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灵界孤儿 >

第12部分

灵界孤儿-第12部分

小说: 灵界孤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边的柴和就是与众不同,就是多。都是些万古野生的乱树林,好象除了野生动物之外,就没有人类踏入一样,生的密不透风,根本没有路。

    灵娃很快就捡好了一捆,正寻思要不要先弄回家,明天再来?

    正在动作放缓时,又听后面草堆里传来瘸子的说话,

    “小孩,小孩,别偷懒,看到你了——砍出一条路来,砍出一条路来!”

    灵娃不懂他说砍出一条路的意思,想路还用砍吗?都是人走出来的!

    “往前面砍,往前面的大山砍,路就在前面——看你能走多远?”瘸子又说。

    灵娃站起身,看着身边的丛林荒草,又看看远处的高山,想我这得砍到哪年哪月才能砍到山顶啊?再说,我要的是柴和,山再高跟我有什么关系?

    心里不解,但还是慢腾腾的弯腰砍。这时中午已过,肚子饿的咕咕作响,没吃的,野果野菜都没一个,找半天,挖到两根芥菜根,咀着吞下,没起一点作用。

    这时那瘸子见灵娃软绵绵没什么劲了,不象早上那么活跃,知道是饿的,从草地上坐起来,说道:

    “你今天可以回去了。明天再来吧。但有一个条件,你必须达到,只有满足本帅条件,才准你上山——”

    灵娃站着没动,回头不解的看着他。

    “明天来时,给我带一只烧鸡,半壶烧酒上山!不然,就不要来了!”

    瘸子不以为然的说。

    灵娃一听烧鸡,烧酒?脑子里顿时晕了,想那些高级玩艺,我一年到头都没碰到过一次两次的。

    我这么点小,到哪儿去给你弄啊?偷吗?我连偷都不知上谁家偷去啊?

    面露难色,左右环顾,镰刀不停在衣服上擦来擦去,不知如何回答?希望瘸子能改口就好,改口说多拿两个饼,或许求一下爷爷还有可能!

    这烧鸡,烧酒,爷爷也很少见啊,到哪儿弄去呢?

    “好了,你赶紧回去吧?等会儿天黑,下不了山,你就完蛋喽!”

    说完瘸子又倒在草地上睡下了。

    灵娃用尽全身力量,费了大半天才把一大捆柴和捆好,以为是干的不重,可伸手去提了下,哪里提的动?远远超出一个小孩子能承受的范围,加之肚子又饿,没有一点力气。

    他在树林里嘿嘿的试了半天,柴和也没有动几下。想了下,还是解散吧,留在这里明天再来拿。正在动手时,只听瘸子躺在草堆里说话了,

    “傻小子,人小心大,谁让你捆那么多的?扛的动吗?扛不动,又不会想办法,猪头一个。本帅就在你面前,你哑巴不会说话?”

    说完,只听瘸子对天,咻了一声口哨,突然间从一旁的树林里钻出一头驴。

    黑色的驴子,长的膘肥体壮的,浑身黑的发亮,精神抖擞,钻出来就站在灵娃面前,比灵娃高出一半,居高临下,严然一宠然大物!

    灵娃简直惊呆了!这真是神奇,原来瘸子还有这宝贝啊!难怪说话口气那么大。只见瘸子坐起来,用手指了一下驴,

    “趴下,帮这小子送柴和下山,只到山下桥头就赶紧回来!”

    黑驴好象听懂瘸子的话,当真乖乖的趴下,然后灵娃半信半疑,又兴奋又小心的往驴背上装柴,生怕弄疼了驴似的。

    装好了柴临行时,瘸子又提醒灵娃,

    “记住我事啊,明天中午之前,我一定要见到!”然后一挥手,“走吧!”

    说完,只见那黑驴站起身,那捆柴和在它身上就象没有一样,轻松的迈开蹄子,噔噔噔,带头往山下走去。

    灵娃跟在后面,心里又感激又兴奋,又为难!多种滋味,说不清哪种重要?

    走过瘸子身旁,也只是敬畏的看了瘸子一眼,见他正嘴里叨根草看天,悠然自得的样子。

    黑驴下山跑的飞快,转弯抹角轻车熟路。灵娃跟在后面几乎连滚带爬都赶不上。

    走到山下石桥,那黑驴真的停步不走了。就站在桥边不动,等半天灵娃才气喘吁吁跑下来,还以为不见黑驴会不会跑一边去了呢?

    见它站在桥边巍然不动,又是一股神力在脑子里萦绕!

    灵娃还没有驴高,弄不下它身上的柴和。黑驴见灵娃弄不动柴,突然甩着皮股团团转起来,趁灵娃闪到一边,再猛的前蹄离地,高高站起,那背上的柴和就一下滑到地上了。然后转身向山上跑去,头也不回沿着山路回去了。

    从没见过么听话的驴子,它就知道山下有座石桥啊?它就知道那叫石桥啊?多走一步都不行,那么小气?

    灵娃再次惊的目瞪口呆!

    柴和确实太大,肚子太饿,无法扛回去。还是解散开,放一大半在山神小庙后面,自己扛一小半回去,决定赶紧回到镇上通知店小二哥,叫他过来拿。

    看四下里没人,估计这傍晚了,应该不会有人拿走。哎,就算有人拿了,也没办法,大不了明天再去捡,反正山有的是。

    路上一边走,一边想,这个神奇的“瘸子”究竟是什么人呢?怎么一个人生活在那么高的山顶上,又没见他的房子,住在哪儿呢?他怎么那么神奇?可以快速打下飞鸟,还有可以听话的驴子?他平时吃什么?从哪儿来?

    想到这儿灵娃心里一跳,这么神奇的人,不知他还有多少更厉害的绝活呢?要是能统统见识一下多好?更有甚者要是能跟他学两手,那我不也一样厉害了啊?那样在镇上,谁也不怕,谁也不敢欺负我了——

    就叫他“瘸子叔叔”吧,神奇的瘸子叔叔!

    远处的养马场里传来咚咚咚咚的敲打铁器的声音,随后又是噔噔噔噔,唏里哗啦震耳欲聋的马蹄声,马叫声,扬起浓浓烟尘,遮闭东边的天空!

    灵娃不知里面发生了什么?扛着柴和注足观望了好久,待声响稍息后才继续往回走。

    快到镇上,路过一片竹林,有一户用竹篱笆围的院子,十分眼熟,一个穿绿色长裙的小姑娘站在竹编的门边,正远远的看着他。

    他一眼就认出来,又是那个落水害他的小姑娘了——

    心里顿时来气,只埋头大步的走,走到门口斜眼狠狠瞪了小姑娘一眼,小姑娘呆呆的注视着他,默默看他背着一捆柴从家门口走过——

    院子里有一男一女两大人正在竹编,完全没有注意到他。

    ——

第十四章 赶 夜 宴() 
万山县,算是一个与世隔绝的边陲小县。

    四周崇山峻岭,悬崖绝壁把个小县围在当中,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一个盆地。一个深深的大盆地。

    是远古时代,中原内地一群难民为躲避战乱,无意中闯进来发现的。经过数百年生息繁衍,人口逐渐壮大,形成如今数十万号人的大县。

    后来,也有军队曾经光临过,但由于地势特殊,得天独厚,无外侵风险,也就排除成为军事要地的位置了,倒成为统治者的养精蓄锐的根据地,鲜为外人所知。

    所以特划出行政区设为县。方圆数百平方公里共设有四个小镇,分别为万去镇,万无镇,万踪镇,万来镇算是其中最大一镇。与万山县城不相上下。

    万来镇上的人们祖祖辈辈,世世代代就这样相安无事的生活着,靠镇上几个有威望的权贵大家族主持公道,维持治安。

    有些人从小到大,都没有走出过大山,一辈子困守盆中,岁极而终。有些人也走出过大山,出山的路有两条,一条水路,一条山路。

    水路沿大灵河顺流而下,虽不费太大力气,但漫长凶险,各段落差不一,时而平稳时而咆哮,自古凶多吉少,就算顺利流出大山,注入大江,流向大海,就算不死,回来也是万般不能。万来镇历来走水路出去的,少见几人回来;

    相比水路,山路倒显相对安全一些,然山高路远,道路崎岖,很多地方都是无人区,都是原始森林,虎豹出没,毒蛇挡道,没有二三十人结伴前往,同样凶多吉少,有去无回!

    早年军队人马开出的山道,马道,因长期无人维护看管,早就荒废,或被人为破坏了,到处一片原生状态。

    万来镇里最有威望的,当数镇中央的万世昌大财主了。

    就是之前调解过冷半仙与王屠夫医疗之争的那个万老爷子。

    传说,此人年轻时曾外出从军,并立战功,后卸甲隐归故里,为人豪爽,颇有霸气。

    名下有数千亩田地,皆租给四方乡邻耕种,靠收租过日,自然财大气粗,家大业大,腰缠万贯;并招募四方浪荡后生,有近百人之众,给其吃住,请人教其拳法武功,时间久,养的个个膀大腰圆,如狼似虎,镇上人都是远远敬畏,无一不顺从。

    万老爷子招兵卖马,对外称全民练功保家卫国,实则是自家的打手管家,收取百姓保护费。连县太爷也让他三分。

    万世昌虽年过六旬,却身体健硕,言谈举止爽朗痛快,丝毫不减当年之勇。

    膝下早已儿孙满堂,妻妾成群,依然花心不改。但凡听说全县有上等靓丽女子,不管在哪个镇?定不放过!天高皇帝远,日子过的比皇帝还要逍遥——

    ——

    这不,近日又在张罗纳妾了!据说是附近万无镇的,人家女孩还不到十五岁!

    但被老头子相中,那是死也的从了——没有讨价还价的理!

    且女方家人还要以,能接上万家亲缘为荣,欢天喜地,鞭炮锣鼓,声势浩大的送女上门,到时几乎全镇百姓都会去捧场,闹得全镇,全县都沸沸扬扬——

    灵娃背着柴和刚一回到镇上,就见人们三三两两在往镇子中央赶,拖家带口,闹闹嚷嚷,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天已黑,往常每家每户的灯笼火把都亮起来,今晚却大都没亮?街上一片晕黑,只见黑暗中奔走的人影。灵娃心里好生纳闷,以为发生了什么天翻地覆的大事?

    心里有些害怕,赶紧往面馆里跑,想问下爷爷怎么回事?

    回到面馆里,放下柴和来到后院,见整个面馆也只有店小二哥,和老板的几个女孩在房里面,都不见其他人,回到墙角的矮房子里,见冷半仙正在昏暗的油灯下煮土豆,他顾不上早已呱肠的饥饿,问老头子外面人是怎么回事?

    老头不紧不慢的告诉他,是镇上的万老爷子娶十四姨太,人们都去赶礼了!咱们家穷,赶不起礼,就只有在家里煮土豆吃了。

    灵娃一听,突然产生一个念头——

    对老头说,我出去看看,转身就跑出去了。

    灵娃知道,镇上的人都是去吃喜宴的,灯房花烛夜,民间习俗都要摆晚宴款待祝福的人,晚上称为花夜;第二天还有正席呢。

    想如此大户人家,摆出的宴席肯定非常丰富,肯定有鸡有酒的,何不趁此机会弄一点,明天好上山给那瘸子叔叔啊!

    老头也没过多阻拦,想小孩子爱热闹,让他去看看长点见识也没事。反正又走不丢,这么熟的街道,摸黑也能回来。

    灵娃跑到街上,黑暗中很快混进赶礼的人群里,他一个劲的往前跑,肚子咕咕直叫,仿佛看到一桌子的鸡鱼大肉在向他招手,大口大口的咽着快流下的口水。

    还没到镇子中央就远远看到那一片灯火通明,火光冲天了!大红的灯笼一直挂到街边好远的地方。

    慢慢走近,看到的全是人。比平日里赶街的还要多,黑压压一大片一大片铺满整条街道,人声嘲杂,闹声震天。

    往日里象圣殿皇宫一样威严的高墙,今晚洞门大开,满院的红灯笼,高墙上也插满,十分气派壮观。

    大方桌从院内一直摆到院外的街上,四周坐满了人,旁边还围着等坐的人,生怕抢不到位置,吃不了饭了。

    灵娃赶到时,第一席已经开始了,那些个乡民,市民,好象故意空肚子来糊吃海塞一样。尽管上的不是什么大鱼大肉,尽是些地瓜,黄豆,土豆,面糊之类粗粮,那也是上一盘很快清空一盘,人们饥不择食,来者不拒,一扫而光,不停催促!弄的上菜的帮工也满头大汗,应接不暇,不停的叫,

    “这是最后一道菜了,上完就没有了,最后一道了,没有了——下一桌准备!”

    灵娃人小机灵,早早守候在一张桌子旁,等别人吃完还没起身走,他就站到凳子上了,逼迫人家让位,气的旁边那人狠狠骂了他一句“饿死鬼投生的!”

    长期在街上混,认识灵娃的人也多,因灵娃生性贪玩好动,对街邻不善友好,给人印象很差。

    同桌的人都用鄙视和讨厌的眼光看他,看他一点都不客气,没有一点礼数,想要不是因为人多没位子坐,没有人愿意跟他一桌吃了。

    有也两个看不惯的男人毫不客气的责骂他:“哪里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