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贞观闲人 >

第554部分

贞观闲人-第554部分

小说: 贞观闲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正兄,是我!我是侯杰”

    声音很虚弱,李素回过头,这才第一次正眼望向刚才挨了揍躺在地上哀嚎的那位仁兄。

    看清了他的面容后,李素郁闷地叹了口气。

    这桩麻烦,不惹也得惹了。

    因为这位确实是熟人,准确的说,李素跟他爹是熟人。

    侯杰,侯君集的长子,据说还挂了某个州城刺史的虚衔,如果侯君集当初没掺和李承干谋反的话,现在的侯杰应该还是国公府的嫡长子,每天无忧无虑地和长安城的纨绔们吃喝嫖赌顺便耐心等待老爹蹬腿后自己继承爵位,而绝非此刻这般被人欺凌后躺在地上哀嚎,套句曾经流行的歌词,“他应该在车里,不应该在车底”

    可是,侯君集偏偏干了一件作死的事,然后被李世民一撸到底,不但被免了官,削了爵,而且被流放到数千里外的琼南去了,侯家国公权贵的地位骤然间一落千丈,成了普通的平民百姓,老实说,如果不是看在侯君集当初果断临阵倒戈的份上,整个侯家都会被流放到琼南去,后来只罚了侯君集一人流放,显然李世民还是给曾经的开国功臣留了几分情面的。

    李素与侯杰认识,但并无深交,以李素如今的身份地位,真正来往的皆是这些纨绔子弟们的父辈,说实话,侯杰的身份还不足以让李素能与他有更深的交情,大家的起点不同,纨绔们靠的是祖辈父辈的荫恩,而李素,却是真正的白手起家,长安城那些手握重权的权贵们口头上将李素当成晚辈,事实上没有一个人敢看轻李素,彼此聊的话题都是朝堂国事,与李素说话的语气都是平起平坐的询问和商议。如侯杰这些纨绔子弟者,李素平日与他们玩归玩,但他们在李素心里的分量却明显便没那么重了。

    见地上躺着的人果然是侯杰,李素颇有些意外,急忙上前两步,蹲了下来。

    “侯贤弟?果真是你?”李素吃惊地道。

    见李素回来,安平侯长子刘显的脸色顿时阴沉下来。

    侯杰右臂已骨折,肋骨也断了两根,奋力叫回李素后便痛得冷汗直冒,仍躺在地上起不了身。

    李素诧异道:“侯贤弟为何这般模样?”

    见侯杰疼得说不出话,李素吩咐方老五给他正骨上夹板,他却转身望向刘显。

    “侯家是开国国公,你为何将侯杰伤成这样?”李素淡淡地问道。

    眼见李素终于还是插手了,刘显的脸色顿时变得很难看,却仍努力挤出了笑脸,道:“侯家如今已不是国公。”

    李素点点头,话说得简洁,却一语道破世态炎凉。

    落翅的凤凰不如鸡,刘显就是这个意思,所以他敢以县侯长子的身份揍侯杰,因为侯家的国公之爵已被削,而且侯君集牵扯进了谋反大罪,这个罪是无法赦免的,基本上是不可能翻身了。

    李素扭过头,望向方老五,凑在他耳边轻声道:“这个‘安平县侯’是哪里冒出来的?为何以前没听说过?”

    李素确实对安平县侯很陌生,说来也在长安城厮混这些年了,无论朝堂权贵,还是纨绔子弟,李素与他们皆有来往,平日里叔叔伯伯或是称兄道弟,不夸张的说,长安城里大大小小的权贵,李素不认识的还真的不多,但是李素可以肯定,自己真不认识什么安平县侯。

    原本问方老五只是随意一问,李素并未指望方老五能回答,谁知方老五还真知道这位安平县侯。

    “公爷,安平县侯是两个月前才调任长安城的,据说这刘显的父亲刘平也曾是开国功臣,隋末时是窦建德手下的部将,后来见情势不对,果断弃了窦建德,投了高祖皇帝陛下,倒也立过一些功劳,大唐立国后,高祖陛下封赏功臣,这位刘平也顺手捞了个安平县侯,被任为凉州刺史,两个月前,刘平被调任回长安,任吏部侍郎”

    李素恍然,喃喃道:“难怪我不认识他,而他也不认识我”

    随即李素扭头看着方老五,疑惑道:“你为何知道得如此清楚?”

    方老五咧嘴笑道:“小人是公爷您的亲卫,时刻贴身护卫公爷安危,村里王家老二与小人甚为投契,经常和我说起长安城里的是非和权贵,说面相小人肯定不认识,但只要报出名头,小人多少还是知道几分来的,王家老二说了,教小人记住这些权贵的名头和来,将来若公爷若与他们起了冲突,也好让公爷您决断进退”

    李素笑着点头:“你们倒也尽心尽责。”

    迟疑了一下,李素又问道:“那位安平县侯突然被调回长安,而且直接被任为吏部侍郎,应该抱了哪位权贵的大腿吧?”

    方老五笑道:“公爷所料不错,王家老二说,那位安平侯去年攀上了长孙家,长孙宰相恰好分管吏部”

    李素又点头,话说清楚便明白了,看来今日遇到了一位事业恰好正在上升期的权贵的倒霉儿子。

    转头看着虚弱地躺在地上的侯杰,再看看神色阴沉的刘显,李素目光平静,语气淡然地道:“不管你和侯杰有何仇怨,此刻开始,一笔勾销。”

    刘显瞳孔勐地缩成针尖大小,神色愈发阴沉了。

    “这位兄台欲插手此事?”

    李素笑道:“不错,我插手了。”

    刘显愣了一下,怒道:“敢问兄台高姓大名?”

    “姓李,名素。”(。。)

第七百七十六章 义伸援手() 
人一旦到了某种程度的显赫位置,通常不太容易树敌和结仇。r?a?  ? n?en? ???。?r?a?n??e?n ?因为所处的位置决定进退,比如某个家族的某个人做到了宰相,地位够高了吧?然后,他会不会像个傻子似的到处得罪人?

    自然是不会的,如果真是那种小人一朝得志便猖狂的性格,那么,也轮不到他来当宰相了,这种人注定不会得志,就算祖坟喷火让他侥幸得志了,也不会太长久,马上就会被人一巴掌抽下去,轻则失势,重则丢命。

    到了这个高度,真正能让他决定树敌结仇的原因,一定是因为利益,或为钱,或为权,为了利益,哪怕此刻亲如兄弟对饮长歌,下一刻也会马上掀桌子翻脸,将对方置于死地。

    毫无理由或者为了某件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与人结仇,在权贵的圈子里不是没有,但很少见,越是有底蕴的权贵家族,越懂得谨慎,因为家业越大越输不起,不到关乎家族利益的紧要关头,通常不会为家族轻易树敌。

    同样的道理,身处高位的人也没人敢随便得罪。有资格列入权贵圈子里的家族,往往是大浪淘沙后的结果,这个圈子里没有蠢货,算计权衡起来比猴都精,一件事情在眼前发生,马上就能知道这件事值不值得自己翻脸,翻脸后可能会有怎样的后果,给自己家族带来的利弊如何,对方是不是自己招惹得起的人等等,往往一个瞬间,马上便决定了对突发事件处理的基调。

    那些鼻孔朝天嚣张跋扈的纨绔子弟不是没有,但也要看人来决定态度,对平民百姓或许可以,但遇到与自己身份差不多的人,那就要慎重衡量利弊了。

    包括李素在内,在他决定插手这件事之前,也要先将刘显的背景问清楚,就是这个道理。

    而刘显得知李素要插手后,下意识第一句话便是问李素的底细,也是这个道理。

    权贵之间,绝不会轻易树敌。

    “李素是谁?”刘显露出迷惘之色。

    随即刘显忽然一惊,不知想到了什么,神色顿时变得惊怖:“李素!那个李素?”

    李素揉了揉鼻子,慢吞吞地道:“虽然你表达得不清楚,但我还是明白你的意思,没错,我就是那个李素。”

    朝刘显咧嘴一笑,李素悠悠地道:“你看,我的回答多么低调,不像刘公子你,一开口先把你老爹的爵号亮出来,我就可怜了,老爹默默无闻,亮出来也没人知道。”

    刘显仍震惊地看着他,吃吃地道:“泾泾阳县公,李素?”

    李素有点不耐烦了:“没错,泾阳县公李素,全天下或许叫‘李素’这个名字的人不少,但我敢保证,如此英俊的李素就只有你眼前这一位,除此别无分号。”

    刘显额头不知不觉留下了汗。

    李素的名字他当然不陌生,因为李素太有名了。

    他干过多少大事,为国立过多少功劳等等,刘显这种纨绔子弟并不太关心,不过李素多年前便敢跟东宫太子叫板,敢在东市公然废了东宫属官,甚至敢作长赋在大殿上讽刺当今天子

    人的名儿,树的影儿,李素只说出了自己的名字,刘显顿时便知道他是谁了。不需要亮出身份,不需要摆排场,只是一个名字,安平县侯惹不惹得起便一目了然。

    刘显的脸色顿时变得很难看,唿吸也情不自禁急促起来。

    李素静静看着他的表情,然后笑了。

    “看来,你应该听说过我。”李素淡淡地道。

    刘显脸色仍很难看,但他还是努力挤出了一丝笑容,拱了拱手:“原来是李公爷当面,恕愚弟多有得罪了,愚弟举家甫入长安,眼拙不识金玉,李公爷恕罪,恕罪。”

    李素也笑得很灿烂:“小侯爷客气了,不打不相识,你我也算有缘,今日倒是我失礼了。”

    刘显飞快瞥了一眼地上的侯杰,目光复杂,然后强笑道:“李公爷,愚弟对您可是神交已久,来长安后一直想着拜望您呢,只是愚弟怎么也没想到,你我相识竟是今日这般场合,实在是”

    李素笑道:“相逢即是有缘,不管什么场合都没关系的。”

    二人互相说着一些没营养没含义的客套话,明明话题尴尬且空洞,可二人说话的表情却无比认真,刻意营造出一种和煦友善的气氛,刚才二人之间的那一股子一触即发的火药味消散了许多。

    只不过,火药味还是没有完全消散,侯杰还躺在地上,事情已经发生,不是几句客套话便能交代过去的。

    最后还是刘显的心性缺了点火候,忍不住打破了这个尴尬的僵局,说到了正题。

    “李公爷您认识侯杰?”刘显试探着问道。

    李素笑着摇摇头:“不太熟,平日来往不多。”

    这句是实话,哪怕侯家没出事以前,李素也跟侯杰没有太多来往,人与人之间还是看眼缘的,所谓“倾盖如故,白发如新”就是这么个意思,第一眼觉得投脾性了,一辈子肝胆相照,第一眼觉得不太爽利,一辈子顶多也只是点头之交,李素和侯杰就是如此,以前侯家没败落,侯杰常出入青楼酒肆纵情声色,可谓风。流阵里的急先锋,据说干过几桩出格的事,还因争风吃醋牵扯了一桩风。流人命官司,后来不了了之,对这种人,李素向来都是下意识的敬而远之。

    这句话出口,两个人同时变了脸色。

    刘显一愣之后,神情顿时轻松甚至喜悦起来,而地上躺着的侯杰则一脸灰败绝望。

    谁知李素又忽然补了一句话。

    “不过,侯杰的父亲侯君集大将军,却对我有恩。”李素慢吞吞地道。

    刘显喜悦的表情刚浮上脸便僵住了,而侯杰却颇为意外地看着李素。

    刘显沉默片刻,咬了咬牙,指着侯杰道:“不知李公爷的意思”

    李素淡淡道:“我没兴趣知道你们之间有什么仇怨,不过今日,我要保侯杰,世间所谓仇怨,无非权钱或美色,我想,我应该担得起。”

    刘显的脸色越来越难看,终究是年轻人,忍不住火气,语气渐渐阴沉了。

    “李公爷何苦为此破家之人而驳我安平侯府的面子?”

    李素笑了笑,直视刘显的眼睛,平静地道:“你这句话,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今日找侯杰麻烦的其实不是你,而是你父亲,或者说,是你们安平侯府的意思?”

    刘显一滞。

    这个问题很严重,李素话里的意思很明了,如果是他刘显与侯杰两个人之间的事,那么便是私人恩怨,私人恩怨再怎么严重,也只是两个人之间的事,但是如果这是刘显的父亲安平县侯的意思,那么事情就不简单了,已然上升到权贵家族之间的恩怨,这个恩怨可就严重多了。

    刘显不是头脑简单的纨绔子弟,事实上权贵的家教是最好最全面的,从小便有人教他权衡利弊的道理,他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情势做出最恰当的判断。

    眼下的情势,显然对刘显不利,因为他招惹不起李素,不仅是他,连他父亲安平侯都招惹不起李素。

    然而,今日刘显似乎有些底气,李素的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刘显还是没有退让。

    沉默良久,刘显面色数变,最后终于咬了咬牙,加重了语气道:“不错,是咱们安平侯府的意思。”

    李素眉梢一挑,笑得愈发灿烂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