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贞观闲人 >

第519部分

贞观闲人-第519部分

小说: 贞观闲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素深深看了他一眼,随即笑道:“如此,便请各位贵使出题吧,所出之题文亦可,武亦可,六国争美,载之史册,亦是一段千古佳话,素今日亲证,幸甚至哉。”

    禄东赞笑了笑,向前踏出一步,刚准备开口,谁知李素忽然道:“远来是客,但客人也分先后,便从天竺国贵使开始出题吧。”

    禄东赞一怔,见李素正眼都不看他,情知李素今日是真正恨上自己了,禄东赞也不计较,哂然一笑,退了回去,很有风度地朝天竺国使节颔首示意。

    今日比试的六国,除了吐蕃和真腊外,还有天竺,大食,仲格萨尔和霍尔王,六国使节并排站在大殿内,吐蕃和真腊国的使节们表情各异,剩下的天竺等四国使节却面面相觑,踌躇不已。

    事情发展到今天,四国使节们心里大概都有数了。所谓“和亲”,所谓“求婚”,真正唱主角的其实是吐蕃和真腊,其余的四国说白了是配角,说不定连配角都算不上,就是个死跑龙套的,当初受了江夏王李道宗的怂恿,四国使节脑子一热便上表求婚,待到发现吐蕃和真腊针锋相对,长安城因和亲一事而闹得沸沸扬扬之时,四国使节终于发觉自己原来被人当了枪使。

    天可汗陛下中意的和亲对象可能是吐蕃,也可能是真腊,总之,绝不可能是他们这四国里的任何一个,四国使节在这件事里的作用大抵相当于拎个酱油瓶子,微笑着路过,露脸就闪

    事到如今,四国其实早已淡了求婚的心思,此时此刻他们只想赶紧结束这场闹剧,想家,想妈妈

    只是当初四国已正式递交了求婚的国书,既然写在国书上,就必须当成一件庄严的国事来对待。心中再有退出之意,至少也该有点打酱油的职业道德,全程配合演完这场戏才能收工,这也是四国使节明知自己其实只是个陪衬,也坚持站在千秋殿内的原因。

    原本以为只是陪衬的绿叶,猝不及防间,李素第一个竟点了天竺使节来出题,天竺使节愣住了,接着情绪有点悲愤。

    说好了只跑龙套的,为何还给安排了台词?太不尊重我们跑龙套的了!就不能让我们安静演完领盒饭吗?

    最大的问题是天竺使节根本没有任何准备,出题?出什么题?事先没人招呼,没头没脑的,我怎么出题?

    殿内所有人都盯着天竺使节,天竺使节呆愣许久,张口结舌却说不出一句话。

    李素眨眨眼,好心地提示:“贵使可以出任何题啊,天文地理,山川河流,阴阳五行,偷鸡摸狗等等,都可以。”

    天竺使节也眨眼,眨得很快,七尺黝黑的大汉竟露出一脸呆萌之相,令李素情不自禁对这只印度猢狲充满了好感

    良久,天竺使节忽然福至心灵,果断地道:“外臣才疏学浅,殊无胜望,愿代本国国王陛下退出这场比试。”

    这个选择非常果断且及时,另外三国使节闻言顿时豁然开朗,纷纷上前说话,表达的意思和天竺使节一模一样,全都代本国国王退出比试。

    既然明知自己已沦落为打酱油的角色,就不给大唐添乱了,提前领盒饭退场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这个小小变故令殿内君臣都愣了一下,随即李素眼中露出了笑意。

    很好,还未开始便主动退出,算这四只猢狲识相,现在比试的只有吐蕃和真腊两国,局面终于没那么复杂了,是个好消息。

    李素咂摸咂摸嘴,扭头望向禄东赞,目光充满了期待:“吐蕃也退出吧?大家和和气气多好”

    禄东赞哼了一声,重重地道:“不,吐蕃不退出!”

    李素深觉失望,沉默片刻,忽然噗嗤一笑:“大相莫闹了,其实你早想退出的对不对?对不对?就是不好意思开口罢了,对不对?对不对?”

    “不,吐蕃仍参与今日比试,与真腊国使臣一比高低!”

    李素失望透顶,重重叹了口气。再次深深觉得,禄东赞这家伙真的应该效仿敦煌壁画里的飞天图,用一种极其优美的姿势上天才解恨

    失望过后,李素的语气也冷了下来:“那么,便请大相出题吧。”

    禄东赞显然早有准备,闻言往前踏了一步,望向真腊王子石讷言,平静地道:“如此,老夫便当仁不让了,老夫与王子殿下皆非唐国人,圣贤之言,百家经义一概不考,此题非文非武,请王子殿下听好”

    说着,禄东赞忽然探手入怀,从怀里掏出一颗晶莹的明珠,道:“昔年我吐蕃赞普赠老夫一颗明珠,此珠名曰‘九曲珠’,盖因此珠外表不平,内有九个小孔相通,老夫曾欲将此珠用细线穿起来,悬系于胸,以表感恩赞普之礼遇,奈何珠大孔小,老夫想尽办法也无法用细线穿过此珠的孔,后来灵光闪现,方有所得。若王子殿下有办法解决此事,此题便算你胜了,殿下可敢一试?”

    说完,禄东赞将明珠平放在手掌上,朝石讷言面前递去。

    石讷言神情忐忑,接过明珠仔细打量片刻,越看脸色越难看。殿内其余的使节和朝臣们好奇不已,纷纷围在石讷言四周,一同打量着这颗明珠,却见此珠鸽蛋大小,外表有些凹凸不平,而且表面打磨也很粗糙,显然不是什么名贵货色,但有意思的是,这颗珠子上确实有几个小孔,孔与孔之间互通,按说穿一根细线过去并非难事,有个成语叫“穿针引线”,大抵便是这个意思,可是难就难在,这颗珠子的孔与孔之间虽然互通,却并非一条直线,内部竟然是曲绕环折的,一根线从这头穿过去,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从另一个不对称的孔里引出来,所谓“九曲珠”里的“九曲”,便是如此。

    石讷言只看了一眼,便知这是个绝无可能完成的题目,太难了,孔与孔之间曲曲绕绕,不成直线,线头没有灵性,也不认路,怎么可能如愿从珠子内部如同迷宫般的孔径之间穿引而出?这根本就是一道无解的题。

    旁边的使节和朝臣观察了半晌之后,也纷纷摇头叹息。

    看似简单的题目,但真正做起来太难了,这不是人力能办到的事,别说石讷言这个年轻的小伙子,就是长孙无忌孔颖达这些见多识广阅历丰富的老狐狸,遇到这种刁钻的难题也只能低头认输。

    见殿内众人神情怪异,李世民也忍不住了,令宦官将石讷言手中的九曲珠呈上来,珠子到了李世民手里,只看了一眼,李世民的眉头便皱了起来,然后狠狠瞪了李素一眼。

    很好,出了这么个无解的题,真腊国输定了,吐蕃若成了赢家,接下来李世民怎么办?难道好意思把文成公主许配给真腊这个输家?事情传出去他李世民还好意思被人山呼“天可汗”么?

    李素感受到身后李世民目光里的森寒之意,脸颊抽搐了几下,没敢回头。

    李世民将珠子递给旁边的宦官,冷冷道:“去,把它拿给李素看看。”

    李素接过珠子,也只看了一眼,然后脸颊又开始抽搐,年纪轻轻的,感觉自己有中风的先兆

    强堆起笑脸,李素将珠子还给石讷言,然后望向禄东赞笑道:“大相出的题很难啊,大相可记得下官刚才说过的规矩?出的题必须自己能解开才行,否则便算出局”

    禄东赞冷冷道:“此题老夫能解。”

    殿内众人闻言又是一阵喧哗。

    禄东赞看着脸色难看的石讷言,淡淡地道:“王子殿下,莫说老夫以大欺小,当年这个难题,老夫想了半个时辰才想出解法,今日老夫便容你一个时辰,不管你能不能解,老夫都等你一个时辰,就算是输,也教你输得心服口服。”(。)

第七百四十一章 迎刃而解() 
谁也没想到禄东赞会出一个如此刁钻古怪而且难度极大的题目,九曲穿线,这个题看似简单,但是每个看过珠子的人都发现,这个题几乎无法完成,大唐君臣眉头紧蹙,苦苦思索,真腊国的石讷言一脸苍白,定定看着掌心里的明珠,半晌之后,眼中已生出一股绝望之色。?火然文???  ???。?ranen

    很显然,禄东赞出这个题是精心思考过的,就像江湖高手对决时拿出了生平藏得最深最凌厉的压箱底招数,为的就是一击制敌,禄东赞要赢得这次比试,不论比试之后结果如何,只要赢了比试,就能狠狠扇了大唐君臣的脸,还能扬吐蕃国威,纵然没能将文成公主迎回吐蕃,禄东赞也不会受到松赞干布和国内诸多贵族的责难。

    说到底,禄东赞为了保自己的命,仅只这个,他便有倾力一搏的理由。

    李世民的脸色很难看,禄东赞的题目刚给出来,他便感觉到此题的难度,然后他便敏感地察觉,禄东赞这分明是要给大唐一个狠狠的教训,要在诸多异国使节面前狠狠折辱大唐。

    眼睛盯着不远处的禄东赞,李世民的目光满带杀气。

    事先诸多谋算,发展到这一步,所有谋算全数落空,整件事正朝不可预测的方向发展,胜负结果充满了悬念。

    李素刚才的脸色比李世民更难看,事态失控,大唐君臣失去了主动权,若然办砸了,自己的责任首当其冲,或许李世民舍不得杀他,但给他一个狠狠的终生难忘的教训是必然的,禄东赞出题之后,李素的脸色仍很难看,随着禄东赞冷冷说出一个时辰内给出答案后,李素不知怎的,忽然笑了。

    逼到无路可退时,他反而豁达了。

    人这一生会遇到无数困境,解决的办法很多,智商,武力,反应速度,或者巧之又巧的回忆。

    “九曲穿线呵呵,有点意思。”李素笑着喃喃自语。

    禄东赞瞥了他一眼,冷冷道:“你能解?”

    李素摇头:“才疏学浅,愚钝无知,我自问无力能解不过,兴许真腊国王子殿下智谋无双,才华盖世,他能解开也不一定呢。”

    禄东赞望向石讷言,眼中充满了轻蔑,这种轻蔑不是强国对弱国的轻蔑,纯粹属于高智商天才看着一个低能智障般的轻蔑。

    “王子殿下能解否?老夫不欺负你,只要你开口,一个时辰若不够,老夫再多饶你一个时辰,怎样?”

    石讷言苍白的神情浮上几许愤怒,双手紧紧握拳,呼吸也急促起来。

    这种看似善良实则挤兑讽刺的大方,深深刺痛了石讷言的心。

    国小,力微,智不如人,无论任何方面,他都差了禄东赞一大截,这种屈辱偏偏用任何手段都无法报还。

    见石讷言敢怒不敢言的模样,禄东赞再次轻蔑地笑了笑。

    “王子殿下,一个时辰,说慢不慢,说快也不快,老夫以为殿下还是赶紧想办法吧,一个时辰后若然解不开此题,呵呵,老夫也不说什么,一切皆由大唐皇帝陛下裁断便是。”

    李世民黑着脸,抿唇一言不发。

    李素眉头掀了掀,望向石讷言,沉声道:“王子殿下能解否?”

    石讷言扭头看了看身后本国的几位使臣,众人神色黯然,无声摇头。石讷言转过头看着李素,嘴唇蠕动几下,接着狠狠一咬牙,道:“我试试。”

    李素含笑点点头,李世民挥手示意身边的宦官,宦官顿时明其意,急忙大声道:“殿外武士,点香!一个时辰开始!”

    禄东赞看了石讷言一眼,笑道:“好,老夫便不打扰王子殿下思考了,老夫在殿外等候殿下佳音。”

    说着又若有深意地看了李素一眼,朝李世民行礼过后,禄东赞领着吐蕃数名使臣退出了大殿。

    李素眉心紧蹙,他明白禄东赞刚才那一眼的意思,大大方方地出殿等候,甚至不在乎唐国君臣会不会帮真腊国舞弊,因为禄东赞对自己出的题很有信心,他知道没人能解开,唐国君臣无论花费多大的力气帮真腊,难题仍是难题,它与人力物力无关,没有超凡的智慧是不可能解开的,所以禄东赞索性卖个大方,径自出殿等候。

    大殿内,君臣和各国使节面面相觑,李素看了一眼双目无神的石讷言,走到他身前,轻声道:“王子殿下,果真无法解开么?”

    石讷言盯着手里的九曲珠没说话,然而惨淡的神情已告诉了李素一切。

    李素的目光也放在九曲珠上,伸手将它拈起,凑在眼前仔细打量,良久,李素嘴角忽然露出一丝笑意,用低如蚊讷的声音悄悄道:“王子殿下,我还能再帮你一次”

    石讷言猛地抬头,目光惊喜且焦急地看着他,吃吃道:“你,你你能解?”

    “能解。”李素含笑道。

    石讷言张大了嘴,目光震惊地盯着他,随即眼中渐渐浮上几分质疑不信之色。

    李素叹了口气,道:“相信我,这种时候我不会耍着你玩,没有把握我不会乱说的。禄东赞出的这个题,我能解。”

    石讷言大喜过望,连声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