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诸圣后裔 >

第13部分

诸圣后裔-第13部分

小说: 诸圣后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落三丈之后借力藤蔓稍止下落之势,然后再次下坠,如此几番。

    与地面剩下两丈有余时,大唐体内气机耗尽,四肢麻痹不堪,剧烈的蛇毒陡然弥漫全身,攻向心脉。他手上一松便砸乱几颗树,重重地摔在地上不省人事。

    昏迷前大唐还是想保住这个黑衣女子一条命,于是紧紧揽着她,手掌很自然地仅仅压在她的胸膛。

    触手波涛汹涌,个中凶险难以掌握!

    “臭流氓,登徒子!”

    在大唐的刻意保护下,女子没有受到丝毫伤害,落地的第一时间便发现了胸前的咸猪手,爬起来一脚踢在了大唐脸上,刚巧把青翠的祝余踢到毒蛇咬破的伤口上。

    祝余却也颇具灵性,在感应到蛇毒的时候便化作一股绿色汁液,散发出淡淡的香味,渗入大唐体内。

    祝余的香味钻入黑衣女子的鼻翼,她本来浓重的饥饿感顿时消失无踪。

    女子在身周检查好几遍都没有找到祝余,大唐又半天没有声息,才想起来莫不是这登徒子说的是实话,真有一条毒蛇?

    她低头抚上大唐额头,一会灼热如火一会冰凉如冰,脉象时而微弱时而汹涌,当下急的大叫:“喂,你别装死啊,你赶我狐狸抢我草,我不跟你计较了,你别装死。”

    “你耍流氓我也不跟你计较了,你别装死啊!”

    此时大唐体内已经乱做一团,意识并未完全消失,却被自己体内混乱的局面搅的乱七八糟。

第17章 占灵玉甲() 
七岁是大多数拥有天圣血脉的人开始觉醒的年纪,可大唐过了两个七岁也一直没有动静。

    在世人失望或幸灾乐祸的目光背后,他躲到了商国的书院,让那刀斧劈砍般的锋利笔触去冲击他的神魂。

    或许是因为有过一次生命,他此生的神魂格外强悍,书甲在宛如一把刻刀将他的神魂雕刻的更加殷实。

    所有人都没有意识到时候,他已经为自己的识海打下十分扎实的基础。像是蓄水,只有更大更扎实的池塘才能容纳更多水,才能接受更加猛烈的波浪冲击。

    山海界融入神魂之后,便相当于在池塘里面投下了一颗珍贵无比的种子。神魂无意识却毫不间断的同化之下,山海界的壁垒已经慢慢的变薄,总有一天会与池塘融在一起形成识海。

    然而在大堂成为元婴修士之前,那毕竟只是一座干涸的池塘。

    直到今日,毒蛇注入大唐体内的毒液具有十分强烈的腐蚀效果,腐蚀完他体内残余不多的气机,便开始腐蚀经脉。经脉与山海界本是同源,后者本能地分出一部分能量保护经脉,借着祝余的威力便毒素清除一空。

    祝余化成的液体冲入了大唐的神魂,成为那池塘中的第一批水源。

    池塘里的水源无限滋补着种子,种子便生根发芽,产生了一股金色液体,形成了神念,依托山海界的恢弘构造,缓缓开辟出一方玄奥的空间。

    识海。

    修士构筑识海是在破洞玄之时必须参透的,也是元婴修士的标志之一。

    他们凭借外放神识更加清晰地感知天地、检视之身,在对敌只是就能更容易发现敌人的弱点,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攻击。

    也就是说,大唐除了经脉中的气机强度和运行速度不足之外,已经有了元婴修士最重要的手段。

    当这一切都进行完之后,祝余的气韵残留化作一粒种子,进入山海界长出寸余长的绿色嫩苗,四周黄沙骤然停止。

    蛇毒被山海界清理干净之后,大唐便已醒来,感应到百会穴中坚固的识海池塘,第一次向这个修真江湖放出了他的神识。

    以前看待万物靠眼睛,是直观的。现在看待万物靠神识,是深刻的、细腻的、富有趣味性的。

    比如那个背对着他的黑衣姑娘,虽然他看不到,却能感觉到她恐惧沮丧还夹杂着愤怒的复杂情绪。

    大唐恶趣味上涌。“你这小娘皮害的本公子好惨,不好好整你一番怎么能行?”

    他小心翼翼地从伤口处抹了一些血,把脸上涂抹的满面血光,然后卷起右衣袖露出干枯的山海甲皮,歪着头翻着白眼吐着舌头。

    那女子听到后面有动静,嘴里兴奋地说着“你没死”便转过头来。

    一转身看到大唐那副模样登时毛骨悚然,转身就跑,边跑边想:“看来老巫祝说的是对,很多恶人死后都会修鬼道,小白脸刚死便成了恶鬼,可见他活着也是个十恶不赦之人。”

    女子哪里能跑的过大唐,只感觉那恶鬼跗骨之蛆一般如影随形,凄厉地大喊:“救命啊,救命啊!”

    大唐追着他跑了一会,再也忍不住,双手弯腰扶着膝盖哈哈大笑。

    女子一阵错愕,回过神来便提着一根棍子朝大唐的头上抡下来,那架势是真准备把他打成一个恶鬼。

    大唐气机虽没有回复多少,可他神念外放,轻而易举地躲开了女子所有的攻击,女子直到手指粗细的棍子都挥舞不动依旧没有碰到大唐的衣角。

    女子棍子一摔,再也顾不得要强,蹲在地上呜呜地哭起来。

    这样一个倔强的女人会哭,看来她是真受委屈了。

    “因为救这个姑娘被弄成这个样子,略施小惩而已,不算过分。“大唐也有些愧疚,便这样安慰自己。

    于是一男一女隔着十丈距离各自悄无声息。

    大唐神识内视识海,一座方圆丈余的识海中“浸泡”着山海界,山海界虚浮变大,竟然快要把这小小的识海撑满。

    一种天地尽在掌握的玄妙感袭来,大唐可以清楚地“看“到树干上的纹理,树洞中快速爬过的蚂蚁,世界陡然清晰。

    神识内视自身,便能“看“到左臂的伤口在山海真气的滋润下快速地愈合,黑色甲状皮肤与他的血肉之间产生了一层淡淡的真气膜,将其隔绝成两层。

    识海中并不浑厚的金色神念全部外放,能感知身周十余丈之地便是极限,刚好能看到那倔强的小娘皮。识海随着修为提升缓缓扩大,据传破了天人便能变成一座无际之海。

    如果大唐的识海能与山海界融合到一起,虽不如天人那般夸张,超过普通的元婴高阶想来也不是问题。

    山海界每次脱落都能给他带来莫大好处,拓宽了经脉、增强了天赋,开辟了识海、凝聚了神念。每一样落到普通人身上都足以让他欣喜癫狂,完全承受了雨泽的大唐还算是淡定。

    神识无拘束的跑来跑去,碰到了腰间某个事物,陡然光芒大作,那是喜水儿送他的占灵玉甲。

    心内怀着一股温软,大唐的神识进入了玉甲内,然后被那种恢弘的气魄震撼的无以复加。

    玉甲里面记载了一个睿智老者的一生:

    一个从小部落逃出来的青年在野狼的追击下咬紧牙关,这个孩子找到了当时的巫祝拜师,他凭借天赋与勤奋很快成为一个修士。然后孩子离开了小部落,进入了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山上有一个慈祥和蔼的老人,收他为徒,将自己的一生修为倾囊相授。

    孩子长成大人之时已经杀了许多人,有凡人、有洞玄,也有天人,直到某天他忽然厌倦了杀人。他开始修心养性,弹一把古琴,采几株山药,间或研究一些阵图法宝。他救活了无数人……与他杀死的数量相等。

    他觉得自己不再亏欠任何人了,可是挡不住岁月的侵蚀,他老了。

    当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老人选择主动结束自己的生命,用传承的方式。

    他找来了一块玉甲,将他毕生所学尽数烙刻在内,然而他这一生何其浩瀚,直到死神来临的时候,也不过只刻上了一半。

    可哪怕是一半大海,依旧是大海。

    这个海洋里有顶级的修炼法门混元心、有可斩仙人的剑法弑仙决、有毁天灭地的阵法引龙阵、有夺天之能的丹谱破冬

    这片玉甲所记录的东西,可以抵得上一个方国数年的收藏,甚至比工刺所在的那座有缗氏神山还要高。

    世上竟有如此全知全能之人,可是通读书甲的大唐从来没有看到过。

    这便想到了修真江湖的一大憾事:从来神话传说讲天下得到记载,少有故事典籍关于修真江湖的流传。

    正因为传承手段的缺乏和断裂,这座修真江湖从上古到今天,以无比惊人的速度萎缩着,或者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消失不见,从此天下人只知夏后正统,不知江湖为何物。

    收拾情绪之后,大唐心里默默想到:我该怎么报答你,仙女妹妹,这一定是夏朝立国数百年来最珍贵的礼物。

第18章 来自斟浔的贵公子() 
破晓之时,山里浓重的湿气缓缓消失,太阳重射大地。

    大唐早已从冥想中醒来,此刻正在烤着一直不知从哪里打来的野鸟,坐在篝火前嘴里嘀咕着:“早起的人儿有鸟吃!”

    香味四溢,飘到了十丈之外,钻入了黑衣女子的鼻翼,后者辘辘饥肠发出“咕咕”的声音,为了不让大唐听到,干脆走远一点,假装寻找出去的路。

    又过了片刻,混乱的马蹄从远处传来,“清姑娘,小姐”的呼喊声此起彼伏,听起来竟是有二三十人。

    黑衣女子听到称呼顿时兴高采烈,刚要回应,远处又传来呼喊“小清”的声音,一张小脸顿时冷下来。

    大唐曾向黑袍询问过关于有莘氏部落的事情,知道这部落首领有个独生女叫做姒清,想来能发动这多人连夜寻找的“清姑娘”应该便是了。

    于是模仿者那些人喊道:“清姑娘、小姐、小清,呵!你大舅子小情人仆人丫鬟都来了,姒大小姐,如今到了你的地盘上,有仇报仇有怨抱怨的时机可算来了,但你可要记住若不是本公子,你昨天不摔死也要被毒蛇咬死。”

    姒清冷哼一声不答话,眼珠子骨碌碌转了两圈,一边向大唐靠拢一边对那边回应道:“我在这里,我在这里!”

    当先出现的是十四五名风尘仆仆的家奴,这些人见到姒清急忙奔过来。

    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仆提着一个陶盉,到的姒清面前又变花样地拿出陶碗和木勺,道:“小姐,可找到你了,这是熬了三个小时的野鸡汤,快趁热喝了,补补身子。”

    姒清接过碗,对待大唐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你也来喝,快来趁热喝。”

    她不知道大唐的名字,只能这么称呼。

    大唐刚吃过烤鸟肉还真有点嘴干,一头雾水地盛了一碗汤,背过身用金针试了一下无毒便坐在大石上喝起来。

    老仆看着姒清被刮破衣服,胳膊上、手臂上到处都是野草划出来的口子,心疼地唉声叹气,姒清却是根本懒得回应。

    她也盛了一碗汤,贴着大唐蹲下。

    姒清反常的表现让大唐十分惊讶,他可不指望她能良心发现突然来报答自己的救命之恩,但有句话说既来之则安之,爱干嘛干嘛吧,大不了就告诉他们自己的身份,谅来有莘氏也不敢把自己怎么样,总归是不会有生命危险的。

    山坳处又出现了几个士兵模样的人,他们的皮甲上烙印着一个“夏”字,各个手中握着便于冲锋的长矛,可是夏朝的士兵怎么能跑到这千里之外的有莘部落

    为首的是一个玄黄相间的人,身上佩戴象牙镶玉,气质雍容,贵气逼人,这派头十有**是王侯公卿。

    贵人远远地看着大唐,眼神中的敌意丝毫没有遮掩。他走到姒清面前,皱眉看着她身上的伤痕微微躬身说道:“都过去了,小清,我们回去吧。”

    姒清并没有理睬这贵人,反而看着大唐柔声问道:“你说我们回去不回去?”

    大唐冷冷道:“你爱回去便回去,不爱回去便不回去!”

    姒清道:“你这样清儿会惯坏的,那我们回去吧,晚了爹爹该担心了。”

    大唐哼了一声,神念突然捕捉到一丝若有似无的杀意,抬头看到贵人的眼神越来越冷。这种久居上位的养出来的气质绝对伪装不得,来头一定颇大。

    贵人对姒清用情颇深,遗憾的却是单相思,大唐可不想掺入这种不知所谓的争风吃醋中,更何况也知道姒清是在利用他来恶心贵人。

    “这女人倒是个狠毒的玩意,让那贵公子来跟老子死磕,又让他死了心不再纠缠。”大唐很快缕清了现在的状况,很干脆地一把甩开了姒清。

    姒清追上去又说了几句,大唐说道:“我说大小姐,如果不是我,你不是摔死就要被毒蛇咬死,现在恩将仇报合适吗?”

    “我姒清一向恩怨分明,你既然对我有恩,我就一定要报。”姒清将那个“恩”字咬的死死的。

    然而这种事情只要女方主动了,无论怎么撇都是撇不清的,贵公子的嫉妒正是自己苦苦追求都得不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