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贞观闲人 >

第730部分

贞观闲人-第730部分

小说: 贞观闲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素眼都没睁,伸手一搂,在许明珠的惊叫声中,将她搂进怀里。

    “夫人叫醒我是想做一套夫妻早操吗?来吧,花开堪折直须折,不要因为我是娇花而怜惜我,用力……”

    “夫君莫闹!夫君……”许明珠又羞又气,不停挣扎。

    李素仍闭着眼,手却搂得紧紧的:“夫人不要乱动,知道懂事的女人会怎么做吗?她会一声不吭坐上来自己动……”

    “夫君,有正经事,莫闹了,大白天的让下人看见,妾身要不要做人了?”许明珠羞恼道。

    李素终于睁开眼了:“大早上的,哪来的正经事?此时此刻应该不正经才对……”

    许明珠气得捶了他一记,道:“有客人来了!就在门外等着夫君见呢。”

    “老薛比我懂套路,不管什么客人,没带礼品的一律不见,就说我马上风了……”嘴里说着话,李素手却不闲着,只管上下而摸索。

    许明珠一边推拒着他的魔掌,一边道:“听说是倭国来的客人,只有一位,名叫道昭,是个僧人,夫君还是见一见吧,莫得罪了佛家弟子,佛祖怪罪会折福的。”

    李素的手顿时一顿,眉头皱了起来:“这家伙又来干什么?回到长安后我已跟他委婉地暗示过,以后大家相见不如怀念了呀……”

    许明珠好奇道:“夫君如何委婉暗示的?”

    “我说除了你的葬礼,以后我都不想看见你,滚。”

    许明珠:“…………”

    “哈哈,开个玩笑,不过这位僧人可不是一般的佛家弟子,在新罗时我便看出来了,这家伙很会搞事情,上蹿下跳得欢快,说实话,我真不太想见他,神烦。”

    “夫君的意思,这位僧人来者不善?”

    李素笑了:“大唐境内,他怎敢‘不善’?他这分明是独闯龙潭虎穴呀。”

    许明珠嗔道:“夫君把咱家当什么了,哪里像龙潭虎穴?莫胡说了,终归来者是客,夫君还是见一见吧,若实在不喜,草草说几句话打发他走便是。”

    李素叹了口气,只好起身,许明珠细心为他穿戴衣裳,穿戴整齐后,又召来丫鬟端来温水,李素慢吞吞的刷牙洗脸,收拾得干干净净这才晃悠着走出内院。

    不甘不愿走进前堂,李素吩咐下人将那位倭国僧人道昭请进来。

    道昭走进前堂时态度很恭敬,一直垂着头,迈着小心翼翼的碎步,廊下脱了木屐后,只着足衣上堂,头也没抬便朝李素长长一礼:“大和国僧人道昭,拜见大唐上国李县公足下。”

    李素淡淡嗯了一声,也不回礼,却直起身子朝道昭的身后张望半天,良久,李素不悦地道:“你空着手来的?”

    道昭愕然:“啊?这个,不,不能……空着手吗?”

    李素正色道:“当然不能空着手,太失礼了,非常影响宾主会面的心情,破坏友好和谐的聊天气氛,哎呀,太失礼了,来人,送客送客,这次我原谅你了,回去准备准备,下次再来。”

    道昭傻眼,不敢置信地看着李素。

    连和尚都要搜刮,大唐上国权贵的底线委实深不可测……

    李素说走就走,马上站起身,这下连堂外站着的丫鬟下人们都不可思议地看着他。

    家主这吃相……是不是略嫌难看了点儿?前天刚学到一个成语叫“无地自容”,应该便是大家此刻的心情吧。

    李素一点也不觉得无地自容,在这个家里,他就是王者,王者的必备素质除了心黑,还要脸皮厚。

    起身走了两步,李素忽然转回来,露出如沐春风的微笑:“哎呀,跟你闹着玩的,高僧莫当真,做人呐,最重要的是开心,你开不开心呀?”

    道昭:“…………”

    李素笑着笑着,忽然把脸一板,正色道:“但是,空手登门确实是失礼的,这个,我不跟你闹着玩,下次注意。”

    道昭:“…………”

    这位大唐权贵是不是有精神分裂症?

    心里好慌怎么办?完全不知道该用什么态度跟他聊天了……

    重新回到主位坐下,李素淡淡道:“好了,寒暄已毕,宾主的气氛渐渐融洽起来了。”

    道昭:“…………”

    刚才那一顿乱拳差点让他哭出来,大唐管这种聊天方式叫“寒暄”?还“渐渐融洽”?

    两国文化的差异有那么大吗?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第九百五十二章 初入东宫() 
    从认识道昭的那天起,李素便对他没什么好印象,不仅仅是出于对倭国的下意识敌视,更大的原因是,他发现道昭并不是很安分。

    倭国的和尚可不像大唐的和尚那样不问世事,倭国的和尚严格说来并不算和尚,而应该称他们为政治家,外交家,纵横家,或者间谍。

    总之,他们可以有很多种身份,唯独不念经不礼佛。

    倭国派这么一位搞事情的和尚来大唐,实在不知他们究竟打着什么主意。

    既然心怀不可告人之目的,李素自然不会对他太客气,大家各为其主,你在倭国翻天覆地我管不着,若在大唐境内搞小动作,李素可就不高兴了。

    所以今日一见面,李素便一通乱拳,先将聊天的气氛和节奏打乱,趁着这和尚一脸懵逼的时候,李素才好掌握主动。

    道昭确实一脸懵逼,他发现自己完全无法跟上这位大唐权贵的思维,太跳跃了,而且跳得无迹可寻。

    来者是客,虽然是空着手上门的客,毕竟也要照顾一下友好邻邦的面子。

    于是李素吩咐下人奉上茶水,一边心不在焉的继续寒暄。

    聊天的气氛不能冷场嘛,毕竟刚才聊得那么愉快。

    “高僧啊,前些日咱们回到长安后,我不是跟你说过吗?我很忙的,你作为遣唐使来到大唐也很忙,咱们没事就别见了,今日你又来见我,莫非有事?”

    道昭脸颊抽搐了一下,仍笑道:“贫僧在大唐国都举目无亲,唯独与李县公有过一段同路的缘分,相处这么久,贫僧一直将李县公当作知音,时常念想着拜见县公,不可使交情淡漠下来,所以贫僧今日是特意来与李县公叙旧的”

    李素淡淡地笑道:“咱俩分开还不到十天吧?这就开始叙旧了?”

    道昭忙道:“李县公一表人才,举止风流,贫僧不胜钦仰,故而冒昧登门,聆听公爷教诲,望县公莫怪罪。”

    李素笑道:“不怪罪不怪罪,你夸我夸得如此用力,我怎会怪罪?多夸几句,我们之间的友谊一定地久天长,好了,直接说正事吧,你究竟来干嘛?我很忙的,而且耐心不好,尤其是对空手上门的客人”

    道昭脸色一僵,又笑了起来:“贫僧今日除了拜访李县公,还想请教李县公几个问题,还望李县公足下不吝赐教。”

    李素悠悠地道:“其实世上所有的问题,用佛家的理念都能解释得清,天地是空,万物是空,权势是空,你的问题自然也是空,这么一想,你一定念头通达,豁然开朗了,乖,回去好好敲木鱼,别瞎想”

    李素说完伸了个懒腰,道昭急了,看这架势又要送客啊。

    “县公足下,佛家的‘空’,呃不是这么理解的。”

    李素翻了个白眼:“我又不是和尚,随便怎么理解都行。”

    道昭叹道:“李县公足下,贫僧自问未曾得罪过您,为何从新罗国开始,您对贫僧一直抱着敌视态度?贫僧左思右想,实在不胜惶恐,大唐上国是礼仪之邦,君主臣民皆是君子,君子待人以诚,公爷何必恶我?”

    李素沉默片刻,忽然冷笑道:“道德绑架?你在指责我失礼么?”

    道昭垂头:“贫僧不敢,只是贫僧受大和国天皇之托,奉皇命入唐,以谦卑恭顺之心,学习大唐上国之礼仪文化,贫僧待人以谦卑,也希望别人待贫僧以真挚。”

    李素叹了口气,道:“好吧,咱们重新回到愉悦的聊天气氛里说说吧,你有什么问题不解?”

    道昭神情一振,道:“贫僧来到大唐国都后四处游览,无意中听说大唐在贞观十八年时新立了一个农学,而建农学的起因,是因为李县公发现南方真腊国的稻种亩产颇丰,每亩所产比大唐原有的稻田多出三分之一,故而天可汗陛下特意为此稻种新设农学,目的是为了培育适合大唐土壤的改良稻种,此事不知确否?”

    李素眼睛眯了起来:“高僧想说什么?”

    道昭神情有些急切,腰也不知不觉挺直,神情恭敬地道:“贫僧想问县公足下,世上果真有这样的稻种么?”

    “哈哈,开什么玩笑,当然没有,你被骗了,惊不惊喜?意不意外?来人,送客”

    道昭:“”

    我有一句mmp不知当讲不当讲

    “县公足下,贫僧再次恳求您对我以礼相待。”道昭跪伏于地行礼。

    李素眨眼:“我对你难道不够客气么?你是近年来唯一一个空手上门还能坐在我家前堂里的人,我要是你,都该感动哭了”

    道昭:“”

    这时丫鬟轻悄从门外进来,恭敬地给二人奉上茶水。

    道昭揭开李家独有的盖碗杯盖,一股淡淡的清香飘荡萦绕,久久不散,道昭吃了一惊,将注意力集中在杯中的茶水上,鼻翼不停张缩,看着微微泛黄冒着氤氲热气的茶汤,道昭终于忍不住浅啜了一口,随即两眼大亮,神情充满了赞叹,抿着嘴眯着眼回味半晌,忍不住又啜了一口。

    “好!清香怡人,回味悠长,好!敢问李县公,此为何物?”

    李素脸颊抽搐了一下。

    失策了,不该上茶水的,这下好了,被贼惦记上了。

    “这是我独创的茶,留着自己喝的,你待怎样?”李素警惕地瞥着他。

    道昭满脸渴望地道:“秘方”

    李素非常痛快地道:“秘方就是茶叶暴晒,然后加点砒霜,沸水冲泡即可,高僧回去后可以自己试试,实在是人间美味,饮之飘飘欲仙,如登极乐世界”

    道昭神情顿时幽怨起来:“李县公,和尚也是人,和尚并不傻”

    李素目光充满了鼓励:“试试呀,试试又不会死”

    “会死!”

    李素失望地叹口气,聪明人越来越多,傻子明显不够用了

    “好吧,回到刚才的话题,咱们说正经的,你想知道什么?真腊稻种吗?”

    “是。”

    李素悠悠地道:“它确实是我发现的,不妨告诉你,因为这个东西,我大唐与西边的强国吐蕃有过一番明争暗斗,费尽力气才得到了它,如你所料,它确实能增亩产三分之一,是惠泽万民之神物。”

    道昭一愣,接着喜道:“贫僧请求将此稻种赐予我大和国,若贫僧能引进它,我大和国百姓必然衣食无忧,可固万年社稷”

    李素慢吞吞地道:“稻种呢,确实是我发现的,可陛下设立农学后,我便没再插手过了,如今农学里并未任命监正,少监是李义府,这些想必你也打听过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你若想引进稻种,去找农学便是,找我有何用?”

    道昭苦笑道:“贫僧已拜访过李少监,可他总是敷衍以对,说此事他无法做主,让我去找鸿胪寺,鸿胪寺又说事涉社稷,让贫僧去找尚书省房相,房相却已告病多日,不理政事,贫僧在长安城如无头苍蝇一般被人撵来撵去,实在没了办法,这才求到李县公府上,还请李县公看在你我同路缘分上,出来帮贫僧美言几句,不知可否?”

    李素打了个呵欠,道:“他们管事的都把你当成球踢来踢去,我这个不管事的更不可能帮到你什么了,其实你可以去礼部呀,向礼部官员恳请觐见陛下,当面向陛下恳求,陛下向来看重你们遣唐使,你说了他一定会答应的。”

    道昭神情悲怆道:“贫僧也试过,无奈天可汗陛下自从东征归来后身子微恙,早已不见任何异国使节,遣唐使也不例外,礼部官员根本就不接受贫僧的恳请,说是鸿胪寺已安排我们遣唐使住在城外昌平寺,让我们安心学习佛经和中原先贤典籍便是,余者勿须过问”

    李素嘴角一勾,接着神情遗憾地一摊手:“那我就帮不了你了,其实你应该看出来了,我只是个闲散县公,天天在家好吃懒做什么都不干,很少过问朝堂事,你来问我委实问道于盲”

    道昭神情失望地垂下头,道:“贫僧怀着对大唐上国钦仰之心,历经磨难来到大唐国都,不曾想竟处处碰壁,事事不顺,大概是贫僧的运气不好,注定无法在大唐学到更多东西吧”

    李素皱了皱眉,这话明着是说他自己的运气不好,但似乎话里有话,好像在责怪大唐待人不诚,处处设防,故而有怨。

    “高僧啊,你们来我大唐究竟想学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