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龙啸大秦 >

第13部分

龙啸大秦-第13部分

小说: 龙啸大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闻言的蓝田大营附近居民,送来面人、面兽、面饼、干果、干肉,连绵不断。

    函谷北门到山坡的一百里道上,祭品摆成了一道长河。每隔一段,就有老人们圈坐草席,手持陶埙、竹篪、木梆、瓦片,吹奏着悲情激越的《秦风》殇乐,令人不忍卒听。

    日上山巅,简朴隆重的送葬行列出了函谷北门。最前方阵是一个白衣白甲高举白幡的步兵千人队。

    之后是六列并行的西氏一族的哭丧孝子。

    老将的灵车覆盖着大秦王旗的黑色的大布,由四匹战马拉着缓缓行进。

    王翦亲自披麻戴孝,手扶棺椁前进。蒙骜与蒙恬在灵车后左右扶棺痛哭。

    四名红衣巫师散发持剑,低沉悠扬的反复长呼:“公归来兮,安我大秦——!”“公已去兮,魂魄安息——!”

    巫师后面是四辆满载陶俑的兵车。俑车之后,便是身穿白衣的成喬,紧紧跟着,他一路走来,心中的压抑也到达了极点,毕竟老将军是因为救他而死。

    走在最后的是白色方阵,乃是王贲率领的三千铁鹰骑士。他们全部高举着白杆长矛,恍若一片白色的枪林。

    良久,送葬的长龙堪堪行进到北山塬下。突然之间,晴朗的天空乌云密布,雷声隆隆,沙沙雨幕顷刻间便笼罩了华山原野!

    而那华山高坡又长又陡,瓷实的夯土路面顿时油滑明亮。探道骑士的马蹄一滑数尺,竟连续跌倒了七八匹战马。

    雨大路滑,灵车如何上得这十里的黄土高坡?

    士兵们束手无策,心中乞求上苍开颜。

    而在远处高山之上,道家天神二宗与墨家剑客们,作壁上观,望着秦军出丧的一幕。

    此时,只见二十多名士兵,在蒙骜父子的带领下,脱下了重甲,赤膊上前。

    “嗨!”的一声,四排手持大杠粗绳的秦军大汉肃然出列,迅速站到木架四面。

    “咵——!咵——!咵——!”

    三声大响,整齐划一的摔下了大绳,结紧了木架,大杠插进了绳套。连环动作,整齐利落!

    蒙骜等军人,就这样赤膊抬着老将的灵柩前进,冒着大雨,一脚一脚的走上了长坡!

    此时,雨幕无边,天地肃穆。西氏新族长向灵车深深一躬,成喬上前,肃穆的举起令旗,猛然一脚跺下,浓浓的秦腔,哀声喝道:“白马素衣挥别泪,碧海青天寄哀思——!”

    话音刚落,军中壮汉们跟着一声哭吼,木架灵车稳稳的升起,沿着大雨泥泞的山坡开始走去。

    随之队伍传来浓浓的哀声秦腔:

    “老秦人哟——!”。“送老将哟——!”

    “壮西公哟——!”。

    “去得惨哟——!”

    “赵国灭哟——!”

    “公何在哟——!”妇孺挽手,童子噤声。

    ……一声声号子,让老秦人泪水纵横,齐声呼应,万众痛哭。正是雨雾萧萧,天地变色。

    此时大雨滂沱,漫山遍野涌动着白色的人群,漫山遍野呼应着激昂痛楚的号子。

    十里长的漫漫长坡,在老秦人撕心裂肺的号子声和遍野痛哭中,走了整整一个时辰。

    当灵车被万千民众簇拥着抬上莽莽苍苍的长坡时,风吹云散,红日高照。

    道家与墨家的剑客沉默下来,谁见过如此葬礼?谁见过如此军心?在他们的记忆中,战国以来,君侯的葬礼要算最隆重的了,可也都是礼有余而哀不足的排场而已,如何比得这铁血大汉为老将义勇抬灵,竟在大雨中上了十里长坡?如何比得这震颤的哀痛?如何比得这无边无际的汹涌哭声?

    秦人心若此,六国何胜?

    高渐离望着放晴的长空,一声长叹,或许强秦能以一西陲小国,称霸西南,不是上天眷恋,而是老秦人的数代努力,秦国六世君主的积累,反看如今的山东六国呢?

    韩国新王不图强,魏国君侯奢侈贪乐,赵国被武安君白起杀得已经名存实亡,四十万精锐殆尽,国力空虚,齐国大将韩聂掌权,孟尝君老矣,新王软弱无能,楚王倒是自强,可是楚国兵力不足,自保有余,征讨无力。

    这天下只有秦国如红日初升,其芒万丈,六国大命何在?他彻底茫然了。

    尹文眼中露出沉思,随即转身离去,不发一言。

    成喬站立长坡,望着蓝田大营,那里有十万新军,而南边的王都道路上,也有十万军队,二十万军队源源不断赶来。

    这一仗不能硬打了,再打下去,只会惨胜,既然不能硬攻,那就必须智取。

    那山东六国相互征战惨杀,远胜与秦国的冲突。而今六国合纵亡秦,表明中原战国自来便视秦国为蛮夷异类,必灭之而后快。

    以前秦国弱小,他们不放过。现在秦国强大了,他们更不会放过。

    六国对秦国是又蔑视,又憎恨,而今更是增加了恐惧。

    长远看来,中原战国是秦国永远的死敌!无论秦国如何力图融入中原文明,中原都将视秦国为可怕的魔鬼。

    现在秦国已经面临立国五百年以来的最大危机,必须权衡利弊,与中原战国做长期周旋,万不能掉以轻心。

    这一步踏错,秦国便有灭顶之灾。

    五国亡秦,本来可以不战,守军函谷,晾他五国也未必能攻破,可是一切居然变了,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呢?

    成喬眼睛一亮,突然想起徐福来秦之事,如果说孟尝君之计是趋虎吞狼,那现在看来就是大大的错了!

    孟尝君根本就是怕秦国据守不战,所以徐福之行来解释异象是假,说服吕不韦死战是真!

    好一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一战到底如何打,怎么打,才能以少胜多,不战而屈人之兵呢?

    成喬望着东方,忽然眼睛一亮,嘴角勾勒出一丝冷笑,轻声道:“卫国当亡!”

第1卷 第二十三 秦战赵楚,死战不休() 
第二十三秦战赵楚,死战不休

    此时,成喬见赵军士卒,居然是精骑方阵,那胡刀劲装,极目望去,满山尽是一片雪白,蹄声如雷,乃是赵国最有名的胡刀骑士。

    “传本侯号令,三军归一……”

    成喬勒马狂奔,大呼声响彻战场,可惜只有部分听到的铁骑赶来,而他的呼唤声刚一出口,便被丝厮杀声淹没。

    “该死!”

    成喬没有想到武关的赵兵居然有余兵能前来支援,如此就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孟尝君率领的六国后续部队,已经抵达,这对于他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

    “呜呜呜……”

    此时成喬下令吹聚将号,顿时低沉悠扬的号角,传遍了偌大战场,顷刻间,黑色铁骑犹如海水般退去,留下满地的尸体,有楚军的,更有秦兵的。

    蒙骜率先聚拢,望着山东侧面奔来赵骑,眼色一变,暗呼不妙。

    成喬看着赵军领兵之人,眼中露出一丝如刀锋的冷芒,那人居然是李牧。

    此时函谷关上吹起号角,随之点起一股烽火狼烟,犹如长龙一般,在烽火台上直冲天穹,对其他三面关隘放出了预警。

    不一会,东方武关,大散关,子午谷等地都起了烽火,这让成喬心中一沉,六国联军已经全面压境,同时进攻,只要攻开一处关隘,便可长驱直入,奔杀蓝田而去,打开通往咸阳的大道。

    蒙骜一挥战旗,顷刻间万名铁骑调头列阵,而函谷关内守将蒙恬也率领最后的一万骑兵杀出,只留了五千步卒守城。

    霎时,三万铁骑组成尖刀,摆在函谷关下,全军肃穆不语,唯有鲜血与招展的王旗,代表了老秦人的态度,死战不退!

    成喬看着三千铁鹰剑士在大军前组成方阵,这个千人队堪称三万前军的一把尖刀,实际上也是整个秦国新军的一把尖刀。

    其特异之处,便是这三千人尽是威震全军的铁鹰锐士。在老秦军时期,铁鹰剑士名闻天下,全军也只有堪堪百余人。等到司马错做了上将军后,在保留铁鹰剑士简拔制的同时,创立了铁鹰锐士制。

    这铁鹰锐士不单剑术超凡,且马战步战一样精通,任何兵器到手也都是一样娴熟。

    而当世的步战士兵以魏国武卒最为精锐,天下呼之为“魏武卒”。骑战则以赵国的“胡刀骑士”与齐国的“技击骑士”并称精锐。

    昔年西秦变法后的新军在收复河西的大战中横空出世,被天下惊呼为“锐士”。司马错便借这个名号创立了铁鹰锐士:要求所有锐士,下马步战以超越魏武卒为准,上马骑战以超越赵齐骑士与与匈奴胡骑为准,称为天下第一全能锐士。

    成喬知晓铁鹰锐士的简拔方法极为苛刻:首先是体魄关。吴起当年训练魏武卒时人手执一支长矛、身背二十支长箭与一张铁胎硬弓、同时携带三天军食,总重约五十余斤,连续疾行一百里还能立即投入激战者,方可为武卒。

    而司马错则在此之外又增添了全副甲胄、一口阔身短剑、一把精铁匕首与一面牛皮盾牌,总重约在八十余斤;此关通过,方能进入各种较武;

    步战较武要在秦国新军的步军中名列一流,骑战较武要在秦军新军的骑兵中名列一流;个人简拔过关后,还要过以各种阵式结阵而战的阵战关,过各种兵器的较武关。

    如此一一下来,凡能成为铁鹰锐士者,便几乎个个都是无敌勇士!秦国新军二十万,铁鹰锐士却堪堪只有一万六百人,而其中一半都在这千人队。

    他在出征之时,嬴政便将三千名铁鹰锐士悉数集中到这千人队,虽然未经一战,可是谁也不怀疑这个千人队的威猛战力。

    这一战,如果不能打退楚赵联军,则函谷关危险,成喬不知道为何咸阳王城的十万军队迟迟没有来,但是从嫪毐没有抵达函谷关来看,这十万军队,十有八九被赵姬以太后之名,夺权给了嫪毐了!

    宦逆误国,妖后误国……

    “长安侯,我们唯有背水一战了,这函谷关内,只剩下最后的五千步卒,我们便是函谷唯一的屏障!”

    此时远处督军西羽公奔来,乃是年过六旬的老将,听闻六国联军杀来,便带领西氏一族全族男儿前来杀敌,可敬,可佩。

    “长安侯,我们老秦人,这一生面朝黄土背朝天,在西陲之地秣兵历马,就是为了有朝一日杀出函谷,入主中原,这是多少代秦君的梦想,更是我无数代老秦人的梦想!”

    说着西羽公倒转马头,白须乍起,挥刀大喝道:“西家的儿郎们,一战亡赵,雪我军耻,就在今日!”

    “杀……杀……杀!”

    如朝海般的怒吼声,激遏行云,响彻霄汉。

    李牧一身轻甲,高坐红棕烈马,遥望秦军,眼中不禁露出一丝欣赏:秦军之威,不在六国之下,强秦之名,实至名归!

    此时成喬见此,心中别无他念了,今天只有死战守城一条路,龙战于野,勇者胜!

    “铿锵”一声,他拔剑向天,剑眉挑起,怒吼道:“亡赵灭楚,雪我军耻,杀!”

    一声令下,三军齐出,平展展的王旗猛然掠过长空,云车之下战鼓轰鸣,低鸣的号角,悠扬传来,悲戚而肃穆。

    此时秦军两翼的骑兵开始冲杀,楚军的骑兵与战车汇聚,号称“海神天兵”的楚骑做了主阵,战车被摆在了两翼,项燕的重型战车也脱离了战车阵形,飞上了一座山包去指挥大军。

    随着远处项燕一声令下,楚军骑兵一出谷口便分为两路,一路杀向秦军的三万骑兵,一路包抄秦军的三百辆战车。

    秦军毕竟长期与中原冲突,骑兵更是最经常使用的快速力量,基本的战力始终是稳定的。冲击楚骑的这路骑兵也是三万,兵力相当,按照骑战规矩,正是旗鼓相当。

    但一经在原野上展开,三万楚骑却大见狼狈——旗帜散乱,盲目窜突,大呼长吼间纷纷人仰马翻!秦骑尚未冲杀到核心,楚骑先自乱做一团,有的要冲过去保护侧翼,有的要与战车会合,有的要逃跑,有的要杀敌,自相冲突践踏,完全不成阵形。

    秦骑山呼海啸般杀来,秦戈闪亮翻飞,不到半个时辰,楚军骑兵便完全土崩瓦解!

    而另一路更是惊心动魄。只见李牧一声令下,五万赵骑亮出胡刀,自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胡刀劲装变成了赵骑的标识,成为天下第一骑兵。

    此时成喬战马飞奔,纵横群兵之中,无人能挡,远处项燕见此,却是一挥手,六名长剑士从中军杀出,跟着项燕奔向了成喬。

    只见楚国六名长剑士齐声大喝,挺剑四面围上,成喬眉头一皱,转身挥舞手中长剑,与六人交手。

    这六人显然是死士,剑术了得,长剑交错,剑光纵横,不过数十回合,成喬便被逼的连连后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