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贞观闲人 >

第184部分

贞观闲人-第184部分

小说: 贞观闲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礼部‘侍’郎屠贳,工部将作少匠刘仲,金部郎中石沣,‘门’下省黄‘门’‘侍’郎魏达书,国子监博士苏忱

    同日上午。太极宫罢朝一日,宫里传出消息,李世民亲旨下令杖毙宦官四十一人,其中甚至包括三名四品内‘侍’,一名中书舍人,还有两名掌管禁军的折冲都尉

    长安城当日被锁拿的犯官共计三十余人,皆是六品以上官员,犯官府宅同时被查封。家眷子‘女’全部入狱,家产全部封存入国库。

    犯官家眷们双手反绑。长绳索如同拴蚂蚱似的拴了一大串,在金吾卫将士的押送下,从长长的街市上穿行而过,哭嚎声,大骂声不绝于耳,几名犯官家眷不甘入狱试图逃跑。被骑着马的金吾卫将士赶上,扬手一刀当街劈死,余者踏着仍冒着热气的鲜血,认命地被押进了刑部大牢。

    长安大街上,无论官员百姓还是胡商皆面带惊‘色’。静静看着这场贞观年间的朝堂大变。

    第三日,太极宫传出旨意,被锁拿的犯官全部斩首弃市,直系子‘女’连坐,余者发付太常寺内教坊为奴为伎。

    速判速决,三十多名犯官,连同其妻子儿‘女’当日午时被押上法场,断头鼓声敲过三次,刽子手的钢刀挥落,二百多颗大小不一鲜血淋漓的人头落地,死不瞑目地圆睁着双眼,无神地仰望着灰‘色’的天空,至死方知,原来天威竟如此莫测,如此绝情。

    天可汗陛下杀伐果决的一面,时隔十一年后,终于又让天下人领教了一次,依然血淋淋的触目惊心。

    圣旨判罚当日,千年‘门’阀五姓七宗甚至来不及阻止,金吾卫闪电般的速度将一切挽回的可能扼杀在摇篮中。

    二百多颗人头落地后,五姓七宗出奇地安静,竟无一家敢出面说话,李世民突然‘露’出的狰狞獠牙,将他们深深地震慑住了。

    长安城西市的法场上,血腥气弥漫充斥,终日不散,官员百姓皆战战兢兢,小心翼翼活在一股近乎窒息的压抑空气里。

    第四天,官府的安民告示贴满全城,李世民再发圣旨,废建大明宫,三十万征调的民夫就地安置,留待国用。

    动摇国本的恶政被废除,满城顿时一片欢庆声,官员弹冠,百姓沸腾,至于法场上那二百多颗人头,还有经久弥漫不散的血腥气,似乎被这一道皇恩浩‘荡’的圣旨冲洗得干干净净。

    天晴了,圣君依然是圣君,臣民依然是民族自豪感爆棚的臣民,在圣君的带领下走向另一个崭新的辉煌,至于死去的人他们当然只是死人而已。

    一场朝堂清洗,以雷霆万钧之势开始,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悄然收尾。一切又风平‘浪’静。

    第五日,太极宫的宦官打开了大理寺的牢‘门’,陛下亲旨,李素无罪释归。

    话音落,大理寺监牢内一片欢呼,牢头狱卒们泪流满面弹冠相庆,这瘟神终于又走了为什么说“又”?

    关在大理寺的这些日子,李素倒是舒服了,洗漱吃睡皆有人伺候,苦的却是大理寺的牢头狱卒们,因为他们就是伺候李素的不二人选。

    吃的要‘精’致,喝的要干净,每天洗两次澡,监牢的地板每天最少清扫三次,被褥隔天换新的,吃饭时碗碟摆上桌一定要工整,要对称,碟子摆一排,碗摆一排,大小规格必须统一,说话还得小心客气,碰到心情不好说不定屁股上就挨一脚

    这日子是人过的吗?不是啊!狗都不如啊!狱卒也是有尊严的啊!

    天可怜见,无罪释归的圣旨终于来了!

    一众狱卒站在牢‘门’外,泪眼婆娑地看着李素。

    “不出去,打死也不出去!我就住这里了,住到死!”李姓瘟神的回答令许多人的心碎了一地。;

第三百零八章 释归回家() 
李素的态度令牢门外的所有人傻眼。

    只听说迫不及待放出去的犯人,没听说死赖在牢房里不肯走的犯人,这小子被关傻了?

    “不出去,死也不出去,我打算在这间监牢里养老了。”李素很执拗地摇头。

    传旨的宦官气得脸都绿了,可终究听说过李素的名头,这家伙一篇文章把陛下气得直哆嗦,散朝以后甘露殿内不知砸坏了多少花瓶矮桌,连皇帝都不怕了,他一个小小的阉人敢拿李素怎样?

    “李县子,您可听清楚了,这是陛下的旨意,这道旨是放您回家,不是让您上法场,您就算抗旨,这也抗得没道理呀”宦官忍着气劝慰道。

    李素偏过头,斜睨了他一眼,哼哼:“反正我不出去,便请内侍禀奏陛下,就说臣李素自知罪孽深重,不坐牢不足以平民愤,不足以正视听,臣犯错之后羞愧难当,自请拘役嗯,拘役一年零两个月。”

    宦官的脸色更难看了:“这这怎么还有零有整呀,李县子,这话奴婢可不敢回奏,陛下怪罪下来奴婢担当不起,您还是赶紧回去吧。”

    “不回去!”

    没办法,进牢房前无私了一次后,此刻自私自利的性子又犯了。

    回家容易,但李素能预料到回家后屁股还没坐热乎,宫里紧跟着又会来一道圣旨,如程咬金所言,这道圣旨多半会把他扔到西州去,然后在那个鸟不生蛋的地方不知待多久,李世民那么忙,万一忙着忙着把他这个人忘了,临死都没记起来,李素这辈子只能在西州扎根发芽了

    所以。不管李世民派他去西州有什么用意,李素就是不想去,至于原因因为他懒啊,不仅懒而且自私,这个理由很充足吧?

    李素坚决的态度无疑令很多人失望,最失望的莫过于牢门外的狱卒了。一个个眼巴巴地盯着他,有种摇尾乞怜的辛酸感。

    宦官也没办法了,冷哼一声后转身就走,至于回宫后如何禀奏,自然不会把李素这番鬼话回上去,顶多一句“李素抗旨不遵”就算完成这趟差事了,回头陛下是要剁了他还是剐了他,随意。

    “慢着,回来!”

    宦官转身走了两步。李素把他叫回来了。

    宦官面无表情地看着他,李素慢条斯理地伸了个懒腰,道:“刚才我忽然想清楚了,家里似乎比牢里更舒服”

    宦官一呆,狱卒们却如聆天籁,惊喜地连连点头附和:“对对对,自是家里爽利多了。”

    李素点点头:“所以,我还是回家吧。”

    一群狱卒狮子搏兔的架势冲上来。忙不迭给李素打开了牢门,然后一齐鞠躬。神情虔诚地恭送。

    是的,李素忽然想通了。

    抗旨这种事,最好别干,特别是刚写过文章把李世民气得直哆嗦没几天,如果又干出抗旨的事,自己死于非命的概率非常高。

    不仅如此。李素还突然间想起了一位反面教材典型,这个人名叫卢祖尚,曾任瀛洲刺史,后来因为交州都督出缺,李世民打算把卢祖尚升官一级。派到交州去当都督,谁知卢祖尚死活不愿去,因为交州太远了,位于后世的越南境内,唐朝时真是一片荒蛮之地,要啥没啥。

    卢祖尚也是心大,他觉得自己没犯什么错误,只是不想跑太远去当官,应该有跟皇帝讨价还价的权利,所以李世民一连给他下了好几道旨,卢祖尚就是不愿离开长安。

    后来的结果自然众所周知了,当皇帝的人通常耐心都不太好,而且也讨厌别人以一种平等的姿态违抗他的旨意,于是李世民二话不说,索性把卢祖尚一刀剁了。

    既然不想走远路,这辈子你就埋在土里吧,一步都不必走了。

    李素本来也打算跟这位抗旨界老前辈学习一下的,后来一想到这位老前辈的下场

    还是不要考验李世民所剩不多的耐心了吧,这种挑战自己生存极限的刺激运动或许魏徵比较喜欢,但李素绝对敬而远之。

    所以,李素决定出狱了。

    一步跨出监牢的木门,李素回头看了一眼牢房里的摆设,幽幽叹了口气。

    这口气叹得令身旁的狱卒们心惊胆战,这里是牢房啊,是关犯人的地方啊,完全没有任何自由啊!你这一记无限留恋的眼神是肿么回事?

    **************************************************************

    走出大理寺的大门,阳光有些刺眼,李素眯了眯眼睛,半天才适合这狱外自由的空气和光线。

    轻轻呼出一口气,晒着初春略带几分寒意的阳光,李素笑了。

    自己终于又自由了。

    大门数十步外的空地上,一袭孤单瘦削的身影静静地站在那里,李素一楞,凝目仔细看去,竟是许明珠。

    十多天不见,许明珠明显瘦了一些,一袭玄色的裙衽裹着单薄的身子,在川息的人流里静静伫立,像一朵幽谷里的兰花。

    见李素走出大理寺,许明珠眼泪潸然而下。

    李素楞了一下后,上前笑道:“让夫人担心了”

    “夫君”许明珠泪眼看着他,小嘴一瘪,哇地一声大哭起来,多日积抑的担忧和心酸,这一刻尽泄而出,再无半点顾忌。

    李素苦笑不已,心中的愧疚却愈深了。

    毕竟还只是个十多岁的女孩子,一生最青涩的年华里,却要承担原本不该她承担的压力和忧虑,确是委屈她了。

    哭了半天,许明珠擦了把眼泪,使劲吸了吸鼻子,似安慰又似告诫地喃喃自语:“不能哭了,街上那么多人看着呢,我是诰命夫人,不能哭了嗯嗯,不能哭了!”

    说完许明珠果真收了眼泪,还努力握了握小拳头,似给自己加油打气。

    李素失笑,对她虽没有太多夫妻感情,可是她现在这个样子很可爱呢。

    “夫人受委屈了,听大理寺的狱卒说,你每日都在这里徘徊枯等,其实根本不必如此的”

    许明珠摇摇头,垂睑道:“自你入狱后,家里的天似乎塌下来了,公公每日长吁短叹,愁眉不展,妾身没有门路,妇道人家想不出别的办法,只好每日在这里等你,或许陛下开恩,你就出来了呢”

    李素只觉心中愈发沉重,叹道:“你我成亲不过月余,何苦”

    许明珠垂头轻声道:“你是夫君啊,没了你,这个家妾身撑不起来”

    抬起头时,许明珠露出了灿烂的笑脸:“幸好夫君福大命大,果然出来了,是喜事,夫君我们回家吧?”

    李素也展颜一笑:“好,回家。”

    李家的马车早早等在外面,车夫仍是李家的老人,见李素毫发无伤地走来,车夫高兴得眼眶都红了,忙不迭将李素搀上车。

    掀开车帘,李素正打算进去时,心中忽有一种灵犀般的预感,李素动作一滞,抬眼望去,却见大理寺门口空地百步外也停着一辆朴实无华的马车,车辕外熟悉的人影一闪,人已进了车内,唯只见帘子微微摆动,车夫扬了一记鞭子,马车已悄然离开。

    李素嘴角微微勾起。

    躲得虽然很快,可那身百衲道袍,却在闪身那一刹记在李素的心里了。

    举家同庆,喜大普奔。

    某三进宫刑满释放人员在跨进家门的那一刹便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李道正一反多日的愁容,老脸像鲜花一样绽开了笑容,笑得满脸褶子,薛管家抹着泪,把李素从马车上扶下来,照顾伤残人士的架势把李素从大门一直搀扶到后院拱门外,一边抹泪一边不忘职责,最近家里每天发生的头条新闻一件件细数给他听,从鸡飞到狗跳,件件不落下,抱怨家里少了少郎君太冷清成了他最后的总结陈词

    丫鬟们忙着烧水拎桶,各种崭新的干净的衣裳叠得整整齐齐摆在浴室内,显然早知李素的习惯,刚从大狱出来,洗去一身的晦气是必经的程序。

    家就是家,男人在外面活得再辛苦,再卑微,回到家里却仍是这个小小方圆里的唯一,像帝王一样被高高捧在手心里,永远不会给你一丝的委屈。

    李素泡在温暖的浴池里,闭上眼睛享受着久违的舒坦,脑海里却不停浮现大理寺外那一身黑白相间的百衲道袍

    自打他成亲后,东阳失去了能关心他的身份,可是,她仍在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地关心着他,只是相比以前,她现在站的位置更远了,远得只能看到他模糊的轮廓。

    她对世情妥协了,不能嫁就不嫁吧,不能靠近就远离吧,其实远远看看他的轮廓也够了。

    但李素要的比她多,他不想只看到她的轮廓。

    当全身的毛孔被热水泡到舒张时,李素决定泡完澡便去看看她。

    不为什么,因为想她了。

    *************************************************************

    ps:还有一更。。。

第三百零九章 光耀门楣() 
泡过澡后的李素神清气爽,一袭月白色的长衫,腰间系一根玉带,脚踩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