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贞观闲人 >

第188部分

贞观闲人-第188部分

小说: 贞观闲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已,所以李世民要磨去他的棱角,磨去他的锋芒,让李素变成他想要变成的模样。

    *************************************************************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大清早拜别了老爹李道正,与薛管家和下人们道别,再与送别的乡亲们一一别过,李素不舍的目光在人群里转悠了一圈,却发现许明珠没来,李素无谓地一笑,或许上次拦着不让她跟去西州,小姑娘心气不顺,今日耍起了小脾气吧。

    在老爹和乡亲的殷殷相送下,李素坐上马车,后面跟着四辆改造过的宽厢马车,晃晃悠悠地上路了。

    李素是四品别驾,在地方上来说算是高官了,更何况又有县子爵位,出行必有仪仗。

    不仅如此,李世民也特意下了旨,予他一千精骑,划归他麾下,随之一同赴西州上任。

    这个举动有点意思了,李素琢磨了许久,然而他对西州目前的情况全然不知,也猜不出李世民给他这一千精骑究竟是为了对付内忧,还是抵御外患。

    一千精骑在长安郊外的灞桥边等他,李素索性免了仪仗,只带了郑小楼和几名车夫上路。

    路过东阳所在的道观,李素忽然叫停,透过马车的木窗痴痴地看着不远处那扇紧闭的观门,李素怅然叹了口气,心中隐隐有些失落,放下帘子下令继续前行。

    离别最**,无端愁煞有情人,还是不告别了吧。

    车过泥泞的乡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从地平线上悄然冒出头,笼罩在路边山林上空的氤氲雾气在阳光的照耀下渐渐消散,一阵阵悦耳的鸟鸣在山林中此起彼伏。

    李素坐在车厢里,悠然闭上眼睛,不知在想什么。

    忽然,山林内的鸟鸣停住,鸟儿扑腾着翅膀纷纷惊飞。

    一道熟悉的乐声悠悠从山林边传来,乐声入耳,李素猛然睁开眼,高喝一声停车,随即疯了似的掀开了车帘,站在车辕上翘首眺望。

    乐声低沉呜咽,如泣如诉,山林边的一棵银杏树下,东阳竟穿上了久违的艳丽宫装,长发柔顺地披散在肩上,沐浴着金色的晨光,仿佛临世孤傲的九天仙子,静静站在银杏树下,纤指握着一只模样奇特的乐器,凑近唇边轻轻吹奏着伤怀的离曲。

    李素眼眶一红,他知道,东阳在用她自己的方式送她,不惜破去出家人的戒律,换上他曾经最喜的宫装,连披散的长发也是迎合他的所好,而她此刻吹奏的奇特乐器,是他曾经亲手烧制出来的埙,吹奏的曲子也是他曾经奏给她听的那首故乡的原风景。

    没想到这些日子,东阳竟不声不响学会了这首曲。

    看着晨光里仿若仙子般的东阳,李素心跳徒然加快,跳下马车便待朝她奔去。

    埙声忽然停顿下来,远远地,东阳朝他摆了摆手,一边流泪一边笑,却不让他过来。

    李素脚步一滞,黯然地站在原地,也朝她挥了挥手。

    大家都软弱吧,经受不起离别的苦楚。十里春风,吹拂离人愁绪。

    *************************************************************

    ps:昨天三更伤神又伤肾,看来我还真不是速度流啊今天一更算了,容我缓缓

第三百一十四章 灞桥折柳() 
初春时节,长安城郊灞桥边,垂柳抽出了绿色的新芽,软软的枝条随风拂动。diǎn小说,。。o

    春风吹不散眉弯。

    马车悠悠而行,灞桥边,一队千人精骑列队相候,见李素的马上到来,为首一名骑士策马行来,到李素乘坐的马车前数丈外,骑士下马行礼。

    “右武卫骁威营果毅都尉蒋权,拜见泾阳县子,定远将军李别驾。”

    李素已出了马车,见这位武将躬身行礼,急忙跳下马车把他扶了起来,作为有礼貌有素质的末等权贵,李素也给他回了一礼,双手刚成揖,腰还没来得及弯下去,却见蒋权的脸色已然有些惶恐了,旁边一直静立不语的郑小楼眼疾手快,一把将李素的胳膊肘扶住,适时制止了李素弯腰的动作。

    “莫闹!果毅都尉是从五品武官,你是正四品文官,还有正五品武散衔号和五品爵位,你给他行礼是害了他!”

    郑小楼语气淡淡,说完犹不忘再朝李素扔去一记鄙夷的眼神。

    蒋权却感激地看了郑小楼一眼,垂首道:“这位壮士说得没错,李别驾万不可折煞末将。”

    李素有diǎn尴尬,虽然当官很久了,可他对大唐的官制和规矩还是很陌生。

    “啊,那就算了,此去西州千里之遥,李某先谢过蒋将军和麾下将士一路同行护卫之恩了。”

    蒋权急忙躬身道:“职命所在,皆是末将本分。”

    李素笑道:“同行千里,大家还要在一起消磨许多时日,你我之间莫太客气了,一路上便不计官职尊卑,大家平辈而交吧。你唤我表字‘子正’即可。”

    蒋权连道不敢。

    寒暄过后,李素这才仔细打量蒋权。

    上下扫一眼,确是条威武汉子,蒋权大概二十四五岁的样子,身躯魁梧,面色黝黑。唇上蓄着一把黑须,整个人看起来成熟许多,眼睛不见闪烁精光,太阳穴也没有高高隆起,只是他的一双耳朵颇为有趣,似乎是一双招风耳,而且李素总觉得那双耳朵时刻保持着支楞的状态,像只小心翼翼的兔子,对外界永远保持警惕心。一有风吹草动便撒丫子跑路的架势。

    李素心中不由犯起了嘀咕。

    大家初交,知人知面不知心,若路上不幸遇到盗匪,这家伙该不会真的跟兔子似的扔下他独自跑了吧?

    不能怪李素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李素本身疑心病很重,想获得他的信任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

    与千人精骑会合后,李素理所当然便成了这支出塞队伍的行政和军事主官,抬头看了看天色。李素挥了挥手,下令启程。

    队伍出发。刚走了没多远,身后蹄声隆隆,李素回首望去,却见远处尘土飞扬,又一队精骑飞驰而来。

    “贤弟稍候,俺来送送你!”

    一道粗犷的声音远远飘来。

    李素笑了。听声音便知来者何人。

    片刻间,程处默领着卢国公府一群部曲杀才咋咋呼呼赶到李素身前。

    “贤弟不够意思,走了也不说一声,说好俺今日来送你,却为何不等我?”

    程处默不满地朝他翻白眼。刚才赶路赶得太急,勒马之后黄黄的尘土布满一脸,混合着脸上的汗珠,融成了一道道黄泥汤,沿着粗糙的脸颊往下直淌。

    李素眼角抽了几下。

    他发现近年自己的洁癖有治愈的趋势,换了以前遇到这么脏的人,分分钟跟他绝交了,现在居然还能跟他谈笑风生,实在是怕他老爹的大斧子。

    “程兄辛苦,你我兄弟何必拘泥于俗情,不送也罢了。”李素拱手笑道。

    程处默咧嘴道:“送!好兄弟出塞,俺咋能不送?”

    说着程处默露出羡慕和失落交织的神色,叹道:“你这一去,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长安,俺老程的兄弟又少了一个,不过你运气真好,第一次外调便去塞外,又是文官又是武官的,一两年内必然建功立业,比我这傻等老爹蹬腿继承爵位的纨绔强多了”

    李素眼皮又跳了,想抽他。

    人的价值观相差这么大,要不要真跟他绝交算了?

    “你觉得我运气好?”

    程处默重重diǎn头,眼里充满了艳羡,显然没说假话。

    “趁我还没出长安,要不你去跟陛下说说,让你ding替我去西州咋样?”

    程处默两眼大亮,兴奋得声音都发颤了:“就知道俺老程这双招子没瞎,没白认你这兄弟!好兄弟,此话可当真?”

    “当真。”李素很认真的diǎn头,绝对心里话,放着家里好吃好喝不享受,跑去千里塞外餐风露宿,傻子才干呢。

    “等着!俺这就进宫求见陛下!”

    程处默二话不说,拨转马头便待扬鞭。旁边一名部曲眼疾手快拽住了他的缰绳,脸色难看地轻声道:“小公爷莫闹!”

    程处默一楞,然后回了神,总算没傻到家,终于意识到这个想法多么的不现实,于是颓然地叹了口气。

    李素也叹了口气,他和程处默同样失望,同时他也发现,但凡大人物身边,总有一个眼疾手快的属下,适时跳出来制止大人物干蠢事。

    “俺还是送送你吧。”程处默愁眉苦脸地道,李素很清楚,他的愁眉苦脸跟离愁别绪完全无关,纯粹是为他自己不能跑到塞外撒欢而愁苦。

    程处默下了马,眼角余光一瞥,发现灞桥边栽种的一排垂柳,于是上前折了根柳枝下来,将它插在李素马车的车辕上。

    李素急忙躬身道谢。

    这是唐人的习俗,长安外的灞桥一直便是友人亲朋道别之地,临别折柳相送亦是关中风俗,因为“柳”音近“留”,友人折柳,寓意“留下”,聊表不舍之意,于是灞桥作为送别的黄金地段,桥边沿河栽种的垂柳便倒了血霉。

    长安作为百万人口的大城,迎来送往的友人多如繁星,每天这个折一节,那个折一节,好好的垂柳树被折得七零八落,素质高一diǎn的还知道不好意思,现场挥毫作诗一首以纪念离别之情,顺带着提一句这节没招谁没惹谁的柳枝,素质低一diǎn的大概拍拍屁股便走,ding多留下一句“走了,下次见面一起喝酒。”

    “走了,下次见面一起喝酒!”

    大男人送别不矫情,李素扔下这句话,在程处默羡慕的目光注视下,千人骑队护卫着李素的五辆大马车,晃晃悠悠上路了。

    李素乘坐的车厢很舒服,厢内的装饰颇豪奢,矮脚桌,暖炉,软垫俱备,地上甚至铺着一张品相完好的黑熊皮,矮脚桌被李素刻意设计过,底部有六个小抽屉,拉开后里面装满了各种零食和酒,连车轱辘也被李素请了工匠改造过,装了几片极其稀贵的千炼软铁在车轴上,当作避震系统,坐在里面摇晃程度很轻微,非常舒服惬意。

    行路千里如此辛苦,李素是绝计不会让自己太劳累的,能享受的地方一定要好好享受,哪怕花费巨金来达到享受的目的也在所不惜。

    长安外的官路颇为平坦,马车车厢稳如泰山,李素坐在车内,从抽屉里取出一张泛黄的羊皮地图,开始凝神研究起来。

    看着地图上圈圈diǎndiǎn的城池,还有那条弯弯曲曲无限冗长的路,李素便觉得一阵头疼。

    这条路太长了,长得让人绝望,真想索性死在路上算了。

    出长安后,首先往北到泾州,然后渐渐折往西面,至原州,凉州,甘州,再沿着祁连山脉以北,走素州,沙州到了沙州,这条路才算走完一半,另一半的路更辛苦,因为要进入沙漠了。

    出沙州往北,过玉门关没错,就是唐诗里面那句“春风不度玉门关”的那个玉门关,入大漠,再走数百里到伊州,然后千人骑队陪着自己作死,进入沙漠深处,西州便在那片沙漠的中心。

    唐僧取经好歹还有一只法力无边的猴子保护他,李素呢?李素身边只有一千号凡夫俗子,遇到大漠里的风暴,个人武力再爆棚,该怎么死还得怎么死。

    李素收起地图,长长叹了口气,脸上露出忧虑之色。

    良久,不知想起什么,李素忽然掀开了马车的帘子,将骑着马一直护卫在马车旁的郑小楼叫过来。

    “咱们出村的时候乡亲们送我,你有没有在人群里见到王桩?”李素问道。

    郑小楼拧眉回忆半晌,摇摇头:“只见到他弟弟王直,不曾见过王桩。”

    李素心中涌起不祥的预感,喃喃道:“我记得也没见过他这可糟了。”

    “糟了?”

    李素叹道:“跟蒋权说一声,骑队慢一diǎn,这小子多半会跟来了这事他们俩兄弟以前干过。”

    郑小楼酷脸抽了抽,道:“他婆姨那么厉害应该不会吧?”

    虽然郑小楼走的是耍酷风格,但同住在太平村里,总免不了听到一些八卦,比如王家那位身手颇厉害的婆姨。

    “说不准,这小子一直渴望建功立业,被婆姨揍得半死也会拖着另外半条命赶来的。”李素冷冷道。

第三百一十五章 单手活擒() 
王桩外表傻大憨粗,王家几兄弟里,他是最没有心眼的一个,被欺负了也好,被婆姨揍了也好,跳起身抖落抖落尘土,也不生气,呵呵一笑就当过去了,被婆姨揍狠了,顶多气急败坏骂几句粗话,换来更惨重的一通揍,揍完也就揍完了,他也不放在心上,对任何人从来没有隔夜仇。,。。

    然而李素却很清楚,这样一个憨直得有点傻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