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笑傲江湖之隐形皇帝 >

第530部分

笑傲江湖之隐形皇帝-第530部分

小说: 笑傲江湖之隐形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这时,这殿中几个重量级的人物,却已经纷纷承认了子龙的身份。

    子龙也是有些好笑,这些人明明知道自己是假的,却都是认了自己,倒也有些意思。

    只是如今不是玩闹的时候,子龙也是轻轻抬了抬,学着正德的口气说道:“累得母后与诸位爱卿担心了,快快起来说话!”

    虽然他学得是正德的腔调以及说话语气,可不经意之间,却还是加了一丝体贴的意思在里面。

    那些不明内情的重臣,只是奇怪皇帝何时变得这么好说话了?

    而知道内情的几人,却都是心中颇为快慰,直道如果真的皇帝如子龙这般,却也是极好的了。

    唤起群臣之后,子龙也就在这些人的簇拥之下,缓步登上了坍圮,坐到了龙椅之上,又是一番行礼之后,才缓缓进入这次刘瑾引起的骚乱议事之中。

    子龙率先说道:“诸卿,如今刘瑾反迹已现,不但公然控制朕的意识,更是欲要劫持朕,还暗中安排了内行厂那些杀手,杀害诸卿,因此朕决议要定刘瑾为谋逆之罪,抓捕之后,直接处死,未知诸卿意下如何?”

    今日刘瑾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在御宴之上,指使内行厂的杀手,绞杀群臣,已经是令得几乎所有人,都是对他恨之入骨。

    刚刚那么一会儿,至少有十余名重臣永久的离开人世,其余人等,尽皆带了轻重不一的伤势,就是刘瑾原来的那些属下,比如说那兵部尚书曹元,这会儿也是被伤了胳膊。

    因此子龙此言一出,非但没有人出声反对,曹元更是带头高呼“陛下圣明”的话语,引得群臣一致极快的通过了子龙的这道决议。

    曹元之所以如此,一来自然是对刘瑾不顾一切,好似连自己都要除去的不满,二来却是他想趁机向天子表忠心,期望自己的地位能得到稳固。

    可惜他却只是表错了情,如今子龙除了能认出英国公、成国公、定国公等三位国公之外,就只能认出八虎之中的几位,以及李东阳等为首的文官,最后再加上那有些惊吓过度的兴王朱祐杬。

    对着曹元,他却还是第一次见面,因此他率人赞同自己的决议之后,子龙却不禁有些愣住了,不知道该如何称呼曹元,表彰一下他。

    好在李东阳为官老练,自然知道子龙或许扮正德没什么问题,可要立即与群臣熟悉,未免有些强人所难,当即又直接说道:“陛下,既然已经定下刘瑾重罪,如今他却没有归案,以老臣愚见,不如现在就下旨裁撤了内行厂,所有一应人等,着即通缉拿捕。

    至于其他的两厂一卫,暂且命他们谨守衙司,无诏不得私自现身。把京城的治安,暂且交由京营接手,未知陛下钧意如何?”

    子龙于治国之道,却是无法与李东阳比较。更何况李东阳提的这几点建议,却也是快速稳定京城的切实建议。

    当下子龙也是沉吟一番,然后点了点头,才说道:“李大人所言有理,朕准奏!”

    “谢陛下!”李东阳见子龙从谏如流,不禁心中也是高兴不已,当即也是退入班中。自有一旁的太监,把这道旨意尽快拟好,颁布实施了。

    此刻八虎之中,刘瑾携正德逃亡,魏彬却在殿外,这会儿情况不明,留在大殿之中的,却只有其他六人。

    马永成、谷大用只因之前与刘瑾亲厚,这会儿刘瑾反叛已成定局,他们心中也是惶惶不安,因此只是呆立在坍圮之上,不敢擅自发言。

    伺候在子龙身边的,却正是罗祥与高凤二人。高凤知道这位天子却不是真正的正德,可看着这恍如同一人的模样,又看得子龙从善如流,对群臣也是颇为礼敬,他却好似隐隐看到了先帝的影子,不禁心中也是有些欣慰。

    因此子龙下旨照李东阳的意思行事,他本就是秉笔太监,当即就挥毫泼墨,现场就写出一封诏书,呈到子龙面前,让他过目。

    如今御案已经被毁,高凤却也是不敢怠慢了子龙,竟而双手高捧这圣旨过头,弯腰在子龙面前,等子龙阅览。

    子龙却心地颇为善良,顾念高凤年纪大,刚刚表现又是不错,却直接就把这圣旨接了过来,小声的说了句高公辛苦了,然后却自己拿着圣旨阅览起来。

    高凤侍奉的天子,到正德这里,却已经不下三任。

    宪宗成化皇帝的时候,他还只是一个小黄门,即便有幸伴驾,可却只能远远的站在大殿的一角。

    可即便只是站在一角,成化皇帝的昏庸懦弱的形象,却也是让高凤惋惜不已,只觉得大明天子怎能这般。

    好在接任成化皇帝的弘治皇帝倒是不错,虽然自小吃了不少苦,可却温文尔雅,平日里也是待人和气,极少动用刑罚。

    就算有内臣犯错,弘治皇帝也只是小惩大诫,从来不曾下令打杀内臣,实是难得的仁慈之主。

    但好景不长,弘治皇帝虽然深孚众望,但最终却英年早逝,继位的正德皇帝虽然是高凤从小伴着长大的,但是那顽劣不堪的性子,却让高凤极为忧虑。

    果然,正德皇帝继位之后,却是让整个朝廷乌烟瘴气,权柄慢慢收拢到八虎手上,最终又向刘瑾一人手中滑落。

    高凤虽然一直有心报效朝廷,无奈天子如此,他也只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去与刘瑾虚与委蛇,等待时机。

    如今子龙暂时替代正德,处理政事,稳定大局。

    举止之间,不但极为有礼有节,还难得谦厚无比,那句高公辛苦,却好似在肯定高凤这些年来的忍辱负重一般,使得高凤不禁有些眼眶湿润,对子龙却也是越发肯定。

    那圣旨之上的意思,自然与李东阳方才建议没有什么分别,子龙如此看,不过是为了让众人不至于奇怪。

    因此一目十行,不过多久也就看完,却是点了点头,满意的说道:“高公文采不错,这就用印,然后差人去三厂一卫颁旨吧!”

    其实三厂一卫,除了内行厂之外,其他的两厂一卫都已经被子龙预先设下人手,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控制。

    虽然不知道结果如何,可子龙自信自己挑选的执行人选,应当会尽可能的完成自己交代下来的任务。

    因此这两厂一卫,这会儿多半还是处于混乱之中,无法对刘瑾有一丝一毫的帮助。

    可是子龙布置的,终究只是非常手段,如果被太多人知晓,只怕也是不妙。

    现在李东阳提议,裁撤内行厂,令其他两厂一卫暂且驻足,无诏不得外出,实是帮子龙解决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因此子龙才欣然同意。

第七百零三章 捉拿() 
高凤此时也是从感慨之中清醒过来,恭敬无比的接过圣旨,拿着这圣旨,来到了张太后的身边,说道:“太后,陛下要用玺,还请娘娘请出制诰之宝来!”

    一面说,高凤一面对张太后也是使了眼色,让张太后不要声张。

    如今的张太后除了一个母仪天下的名头之外,再也对朝政难以施加影响。

    即便知道眼前的皇帝,正是自己痛恨的人,也是郑金莲留下的孽障,可她偏偏也是无奈,只能就此妥协。

    当下她也是没有说什么,只是淡淡的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了这圣旨,然后就从身边的座椅之上,打开一个暗格,取出那天子的制诰之宝出来,郑重其事的在这圣旨之上,用上了玉玺。

    印上玉玺之后,这圣旨便已经有了实际的意义,高凤对张太后行了一礼,然后卷起圣旨,徐步走到马永成、谷大用身边,又叫来张永,说道:“陛下旨意已下,你们三人快去执行,务必不要使两厂一卫再继续跟着刘瑾作乱,内行厂也一定要尽快裁撤干净!”

    “是!”马永成与谷大用也是没有料到,在这个时候,高凤还敢用自己,当下都是极为感激的看了高凤一眼,然后也就随着张永一起,恭敬的带着圣旨,前去执行圣意。

    见得圣旨离了奉天殿,子龙才稍稍安了心,然后说道:“如今既然已经下了圣旨,治安交由京营,那么朕希望京营能尽快做好准备,即刻起,封闭九门,任何人无诏不得出城,全城戒严,一定要给朕抓到刘瑾为止!”

    那些不知情的大臣,却都是以为皇帝对刘瑾的背叛,以及擅杀大臣极为震怒,因此才下令封闭九门,逮捕刘瑾。

    只有有限的那几人,却是知道子龙这道命令,其实是要京营去救出正德,不要让刘瑾害了正德罢了。

    一时间,那几名知情的重臣都是心中颇为激荡,只觉得自己等人着实没有选错人选,不禁都是对视一眼,满是欣慰。

    然后成国公更是出班抱拳行礼,朗声说道:“老臣领旨,这就下去安排,不抓到刘瑾,誓不还朝!”

    如今成国公也看出来,中枢有李东阳等人辅佐子龙,当是不会有什么变故,于是他也就想着尽快去救出正德,杀了刘瑾。

    毕竟子龙再好,比正德再是得人心,可他毕竟只是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次子,不但从未被世人知晓,就连宗族的族谱之上,对他也没有丝毫记载。

    因此子龙能代替正德一时,却终究不能代替正德一世。

    除非正德日后重回皇位,给子龙的身世平冤昭雪,然后为子龙正名,再把皇位传给子龙,方才可行。

    子龙见成国公这般说,知道他明白自己的意思,当即也是含笑点头,嘱咐了成国公小心在意之类的话语之后,也就随着成国公,引着许多武将退出了奉天殿。

    到了这时,基本的维稳工作就进行的差不多了,子龙正想休息片刻,然后再与群臣商议,今日奉天殿一事该如何对外统一口径的时候,定国公徐光祚却突然出列,说道:“陛下,臣有本奏!”

    虽然徐光祚因为最近一连串的事情,导致他的威望渐渐高了起来,可终究还没有到成国公、英国公这个档次,因此子龙暂且代替皇帝的事,他其实是不知情的。

    这会儿他却以为皇帝真的是趁刘瑾不注意,偷偷的跑回来的,因此想到方才的事情,忍不住就想出面谏言。

    子龙不知徐光祚出来所为何事,只是他出来,子龙却也只得强打起精神,虚抬了一下手,示意他说下去。

    徐光祚倒也是不客气,得了子龙的应允,竟而直接戟指张太后,一脸愤慨的说道:“刚刚刘瑾折磨陛下的时候,虽然得了太后的提醒,让我等识破了刘瑾的阴谋,本来我等应当感激太后的!

    可是事后臣思前想后,这满殿的臣工不下五十人,太后又只是一个弱女子,如何能先于我们,发现刘瑾在暗中捣鬼?

    因此臣苦思再三,最终却发觉,这必然是太后其实也参与到了刘瑾的作乱之中,最终却良心醒悟,不忍加害陛下,才中途收手!

    但是,即便如此,太后与刘瑾同流合污,只怕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她也是犯下重罪!臣恳请陛下,命人拿下太后,审问清楚再说!”

    “啊?”群臣以及太后,包括子龙都是齐齐一震。

    他们没有想到,如今刘瑾的纷乱还没有结束,徐光祚就急吼吼的把矛头又指向了太后,以他刚刚的言语,竟然好似太后不倒台,他却不放手一般。

    李东阳也是面色有些难看,站在原地有些进退两难。

    他也不是笨人,刚刚太后能出声揭破刘瑾的阴谋,以那语气来看,怎么也像太后也涉足了刘瑾的阴谋了!

    可李东阳自为相以来,多得张太后从后护佑,才能在这有刘瑾当权跋扈的朝廷之中,屹立这么些年。

    再加上在外人眼里,弘治与张太后实是相濡以沫,难得的人间佳话,李东阳怎忍心见到张太后被人攻讦,身陷囹圄呢?

    当下他虽然心中明知张太后可能参与到了刘瑾的作乱一事之中,可还是出面奏请道:“陛下,太后为我大明国母,本应母仪天下!怎能因为一点猜测,就直接拿她下狱受审,老臣实是不敢苟同!”

    徐光祚之前与张太后几次针锋相对,又在万马齐喑的时候,在子龙的指使之下,救出了李东阳。

    本来他以为,如今出面扳倒太后,只怕再无人会反对,不想第一个反对的,就是他刚刚救下的李东阳。

    这却让徐光祚一脸迷茫,有些奇怪的说道:“西崖公,慎言啊!本朝历来涉及谋逆,都是罪在不赦,如今太后形迹可疑,却怎能置身法外呢?”

    子龙其实对张太后的事,也是知道不少,更知道张太后与刘瑾勾结,陷害自己母亲,冒领自己兄长为子的斑斑劣迹。

    因此徐光祚提议要彻查张太后,他内心其实是极为欢愉,就想直接下令的。

    可李东阳出面反对,也让他不禁踌躇起来。

    虽然李东阳的话里没有挑明,但是他的意思其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