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神话原生种 >

第258部分

神话原生种-第258部分

小说: 神话原生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一定的时间,简直就是藩王割据的翻版。

    汉朝末年,各方士族之强,无须多言。

    除了大耳刘顶这个中山郡王之后的名头,四处招摇撞骗之外。其余争天下者,莫不是地方士族豪强出身。

    虽然科举,可以某种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科举制度,本身也就是在给贵族掘墓。难免遭到强烈的反弹。

    若说秦灭于六国之余孽,那么隋便是灭于世家之反扑。

    如今的靖国,连个小小的推恩令,要真正贯彻,都有千万般难处。

    更别提什么科举了。

    与其如此,还不如修筑一所高质量的大学,将天下的人才给网罗到一起,然后进行集中式的爱国主义教育。

    这样多少还能起到更多的作用,对稳固江山,增加朝廷真正有用的人才,起到相对积极的作用。

    老皇帝心中明了,封林晩这应该是不满意给出的条件。

    同时又提出一个上好的建议,加重自己的砝码。

    还未等老皇帝回过神来,封林晩又提出了第三个建议。

    “陛下不妨将兵制稍改,天下成年男子,皆需入伍,以一年为期,一年之后,择其优者继续留任军中,发放粮饷,保持军队质量,却也消减了开销。而一年之期虽耽误了些许农忙,却也不至于因兵丁过多,而导致农业不稳。只需十年,陛下···全天下的男子,皆是您的士卒,若有战事起,只需发放武器,依照原本的队伍将卸甲的战士重新召回,何愁无兵可用?”

    老皇帝闻言,彻底被封林晩的‘才华’所震惊了。

    没有过多的空谈。

    封林晩每一个提议,都是富国强兵之法,都是中央集权,解决靖国眼下困境之道。

    十年!

    一切都只需十年。

    “但是···寡人哪里还有十年?”老皇帝眼中的希望之火微微黯淡下来,他自己的身体,如何不知晓?最多不过三五月,就必将油尽灯枯。

    “寡人回宫后,会让太子前来拜会先生,若是先生能收下他,寡人定让其以弟子礼服侍先生!”老皇帝心中有了决断,立刻果断的说道。

    (另自我推荐一下,废纸的上本书,无限制神话也不错哟!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

第四百八十一章最少三次() 
老皇帝显然也已经下定了决心。

    所谓病急方才乱投医。

    若非寿元将尽,所托无人,老皇帝也不会做出这么大的让步和妥协。

    无论眼前这个和尚看起来多么的智慧超群,毕竟也不过十几岁的年纪。

    封林却捧起茶杯,浅饮了一口。

    “且让他来吧!万事讲一个缘字,不可强求。”封林说道。

    老皇帝目光闪烁,颇有些不愉。

    他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眼前这个和尚还拿腔作调,未免也有些太不把他这个靖国皇帝当回事,不把当朝太子当回事了。

    “太子若是成熟稳重,陛下又何必来寻我?何不在陛下尚能为其做主的时候,让他受些挫折。欲使其无坚不摧,需当先挫败他的锐气,让他懂得收敛。稀世的宝剑也只有藏在剑鞘里的时候,才最令人胆寒。”封林说道。

    老皇帝闻言,尽管知道这是眼前这个和尚要用手段,调教自己儿子,却也明白说的在理。

    有些时候,他因为膝下唯有这么一子,故而难免有些溺爱。

    年轻人有脾气不是坏事,若是个个都活的像七老八十那样老奸巨猾,这世界只怕就没法进步了。

    但是,有脾气不能无脑,不能冲动,不能盲目。

    而这往往,就是年轻人,容易犯错的地方。

    被人利用了一时的脾气,而做了难以挽回的错事。

    老皇帝回宫了。

    随后便下旨,让太子去清泉山鸣鹿书院,寻一个光头的书生,务必要拜他为师。

    明德街上酒肆、饭寮、茶馆、青楼,扎堆在一起,热闹极了。

    各式各样的来自五湖四海,走街串巷的艺人,也都各自寻得地方表演。

    一些买东西的小贩,走街串巷,贩卖着许许多多新奇古怪的玩意,大声的吆喝着。

    京都的繁华,就在这条街上,显露无疑。

    醉花眠的酒是最香醇的,美人也是最养眼的,就连小曲都是最动听的。

    而要在这里,包下一间雅间,请一群朋友玩耍,也是最花钱的。

    花了钱,能换来值当的服务,那叫消费。

    花了钱,换不来值当的服务,那叫坑钱。

    醉花眠有时候也挺坑钱,但是此刻,坐在醉花眠最好的羞月轩中的那位,正在宴请狐朋狗友的公子,醉花眠有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坑。

    虽然那位公子,每次出行,都用了化名。

    但是京都城内,有点眼力劲的,都能知道他究竟是谁。

    “太子哥哥!听闻陛下最近给你找个和尚师父还是个小师父!你怎么不去拜会?莫非是哈哈哈!”一个瞧着五大三粗,不太‘精致’的壮汉,端着酒杯,醉醺醺的冲着坐在主位上,生的唇红齿白,俊秀挺拔的少年说道。

    这个壮汉,瞧着粗鲁,倒也出身名门。

    那瞧着生的秀美的太子,还未说话。

    左右两边,却有两个乔装成一般护卫的禁军强者,同时出手将那壮汉打晕,然后直接顺着窗子丢了出去。

    “区区一个藩王的走狗,还想离间本太子与父皇的感情,若不是看他父亲的面子上,可不是只打断两条腿这么简单。”太子视线扫过在做的每一个人,语气冰冷的说道。

    他这是在示威,也是在表达自己的能力。

    他不是一个没有思想的傀儡,也不是一个没有脑子的废物。

    不是什么,想来挑拨两句,就会被点爆的糊涂蛋。

    但是,如果封林在这里,他就会说太嫩了。

    像之前那个壮汉那般,既愚蠢又无能的‘间谍’,留在身边多好?

    为什么要赶走、废掉?

    如果真的要杀鸡骇猴,那就该手段更铁腕一点。

    将人从窗户里丢出去,算个怎么回事?

    倒是周围,那些原本还各自抱着美人,饮酒玩乐的京都贵公子们,纷纷露出了一丝丝尴尬的表情。

    他们倒是都觉得被针对了。

    无论是真的有心,还只是单纯的跟着瞎混,此时多少有点心中不忿之感。

    这就是震慑不足,造成的效果。

    太子却没想那么多,尽管周围歌舞尽绝妙,人多且热闹,他却好像独坐闹市,喝着闷酒。

    不受挑拨,不代表心中没怨闷之气。

    对于老皇帝的决定,太子是抗拒的。

    年轻人都爱面子。

    若是在老皇帝的制定下,拜某个天下知名的大学者,或者强者,且年长许多,太子心甘情愿。

    但是一个同龄人甚至比他还小。

    这就很难受了。

    太子酒肆醉酒两天,终于在老皇帝的再上催促下,去了清泉山拜会封林。

    策马扬鞭之时,太子想的是,要好好‘讨教’一下那个小和尚,有什么资格,当他的师父。

    只是到了清泉山后。

    所遇所见,完全与他所料想的不同。

    “太子来的不巧,一凡先生此时不在山中,出门云游去了。”这是鸣鹿书院的一个老先生说的话。

    太子手里紧紧攥着马鞭,整个人气的有些发抖。

    他又不是傻子,如何不懂,这是避而不见?

    老先生看着太子阴沉的面色,却将一个锦囊交给太子,然后说道:“一凡先生临走前,留下了这么个锦囊,说是如果太子来寻,便将此物交给太子。”

    太子一把夺过锦囊,顺手一抛,拔出腰间的长剑,剑气吞吐之间,便已经将那锦囊斩成碎屑。

    “想要考验本太子?他有这个资格吗?”太子愤慨说道。

    只是下一刻,脸上的愤怒凝固了。

    因为锦囊内空无一物。

    碎成碎屑的锦囊,除了原本编织所用的布料,再无其它。

    老先生双手环抱,微微一礼,微笑着说道:“太子求学之心不诚,请回吧!”

    太子咬了咬牙,策马而去。

    等到太子走后,老先生这才疾步走回屋内,对着正在看书品茗的封林说道:“一凡先生!这么做是不是过了!他毕竟是太子。”

    “太子年轻,做事全凭一股冲劲,一而再,再而三,三而衰。若是三次之后,他还有心来访我,那便还有得教。如若不然,管他是谁,天王老子也教不了。”封林放下书,对老先生说道。

    封林早就说了,他要做最传奇,最有风头的那一个。

    简简单单的太子拜师还称不上最传奇。

    哪怕是有他的身份、年纪加成也是如此。

    他要让太子,心甘情愿的三顾鸣鹿,心甘情愿的跪在他的门口,拜他为师。

    

第四百八十二章太子拜师(上)() 
用不着封林出手。

    靖国当朝太子,即将拜师一凡和尚的消息,便风传了整个靖国江山。

    这背后,当然是佛门的手笔。

    毕竟对于和尚们来说,封林还是他们的精神领袖之一。

    而此番封林,即将收徒靖国太子,对于许多和尚来说,更无疑是一场狂欢。

    在愈演愈烈的舆论下。

    不仅许多朝臣开始反对老皇帝此举。

    就连一些藩王,也派遣使者入京,明里暗里进行各种试探。

    或许在许多藩王看来,老皇帝给太子找这么一个师父,拜师是假,求助佛门是真。

    想要借用佛门的力量,来对抗地方的藩王势力。

    倘若这一切是真的,那么藩王们就要想办法先发制人。

    甚至可以借此,引得景阳宫内的某些支持。

    毕竟,这靖国的江山,都是姓周的在坐,哪一支当了皇帝,景阳宫都不在乎。

    但是,若是和尚们插一脚,抢走了属于他们的利益,景阳宫便不得不出手干预了。

    在这般风雨飘摇之中,老皇帝风烛残年的身体,更加的每况愈下。

    太子虽然心有傲气,却毕竟还有孝心。

    老皇帝因为只有独子,历来对这个独子看重,倒是没有相比起一般皇家,父子生疏甚至如同仇敌一般的状况。

    虽然心中依旧不服,却还是再次上了清泉山。

    他知道,要想定风波。

    就需当将整件事给定下来。

    只要他拜师一凡,成为了既成事实,那么所有的乱象,都会在短时间内平息。

    相反,他迟疑一日,那些有心从中捣鬼的人,就多一个借口和理由。

    假借为储君着想的名义,胡乱插手此事,为老皇帝平添烦恼。

    只是第二次上山,太子的境遇依旧不太好。

    这一次封林找的理由是外出踏青。

    同样又留下了一个锦囊。

    太子打开锦囊,得到的是一幅画。

    画中只有一轮明月,和明月下的一头驴子。

    太子苦思不解,只能将这幅画带回了宫中,找自己的谋士帮忙解开。

    “一凡先生!不知那画中,画的是何意?”太子打开锦囊,展开画的时候,负责传递消息的老先生也在,所以他看的真切。

    送走了太子,老先生心中也很疑惑,便进来向封林请教。

    “没什么意思,我瞎画的。”封林笑着说道。

    老先生自己也曾经想过许多答案,只是没想到,竟然是这样。

    “那先生这岂不是在戏耍太子?”老先生有些生气道。

    这是一位性情中人。

    调教太子,他固然没有意见。

    但是太子毕竟是靖国储君,这般戏耍岂不儿戏?

    这又是将太子当做什么了?

    封林将原本有些斜躺的身体坐正,然后说道:“老先生不必动怒,画虽然是瞎画的,但是考题却是真的。”

    “太子拿着这画回去,不得答案,自然会百般思量,召集谋士一起商讨。他若是能放下成见,第三次上山来,找我询问答案,那就说明他有求真之心。一个人可以不是最聪明的,但是绝不能是敷衍了事,不求甚解的。”封林说的头头是道。

    老先生也自然无话可说。

    所以三天后,太子持着总结出来的几十个答案,又一次来拜访封林。

    这一次,他终于见到了传闻中的一凡和尚。

    别的不说,单单只论外表,一凡和尚很令人心折。

    虽然年轻,却气度极为不凡。

    如若只是交个朋友,太子会十分的心甘情愿。

    “敢问先生,此画究竟何解?”几句客套之后,太子直奔主题。

    封林笑问道:“太子以为何解?”

    太子闻言便将近日总结出来的诸多答案,一一道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