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笑傲江湖之隐形皇帝 >

第557部分

笑傲江湖之隐形皇帝-第557部分

小说: 笑傲江湖之隐形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堂之上的群臣,也大多得到了消息,虽不知道刘瑾是否被抓住,可却知道刘瑾已经算是倒台了。

    因此在张永检举之后,非但没有任何一人,包括以前的刘瑾同党,出面反对,反而都是争先恐后的附议,并且还或多或少,援引了一些具体的案例,述说刘瑾的不法举动。

    一时间,这以往争来斗去的朝堂,今儿个却是难得的整齐划一,在一同检举一个人,而这个人,不久之前,还是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倒真是极为讽刺。

    眼见得如此之多的人检举刘瑾,子龙也是知道,刘瑾的末日已经到了,现在就是大罗神仙下凡,只怕也救不回他了。

    当下子龙也是颇为得意,只觉得郁结在心头多年的一口恶气,总算是舒缓了一些。然后才装模作样的下旨,责成内阁为首,三法司一同会审刘瑾,尽快查清楚,给刘瑾明正典刑。

    本来那些刘瑾同党,却都以为刘瑾还未归案,因此虽然嘴上叫嚣的厉害,但是那不过是一个归大流的举动罢了。

    如今“皇帝”这般说,岂不是说刘瑾已经被抓了,还在某一处等候朝廷裁决,这样说来,刘瑾的日子,也就真的到了头了,那自己这些以往刘瑾的同党,说不定还会被株连不少。

    一时间,本来还喧闹无比的大殿,却就这般静默了下来,再不复方才群情汹涌,举报刘瑾的场景了。

    子龙端坐龙椅之上,对这等情况自然也是明了于胸,心中也是有些好笑,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他也是极为明白的。

    只是对这些以往刘瑾的同党,如何处置,子龙毕竟经验不足,也是没有成案,因此这会儿也没有说什么。

    又商量了几个议案,多是关于刘瑾一事的,在满朝过半的朝臣心不在焉的情况下,这些议案都极快的得到了通过。

    早朝也就在这奇怪的氛围之中,落下了帷幕。宣布退朝之后,子龙又命李东阳、杨廷和、杨一清等人留下来之后,就遣散了其他的大臣。

    在偏殿,子龙把正德的情况,如实的告诉了几位内阁重臣,却没有说自己与正德之间商量好了,由自己暂时替代正德,而是直接问几位重臣,该如何办。

    不料他刚一说完,李东阳却就直接表态,可以用子龙为皇帝,暂时替代正德,处理朝政。他刚一说完,杨廷和等人也都是积极表态,就连高凤,也是含笑点头。

    见得如此,子龙心中也是微微有些高兴,对自己能得到这些重臣的认可,倒是有些高兴,然后又把刘瑾倒塔的事,与众人商量了一下。

    刘瑾自正德登基以来,就一直擅权弄法,最后独揽朝纲,徇私舞弊,排除异己,使得朝廷上下,早已经是乌烟瘴气了。

    因此子龙刚刚提出如何处置刘瑾及其同党之后,李东阳等人也就异口同声的要求严惩,其中更是请求那些首恶,如锦衣卫指挥使石文义,北镇抚使张彩,以及刘瑾的幕僚孙聪、张文冕都是直接定下死刑。

    其他的附逆同党,诸如兵部尚书刘宇等人,也是要求把革职查办,清算他过往所作所为,一究到底。

    这种种举措,实是严苛无比,无异于要在京城之中,乃至天下范围内,掀起一场腥风血雨起来。

    子龙确实想惩办刘瑾及其同党,可是却不想因为刘瑾,弄得天下一片腥风血雨,牵连太多。

    当下他却是略一沉吟,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我以为,这首恶必除,这是肯定的!你们说的不错!

    但是那些从逆的,比如兵部尚书刘宇等人,其实也不用矫枉过正。我们应该是派得力人员,查清他们的所有事情,裁定他们的罪责之后,再依据大明律,来定罪。

    否则,我们现在做的,岂不是与刘瑾过往所做,没有太多的分别么?这样一来,刘瑾是否倒台,又有什么关系?”

    几位重臣闻言却没有丝毫尴尬,反而都是齐齐一笑。子龙被他们这般,也是弄得有些莫名其妙。

    杨一清见子龙不解,当即出面说道:“子龙勿怪,其实我们也不是真的想要搞出太大的事来,只是毕竟你要代替几年皇帝,我们虽然对你都极为了解,可却还是要勘察一下,你的心性。

    之前我把刘瑾带回天牢,就回了内阁,与西崖公等人说了一下,关于你之所以执意要送刘瑾回天牢,明正典刑的用意。

    西崖公等人知道之后,都是惊奇不已,因此才故意这般说,看你到底是真的想要维护大明纲纪,还只是……”

    说到最后,杨一清却没有说下去,只是有些不好意思的一笑,然后对子龙郑重的拱了拱手,下拜下去,算是道歉。

    其他几位重臣,包括高凤、李东阳在内,也都是与他一般,一起向子龙弯腰致歉。

    本来子龙听了杨一清的话,知道这些重臣是在试探自己,心中还是有些不高兴,可如今诸位重臣一起弯腰致歉,他心中那些不高兴,却一下子烟消云散,一一扶起众人,才诚恳的说道:“诸位,我徐子龙虽然是先皇之子,当今天子的弟弟,但是我毕竟来自民间,很多事,也没有众位看得那么远。

    日后我暂代皇位,必定会多多聆听诸位的教诲,不会擅自妄为,让诸位难做。也请诸位多多体谅一下,不要与我太过计较!”

    这番话,却是让众位重臣对他的印象更是好到了极点,几人都是连说不敢,誓言必定好好辅佐子龙,维护好大明江山。

    等这些话说完,在这“君臣”之间,最后一丝若有若无的隔阂算是彻底消失了,众人说起话来,也是更放的开了。

    在处理刘瑾党羽一事上,众人也达成了一致,那就是只诛首恶,从逆以过往罪行论罪。如若过往只是与刘瑾斡旋的,一概都是赦免无罪。

第七百四十一章 平反() 
子龙对这个结果,也是极为满意,当即又说道:“刘瑾党羽能这样处理,再好不过!只是,那些曾经因为刘瑾,而遭受不白罪名,或贬或死的大臣,我们是不是也要商量一下,如何弥补?”

    “陛下所言甚是!”双方探明心迹之后,诸位重臣也正式以陛下来称呼子龙,虽然子龙不喜欢这个称呼,可也是没有反对。

    此时子龙刚刚说完,李东阳深思一番,也就说道:“刘瑾当权,确实有许多正直大臣,或死或贬,让朝廷损失惨重!

    如今既然给刘瑾定罪,那么确实应该为他们翻案了!只是这翻案,也要考究,那些确实是冤假错案的,肯定要平反。但是过往有劣迹的,我们却要斟酌一二啊!”

    “西崖公说的不错!”子龙点头说道,“我曾认识一名因弹劾刘瑾,而遭到贬黜的刑部主事,他就算是冤假错案的一种,理应平反!”

    “哦?刑部主事,还弹劾了刘瑾?”李东阳闻言捻起胡须,想了想,说道,“陛下说的,莫不是龙山先生的长子王守仁么?”

    “龙山先生?”子龙先是一愣,旋即又点头说道,“他倒是没有跟我说起他父亲,不过他确实叫王守仁倒是没错的了!”

    原来子龙想起这为刘瑾擅权一事,而遭到贬黜的大臣,就直接想到了当初自己因安王遗失先帝画作,自己去寻找而被打落悬崖,认识的那位差点投水自尽的王守仁。

    当时那王守仁虽然因为势尽而要自尽,可他身上铮铮铁骨,以及与子龙一夜交谈,感受到他满腔抱负,却让子龙对他印象极为深刻。

    如今刘瑾倒台,要平反冤假错案,子龙第一个想到的,却正是这位他极为欣赏的年轻的饱学儒者。

    “那就错不了!”李东阳虽然也好奇,这王守仁如何能与子龙认识,可既然子龙提起他,李东阳也是极为高兴的说道,“龙山先生王华,本是礼部左侍郎,在朝野之中,风评不错,与老夫也是交往甚深!

    他的这个儿子王守仁,自小也是聪慧过人,与我也是有过接触,我一直觉得,我大明朝日后,却有他一席之地!

    因此当年戴铣一案,他据理进言,为戴铣求情,惹怒了刘瑾,老夫就与王华以及诸多同僚一起,设法营救他。

    那时候许是刘瑾权位还没有稳固,就以王华转任南京吏部尚书为条件,最终把他发配了贵州龙场驿完事!”

    “原来这其中还有这许多波折!”子龙这才知道,原来王守仁的事情,却还有这许多内幕。只是他说起这事,是要为王守仁平反,可李东阳的口气,好似不为他平反一般。

    这却让子龙心中奇怪,忍不住问道:“既然如此,他就属于被刘瑾冤枉的,是平反一类的,可是西崖公你怎么好像不愿为他平反一般?”

    子龙这一问,却又是让众位知情的重臣齐齐一笑,过了一会儿,李东阳才拱手说道:“非是老臣不愿,实是那小子天生傲骨,不肯啊!”

    “啊?”子龙闻言也是一愣,说道,“这怎么可能?当初……”

    本来子龙还准备说,王守仁当初差点因为被贬,投湖自尽的事。可话到嘴边,想到这事情不甚光彩,说了出来,却是于王守仁形象有损,因此他也就顿了一顿。

    李东阳虽然不知道子龙要说什么,可他知道子龙关心的是什么,当即说道:“老臣虽然不知道,陛下与王守仁如何相识,可一直以来,老臣却对这小子倒是颇为关心。

    在他被贬龙场驿之后,老臣一直想方设法,要把他带出龙场驿,重回我大明朝廷,为天下,为朝廷效力。

    后来因为一件事,我与刘瑾达成私下的协议,可以调任他离开龙场驿,因此老臣就兴冲冲的差人前往贵州,准备告诉他,让他也高兴高兴!

    不料,我那心腹说,王守仁一口回绝了我的帮忙,并且还说在龙场驿待得很好,还让我那心腹给我带回了一句话!”

    当初王守仁因为被贬,自觉朝廷黑暗,已经了无生趣,就准备投湖自尽。子龙一直以来,虽然不曾说起这事,可对这位只见了一面的好友,倒是极为关怀。

    如今能够为他平反,他也是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他,不料如今李东阳却告诉他,王守仁自己却不想离开龙场驿了!

    这一下,却让子龙极为好奇,忍不住就示意李东阳把那句话说了出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虽然在与婉儿读书的时候,子龙没有学习太多的儒家经典,却也是能够体会到,王守仁说这句话的含义,以及心境。

    听到李东阳转述的这句话,子龙一下子明白,这位聪慧绝顶的好友,想来是在思想上,又是更进了一步,日后的成就,却更是不可限量了。

    一面为不能与王守仁促膝相谈有些遗憾,一面又是为他的成就,内心欢悦不已。此时,李东阳又是说道:“而且,他还说,既然遭到贬黜,那就应该顺势而为,既然到了龙场驿,也应该竭心尽力,为那一方百姓的福祉而努力,这才是为官之道!”

    这句话,却是让子龙不由得一震,心中既是想笑,又是有些觉得有意思。原来当初王守仁投湖自尽,与子龙相识,进而彻夜长谈。

    在那个谷底,子龙为了宽慰王守仁,让他断了轻生的念头,曾说过类似的话语。并且还说,京城的百姓的是大明的百姓,难道那龙场驿的不是么?

    那时候,他只是想着王守仁能坦然面对被贬龙场驿,坚强的走下去。留得有用之身,等得刘瑾倒台,再为国效力。

    不料这句安慰的话语,却被王守仁听了进去,还被当成了他在龙场驿坚持下去的动力,甚至于在李东阳已经为他求得离开的机会情况下,他依然还是要求留在了龙场驿。

    想到这其中的阴差阳错,子龙也是不知该如何说才好。李东阳却也看出子龙心底的一丝想法,又说道:“不过陛下也不用太过为他担心!”

    “哦?怎么?”子龙见李东阳眼里的笑意,当即也是问道。

    “他这贬谪期限,也已经快要到了!虽然刘瑾在位,如果他继续这么倔下去,肯定还是继续在龙场驿待着,可是如今刘瑾已经倒台,他也就可以离开龙场驿了啊!”李东阳笑着说道。

    “这样最好!”子龙不想王守仁这位满腹经纶的好友,埋没于龙场驿这个偏远一隅,可他也明白,王守仁的选择,也是没有错的,因此正是为难。如今听得王守仁贬谪还是有期限,更是已经到了,他也是高兴不已脱口而出道,“那最好,这样一来,他就能够离开龙场驿了!只是,以他的个性,如今让他回到朝廷来,其实也不好!”

    “不错!”李东阳闻言也是点头说道,“他既然有此决心,现在回到纷扰的朝廷来,实是误了他的道啊!”

    子龙倒不是能明白这儒家一道,但是他却明白王守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