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穿入全真教 >

第69部分

穿入全真教-第69部分

小说: 穿入全真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情况还可能不是最坏,如果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秘密势力,那么……”他只说了半句,后面的意思不言而喻。

    司空湛接着说道:“也不是没有可能,但希望很小,若是一个势力,想做到隐秘的一点消息不露,整个江湖都未察觉,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若当真存在这么个势力,不会凭空无头无脑的冒出来吧,总会留些痕迹,难道各大势力典籍中都没有记载?

    我们在这里猜测也没什么用,无论对方是什么妖魔鬼怪,把他揪出来看一下不就一清二楚,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你的话虽然直白到简单粗暴,但对你这种境界的人来说,反而十分有理。”一灯哭笑不得道。

    司空湛大喇喇道:“听着有些怪,贫道就当你称赞。说句不客气的话,像我们这类几乎站在江湖顶尖的存在,还需顾虑那考虑这。贫道看应该顾虑的是对方吧,我们又不是没有实力和势力,径直追查下去就是了。”

    “你还真不客气!”一灯对司空湛的厚脸皮实在无语。

    “该客气的时候就客气,不该客气的时候无需客气。

    贫道单单一个人去追查,那还不把贫道累死,所以,贫道这次来访,除了来看看你,就是想让你发动所有的势力,把幕后之人给揪出来,至少也要查明一些线索。”

    有实力不用,却非要想证明自己一样一个人单独行动,不这般好像体现不出自己牛逼一样,那是傻瓜所为,司空湛可一向认为自己是聪明人。

    “除魔卫道,义不容辞。”一灯语气铿锵。

    ……

    一国加上一个泰山北斗的能量,果然非常恐怖,很快,次日就有了消息。

    一灯脸色阴沉如水,对司空湛道:“找到了失踪武者的尸体,经查,是被人吸干了内力。”

    “啊!”司空湛一脸惊讶,脑海中不由浮现出一个人。

第一三一章 江湖必杀令() 
司空湛能想到人,当时一灯也在钟家剑池,自能想到。

    毕竟大理段氏传承久远,他的爷爷段誉和灵鹫宫宫主虚竹还是结拜兄弟,对逍遥派当年的一些事情非常清楚。

    而北冥神功能够吸取别人的内力化为己用,他岂能不知晓。一听到受害武者被人吸干了内力,脑中第一个想法就是北冥神功,以及剑池之中,自称逍遥派的天心。

    北冥神功为江湖中绝世神功,虽然为道家功法,但霸道异常。若使用之人心术不正,只靠吸取别人的内力增加武功修为,那绝对是江湖一大祸害。

    而北冥神功这个堂堂正正的道家功法,则会变成人人唾弃的魔道功法。

    因此,当查明真相,一灯始终阴沉着脸,心情恶劣。

    “天心!”他恨声道。

    对这些名门大派的深厚底蕴,司空湛从未敢小瞧,尤其对象还是大理段氏这个巨无霸到时候。

    司空湛认同道:“没错,应该是他,当日他煽动众人想渔翁得利,贫道就看出此人绝非正道人士。”

    “这样也好,既然知道了他的底细,我们就好办很多。”一灯说道。

    “之前,他也就刚刚突破小周天,现在害了那么多人,想必武功增强不少。”司空湛推测道。

    一灯断然道:“哼!到最后三道窍穴,可不是只需要内力,想突破就能突破的,在这以前,任他武功修为再是高强,还能逃得了去?”

    眼前这位,恐怕武功已经无限接近最后三大窍穴,说话掷地有声,底气十足。

    此事因司空湛而起,当然不可能任由人家一灯一人出力,而自己退到后面瞧热闹。

    “说的在理,贫道这就去信全真教,言明事情,让马钰示警江湖,并发动对天心的江湖必杀令。”司空湛为了尽快除去天心那个孽障,不息寄出江湖必杀令这个牌,让全真教号召天下所有有识之士共同除魔卫道。

    少林沉寂蛰伏,全真教隐隐为中原大地新的泰山北斗,号令一出,整个江湖武林必定群起而上。

    面对一个毫无底线,肆意妄为的一流高手,一灯心里暗自赞赏司空湛果断的行为。

    江湖中邪魔不在少数,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幸能够得到江湖必杀令的青睐,只有那些足以颠覆整个江湖,或者,危害性极大,罪孽滔天的大魔头才有资格。

    比起那类人,现在的天心还差的远,可以说,给那些人提鞋都不配,但他这方面的潜力极佳,放任他成长下去,造成恶劣的后果一点也不差。

    还有重要的一点,天心任意吸取别人的内力,已经站在了所有武者的对立面,成为江湖武林的公敌。

    发动江湖必杀令,半点也不显得夸张。

    “我也会安排下去,令大理段氏发出江湖必杀令。”一灯作为一个武者,对天心那种败类,本能的厌恶。

    江湖必杀令,不同于别的号令,没有足够的地位、名望、实力,如果发出江湖必杀令,万一得不到江湖人的承认,只会沦为天大的笑柄。

    所以,一般的名门正派根本不够资格,中原之中,全真教崛起时日虽短,但算一个。丐帮只能算半个,而百年未出的少林寺,目前还不行,尽管不缺地位和实力,但没有多少江湖威望了,只待恢复过来,才能算另一个。

    大理段氏,发出江湖必杀令,资格更足,比之全真教,多了分底蕴,位置却在中原之外,在这方面,差上一筹。

    事情紧急,两人定下了方策,便各自分开。

    一灯下去传令,司空湛铺就宣纸,动笔写信,到了最后,他又添了一句。

    “把情况转告丐帮,相信他们会做出明智的决定。”洪七虽云游在外,不在丐帮总舵,但对丐帮目前这些长老的德行操守还是比较信任的。

    司空湛这才搁下毛笔,摸着下巴,满意的点点头。

    既然全真教和大理段氏都已经开始行动,总不能落下和他关系不错的丐帮。有了丐帮的加入,江湖三大顶级势力一起发出江湖必杀令,造出的声势必定更为浩大,掀起惊涛骇浪。

    到时,江湖武林将会变成一张紧密的大网,重重围堵追截之下,天心纵是孙猴子,也逃不出他这个如来佛的五指山。

    只要得到消息,无论是他还是其他别的高手,就会迅速追赶过去,不信收拾不了一个小丑。

    让人把信带走,司空湛斜倚门房门,突然发觉,自己的做派怎么好像是传说中的反派**oss,而天心则是传说中正义无双的主角,自己布下天罗地网,天心险死还生,最后终于逃出生天。

    结果一,直接干掉他这个大反派,涨经验升级,或者还能捡到装备秘籍什么别的好东西。

    结果二,赶紧换地图,继续刷经验升级,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有所成就,最后再反过头来改掉他这个反派**oss。

    脑中胡思乱想,到了这里,司空湛自失一笑。幻想终归为幻想,岂能改变现实,天心的命运早已注定。

    事情已经安排下去,唯一的只有等待。

    司空湛在天龙寺里一共住了三天,跟一灯在一起,不是探讨武学,就是切磋武功,别无其他。

    一起陪同的还有长的很有特点的一能、一空、一净三位大师,相处下来,司空湛对三人大致有了更为细致的了解。

    方丈一能看似懒惰拙笨,却胜在有一颗七窍玲珑心,一空看似急躁不定,却悟性惊人,一能看似敦厚老实,而相当执着,拥有大毅力。

    此三人不同于一灯,于武道不是很热心,但都佛法高深,外界盛传大师之名,当之无愧。

    与三人坐而论道,司空湛的感受尤为明显,原身本就积累雄厚,他悟性不差,几年来从未放下钻研经典。

    就这,两方才辩个齐鼓相当,足见三人的本事。

    短短三日,不仅三位大师受益匪浅,司空湛也获益良多,道佛截然不同,以他山之石,以往道经中的不解疑难之处,他竟悟通了不少,真是意外之喜。

    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他对手中的几门武功有了进一步的领悟,修为越加深厚。

    天龙寺中,受益的还有一灯,确切的应当是受惊,或是受刺激。

    先是老顽童的左右互补搏,接着又是司空湛与老顽童的一门七星剑法,还没能等他反应过来,司空湛说突破就突破了,这是什么情况。

    被狠狠的揍了三天,面临瓶颈的一灯,总是不自觉的冒出一个荒唐的想法:“或许到外面走走,说不定我会和道士一样轻松的突破。”

    天心之事心急也无用,到了大理国,司空湛就惦记上了无量山,别了天龙寺,背对大理城,他不禁一笑:“也许那三位将来会赶上一灯,甚至超过他。”或许心中莫名的感觉,他总觉着那三位大师未来不简单,如同少林内的那些看似人畜无害的老和尚,成天只知道念经颂佛,少林一出事,厨子、扫地的之类都能变成绝世高手。

    重拾自己的一身行头,长剑加葫芦,司空湛一甩衣袖,飘然离去。

第一三二章 妙香佛国() 
“快看那人,该不会又是从大宋那里逃难过来的?”

    “啧啧啧!真惨,中原乱成一团,还是咱们大理好。”

    “谁说不是呢,放眼天下,四处烽烟,也就咱们大理国数百年来祥和平静,得享太平盛世。”

    “阿弥陀佛!都是佛祖菩萨保佑。”

    “正是正是,不如咱们现在就去大佛寺祭拜,对了,别忘了带足了香火钱,免得佛祖怪罪。”

    “可我家银钱不多了,算了,为了佛祖保佑,就是不吃不喝,我也认了。”

    “对了,没有佛祖,哪有我们的太平日子。”

    ……

    听着两人的对话,司空湛无语摇头,能过上数百年的太平日子可不是神佛的功劳。

    有关神雕三部曲的事情,哪怕是相关历史,他都可以说知之甚详,谁让三部都依托的历史,为了弄清背后的东西,他当年可下了不小的功夫。

    大理国的前身是为南诏,当年,在杨国忠的怂恿下,唐玄宗派遣杨国忠的亲信鲜于仲通率领十万精兵渡过泸水,与阁罗凤部在白厓城展开激战。

    结果全军陷没,死于泸水者不可胜数,阁罗凤则收敛唐军的尸体,聚集封土而成高冢,筑京观,形如尸山。

    之后,杨国忠反而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两年后,再度集结天下精兵强将十万人,由李宓率领征讨南诏。

    由于当时天气炎热,军队供给极其困难,一路上人困马乏,在渡过泸水后,瘴死者相属于路。而阁罗凤诱敌深入,以逸待劳,在西洱河畔一战击溃唐军,主将李宓被擒杀,举军皆没。

    此后,南诏与吐蕃联合不断骚扰唐朝边境,成为唐朝西南地区的一大“创伤”。

    凡举二十万众,弃之死地,只轮不还。

    两次战争就让唐朝付出二十万精兵的代价。五年后,安禄山率领十五万人从范阳轻而易举的就攻陷了长安、洛阳,使唐朝走向衰落。

    这就是发生于唐玄宗天宝十四年的安史之乱,也称天宝之祸。

    五年后,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再五年,平定后蜀。当时有个大臣向赵匡胤进献大理国的地图,并上疏请求乘胜进军,消灭大理国。

    不料,赵匡胤看着大理国的疆域地图,用玉斧画着大渡河以西的地方,意味深长地言道:“此外非吾有也。”

    司空湛翻过《续资治通鉴》,书中有言:“帝(宋太祖)鉴唐天宝之祸起于南诏,以玉斧画大渡河以西曰:“此外非吾有也。”赵匡胤不愿出兵正因为他“以史为鉴”。

    全盛时期的前朝以二十万人尚且不能征服南诏之地,何况才创建五年,川蜀一地,只有区区六万人可以调动的大宋?

    更何况,此时,大理国开国已将满三十年,皇帝段思平励精图治,大理国力十分强盛。从南诏算起,大理已经立国两百多年了,根深蒂固不是当时其他国可比。

    加之,对大宋军队来说,大理国土风之不便,沮洳之所陷,瘴疫之所伤,馈饷之所乏,明显是兵家所称的“死地”、“绝地”。

    还有,赵匡胤刚刚平定后蜀,但尚有十几万人马并未解除武装,极有可能出现动乱。事实证明此后后蜀确实出现叛乱,而且持续数年之久。

    此外,进军大理国是一步险棋,侥幸胜了,也必然会损失惨重,大伤元气,如若败了,威胁到的则是他赵匡胤刚刚凭借武力夺取的皇位,以及还显得十分稚嫩的北宋政权。

    在这之前,赵匡胤已定下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与“远交近攻”的相结合的国家策略,大理国偏居西南一隅,距离中原地区路途遥远,并不完全符合大的战略。

    到后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