    风中冷冷传来为首杀手的冷笑声:“你能射杀一人,却不能同时射杀四面八方的人,用一人之命,换你一命值了!”

    赵高闻言脸色大变,整个人全身皮肤紧绷,一个后空翻,双脚连点虚空一十八下,整个人徒然拔高三尺,一手拉弓,一手搭箭,随后九道惊雷之音响起,却是用出了天诛绝杀之技——九星灭天!

    那九道犹如黑龙的箭矢,破空而去,如一张雷网,向着四面八方蔓延。

    眨眼间传来九声凄厉惨叫,人数去了一半,可是赵高箭壶之中已经没有弓箭了。

    一看,赵高脸色突变,暗叫不好。

    此时为首杀手惊怒之下,手中长剑猛地对着赵高劈出,攻势凶猛。

    赵高见此,一声长啸,整个身影如狸猫般灵巧,一闪身险险避过为首杀手的长剑,随后手中也掏出一把匕首,对着来袭之人扫出了凌厉的攻击。

    顿时、长剑跟匕首猛的一碰,只见为首杀手手中长剑轻颤,随后又化作了十道剑光,攻向赵高。

    一时间,两人在空中一连相战了数十招,金铁交鸣的声音连珠响起,一轮快剑之下,赵高堪堪抵住了杀手的攻击,却是踉跄的后退。

    为首杀手这一轮快战下来,也不禁脸色苍白,他一人单剑,对抗赵高,可是谁知赵高内力居然无比深厚,顿时被那力逾千钧的反震之力,震得气血翻涌。

    这天下有谁能想到,帝国王宫一个内侍令,居然是一个深藏不露的高手,更是拥有号称“天下邪尊”的神弓天诛!

    此时杀手合围,赵高仗着自己心思灵巧,一边应对,一边想着对策,这帮杀手武力不俗,如果死打硬拼,恐怕难以取胜。

    谁知,就在赵高这一思索下,被为首杀手找到了空子,只见他乘着赵高心神分散之际,乘虚而入,手中长剑一个旋转,直刺赵高咽喉而来!

    赵高顿时一惊,他早看出这个为首杀手是七国一顶一的剑客,此时见他势若猛虎扑兔般直刺而来,居然无暇阻挡,眼看命在旦夕。

    就在此时,苍松竹柏林间,风声大起,一道大喝从深处传来:“贼子,敢在农家扁鹊医门闹事,杀!”

    为首杀手闻听风声,骇然回首,双目却是耀眼寒芒,感觉林间之中,铺天盖地的剑气而来。

    惶恐之间,为首杀手拼劲全力,一面仓皇临危反抗,一面迅速倒退。

    眨眼间林中冲出了七人,那七人一成年男子在前,六个少年在后,皆是一身长袍,长袍之上修满了山川花草,手中长剑奇特,却是一柄玄玉尺,以尺为剑,更甚利刃,却是农家扁鹊医门的特有武器,类似神农尺的剑尺,一种无锋无刃的剑器。

    七国早有传闻:“扁鹊大爱,剑尺无锋!”

    为首之人面如寒山,眼若寒星,手中剑尺却不同于其他六人,那剑尺颜色更加深厚,仿佛经历了亘古沧桑,一种绝霸杀气而出。

    为首杀手见此,一咬牙,手中长剑直直刺去,可是还未到那扁鹊医门为首之人三寸外,手中长剑便被那浓绿的剑尺,震得寸寸断裂。

    为首杀手大惊失色,惊骇道:“扁鹊大爱,剑尺无锋,神农尺!”

    话音刚落,为首杀手一口鲜喷出,眼中十分不甘,在他倒地前,双手仍然死死握着断剑,而一片碎裂的剑片,却是深插进他了的咽喉。

    四周七八名杀手,见头领死去,顿时一声长哨,如潮水般退去。

    赵高看着为首翩翩男子,急忙上前说道:“王上令扁鹊子带神农尺入宫,救治长安侯!”

    那为首翩翩男子一听,急忙拱手回答:“在下便是扁鹊医门这一代扁鹊子,在下这就跟着足下进宫!”

    说着男子对着身后六人说道:“拿我药箱来!”

    六人之中一十二三岁少年急忙从后面拿出药箱背上,看着扁鹊子,笑道:“点跟着师傅进宫,给师傅帮把手!”

    扁鹊子拍了拍点的头,却是拿过药箱,自己背上,笑道:“点儿乖,在这里等师傅,如果师傅没有回来,你便跟着众师兄弟,离开咸阳,投奔你师叔的彭祖医门!”

    “师傅——!”六人闻言急忙大喝,眼中满是担忧。

    他们都知道,如果救治君侯成功,师傅不但没有危险,反而还会有大大的好处,可是如果一旦救不了,那师傅的命也保不住了!

    扁鹊子眼中十分平静,此时看向六位弟子,笑道:“我扁鹊医门人数最少,算上为师不过七人,但是从第一代扁鹊子开始,扁鹊医门历来都是一人行走天下,救治苍生,先师仙逝时说过,若得平生兼大爱,救得苍生是医门!这王侯将相,庶民苍生,在为师眼中,都是一样的,他们没有贫贱高下之分,孟子尽心上篇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说着扁鹊子,看向那些不过十二三岁的弟子,解释道:“尽自己的善心,就是觉悟到了自己的本性。觉悟到了自己的本性,就是懂得了天命。保存自己的善心,养护自己的本性,以此来对待天命。不论寿命是长是短都不改变态度,只是修身养性等待天命,这就是确立正常命运的方法。救治君侯是天命,既然是天命,为师便不可违!”

第四十章 神农尺 扁鹊子(下)() 
第四十章 神农尺 扁鹊子(下)

    弟子们闻言,眼中都落下了泪水,那最小的弟子点儿,却是不服气,执拗的说道:“师傅说的不对,顺应天命是庶民的看法,因为他们敬畏天,不敢违抗命运,与之斗争,但是师傅忘了孟子尽心上篇的后半段话了吗?孟子也说: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孟子教导众人,这世界上没有一样不是天命决定的,顺从天命,接受的是正常的命运;因此懂天命的人不会站立在危墙下面。尽力行道而死的,是正常的命运;犯罪受刑而死的,不是正常的命运。师傅无罪,却为救人不成而死,就是不正常的命运,那师傅就要逆天改命!”

    扁鹊子见小弟子点儿,如此聪慧,心中十分欣慰,笑道:“点胸有大志,可视烽烟为良辰,视天命如草芥,此安身立命之大贤者,他日必可传扬我扁鹊医门之大道,救治苍生,若得天下大爱,四海升平!”

    点儿闻言,含泪点头,说道:“弟子一定谨遵师傅教导,以救治苍生为己任,四海升平,天下没有恶疾肆虐,人人健康,安居乐业!”

    扁鹊子笑了笑,看向竹林后,那里跟咸阳仿佛隔在了一个世界,只见一座高大的石碑矗立在林木中,石碑中间雕刻着四个硕大的绿字医天下先。

    昔年,农家四大弟子之一扁鹊,一人行医,足迹遍布诸侯国,却见诸侯国在春秋五霸的战剑下,疆土一日三改,战火四野,民不聊生,可是祖师扁鹊一人之力甚微,无法改变天下格局,救治天下苍生,于是祖师便辞去齐恒公太医令的尊贵职位,行走天下,救治万民。

    齐恒公闻之大惊,问:“先生离去,寡人当如何?如寡人忧及性命,天下何人可救?”

    祖师扁鹊回答:“扁鹊若留,便可救公一人,但天下兵卒起百万,死伤于战争者何止千万,扁鹊救公一人,而舍千万人,此不是扁鹊大义,扁鹊行医之道,在于救治天下苍生,非救公一人,扁鹊去矣!”

    从此祖师扁鹊便行走天下,以一人之力,救天下苍生,但是终其一生,仍有无数人没有救治,故祖师扁鹊立下医门,让弟子接替他继续行走天下,救治苍生,一人一世不可救治这腐朽的苍生天下,那就子子孙孙,千世万世,终有一日,可以还一个无病无痛,朗朗乾坤的苍生天下!。

    祖师也说过,如医门与苍生性命放在一起选择时,医天下先!

    扁鹊子擦拭点儿脸上的泪痕,笑道:“孟子尽心上篇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意思是说:寻求自然就能得到它,舍弃就会失掉它;这样寻求就有益于得到,因为所寻求的存在于我本身之内的缘故。寻求它有方法,得到它靠命运,这样寻求无益于得到,因为所寻求的在我本身之外的缘故。为师所寻求的,就是仁义之道,天下在于为师眼中,没有一个人的生命重要,尽管寻求的方法可能危险,但是虽千万人吾往矣!”

    点知道了师傅心中的所求,哭泣道:“孟子尽心上篇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弟子记得老师说过:如果万物之理我都具备了,那么反问自己,所具备的道理是实实在在存在的,那快乐便没有比这更大的了。努力按推己及人的恕道去做,求仁的道路就没有比这更近的了。点知道了师傅心中的快乐,点请师傅去吧!”

    说着点对着扁鹊子深深一鞠躬,为师傅送行!

    扁鹊子笑了,摸了摸点儿的小脑瓜,转身跟着赵高走了,却是大笑道:“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做了而不明白,习惯了而不觉察,一辈子走这条路,却不知道那是条什么路,这种人是一般的人。为师不同于一般人,所以为师的道,在于医天下先,而不是医王侯先!”

    半响,扁鹊子跟着夏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