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花之泪 >

第23部分

花之泪-第23部分

小说: 花之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乐公主说:“母妃实在不必担心,将军府里周父、周母,还有凌程,在孕期对我格外照顾,再说,不是还有紫云在我身边嘛。”

    淑妃说:“紫云那丫头小你两三岁,可看起来既忠心,又活泼,办起事来,游刃有余,母妃放心。”

    长乐公主喝了口茶,说:“您之前亲手做的小衣裳,馨妍穿着正合适,我看着都有些嫉妒呢。”

    淑妃说:“难怪你父皇说,你还像个长不大的孩子,哪有做娘亲的嫉妒自己的女儿的,况且,你小时候,身上穿的用的,哪件不是母妃亲手做的?”

    长乐公主说:“女儿哪里会嫉妒自己的女儿,只是看见馨妍,想到当年与母妃同在冷宫的凄苦日子。”

    淑妃说:“在冷宫虽然吃穿艰苦,但我们母女二人在一起过日子,也算不得苦,哪里像现在,母妃在内廷,你在大将军府,见个面还要等节庆之日,这才叫苦呢。”

    长乐公主说:“母妃想女儿想的苦,我也不忍心,不如,您再和父皇给我生个弟弟或妹妹吧。”

    淑妃说:“你这孩子又胡说,母妃多大年纪了,早就错过生育的时段了。”

    公主说:“母妃,父皇说您才三十出头。”

    淑妃说:“那是你父皇哄母妃高兴,不过你之前冷宫,我倒想起一件事,沁月,你的眼光真准。”

    长乐公主惊讶道:“什么?”

    淑妃说:“上次除夕合宫宴上,你还记得吗?两个才人在殿上用筝和琴同奏高山流水。”

    长乐公主说:“我当然记得,那曲子弹得,深得父皇圣心。”

    淑妃说:“你当时说,二女之间,必有一争。”

    长乐公主说:“是啊,难不成,她们这对好姐妹反目成仇了吗?”

    淑妃说:“反目成仇说不上,就是没有以前那样和睦了,李才人晋封为李美人,张才人还是才人,李美人与皇后为一党,渐渐疏远了张才人,张才人心中不快,现下看来与贤妃走的近些,表面上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

    长乐公主说:“她们两人投靠皇后也好,贤妃也罢,都不过是棋盘上的两颗棋子,说不定哪天,就成了弃子了,皇后心急的很,听说她暗自结交大臣,支持贤儿做太子,贤儿才四岁,在他母后的□□下,也学会独断专行,招权纳赂,陪他玩的小太监,都得给他些好处,才能不被他欺负。”

    淑妃说:“后宫不得干政,皇后背地里笼络大臣,结为党羽,可是犯了陛下的大忌,其实你父皇对于皇后的行为,心知肚明,只是没有挑破,如此看来,还是赵王做储君的胜算大些。”

    长乐公主不屑的说道:“皇后那是自掘坟墓,听后宫里的人说,父皇已经渐渐的冷淡疏远皇后,也不待见贤儿,赵王那边,前些日子刚刚走动过,他虽然在诗书上颇有才华,对政务军事也有所了解,可对权力不感兴趣,听说他痴迷上道学的成仙之术,又弄了好些道士为他炼丹,搞的王府里乌烟瘴气。”

    淑妃说:“都是肉眼凡胎的人,哪有那么容易得道成仙,那些丹药且不说有没有延年益寿之效,之前你的叔叔吴王,就因为丹药服食过度,身子一日不如一日,着迷于成仙之道,最终连四十岁都没活过,这会子可以见玉皇大帝了,真成仙了。”

    长乐公主赞同母妃的话,接着说:“人活一辈子,无论贫穷富贵,都逃不出生老病死,哪里是几个药丸子能改变的呢?若是吃那个有用,那些道士怎么没见着一个长生不老的。”

    淑妃说:“影儿那个孩子还是挺好的,对贤妃孝顺,见到我也是客客气气的,除了喜欢道学之外,也没别的毛病,长的也难得的清秀,若是能把心思放在朝政上,一定做的了后继之君。”

    长乐公主说:“谁做后继之君,也不是咱们能管得了的,不说他们的事了,母妃,馨妍最爱笑,有时候,看着她笑,还是有几分母妃的模样呢?”

    淑妃叹了口气,说:“唉,你父皇说,你长得像我,现在你又说你的孩子长的像母妃,母妃还真是担心。”

    长乐公主说:“许久不见,怎么母妃变得多愁善感起来,母妃是江南陈氏的女儿,是出了名的苏杭美女,所以深得父皇喜爱,父皇说我生的像母妃,是褒奖母妃呢。”

第97章 陈氏出美人重礼惹纷乱() 
淑妃娇美的花容有些黯然失色,淡淡的说道:“陈氏出美人,却生不出儿子,就算长得再美,又有什么用呢?”

    长乐公主看出母妃的心思,宽慰道:“母妃不必担心,沁月一定尽快与凌程生个儿子,给母妃添个外孙。”

    淑妃笑着说:“周将军确实待你不错,可周家是单传,你要抓紧。”

    长乐公主说:“沁月明白。”

    紫云进殿,说:“启禀娘娘,陛下身边的太监来报,说半个时辰后,让您与公主殿下同去甘露殿用膳。”

    淑妃说:“知道了,紫云,你也别站在外面了,一同进来坐吧。”

    紫云行礼,说道:“多谢娘娘好意,淑妃娘娘与公主殿下难得相聚,奴婢就不进来打扰了。”说着退出殿外。

    淑妃说:“紫云挺懂事的,她跟在你身边,你要好好待她。”

    长乐公主说:“母妃放心,紫云跟着我亏不了,她吃的穿的戴的,哪件不是我赏的,上回府上来客人,见她穿戴的好,还以为是周府的姨娘呢。”

    淑妃脸上有些不快,说:“待她好是没错,但不必把她打扮的过于漂亮,让凌程迷了眼睛可不好。”

    长乐公主说:“母妃说什么呢?凌程可不是那样的人。”

    淑妃说:“但愿吧,不过我提醒你,天下的男人都一样。”

    甘露殿里,皇帝正在与周将军谈论着,皇帝说:“突厥入侵的问题暂时得到缓解,可是高昌国和于阗国之间战争不断,北漠也不太平,战火纷乱导致丝路受阻,我朝的丝绸、瓷器出不去,西域的香料、宝石进不来,连好些的琉璃器物都见不着。”

    周将军说:“丝路受阻确实影响我朝贸易,可海上丝路也可发展,陛下的意思是要出兵征战高昌国吗?”

    皇帝说:“朕是打算攻打高昌,不过现在国库里库银不足,兵器战马也是要钱银的,所以朕是这样想的,现在与高昌国主动低下示好,等钱银充足,你加紧练兵,三年后在出兵攻打高昌。”

    周将军说:“凌程一定不负陛下圣望,三年后,击垮高昌。”

    皇帝说:“今天你来,就是为了和你说这件事,虽然眼下没有战事,将士们也大多赋闲,可你不能闲下来,不然时日久了,兵不识将,将不知兵,不利于作战。”

    周将军说:“凌程一定谨记陛下教诲,一刻也不敢闲着,三年后,我军就是一把利刃,直刺高昌的心脏。”

    皇帝说:“好,听你说的这话,都有精神,难怪你带出的兵士气都高别人一截。”

    周将军说:“陛下过奖。”

    皇帝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你练兵,朕很放心,不过你也要抽出些时间来陪沁月。”

    周将军说:“是。”

    门外传来通报:“淑妃娘娘到,长乐公主到。”

    淑妃行礼道:“臣妾参见陛下。”

    长乐公主行礼:“儿臣恭请父皇圣安。”

    皇帝挥了挥手,说:“一家子团聚用膳,不必多礼。”

    淑妃说:“谢陛下。”长乐公主笑嘻嘻的说道:“谢父皇。”

    太监宫女早已将午膳呈上桌,皇帝说:“来,说了那么久的话,也饿了。”

    长乐公主说:“父皇又与凌程商讨军国大事,朝上说说也就算了,下了朝也要说,说老说去的,好没意思。”

    周将军说:“沁月,父皇面前不得无礼。”

    皇帝慈祥的说道:“无碍,女儿家不懂军事也属正常,来,坐到父皇身边。”

    长乐公主说:“父皇应该与母妃坐在一起,女儿和凌程坐在一侧就行。”

    皇帝说:“朕与你母妃随时都可相见,你进宫一趟不容易,坐到父皇身边,陪陪父皇。”

    淑妃劝说道:“沁月,听父皇的话。”

    长乐公主说:“那好吧。”于是坐到皇帝身边。

    皇帝说:“都冷看着干什么?快吃。”

    长乐公主说:“许久不吃宫里的膳食,想念的不得了。”

    周将军说:“唉,打着思念父皇母妃的幌子进宫,原来是为了吃宫里的菜品点心。”

    长乐公主说:“你胡说什么,我思念父皇母妃,顺道来吃美味。”

    皇帝说:“既然你喜欢,朕就让司膳将宫里的点心送到将军府给你吃,如何?”

    长乐公主说:“不用了,谢谢父皇,其实民间的美味也很多,女儿在民间就吃民间的美食,进宫了就吃宫里的佳肴,若父皇差遣人送点心去我那里,只怕别的公主又要说您偏心。”

    皇帝说:“你倒是替朕着想,看来沁月长大了,能当慈母,朕放心了,淑妃教女有方。”

    淑妃说:“陛下过奖,臣妾愧不敢受。”

    门外进来一名宫女,行礼道:“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淑妃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长乐公主万安,大将军万安。”

    皇帝说:“秋枫,你怎么来了?皇后差遣你来有什么要紧的事吗?”

    秋枫说:“回禀陛下,皇后娘娘听闻长乐公主与大将军今日回宫面圣谢恩,特意叫奴婢送来贺礼,以庆周家弄瓦之喜。”

    皇帝撇了眼,说:“是什么东西?”

    秋枫说:“回禀陛下,是一柄赤金镶宝石的长剑,还有一只镶着红宝石的金冠。”

    皇帝沉默着不说话,周将军起身道:“多谢娘娘赏赐,只是刀剑之武器重在刃口锋利,赤金打造的剑身过于柔软,本将若携佩此剑纵横沙场,不仅不利于杀敌,反而会折损宝剑,辜负娘娘一片心意。”

    秋枫说:“将军说笑了,这柄长剑是放于厅堂用于观赏的,哪里需要用它战场杀敌呢?”

    淑妃起身说:“皇后娘娘素来喜爱以金镶红宝石做成饰物,这只金冠看似是皇后收藏多年的爱物,造型精美,价值连城,娘娘的好意,臣妾与长乐公主心领了,只是不敢让皇后娘娘忍痛割爱。”

    长乐公主说:“母后的赏赐,沁月不敢不收,只是昨日已经收到父皇母后多件礼物,今日再收此贵重之礼,倒是显得儿臣贪得无厌,所以恳请母后收回赏赐。”

    秋枫见两人不肯收下皇后的礼物,脸上有些挂不住,说:“淑妃娘娘受陛下宠爱万千,大将军屡立战功,自然是看不上皇后娘娘的薄礼。”

    皇帝说:“既然皇后如此谦卑,此礼不收实在是说不过去,沁月,凌程,还不快谢过皇后之恩。”

    两人同声说道:“谢母后恩典。”礼毕,凌程接过秋枫手上的礼盒,秋枫行礼道:“奴婢还要侍奉皇后,先行告退。”说着退出甘露殿。

    周将军放下手中的礼物,说:“启奏父皇,此礼过于贵重,儿臣,儿臣确实不敢收。”

    淑妃说:“臣妾,臣妾与皇后素无深交,如今骤然送来这样的贵重之物,不收有损皇后娘娘的脸面,若收下……”

    皇帝说:“淑妃啊,你的心思朕知道,不必挂在心上,既然是皇后送的贺礼,收下就是。”

    淑妃说:“是,臣妾听从陛下的。”

    周将军说:“刀剑是武器,伤人不眨眼,此剑是以赤金宝石制成,太过贵重,置于厅堂,若是传入军中,只怕伤了将士们的心。”

    皇帝说:“是啊,与将士们的相处之道就是与他们同甘苦,共享乐,区分太大,的确不好,将士们用铁剑、铜剑,还爱惜如宝,将军府用金剑,的确寒了将士们的心啊。”

    周将军说:“父皇明鉴,所以此礼收不得。”

    皇帝笑了笑说:“朕的甘露殿倒是缺一件镇殿的宝物,这柄金剑,就留给朕吧。”

    周将军如释重负的说道:“是,父皇。”

    长乐公主见状,立刻说:“既然凌程的金剑留给了父皇,那这顶金冠,女儿便赠与母妃。”

    淑妃说:“使不得,这是皇后赏赐给你的。”

    皇帝说:“赏你的你就拿着,金冠不过是件寻常之物,不足为奇,放眼望去,朝中一半的官员,恐怕都收到皇后的重礼了。”

    长乐公主刚准备开口说话,淑妃向她使了个眼色,她便不再言语。

    皇帝说:“刚用膳,就被人给搅合了,来人,把这锅牛乳鸽子汤热一下。”

    小太监端着汤下去,自此以后,一直到午膳结束,皇帝都阴沉着脸,再也没多说一句话,淑妃、长乐、周将军再也不敢多言,胆战心惊的吃着碗里的饭菜。

    三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