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贞观闲人 >

第509部分

贞观闲人-第509部分

小说: 贞观闲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怀着憋屈悲愤的心理,吐蕃武士们的右手纷纷按住了腰侧的刀柄。

    李素急忙摆手笑道:“莫紧张,我们热爱和平。”

    吐蕃武士:“”

    “烦请通报大相一声,就说李素求见大相。”

    吐蕃武士:“:

    语言不通,或许连物种都不同,吐蕃武士们根本听不懂李素在说什么。

    李素叹了口气,转头望向身后的方老五:“五叔,你说我该怎么跟这群猢狲沟通呢?“

    方老五笑道:“交给小人,包管侯爷满意。“

    李素点点头。

    方老五两步上前,朝着为首一名吐蕃武士的脸上猛地扇了一记耳光,大喝道:“去告诉你们大相,有贵客来了!“

    说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记耳光将吐蕃武士扇懵了,呆怔过后立马勃然大怒,旁边的吐蕃武士们也反应过来了,嘴里恶狠狠地咒骂着猢狲语,纷纷拔刀出鞘。

    李家部曲毫不畏惧,迎刀而上,双方剑拔弩张时,一名吐蕃武士身影一闪,转身急匆匆进了民宅。

    李素看着那个武士的背影,嘴角勾起满意的笑容。

    事实证明,简单粗暴的法子还是很有效的,一记耳光比千言万语都有用。

    双方没打起来,吐蕃武士未得命令,心有顾忌,而李家部曲早知道今日不是来打架的,自然也有所克制。双方隔着一丈多的距离用各自的语言互相隔阵叫骂了一番,吐蕃人骂的什么李素听不懂,但李家部曲嘴里飙出的一句句不堪入耳的粗话脏话,令李素都情不自禁皱眉。

    回去后要不要给这帮粗鲁的杀才加强一下素质教育?李素开始犹豫了,至少规定他们以后骂人把握尺度,可以提对方的母亲姐妹以及女性先人,也允许口头上与对方的女性直系亲属发生不正当关系,但必须严禁将发生关系的过程描述得太详细,各种变态的体位和方式更是只能点到即止,画面感太强了

    方老五的法子果然简单有效,没过多久,吐蕃大相禄东赞闻讯而出,看见门外的李素后,禄东赞气急败坏,怒不可遏。

    “好个奸贼!你还有胆来见我!“禄东赞指着李素大骂道。

    李素一脸久别重逢的欣喜表情,完全无视禄东赞的愤怒,迎上前亲切地大声道:“禄兄多日不见,得无恙乎?“

    禄东赞怒道:“李素,老夫自问与你结识以来待你不薄,你为何暗中使奸计,坏两国邦交?“

    李素眨眨眼:“禄兄何出此言?愚弟为何一句都听不懂?“

    禄东赞气道:“你还装!老夫且问你,吐蕃与你有何仇怨?为何破坏唐国与吐蕃和亲?“

    李素苦笑道:“事出有因,愚弟实有苦衷“

    禄东赞冷哼:“所以,你今日来与老夫解释苦衷的?“

    李素挠挠头,笑道:“原本是来解释的,不过愚弟还有更重要的事与禄兄说。“

    “何事?“

    李素笑容一敛,肃然道:“奉皇帝陛下旨意,大唐右武卫禁军于今日在长安城东郊演武,各国使节若有兴趣不妨同往观阅。不知禄兄有兴趣否?“

    禄东赞哼道:“唐军演武,怎比得上我吐蕃武士英武无敌?老夫不看也罢!“

    李素眨眼:“禄兄确定不去?“

    “不去!“禄东赞硬邦邦地道。

    “哈哈,好,愚弟告辞了,后会有期。“李素也不多话,随意地拱拱手,然后转身便走。

    刚走出没两步,禄东赞忽然高声道:“慢着!老夫改主意了“

    “我不听我不听我不听我不听“悲伤的李素捂着耳朵一路跑远。

    禄东赞呆滞,愕然:““

    没多久,跑出老远的李素又慢吞吞地走了回来,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

    “愚弟开个玩笑,禄兄莫怪,禄兄刚才说改主意了?“

    禄东赞一时无法适应李素的精神分裂症,目光呆滞地点点头。

    “禄兄真是矫情呵呵,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呢“李素嘿嘿直笑,笑容邪魅狂狷,非常的霸道总裁。

    **********************************************************************************

    右武卫东郊演武自然不是随性决定的,任何形式的演武都有它的目的性。

    李素在大理寺监牢里蹲了十来天后,给李世民上了一道奏疏,关于如何解决大唐与吐蕃和亲风波这个麻烦,奏疏内提出了一个大概的解决办法,李世民当即回旨,只说了四个字,“由尔定夺“。

    这道奏疏也是李素从牢里放出来的原因,若李素一直拿不出解决麻烦的办法,估摸现在还在大理寺里蹲着呢。

    今日的右武卫演武,也是李素奏疏内容的一部分,颇具深意。

    至于禄东赞,他其实对大唐的军队战力很感兴趣,自从来到长安后,吐蕃使团暗中派了多少探子细作出去打探大唐的政治和军事机密,已不可考,今日大唐皇帝主动邀请他观看唐军演武,禄东赞自然固所愿也,求之不得。

    长安城外东郊二十里有一片荒地,早在隋朝时,荒地附近尚有村庄,只是那片十来顷的土地属于下等田,收成不甚理想,农户们费尽心思也没能让这片田地的产量高一点,每年的收成堪堪只能让全家混个七成饱,若遇到小灾小害的就更惨了。

    久而久之,村庄里的农户觉得没有活路,于是一户两户的举家外迁,村庄里的人越来越少,而那片下等田在权贵们眼里连鸡肋都不如,没人对它有兴趣,大唐武德年间,这个村庄终于彻底销声匿迹,全村人陆陆续续都迁出去了,只剩下一片低矮破烂的残垣断壁,记录着它曾经存在过的痕迹。

    到了贞观年,李世民恰好要建演武校场,这片荒地离右武卫大营不远,地又是无主之物,于是这片荒地便成了如今的东郊校场。

    今日右武卫演武,李世民并没有来,来的是几位老将,还有各国使节,右武卫大将军调拨四千余人参与演武。

    李素和禄东赞相携赶到校场时,校场中央的空地上将士们早已列队整齐,执戈扬刀,静静地等待将军发令。

    程咬金,牛进达,李绩等老将和诸国使节站在校场边缘,就连久不出户的大唐军神李靖居然也破天荒地出现在人群中,使节和老将们各自凑成堆,指着校场中央威风凛凛的右武卫将士们谈笑风生,见李素和禄东赞赶到,老将们朝二人点头示意了一下,算是打过招呼,大家非常有默契地没上前与李素聊天,今日这出校场演武本就带有目的性的,不是聊天叙旧的场合。

    校场上的将士们岿然不动,宛若山岳,数千人如同一人,竟无半点杂音声息,这些静立不动的将士们仅只是站在校场内,方圆之内却已弥漫出一股令人窒息的森然杀气,仿佛有一种无影无形的压力,重重地压在众人的心头。

    寒风凛冽,沙场点兵,萧瑟中弥漫着的杀机,似乎连风声都带着几许厉鬼凄嚎的味道,将军们仍聚在一起谈笑风生,但各国使节的脸色却变得有些苍白了。

    无敌于天下的大唐王师,果然名不虚传!

    李素静静看着校场,然后转过头望着禄东赞,笑道:“禄兄,观我大唐王师,可雄壮否?“

    禄东赞面不改色,眼中闪过一丝明悟,直到此刻,他大概明白点什么了。

    示之以威,就是这么直白,简单的说,今日所谓的演武,不过是一次国家级别的军事恐吓行动,恐吓的对象自然是他们这些异国的使节们,或者说得更明白些,是直接针对他们吐蕃使团的。

    至于唐国皇帝为何恐吓吐蕃使团,原因大抵不难猜,这阵子禄东赞在长安城上窜下跳,仗着异国使节不究其罪的漏洞,四处败坏唐国的名声,宣扬哭诉唐国不守诚信,出尔反尔,唐国皇帝有些不耐烦或者有点愤怒了,于是便有了今日的演武。

第七百三十章 东郊演武(下)() 
恐吓是强权最**的表现,没有任何遮掩,撕下所有道德的外衣,就像放学后被不良少年堵在死胡同里的小学生,掐着脖子明明白白地告诉他,因为我拳头大,所以赶紧把零花钱全交出来。?  ?   ???。ranen

    今日东郊校场演武差不多也是这么个意思,大唐在向所有异国邻邦的使节展示实力,不打你不骂你,只亮出砂钵大的拳头,就问你怕不怕?怕不怕?

    异国使节们确实很怕,右武卫将士还没有任何动作,只是静静地站在校场中央,使节们的脸色已有些苍白了。唐军的军威阵容令人凛然生惧,仿佛自己面对的是一股无坚不摧的力量,世上的一切坚城固垒在他们的铁蹄下都能轻松被碾压成齑粉。

    禄东赞在冷笑,别人害怕唐军,吐蕃并不怕,不可否认唐军确实强大,但吐蕃也不弱,两国曾经有过交战,事实证明大家的实力半斤八两,不相上下。

    此刻他大概清楚了,今日唐军演武,其实针对的就是吐蕃使团。不仅仅是因为禄东赞这些日子上窜下跳坏大唐名声,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数年前松州之战后,两国偃旗息鼓,吐蕃主动遣使表达善意,李世民欣然接受来自吐蕃的善意。

    可是国与国的关系不像小孩子打架,打完说一声和好也就和好了,两国关系其实到现在都保持着微妙诡谲的关系,“友好”二字被两国翻过来覆过去说了无数次,事实上两国也确实做出了一些传递和平友好的举动,然而,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两个毗邻的国家都很强大,便成了天生的宿敌,有意无意的,两国间仍存在着许多敌意和戒备,一些表面上的友好善意终究是表面的东西,做给自己看,做给外人看,敌意却是永远无法消除的。

    这次的东郊演武为何针对吐蕃使团,大抵也有这么一层深意在里面。示威也好,震慑也好,表达的便是恩威并施的意思。

    主持此次演武的是右武卫大将军薛万彻,这人也是当今名将之一,曾是李建成的心腹将领,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时,在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等已授首的情况下,薛万彻领兵疯狂反扑玄武门,打得一干秦王府从龙老将手忙脚乱。

    后来薛万彻见收复玄武门无望,转过头又攻打秦王府,抄李世民的老窝。李世民大惊失色,急忙回军驰援,却仍无效果,差点被薛万彻攻占了秦王府,杀尽李世民一家,直到后来尉迟敬德拎着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首级阵前示众,薛万彻所部这才军心溃散,功败垂成,一场几乎已经成功的政变,差点被薛万彻一人扭转了结果,足可见其人本事非凡。

    兵败之后,薛万彻率残部逃窜至终南山,李世民念其本事超凡,多次派人劝降,薛万彻这才归降了李世民,被委以重任。

    这是一位有着传奇经历的名将,领兵打仗的本事委实不凡,李世民曾将他与李绩,李道宗三人并列,对薛万彻统兵的能力,李世民曾有过评价,言曰:“万彻非大胜,即大败。”

    这句评价有褒也有贬,说明薛万彻与敌交战的优点和缺点同样突出,颇具争议,但不可否认,薛万彻确实是贞观年间少数几个能称之为“名将”的人之一。

    今日的校场演武,薛万彻作为右武卫大将军,自然当仁不让的指挥全局。

    一名校尉从队伍中匆匆跑出,到薛万彻面前站定,薛万彻一言不发,只递给他三面令旗,分别是红黑白三色,校尉接过令旗后行礼,转身跑到队伍前端。

    薛万彻扭头面无表情地看了禄东赞一眼,见李素正含笑看着他,薛万彻嘴角微微一扯,算是打过招呼,然后朝校尉挥了挥手。

    校尉领命,忽然高高举起手中的黑色令旗,小小的旗帜迎风猎猎招展。

    “列阵――”校尉力竭声嘶地大喝。

    空旷寂静的校场上,校尉的命令仍在悠悠回荡时,轰的一声巨响,右武卫四千余将士身形涌动,潮水般分散开来,又迅速聚集成一块一块的方阵,阵型严密合缝。盾手列前,横刀其后,再往后便是长戟和陌刀队,方阵的左右侧翼,两千名骑兵不知何时从校场外悄无声息地冒了出来,在侧翼迅速汇集成阵,蓄势待发。

    整个阵型几乎在几个呼吸间便完全布置成型,队伍的最后,却有一队不知兵种的一个小方阵,约莫五百来人,这些人的手中并未带任何兵刃,肩上却斜挎着一个黑色的布包,布包鼓鼓囊囊的,里面不知装着什么。

    既然是演武,自然要有假想敌,校场的北端早已搭好了一座圆形尖顶的石堡,唐军方阵的中军正面恰好正对着那座石堡,这座石堡便是唐军今日演武的假想敌,很显然,今日是攻城战。

    异国使节们不明觉厉,但吐蕃使团成员的脸色却已分外阴沉。

    很有意思的事,别人或许不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