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贞观闲人 >

第474部分

贞观闲人-第474部分

小说: 贞观闲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活揍死,然后每年清明节上坟我又得多跑个坟头上香烧纸”

    王桩脸有点黑:“我本已受了重伤,侥幸活了下来,如果再被你活活气死,我算不算古往今来死得最冤枉的人?”

    二人大笑,笑声渐渐低了,李素深深注视着他,道:“你本已成家立业,我做的事情很危险,所以这次我没有叫你,以后你也莫再冒险了,我背不起王家的债,更没法还他们一个儿子,明白我的意思吗?”

    王桩憨笑道:“道理谁都懂,我也是有家室的人,上有老,下有妻,谁不希望一生平平顺顺无风无浪活到老?可是昨夜是你家的事啊,跟我家出事有何分别?事到临头,我哪里顾得了那么多?想也不想抄刀便走了。”

    “以后你”

    王桩忽然打断道:“以后再遇到这种事,该怎么办还怎么办,李素,你与亲兄弟没啥分别,你家的事就是我的事。”

    李素叹了口气,无声地拍了拍他的肩。

    都说“人生难得一知己”,可在李素看来,遇到一个懂自己的知己并不重要,王桩其实大多数时候并不懂他,李素每天想的东西太深太复杂,王桩不可能懂,但李素有难时,王桩却总是第一个跳出来,毫不犹豫为李家遮风挡雨,这样的朋友,比知己可贵千万倍。

    道谢的话李素至始至终没说过一句,正如王桩所言,亲兄弟般的交情,说“谢”字太生分了。友情是相互的,李素相信如果有一天王桩有难,他也会义无返顾地迎头而上,不惜与天下为敌。

    停顿片刻,李素忽然想起一件事,扭头盯着王桩,道:“有件事要问你。”

    “你说。”

    李素想了想,道:“你昨夜驰援,赶到窑洞后,我爹说过什么,做过什么?”

    李道正的来历成了李素如今心中最大的疑团,除了疑惑,心里还有满不是滋味,亲爹曾经的往事和身份居然连儿子都瞒得死死的,真怀疑自己这个儿子是不是他来太平村之前顺手在路上捡的,联想到自己长得如此英俊倜傥,卓尔不群,而老爹那模样实在是

    越想越可怕,越想越不踏实,李素真害怕自己跟传说中的隔壁王叔叔有什么该死的瓜葛

    所以回到太平村后,李素的一颗心仍悬得高高的,久久不能落下。

    王桩闻言却睁大了眼,眼中满是赞叹钦佩之色,情不自禁地赞道:“不说我还忘了!李叔真是英雄好汉呀!一个人,一柄长戟,居然将百十号人挡了大半夜,那身手,那气魄,啧!”

    李素斜瞥了他一眼,语气有点不善了:“你是不是弄错重点了?重点不是要你夸他,是要你回忆回忆,我爹昨晚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王桩愕然:“我刚才没说吗?一个人,一柄长戟,挡住百十号人,昨夜是在拼命呀,除了拼命,他还能说什么做什么?李素,你傻了?”

    李素咬了咬牙,真想给这家伙再添一道伤口,致命的那种。

    “你们夫妻赶到窑洞时,我爹跟敌人动手难道没高喊几句口号,或是亮一亮身份什么的?王桩,虽然你对我李家有恩,但我还是不得不问问,你到底是不是傻?我爹一个平凡的老农,平日只知种地耕田,忽然有一天他变成了以一敌百的英雄好汉,而且武艺身手无比高强,完全变成了另一个人,你难道不觉得震惊吗?不觉得奇怪吗?”

    王桩呆怔地看着他,愚蠢的样子令世界绝望。

    良久,王桩忽然重重拍了一下大腿,大声道:“对呀!李叔咋变了样呢?昨夜他那身手我亲眼瞧了,十个我这样的大汉近不了身,咋回事么?”

    李素重重叹气,捂脸哀叹。(。)

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乱余波() 
秘密之所以是秘密,是因为它的隐秘性,以及死活撬不开的嘴。om

    李道正就是,李素问过不下十次,李道正总是不说,只是板着一张脸,问得急了,抬起一脚把李素踹飞,力道之重,让李素愈发怀疑自己是不是亲生的。

    当然,眼前的王桩也实在令李素很绝望,这家伙向来只靠蛮力,从来不动脑子,李道正昨夜威风成那样了,竟然一点也没怀疑,说他蠢萌吧,实在是高抬了他,只见蠢,不见萌。

    所以,李素问完之后便和王桩大眼瞪小眼,相顾无言。

    良久,李素终于绝望,起身拍了拍他的肩:“你好好养伤,还有好好活着,保持你的单纯,纯到死。”

    王桩不高兴了,黑着脸道:“这肯定不是句好话。”

    “胡说,明明是夸你,咋分不清好赖人咧。”李素义正严辞。

    然后,他便在王桩脸上看到迟疑的表情,显然正在认真思考这句话到底是不是夸他。

    李素又叹了口气,果然很单纯,无药可救的那种纯。

    王直从长安城赶回来了,回来才知道李家出了事,一脸的后怕与自责。不得不说,李素的家人被追杀,事前大家都没想到,小小的疏忽差点酿成大错,王直深以为疚。

    事情已过去,李素温言安慰了几句,连他这个自诩聪明人的都没想到,哪能责怪王直呢?

    王直回到太平村,同时也带来了长安城的最新消息。

    总的来说,长安城一片混乱。

    李承乾被锁拿下狱,一群追随他谋反的纨绔子弟和武将们也人头落地,不仅如此,这些主谋的家眷亲属倒了血霉。从逆者之一杜荷,原本家世显赫,而且圣眷恩隆,他本是一代名相杜如晦的次子,贞观初年时所谓的“房谋杜断”,杜如晦便是其中的“杜断”。

    杜如晦仅只二子,其中长子杜构继承了爵位,次子杜荷也破例封了襄阳郡公,恩圣不可谓不隆,杜荷本是鼎鼎大名的治世名臣之后,也不知道脑子里哪根筋搭错了,稀里糊涂跟着李承乾做了这件要命的事,下场很显然,杜荷被枭首示众的那一刻,整个杜家也倒了霉,全府上下被查抄,长子杜构本是慈州刺史,被圣旨追罪出城,除爵流放岭南,杜荷当然更是一刀斩了,赫赫一代名相,仅只两代辉煌,便荣光不再,大厦颓倾。om

    余者如赵节,李安俨等从犯,其家眷亲属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不仅如此,朝堂如今的重中之重并非处置谋反主犯从犯,而是借由此事开始了一轮规模极大的清洗,但凡与李承乾阵营有些微关系的朝臣全部被锁拿下狱,然后刑部大理寺收集证据,三省宰相联堂会审定夺。

    据王直所说,长安城如今可谓处处皆闻啼哭声,常有凶神恶煞的刑部或大理寺官员领着一群禁卫,冷不丁便出现在某位朝臣的府邸前,然后这家人便鸡飞狗跳,从上到下锁拿入狱,太子李承乾数年前没这么坏的时候,他的阵营里可站了不少朝臣,站大唐未来国君的队,几乎没什么太大的悬念,想必是非常安全的,所以站在他阵营里的朝臣可真不少,四品以上官员不下二百人,四品以下那就更多了,李世民这一番清洗,整个长安城几乎都被他掀起来了。

    官员拿下了一大批,空出来的位置怎么办呢?

    很简单,以前混得不得意的官员,不愿阿谀逢迎的官员,或者品级低微到连站队的资格都没有的官员,成了这次清洗最大的受益者。他们迅速被尚书省吏部审核之后,立即走马上任,接替了那些罪官的位置,当然,魏王李泰也成了最大的受益者,李承乾谋反举事之后,李泰选择了一个最合适的时机进宫,说了一番最合适的话,极快地获得了李世民的信任,所以这次清洗刚开始,李泰便迫不及待地将投靠自己阵营的朝臣使劲往里面塞,有了李世民的默许,主持此事的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也不便多说,但有所请,基本满足。

    所以这次清洗,李泰受益不小,极大地扩张了朝堂势力,有人悲时自然有人喜,李承乾的败落,眼看着魏王李泰突然崛起,朝堂众臣冷眼看着这一切,大致已认定不出意外的话,魏王李泰很可能是下一任的东宫太子人选,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人选。

    王直絮絮叨叨说了一大通,李素越听脸色越阴沉,再想想如今那小屁孩李治,恐怕仍然懵懂无知躲在太极宫哪个角落里,带着妹妹小兕子撒尿和泥巴玩,李素便不由一阵头疼。

    皇帝不急,太监不急,他急了,想想就下贱啊。

    “喂,你咋了?脸色咋不对?”王直终于发现李素脸色难看。

    李素叹道:“我在想,要不要干脆投到那个死胖子的阵营里去算了,那小屁孩怎么看都像是个没出息的样子”

    王直满头雾水地看着他:“你在说啥?”

    李素咳了两声,道:“我问你啊,如果说我想扶持一个人,把他使劲往高位上推,可这个被我扶持的人却总是不争气,总是让****碎了心,你说我该怎么办?”

    王直呆怔半晌,然后露出悲伤的表情:“你是在说我吗?最近我又干了啥不争气的事?”

    “误会了,或许以前确实说你,但这一次不是。”

    “中间那句完全可以省略,让彼此都愉悦的。”王直的目光很谴责。

    “我愉悦就行。”

    是时候跟李治聊聊人生和理想了,做人最可怕的不是像一条没有理想的咸鱼,可怕的是这条咸鱼根本不觉得自己需要什么理想,只想做一条安静的臭咸鱼,任何咸鱼以外的存在状态都仿佛侮辱了自己。

    李治如今的状态差不多就是这条咸鱼。

    李素心里暗暗着急,眼看李泰那个死胖子趁着朝堂清洗大肆扩张势力,朝堂的地盘一点点地被死胖子吞掉了,李素便觉得焦灼不已,现在李泰安插进去的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李治将来登位的阻力,当阻力大到无法想象时,很难说原本的历史轨迹会不会发生改变。

    “对了,太子下狱后,陛下又下了旨,将其流放黔州,过几天大概要上路了。”王直忽然补充道。

    “流放黔州?”李素眼睛一眯,目中顿露杀机,嘿嘿冷笑:“黔州是个好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

    王直一惊:“你难道想”

    “我什么都没想,此事你不必管了,我自有布置”李素飞快换了一副笑脸,充满诚意地看着他:“一大早赶回村里,应该还没吃饭吧?”

    王直呵呵憨笑,点头:“对啊。”

    “正事说完了还赖在我家不走,莫非等着我留你吃饭?”

    “难道你不留?”

    李素一脚踹去,笑骂道:“你兄长和大嫂躺在家里痛得直叫唤,还不赶紧滚回去看看他们!”

    ******************************************************************

    正午时分,太平村外不急不徐行来一队仪仗,大乱甫过,东阳公主从太极宫回到了道观。

    李素刚得到部曲禀报的消息,坐在院子里一边喝茶一边犹豫什么时候去道观见他,便见薛管家一脸古怪兴奋之色匆匆进了院,告诉李素一个很惊人的消息。

    东阳公主造访李家,人已在李家大门外等候。

    李素吓得跳了起来,一脸的惊悚。

    确实很惊悚,他和东阳的关系其实早在几年前便世人皆知,长安城内外无人不晓,连李世民都默许了他和东阳这种不清不楚的关系存在。

    关系归关系,但也要注意分寸火候,不能以为李世民默许便得意忘形,所以尽管世人皆知,李素和东阳也同时很默契地保持低调,有外人在的场合通常都是非常规矩地见礼,说话从来不逾矩,李素经常去道观与她私会,但东阳却从未登过李家的门,怕的也是太高调了被有心人拿出来作文章。

    没想到这次东阳从宫里回来,居然非常反常地主动登门了,李素感觉很震惊,比发现李治其实是条咸鱼的事实更震惊。

    李素坐在院内树下愣神,薛管家仍站在他身旁等他吩咐。

    李素犹豫片刻,道:“公主殿下怎样的穿着?可带了仪仗?”

    薛管家道:“穿了一身寻常的道袍,只带了一名宫女和一队挑着礼担的仆役,并无仪仗。”

    李素点头,东阳心思灵巧聪慧,登门拜访也很注意分寸,李家的正室大妇毕竟是许明珠,而他和东阳的关系如果公开化的话很难定位,所以东阳穿道袍简行来访,为的就是不给许明珠这位李家正室脸面难堪,不以公主的身份压人。

    李素想了想,道:“既然没带仪仗,不必开中门,侯府也不必出迎客仪仗,我亲自去迎便是。”

    薛管家咂摸咂摸嘴,似乎有点遗憾。胖老头总觉得任何权贵登门都是件很荣耀的事,荣耀的事就应该大张旗鼓大摆排场,公主殿下头一次登门居然如此低调,胖老头感觉很不爽,没处显摆了。

    ************************************************************

    ps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