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道武真仙 >

第88部分

道武真仙-第88部分

小说: 道武真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放开心神非得极其亲密之人才行,不然识海中被人种下什么,生死就在他人的一念之间。可元诏已经无所顾忌,当即答应。

    魔影发出一道晦涩的意念,而一粒七彩光点隐藏在意念之下。光点之隐蔽,就算是全盛时期的元诏也无法感应,更何况他已垂垂老矣。

    元诏天资不凡,参悟了几瞬后,尸神大咒立马运作起来,汲取大殿中的龙虎元精。他的身体渐渐鼓胀起来,变得饱满丰润,重新恢复了中年男子的形象,而且还要更年轻一点。

第182章 波谲云诡() 
元诏虽恢复年轻,但躯壳变得极不正常,瞳孔变黯,皮膜泛着青灰色,面无生机,不似活人,散发出一种死寂。

    炼化至刚至阳的龙虎元精,元诏反而吐出一口青气,这青气尤其沉重,一下子砸在地面上,发出滋啦滋啦的声响,竟把地砖腐蚀出一个大洞。

    元诏的皮膜虽完好无损,但血液已经停止流动,体内金丹更沾满了神道与魔道的气息,开始腐朽,生命形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尸神大咒果然神奇,乃结合了神道和魔道的法术!且我要造就神道金身,也尤为容易,只需令符箓宗上下来信奉我就成。”

    元诏兴奋不已,因如今的他处于半生半死的状态,已无寿元之忧。又因体悟到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意境,尸神大咒飞速运转,彻底把他改造成半尸半神的存在。

    鬼魅魔影非常满意,发出一道意念:“尸神大咒是补天大术,你好生参悟,必有所作为。而且暗皇和符箓宗不同,大人绝不会亏待你的。”

    元诏心底冷笑:“只须有了这道尸神大咒,何愁不成大事,我又何必屈尊于一个躲在武帝阴影下的可怜虫!”

    可为了夺取更多的好处,元诏表面无比恭敬,弯曲的身子,做出臣服的姿态:“只要我在位一日,符箓宗上下必听候暗皇调遣。”

    元诏无非是想让暗皇助他巩固符箓宗掌教的地位,因从前的种种举动,他早已失去了太上长老们的信任,不日即要被撤职。

    此时此刻,元诏识海中的光点大放光华,魔影立刻知晓了元诏心中所想。感应到他负面的情绪,这微末的光点越来越大,隐约化作一个人形,而元诏却一无所知。

    “一个符箓宗而已,对暗皇大人没多大的用处,但有几个帮忙打下手的,不乏是桩好事。”魔影不怨反笑:“但是你得尽快把尸神大咒修道逆转生死的境地,不然被人瞧出破绽来,谁都救不了你。至于你掌教的位置,继续坐着。我自会安排一番,之后便不再有人前来非议你。”

    轻飘飘一句,却令元诏畏惧不已:“暗皇竟连符箓宗也已经渗透了!”

    “暗皇大人的布局不是你这种宵小可以揣测的,早在真武创立之初,暗皇大人就有了布置,计议了不知多久。”魔影嘿然一笑,敲打了元诏一句:“不妨告诉你,七道七宗,任何一个宗门里都有暗皇的眼线。因此,可以说一十四上宗有一半是属于暗皇的。”

    元诏头一次如此畏惧一个人,他拜伏在地,眼里却放出凶光:“臣愿为陛下效劳,必不敢妄自揣测。”

    “暗皇大人说了,你那儿子是个不小的麻烦,尽快解决了吧。不然让他成长起来,后果不用我说,想必你也知道。”

    “什么!这不可能!元问体内有我种下的大品天仙符,若无巨量的元气滋养,他势必会被仙符抽成人干!”

    元诏震惊到无以加复,元问不仅没死,竟然还要复仇,且暗皇都觉得元问是一个大麻烦。

    暗皇是何许人也,是在幕后搅动真武风云的皇者!如果连此种人物都察觉到了危险,那么便不得不重视!

    “你虽没什么本事,但挺会生养的,你那好儿子是未来大劫的关键人物之一。如今有奇人相助,突破困境,已炼化了你种下的仙符,实力突飞猛进,用不了太久,便会迎头赶上。”

    魔影也不多瞧一眼,吩咐完了,便径自消散,留下面目狰狞的元诏。

    魔影离开后不久,变化作一个样貌普通,衣着古怪的女子,她在一片虚无中感受到了从元诏那儿传来的香火神力:“很好!不给这老鬼一点压力,他可不会这么快行动。”

    种在元诏识海的光点是暗皇的一道神灵分身,元诏一凝聚万民心愿,就会被暗皇抽取八成,魔影女子再分去一成。元诏实际上只可获取原本十分之一的香火神力,只是他对于尸神大咒的理解,完全不及魔影女子和暗皇,因而根本不知自己为他人作嫁衣裳。

    魔影女子眉宇间显露邪魅的气质:“再把苍生大术传播出去,如此一来,尸神大咒、苍生大术两管齐下,勿论是有情众生,亦或是无情众生,皆会成为暗皇的信徒。”

    ……

    皇城以西,与镇魂大街不同,释禅大街又是另一番格调。青山绿水,烟火袅袅,不少善男信女正赶往佛门寺庙,烧香诵佛,以求平安。

    除京城本地的居民之外,也有不少外地人士。他们远赴千山万水,特地前来或祈福,或还愿。孟化羽以天眼观看这些信徒精气面貌,果真护持着一层佛门灵彩。

    “有佛门力量加持,这里寺院倒没有耍骗人的把戏。”

    孟化羽知道从前的佛门寺院良莠不齐,有些假和尚开设寺院,其实根本不懂佛法,整日招摇撞骗,连一些达官显贵都被欺骗了。直到后来,武帝清肃天地,重整规制,佛门的生存空间日益缩减,这些假寺庙方才死绝。

    释禅大街上,一间间寺庙紧紧挨挤着,各自拥有着不同的佛门传承,相互之间并无过多的联系。所属不同寺庙的和尚碰了面,隐隐碰撞出火气,突显出剑拔弩张的气氛。

    这种情绪不止在寺庙中,更蔓延到了信徒之中。

    “你说什么!真如寺才是最灵验的,那个灵隐寺,庙里连和尚都没几个,我看就是一间假寺院。”

    一个膀大腰圆的悍妇一撩袖子,扯着嗓门骂街。另一边,一满脸麻子的女子阴阳怪气的说道:“真如寺不过是名气大了点,他们的本事肯定不如灵隐寺里的高僧。”

    福、智两个和尚听见了,尴尬的说道:“让施主见笑了。”

    虽是一场闹剧,但孟化羽却体悟出深层的涵义来:“武帝这招高明,通过这种手段,使得佛门内耗,借此筛选出真正具备实力的寺院。”

    孟化羽天眼一开,发现这释禅大街上的一间间寺庙俱有佛光灵气,但也分层次。真如寺的佛虹最盛,压制其它寺庙,有一家独大之兆。然而亦有几家,尽管灵光不显,可佛韵十足,气势不在真如寺之下。

    “这间灵隐寺,庙虽不大,可有真佛坐镇。”孟化羽着眼看去,略显意外地说道。

第183章 唯一佛子() 
孟化羽以天眼观望,发现一间间庙宇尽管同是佛门气息,但这些气息有着微妙的不同。

    “原来是这样,百家寺院分别出自大小雷音寺,极乐界,永生净土以及掌中佛国。”

    “可我没想到寺院间的门户成见和派系倾轧,竟这般激烈。”

    孟化羽一路走来,发觉佛门内部矛盾不小,诸如此类的情况接二连三的出现。众香客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

    老杜鄙夷一笑:“可不是嘛,僧多粥少的道理,你还不明白?”

    “用僧多粥少来形容,还真是贴切。”

    孟化羽望向释禅大街的尽头,真如寺矗立在那儿,且是所有寺院中规模最大的一间。

    香客如流,络绎不绝。

    青烟袅袅,在寺院上空幻化作一尊大佛的形状。不少香客见到此情此景,不由得更加虔诚。然而天眼观照下,一切皆无所遁形,烟气所化大佛不过徒具其形,形似而神不似,华而不实。

    孟化羽讥笑一声:“真如寺怎耍这种小手段?”

    两个大和尚面带尴尬,他俩知道这种把戏只能骗骗一般人,绝对骗不过有法力在身的神通者。

    “施主奇才,不可以常理来度量,这‘非幻法’乃是一百零八小神通之一,取自人心之相,非得神通之辈才可看穿。”

    “尽搞这些花里胡哨的。”孟化羽和两个和尚熟稔后,说起话来毫不客气。

    福、智两人亦是诚恳:“唉,你看这庙宇林立,若千佛之国,实则仅是表面风光。武帝只需一个念头,便可把我们打落一十八层地狱。”

    佛道盛行非是佛门自身的意愿,而是武帝念头使然。

    孟化羽见两人坦诚相待,不禁说道:“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佛门若是真心实意,修改经典,契合人道,武帝龙颜大悦之下,必会大力推行佛道,甚至将佛教立为国教也不是没有可能。”

    “固守成规并不可取,你们老是守着旧东西,消磨了武帝的耐心,到那时候才是真正的大难临头。”

    福、智两个和尚是真如寺的一把好手,但还不算撑佛道门面的存在,因此他俩没有修削佛教经义的能耐。整个佛道有这本事的人,只有那位来历神秘的佛子。

    “假使‘唯一佛子’尚在人世,佛门必不会四分五裂,内斗不休。”

    福大师摇头叹息,神情很是落寞。

    智大师忙道:“师弟,慎言。”

    孟化羽突然来了兴趣:“唯一佛子?是那个曾与武帝论佛的佛子?”

    “正是,外界虽未流传其名,但在教内,其佛号‘唯一’。”

    佛道之所以盛行,完全是因为唯一佛子曾入京城,与武帝论佛一场。拯救万千佛道正宗,使得他们脱离苦海,能够名正言顺的在武朝开设寺院,传播教义。

    “传闻唯一佛子为证己道,不惜坐化,武帝见此,不再严苛,佛道方才有了今时今日的气象。”

    “贫僧知道的,也仅此而已。”

    孟化羽一听,心道:“这唯一佛子好生神秘,如果他在,定可统合佛道,发展经义,只是他人已经坐化。”

    忽然,孟化羽像是联想到了什么,后背一寒:“他俩不会以为我是唯一佛子的转世吧?或是假戏真做,明知我不是唯一佛子的转世,却偏把我当成他的转世?”

    老杜经验老到,语气肯定的说道:“极有可能是后面一种,看来,这唯一佛子临近转世,或者已经转世。而佛门盘算着把你当成挡箭牌,为真正的转世佛子作掩护。”

    纵然是大神通者,一旦转世,亦会陷入一段时间的虚弱期。在这个特殊时期,需专人保护,否则会被不轨之徒轻易的趁虚而入。

    “这流言一经传开,我还真是百口莫辩!”

    孟化羽修得一身佛道神通,不清状况的人瞧见,势必胡思乱想,如此便更加坐实了佛门的谣言。

    “佛家讲因果,你得了人家的东西,就得给人家做一回挡箭牌,逃也逃不掉的。”老杜摇摇头,他觉得能让孟化羽吃亏是桩好事,不然万一养成了妄自尊大的毛病可就难办了。

    “孟小子平时不显山不露水,实际上心里面傲的没边,吃个小亏也好。”

    孟化羽面色有些难堪,自己一身佛道神通,就算和人解释,也不会有人相信:“佛门没一个好人,整天算计来算计去的,干脆灭门得了。”

    “嘿嘿,我看佛门也不顺眼。若不是佛门的臭和尚,我怎会被逼无奈,去做阴阳道的护山神兽。”

    老杜在九纪里和佛门结下仇怨,至今未消。原本佛门消陨,它便不打算旧事重提,可现今见到了佛门遗存,这恩怨自然不能放下。

    尽管阴阳道好吃好喝供养着老杜,但它心中憋着一股子怨气,不消不行:“我有个法子,可以搞臭佛门的名声,顺带揪出那个唯一佛子。”

    “你有法子,可你连身子都没有,到头来还不得我来做。”孟化羽给了老杜一记白眼:“得了,我不想再和佛门有什么牵连,且唯一佛子总会有出世的一天,到时再找他算账也不迟。”

    老杜讪笑一声:“我俩有仇报仇,有怨抱怨。我出点子,你出力气,这很合理。”

    孟化羽不再搭理老杜,跟着两个和尚,走进了真如寺。

    真如寺位于释禅大街的街尾,是最早成立的寺院之一。整体修建的古色古香,庄严肃穆,后经一次又一次的翻建,气魄越加恢宏。

    真如寺的主殿顶上铺满了琉璃瓦,金碧辉煌,光彩夺目,屋脊上雕刻了数尊佛陀,栩栩如生,蔚为壮观。一走入寺院,几颗硕大无比的菩提树映入眼帘,挺拔苍翠,树下有几个僧人正入定坐禅。

    时间刚过正午,正是香客游人最多的时候。络绎不绝的朝拜信者赶到此处,他们双手合十,高举过头,然后平扑在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以至使石砖许多地方都凹陷了下去。

    孟化羽一踏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