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贞观闲人 >

第659部分

贞观闲人-第659部分

小说: 贞观闲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城破了,自从那道口子被撕开后,辽东城便注定了无法守住,哪怕守城的敌军有十万之众,终归还是无法挽回即颓的大势。

    当然,李世民所说的日落前在城中设宴只是一句口号,事实上唐军冲入辽东城后,战事仍未结束。

    城墙只是第一道防线,这道防线被冲垮,辽东城还有第二道第三道防线,比如瓮城,比如巷战。

    有的守城敌军看清了情势,失去斗志之后扔掉了武器,垂头跪在地上投降,还有的敌军选择了不屈不从,誓死抵抗,节节失利,节节抗击,城破后马上退入瓮城,瓮城失守,便以百人数十人的小股规模退入城中,利用街巷进行袭扰厮杀。

    城中火光四起,惨叫不断,每一次呼吸都有人死去,每一声惨叫都代表着一条生命的流逝。

    天色渐渐暗淡,时已黄昏,李世民做到了自己说的话,日落之前,辽东城果然破了,血色的夕阳映红了晚霞,城中火光冲天,映红了天色。

    残阳如血,人间如血。

    城中巷战仍在继续,战况仍然激烈,然而,对高句丽守军来说,大势已去,无可挽回。

    李世民及诸多将领并未入城,巷战之后便是打扫战场,清理残敌,接下来的两三天,城里的战斗仍会持续下去,直到残敌全部逃跑或是被歼灭。

    城外帅帐内的气氛一扫多日来的颓丧,今晚变得和乐融融。

    李世民未曾食言,果然在帅帐中设宴庆功,多日来战事颇多不顺,君臣心头压着一块沉甸甸的大石,到了今晚此刻,心头的大石已然全部卸下,君臣们纷纷松了口气。

    辽东城破,对君臣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利好消息,这座城池的地理位置很重要,攻破此城之后,唐军总算是掌握了战略主动权,可进可退,可北上可南下,相反,随着辽东城的失守,对高句丽来说却是一个惊天的坏消息,他们从此变得被动了,今日之后,他们只能密切盯着唐军的动向,对照唐军的节奏和方向调集大军抗击,唐军若北上,他们只能选择北上支援,唐军若南下,他们也只能南下抗击,也就是说,随着辽东城的失守,高句丽从此只能被唐军牵着鼻子走了。

    帅帐内的气氛高昂且热烈,城内的唐军正按照既定的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巷战,清理残敌,而帅帐内的君臣却在烤全羊大快朵颐。

    当然,再怎么欣喜若狂,庆功宴上李世民也不敢下令让将领们饮酒,这是军中大忌,吃一顿全羊宴已然很客气了,毕竟这里仍是战场,毕竟城里的巷战仍未结束。

    李素也在庆功的将领人群中,而且坐的位置很显眼,李世民强硬下令,让李素坐在他的身边,作为李世民的嫡子,魏王李泰却只能远远坐在一群将领的后面,看着春风得意众星捧月般的李素,李泰嫉妒得咬碎了牙,却无可奈何。

    全羊烤得滋滋作响,外皮焦黄酥脆,一柄小巧精致的银刀握在李世民手中,李世民亲自弯腰从全羊的腹部割下一块鲜嫩的羊肉,递到李素面前,大笑道:“诸将,今日破城,除了三军将士勇猛骁战,悍不畏死之外,还靠李子正在中军为朕出谋,更何况震天雷一物当年也是出自子正之手,我军方有今日之大胜,朕决意为李子正记上一功,诸将可服否?”

    众将皆哈哈大笑,纷纷赞同,心服口服。

    李素急忙起身行礼:“全靠诸将士用心用命,方才立下泼天之功,臣未杀一敌,未占一地,何功之有?臣请陛下收回成命,将功劳送给真正有功的将士。”

    李世民不悦地道:“是你的就是你的,推搪什么!朕治军向来赏罚分明,功过自有衡量,子正只管收下便是!”

    一旁的李绩急忙朝李素扔了个眼色,李素情知他不愿见自己扰了李世民的兴致,只好苦笑着领下了这笔功劳。

    福利色色漫画,各种言情!你懂的!(记得自备纸巾)长按复制  xlmanhua  搜索公众号!

    正在阅读章节:贞观大闲人第八百八十四章 辽东城破

    浏览阅读地址:

第八百八十五章 一意孤行() 
不愿领功劳绝不是矫情,功劳这东西李素并不反对,尤其是自己的孩子马上要出生,就算为了给后代留点家产和恩荫,这份功劳也实在没理由拒绝。

    但李素终归对这次东征抱着悲观态度,他不认为攻下辽东城就算大功告成,只是攻下了一座城池而已,离征服整个国家还远着呢,更何况仅仅一座城池便令唐军损失了好几万人马,未来如何真不好说。心中隐隐有种不祥的预感,总觉得大胜之后或许会有大败,这份功劳领受了,将来看起来更像个极具讽刺的笑话,所以李素真心不想领这份功劳。

    当然,这些想法大逆不道,打死李素也不敢说出口。

    庆功宴的气氛热烈且喧闹,宴席上处处欢声笑语,一反这些天战事不顺伤亡巨大的颓势。

    君臣皆未饮酒,可瞧他们的模样分明已有了几分醉意,看来这座辽东城的分量在君臣心中压得很重,尤其是前日牛进达所部中伏,辽东城平添十万守军,君臣们的心情愈发沉重了,若无震天雷一物,恐怕这座十万守军的城池不可能在一日之内便被攻破,不论震天雷将来在战场发挥的作用如何有限,至少这一次却是实实在在立下了大功,不但大大减少了唐军将士的伤亡,最重要的是为征服高句丽这个国家节省了时间。

    烤全羊的味道很不错,眼尖的李素赫然发现几名负责烧烤的禁卫给全羊外皮上涂的不是大唐盛行的蜂蜜,而是撒上小茴香,细盐和香油,这手法怎么看怎么觉得眼熟

    暗暗咬了咬牙,李素没好气地悄悄白了李世民一眼。

    赤。裸裸的抄袭!而且抄袭的人还是当今天子,官司都没处打。

    李世民浑然不觉自己正在被李素悄悄鄙视,此刻他的兴致很高昂,攻下辽东城令整场战争的棋盘徒然间活了,所以他的心情很不错,就连吃起烤羊肉也丝毫不顾君王仪态,吃得满嘴流油,并且恬不知耻地吹嘘着自己最近偶创一种新的烤全羊的方法,味道可口不油腻,实在是人间美味,然后得意洋洋地收获众将一片夸赞声,气得一旁的李素逆血翻腾,二佛升天,三佛出世

    君臣酣畅朵颐之时,斥候不停在帅帐外禀奏最新军情。

    王师已破瓮城,斩首四千余,降者两万余。王师已破内城,斩首六千余,降者四万余,王师入内城受阻,敌军正于街巷节节抵抗,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李绩亲率王师击之,王师化整为零,依托街巷步步为战,并下令纵火焚城,逼使敌军正面迎战,斩敌首三千余,杀平民两千余,降者不知其数

    一份份透着血腥味的战报走马观花一般不停呈递李世民的帅帐内。帐内君臣神情丝毫不变,心情似乎更好了,大笑声此起彼伏不曾断过。

    李素此刻的心情无悲亦无喜,他知道辽东城内的高丽军民怕是过不了今夜了,大军碾压过后还能剩下什么?一片焦土残垣,一地血泊尸首而已。

    帅帐内笑得最大声的便是程咬金,程咬金是个性格外放的人,喜怒皆浮于脸上,前几日战事不利时,愁眉苦脸叹气最大声的也是他。

    “陛下,王师今夜必能肃清辽东城,从此辽东以西方圆数百里可入我大唐版图矣,臣为陛下贺!”

    有了程咬金带头,帐内众将顿时一片贺喜声,李世民笑得合不陇腿,仰头豪迈大笑,极尽睥睨天下之态。

    待帐内稍微平静后,程咬金又道:“陛下,此时此刻,辽东城已是大唐掌中之物,咱们可以商议王师下一步的行止了。”

    李世民脸上笑意未减,环视众将道:“知节所言有理,辽东既克,下一步便该放眼高句丽全境了,我王师是北上还是南下,抑或直取都城平壤,众卿心中可有计较?”

    帐内忽然静了下来,这是个很大的话题,谁也不会贸然开口,众将拧起了眉头,纷纷陷入沉思之中。

    人群里,李素的神情渐渐变冷,拢在袖中的双手悄悄攥紧了拳头。

    辽东城攻下了,以伤亡数万人的代价,原以为李世民会吸取教训,谨慎考虑下一步的行动,可李素没想到李世民仍然一意孤行,继续不屈不挠地犯错。

    是的,下一步不论北上还是南下,李世民都犯下了错,到了这个时候,李世民话里的意思仍旧没有丝毫分兵而进的意思,看样子是要将近三十万大军捆绑在一起,以人多势众的绝对优势来成全李世民个人的盖世功勋。

    牛进达遇伏而战损两万多将士的教训,似乎并没有刺痛李世民,它在他眼里只不过是个偶然发生的小事故,在整场战争里并不具有任何预兆性和代表性,大军攻克辽东后,无论北上或是南下,李世民绝不会分出一兵一卒。

    李世民并不知道自己的一意孤行对三军将士来说将会是怎样的噩运,原本牛进达大败后开始正视高句丽这个对手,如今随着辽东城被攻克,李世民的信心再次膨胀,终于又犯下了轻视敌人的老毛病。

    满腹愤懑,满腹忠言,李素很想说,可是不能说,两世为人的经验告诉他,当一位信心正在膨胀的帝王想要做任何事时,是不可能听进旁人的建议的,旁人说得多了,甚至会招来杀身之祸。

    此刻李世民似乎并不觉得自己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反而沾沾自喜,觉得平灭高句丽指日可待,再加上众将此时也是心气颇高,斗志高昂,帐内君臣似乎都不把高句丽放在眼里了。

    众将沉思下一步的进军方向时,李世民扭过头望着李素,笑道:“子正少年成名,智谋才略傲于当世,不知子正腹中可有良谋?”

    李素暗叹了口气,本来不打算说话的,既然被点了名,那还是说吧,惹祸上身也顾不得了,至少自己该为无辜的三军将士说点什么,为他们挣一回命。

    “陛下,臣以为攻克辽东后,我王师将士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休息整顿,恢复军心。”李素垂头道。

    李世民眉梢一挑:“恢复军心?看来子正用兵已得其舅之精髓,当真是谨慎得很啊,哈哈,虽说牛进达所部小败,战损两万余,此败影响了军心,但也不会太严重,子正多虑了,今日攻克辽东城,朕以为军心已在瞬间恢复,子正啊,今日帐内皆是领兵多年的老将,如何整顿军心,他们比你更懂,若子正还不放心,朕正好趁此机会宣布一件事”

    神情徒然一肃,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阴寒的杀气,环视众将冷冷道:“君无戏言,当初朕说过,攻克辽东城后,可允三军将士屠城三日,嗯,便从今夜子时开始吧。”

    众将一愣,接着纷纷欣然应命。

    李世民转头看着李素,笑眯眯地道:“屠城三日,犒赏三军,三日之后,子正觉得军心可用否?”

    “屠城三日”,简单四个字,却透着一股浓浓的血腥味,所谓“屠城”,当然不是针对敌军将士,而是针对全城的百姓,所有住在辽东城的百姓全部无差别对待,男人被杀,女人被***,财物被抢掠,房屋被焚毁,三日之后,这座城将会变成一座死城,连一条活着的狗都看不到。

    李素只觉遍体生寒,张了张嘴,却不知该说什么。

    敌我不共戴天,非我族类,皆可诛戮,作为大唐权贵,李素有什么立场为高句丽的百姓说什么?但凡张嘴劝一句,立场便有问题了。

    李素只好苦笑。

    对寻常将士来说,屠城正是提升军心的绝佳方法,大家都是战阵之上玩命的人,自己不要命,当然更不会在乎敌方百姓的命,杀人与杀猪没什么区别,反而能获得极大的快感,舒缓身心压力,所以屠城自古有之,其目的不仅仅是报复敌人,还能提升己方将士的军心,发泄将士们在战场上积累的压抑情绪,何乐而不为?

    “臣无话可说。”李素只能选择如此回答。

    李世民看了他一眼,笑道:“好,军心已定,子正不妨说说下一步如何行止。”

    帐内所有人的目光全集中在李素一人身上,包括魏王李泰。

    李素很清楚李世民的问题并非出自真心,事实上下一步如何行止想必李世民心中早有了主意,今日在帅帐内问他不过是故作圣君姿态,以示广纳良谏的帝王胸怀而已。

    尽管清楚李世民的用心,李素还是决定说一些不好听的话,因为他发现如今在这个大营内,自己能说话的机会越来越少了,而李世民,也越来越耳背了。

    沉吟片刻,李素咬了咬牙,道:“陛下,王师伐远,疲而奔行,是为兵家之忌也,若大军仍集结一股,共进同退,其结果无非两种,一曰大胜,二曰大败,所以,臣还是当初的想法,攻克辽东城之后,我军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