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笑傲江湖之隐形皇帝 >

第426部分

笑傲江湖之隐形皇帝-第426部分

小说: 笑傲江湖之隐形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司礼监,却多是用内臣,也即是宦官。这些宦官去了势,是一个半残之人,无依无靠,实是犹如无根之浮萍。

    有司礼监在,内阁无法坐大,皇权自然无忧。相反的话,司礼监就算权利再膨胀多少,只要一道圣旨下来,自有外臣群起收拾,不致对皇权造成什么影响。

    更何况,许多皇家不便做的事,都可以交给司礼监统领的三厂一卫前去执行,于皇家威严而言,没有半分损耗。

    综上种种,正德皇帝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答应裁撤掉司礼监的。只是一来他还年幼,在朝中威严不足,二来就是这许多理由,不能摆到明面上来说。

    刘瑾见正德皇帝说了一个可是,不禁眉头就是一皱,今天这个小皇帝,倒真是难伺候,他心里暗暗想道。

    当下他也不等正德皇帝说出口,而是直接说道:“其实要想制衡的话,裁撤掉司礼监也一样可以的!只要允许老臣这些内臣,也有资格加入内阁之中,扩大内阁!这样一来,内阁的票拟需要的更多,自然不存在一家独大的威胁了!”

    李东阳等人本来还看不清刘瑾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这会儿刘瑾图穷匕见,他们也是看了出来。

    这刘瑾竟然打的是由内臣入阁,并且最终掌握内阁,彻底控制大明朝廷中枢所有权利的主意,当下李东阳不再沉默,直接站了出来,悍然说道:“老臣不同意!刘公所言,不异于要动摇祖制!要知道,这内阁票拟,司礼监批红,可是从宣德皇帝那里传下来,即便是先帝,也不曾动摇半分,如何到了今日,就要轻动!”

    “此一时,彼一时也!”刘瑾早就想到,李东阳等人会拿出祖制不可动摇的话语,来反对自己,因此他也是早就想好了对策,直接说道,“就拿这次宁夏、河套一事来说!如果票拟、批红的权利都在内阁,只要调查清楚宁夏、河套的叛逆之事,完全可以从速出兵,把叛乱威胁,扼杀在摇篮之中。

    可正因为权利不集中,让我们在朝堂之上,争执许久。诸公可知道,就这么点时间,足够安王、徐子龙拉拢多少人马,又造出什么样的声势来呢?而我们朝廷平叛,又需要多耗费多少人力物力么?”

    “这两件事不可混为一谈!”李东阳直接反驳道,“宁夏、河套之事,是地方之事,先不说会不会反叛,就算真的反叛,天兵到时,也是立时土崩瓦解。而刘公现在所言,却是国家根本的大事,与这件事却没有什么关系,还请刘公慎言!”

    “怎么就没关系?”刘瑾冷冷一笑,说道,“不说其他,西崖公你就与安王相交莫逆,安王几次来京,可都是有见你吧!你一直阻挠对安王动武,是不是收受了安王什么贿赂呢?”

    “刘瑾,你可不要含血喷人!”李东阳倒还没有发作,脾性刚烈的杨廷和就慨然而出,朗声说道,“西崖公高风亮节,两袖清风,怎么会收受贿赂!何况安王也是以廉洁著称的藩王,哪来钱财贿赂!”

    “好一个廉洁著称的藩王!”刘瑾笑着说道,“那请问杨大学士,这位廉洁著称的藩王,如何能与诸多边将结交,又养起许多军队,意图不轨呢?”

    一面说,刘瑾一面从袖子里抽出一份奏报,递到御案之上,恭敬的说道:“这是锦衣卫指挥使石文义着锦衣卫调查安王积蓄军力的罪证,请陛下御览!”

    之前刘瑾一直没有拿出这份证据,却是让正德心里还有些相信安王。这会儿见得这份奏报,当即拿了起来,翻看了两页,就愤怒无比的直接投掷到了李东阳两人的身前,咆哮着说道:“李大人、杨大人,你们好好看看,这就是你们口中廉洁著称的藩王?朕那敬爱的安王叔?”

    见刘瑾拿出确凿的证据,李东阳与杨廷和就知道这一次又败了,这一份奏报他们都不用看,就知道这上面写的是什么。

    毕竟远在这次朝会之前,他们就已经知道,安王已经积蓄力量,勾连边将,准备起事。而他们也是准备借助这一次,一来推翻刘瑾在朝之中的地位,二来加强清流文官对军队的控制。

    只是即便再是如何知道这奏报的内容,李东阳与杨廷和也不得不一脸紧张的捡起奏报,小心翼翼的从头翻到尾,然后一脸愧疚的对正德皇帝致歉说道:“臣等愚昧,请陛下降罪!”

    “哼!念你们久在京中,被人蒙骗了也是应有之义,朕就不做大的惩罚,罚你们俸禄一年,以儆效尤好了!”正德皇帝也知道这两位老臣不能乱动,当即说道。

    “谢陛下隆恩!”李东阳与杨廷和苦笑着对视一眼,然后告罪一声,退进了班内。

    刘瑾见得这两位清流文官的首领,也被自己这份确凿的罪证打退了,当即也是高兴不已的说道:“就连这两位博学多才的大学士,都可能出现纰漏,看到老臣裁撤司礼监,扩大内阁,引内臣入阁的建议是正确的了!还请陛下准许!”

    “这……”呵斥李东阳二人,只是正德皇帝心中气愤罢了,他可不是真的想就此裁撤司礼监,让内阁失去了制衡。

    可如今当众呵斥了李东阳、杨廷和两位大学士,也着实证明了内阁有所纰漏,刘瑾的建议,又看起来好似是可行了的一般。

    当下正德皇帝踌躇半晌,不知如何应对。这时,却又有一名文官慨然站了出来,高声说道:“臣不赞同刘公所请!”

    “嗯?”刘瑾一愣,看了过去,发现却正是都察院吏科给事中蔡茂,这人年约三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据传闻,都察院的左都御史曾多次公开场合表彰此人刚正不阿,有意栽培此人,接任自己的左都御史一职。

    此时见得这刺头冒了出来,刘瑾不禁也是颇为气愤的说道:“蔡茂,你因何反对!”

    “祖制不可变!何况司礼监与内阁互为制衡,是从宣德皇帝流传下来的规矩,岂可一朝而废!再说就像李大人所言,这变革一事,与安王一事有何关联,刘公却要行此悖逆之事,实与谋逆无异!”蔡茂慷慨激昂的说道。

    刘瑾见这蔡茂当众说自己谋逆,当即气的也是发抖,正准备呵斥一番,把这蔡茂喝退,不料从班中又是走出十来员官员,文武皆有,来到蔡茂身后,也是一起谏道:“臣等附议!”

    这一下,却是无异于**裸的当众打了刘瑾的脸,十数员官员一起指摘刘瑾,倍言刘瑾谋逆,如果刘瑾再没有动作,只怕就在这朝堂之上威信扫地,再也没有半分权利了。

    当下他爆喝一声,说道:“锦衣卫何在!”

    “在!”刘瑾话音一落,就见得外面走进来一票锦衣卫,为首之人,正是锦衣卫赫赫有名的刽子手,北镇抚使张彩。

    张彩领着一票锦衣卫闯入这奉天殿之中,虎视眈眈的看着一众文武百官,仿佛猫儿在看老鼠一般。

    杨廷和也是没有料到,蔡茂这些年富力强的年轻官员会热血之下,冲了出来,直面刘瑾,眼见得此时张彩等锦衣卫被刘瑾唤入了大殿之内,杨廷和也是不由得有些急了,当即站了出来,正准备出声为蔡茂等人辩护。

    不料刘瑾看到杨廷和站了出来,当即杀机盎然的看着杨廷和,不等他开口,直接喝问道:“怎么?杨大人也是要附议这些乱臣,说老夫谋逆么?”

    “这……”杨廷和心里头一跳,他能看得出来刘瑾此时眼中饱含的杀机,虽然知道无论如何,刘瑾也不可能公然在这奉天殿上,对付自己这位内阁阁臣,可也是被刘瑾看得心中发憷,忍不住鬼使神差的摇了摇头。

第五百五十七章 点穴() 
刘瑾见得他摇头,当即袍袖一挥,一道看不见的劲气拂过,直接把杨廷和扫回了班中,然后刘瑾傲然说道:“既然杨大人不认同,那就请回吧!”

    说完之后,他又对正德皇帝拱了拱手,说道:“陛下,蔡茂这些乱臣,当众诬告老臣谋逆,实是罪在不赦!再加上锦衣卫曾调查过,这些站出来的几位乱臣,曾都与安王有过关联,只怕是安王埋伏在朝廷之中,意欲与他里应外合的内应啊!臣恳请陛下,降旨拿下这些人,交由北镇抚司查问清楚,以儆效尤!”

    “……”正德皇帝正待出声反对,不料刘瑾眼明手快,直接拂出一道指风,把正德皇帝给点中了穴道,定在了当场。

    一旁的张太后见机行事,当即出声说道:“准奏!来人啊!把这些乱臣都下了诏狱,彻查清楚!”

    张彩得了太后之命,自然兴高采烈,与那些锦衣卫的彪形大汉一起,冷笑着走向蔡茂能一众官员。

    蔡茂却没有看出来正德皇帝已经被制,只是奇怪为什么这位刚刚开了窍的小皇帝,怎么又突然沉默了,眼见得张彩等人走来,他却正想疾呼,为自己等人伸冤。

    可张彩等人哪里会给他们机会,一个个身形一动,来到他们身边,不由分说的直接闪电般的出手,把蔡茂等人的下巴,齐齐的都给卸了。

    这一下,蔡茂等人固然不能再说什么,满堂的文武百官,也都是惊怒不已。

    个别性子暴烈的,比如那定国公徐光祚,内阁大学士杨廷和都是正准备为蔡茂等人出头,可却都是被人拉住了。

    拉住定国公徐光祚的,自然是在殿中一直没有发话的成国公与英国公了,他们两个却是什么也没说,只是对徐光祚摇了摇头,示意他稍安勿躁。

    而拉住杨廷和的,却正是他身边的李东阳。虽然杨廷和想挺身而出,可看到李东阳使了一个眼色,就旋即明白了过来,当下也只是不着痕迹的瞪了刘瑾一眼,不再作声。

    眼见得朝堂万马齐喑,再没有一个官员站出来,刘瑾当即也是消了不少气,当即对着张彩摆了摆手,示意他把蔡茂等人拉下去。

    张彩自然是唯刘瑾马首是瞻,见得刘瑾的手势,当即都是一个个如同拖死狗一般,把蔡茂等人拖出殿去。

    期间蔡茂等人还想反抗,却都是被张彩等人毫不犹豫的一顿胖揍,导致这些官员出得殿时,身上都是多少带着伤势。一旁的文武百官看在眼里,却都只是敢怒不敢言。

    等蔡茂等人被张彩率领锦衣卫拖出奉天殿之后,刘瑾又施施然的走上前来,倨傲的看着坍圮之下的文武百官,直接问道:“还有人,反对老夫适才的提议么?”

    李东阳与杨廷和心中虽是不满,这会儿却也知道不宜公开反对刘瑾,只得眼观鼻,鼻观心,好似睡着了一般。

    其他的清流文官见得这两位首领不动,一个个也是不再多言,都是如二位大学士一般,扮作了那庙里的菩萨一般,一动不动。

    清流文官不动,以三位国公为首的功勋贵戚自然更是不会动,一时间,偌大的奉天殿,好似只有刘瑾一人一般,落针可闻。

    过了片刻,见没有人回答自己的话,刘瑾也是无趣,知道这次改革借由自己的强势,以及安王的事,算是推行了下去。

    当下他对着曹元使了个眼色,然后说道:“那这项提议,可有人赞同?”

    “微臣赞同!”曹元立即出列说道。

    刘瑾手下一派党羽见得头领曹元出面,自然都是一个个的跟着站了出来,跟在了曹元身后,大声说赞同二字。

    见得大局已定,刘瑾又象征性的回首询问正德皇帝的意见:“陛下,你意下如何?”

    正德皇帝此时被制,心里却好似喷火一般,可是刘瑾武功高明,动起手来毫无声息,一时间大殿之中,除了护卫在张太后身侧的曹秋海看出来之外,其他的人,却都是没有看出来。

    这会儿刘瑾又来问话,正德皇帝却是想否决都是不可能。

    又是那张太后出面,直接说道:“刘公所言有理,着司礼监与内阁仔细研究,商量妥当方案之后,就即上报陛下,然后执行!”

    “遵旨!”刘瑾眼见自己最后一步达成,更是心满意足的点头微笑,然后又看了一眼邱聚,示意他就此退朝。

    邱聚看了正德皇帝一眼,自然是得不到正德皇帝的回应,当下只得上前说道:“退朝……”

    李东阳与杨廷和当即引着文武百官,就对正德皇帝山呼万岁之后,弓下了身子来。

    刘瑾却也是趁此时机,一把提起正德皇帝,就与张太后、曹秋海一起,在宫娥、宦官的簇拥之下,向殿后走去。

    等皇帝与太后离去,这些文武百官才起了身来,一个个都是顿足一叹,然后颓然的向外走去。

    而李东阳却是与成国公交换了一个眼神,在得到成国公点头示意之后,当即颇有些高兴的与杨廷和一起,离开了奉天殿。

    不多时,方才风起云涌的奉天殿,一下子就变得静默了起来,只有宫娥与宦官在大臣们走了之后,为奉天殿进行洒扫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