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贞观闲人 >

第160部分

贞观闲人-第160部分

小说: 贞观闲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nbsp;nbsp;nbsp;nbsp;李素赶紧道:“桑拿室。”

    nbsp;nbsp;nbsp;nbsp;“对。桑拿室,回头画个图纸。把秘方交给朕,回去后太极宫里也原样造一个”李世民说着忽然露出一丝古怪的微笑:“前隋义宁元年,朕与父皇晋阳起兵反隋,仅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朕和父皇便亲手推翻了隋杨,建了一个气象万千的新朝。从义宁元年算起,到如今贞观十一年,整整二十年了,打江山时朕奋而忘死,守江山时朕励精图治。如今治下偌大的疆土,官廉民乐,万邦来朝,盛世之始也,李素你说,朕是否也该享几天清福了?”

    nbsp;nbsp;nbsp;nbsp;李素怔了片刻,刚才那一大通话绕到这里,总算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

    nbsp;nbsp;nbsp;nbsp;从起兵反隋到大唐立国,从玄武门夺嫡到如今国泰民安,这二十年成就非凡,终于令这位天可汗陛下滋生了自满的情绪,简单的说,他生于忧患,现在想死于安乐了。

    nbsp;nbsp;nbsp;nbsp;李世民终究只是凡人,人性里总有安逸懒惰的一面,凡人不会一辈子无休止的劳碌,当他的成就到达一个自认为的顶点,开始以神灵的姿态俯视众生时,自满享乐的情绪便不由自主地冒出了头。

    nbsp;nbsp;nbsp;nbsp;李素很理解,事实上“死与安乐”的想法,今年十七岁的李素便已经懂了,而且每天踏踏实实地朝这个目标努力着,此生最大的理想便是平躺在一间堆满了钱的屋子里什么都不干,一直到老死,死后到了阎王面前一问怎么死的,答曰“享乐享死的。”

    nbsp;nbsp;nbsp;nbsp;这才是人生正确的打开方式啊。

    nbsp;nbsp;nbsp;nbsp;李世民今年四十多岁才明白这个道理,悟性确实差了点。

    nbsp;nbsp;nbsp;nbsp;理解归理解,李素却不敢乱发表意见,毕竟皇帝有了享乐的想法,这个苗头很危险,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兴衰。

    nbsp;nbsp;nbsp;nbsp;“陛下乾纲独断,万事皆有主意,臣不敢胡言乱语。”李素恭敬地道。

    nbsp;nbsp;nbsp;nbsp;李世民嗯了一声,笑道:“若满殿朝臣都似你这般识趣就好了,可惜魏徵那些老咳咳,老臣子们整日罗嗦得紧,哼,天下都是朕的,朕过几天好日子为何不行?”

    nbsp;nbsp;nbsp;nbsp;李素没答话,又往石块上淋了一瓢水,哧地一声响,屋内升腾起一股白色的袅绕雾气。

    nbsp;nbsp;nbsp;nbsp;光溜溜的君臣二人忽然沉默了。

    nbsp;nbsp;nbsp;nbsp;李素很有耐心,他很清楚李世民在大风雪天里跑到自己家里来,绝不是为了来他家泡澡蒸桑拿的。

    nbsp;nbsp;nbsp;nbsp;果然,沉默许久后,李世民说到了正题。

    nbsp;nbsp;nbsp;nbsp;“李素,朕知你与东阳有了私情后强行拆散了你们,你恨朕吗?”

    nbsp;nbsp;nbsp;nbsp;李素抿了抿唇,违心地道:“不恨。”

    nbsp;nbsp;nbsp;nbsp;李世民点了点头:“虽然知道你说的是假话,但朕就当你说的是真话,反过来,你欺君罔上,私自与东阳生情,令天家声名蒙羞,你猜猜看,朕恨你吗?”

    nbsp;nbsp;nbsp;nbsp;李素不自觉地挺直了腰,沉声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臣与东阳从相识到相恋,一切发乎本心,并无半点假意,欺瞒陛下是臣的不对,臣知罪,但臣知的是欺瞒陛下之罪,与东阳的情意却是两回事,臣与东阳无罪。”

    nbsp;nbsp;nbsp;nbsp;硬邦邦的话说出口,李世民这回居然没发火,只是叹了口气,道:“先不提朕的身份,便说寻常百姓人家,你若有个花容月貌的女儿养在深闺,作为父亲,一心只想为她寻一门好亲事,找一户好人家托付一生,谁知女儿不听话,偷偷与别家的小子私订终生,你若是父亲,当如何取舍?”

    nbsp;nbsp;nbsp;nbsp;李素瞟了一眼李世民的表情,见他没有发火的征兆,于是壮起胆子满腹怨气地哼了哼,道:“我若是父亲,一定成全女儿的心意,她喜欢谁便做主让她嫁给谁,旁人谁敢反对,打断他的狗腿!”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ps:人在外地,今晚回不了家,不过勤奋的小贼贼并木有断更喔。。。

第二百七十三章 坦诚相对(下)() 
李世民的话令李素有diǎn绝望。小,。。o

    只以寻常父亲的身份来说,李世民也希望为女儿托付一户好人家,言下之意,李素并不是他眼里的“好人家”。

    没错,李素只是农户出身,一年前的今天他和父亲还在忍受着饥饿,凭靠着一diǎn急智,用给地主家拉和撒的马桶换一口父子二人的吃和喝,那时的他为了生存,已卑微到尘埃里。

    门不当,户不对,李世民要的亲家,要么是千年底蕴的世家,要么是跟随他一起打江山的功臣,不管是哪一种,都必须对他的统治有着巩固作用,李素没有这个底蕴,也晚生了二十年,所以,他不是李世民眼里的“好人家”。

    矛盾由始至终都存在着,只是当初他和东阳沉浸在爱河里浑然忘我,将这些矛盾看轻了,看淡了,没想到当矛盾爆发出来时,一切已脱离了掌控。

    李世民的女儿的价值,绝不止是两张图纸。

    李素现在懂了,然而一切也无法重来了。

    坐在桑拿房里,君臣二人沉默以对,屋子里很热,呼吸间一股股热浪直往口鼻中涌去,一颗颗豆大的汗珠从身体的各个毛孔里流淌而下,难受中带着几分畅然。

    李世民狠狠擦了把汗,笑道:“是个新奇东西,蒸这么一下子,朕只觉得轻了好几斤,浑身畅快,李素啊,朕实在想不明白,你那颗心窍是怎么长的,竟生得如此玲珑巧妙,旁人想破头都想不出来的东西,经你的手随便一摆弄,便令人欲罢不能,从治天花。到造火药,还有那寒冬时节的绿菜”

    语声一顿,李世民眯着眼笑了,笑容有diǎn森然:“说起绿菜,最近程知节,牛进达那些老货在朝堂上得意得很。每日有意无意炫耀府上能吃到绿菜,而且是新鲜水嫩的绿菜,朕原本不知,昨日内侍从曲江池里捞了百多斤莲菜,朕当成天大的人情打算给卢国公和琅琊郡公送几十斤,结果程知节那老货却很嫌弃地撇嘴,听清楚了,他很嫌弃地撇嘴!”

    李世民脸上忽然露出怒意:“何时开始,朕赐下去的东西。竟被人嫌弃了?嗯?朕后来才知,原来你小子满长安到处送绿菜,大唐勋贵和重臣动辄送上百十斤,以往隆冬时节比金子还宝贵的绿菜,现在被权贵家中当成了家常菜式,曲江池里种的莲菜他们却再也看不上眼了”

    听着李世民的语气越来越愤怒,李素有些糊涂。

    这话的意思是他不应该冬天种绿菜?

    “是,臣臣知罪了。”

    李世民斜睨了他一眼。冷冷地道:“朕何时怪过你种绿菜?能在隆冬时节种出绿菜,将来令天下百姓不分季节都能吃上。这是对社稷立下的大功,何罪之有?”

    重重一哼,李世民瞪着他道:“朕想问的是,全长安的权贵你都送了,为何独独漏了朕?你果真如此恨朕吗?”

    李素额头顿时冒了汗,不知是被蒸出来的还是被吓出来。

    “陛下恕罪。臣臣以为陛下不稀罕,毕竟陛下是真龙天子”

    李世民神色不善:“真龙天子又如何?”

    真龙天子吃肉夹馍都夹两片肉的,哪里稀罕吃绿菜李素心里偷偷嘀咕了一句,不过这话不敢说出口。

    其实李素明白李世民的想法,李世民自然不稀罕那几口绿菜。他在意的是臣子的态度,很显然,李素的态度不端正,今日这是来兴师问罪了。

    见李素神情羞愧说不出话,李世民怒色稍缓,哼了一声后又道:“还有一事,火器局停工半个月了,此事你知否?”

    李素脑门的汗越流越多:“臣知罪。”

    李世民倒没说重话,只是叹道:“因东阳一事,朕知你心中不爽利,可是你扪心问问自己,你和东阳便毫无错处?朕不将她许给你,难道仅仅只是门户之见么?”

    李素垂头不语,他很清楚,门户之见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或许最大的原因是欺瞒。

    一位横扫天下乾纲独断的皇帝,绝对不容许臣子有任何欺瞒他的举动,更何况瞒着他与他的女儿暗中幽会,这种行为等于在他皇城根下挖墙角了,李世民没有当场剁了他,证明对李素是真爱。

    李素神情黯然,无论是欺瞒,还是索性向李世民求亲,结果都不会有什么区别,当初他便知道,这是个死结。

    话说到这里,二人在桑拿室里也有些喘不过气了,李世民擦了一把汗,道:“屋子不错,可惜待久了胸闷,差不多了,出去吧,带朕去你弄的大棚地里看看,朕想知道冬天的绿菜到底怎么种出来的,你这娃子天生比别人多一个心窍,莫非出生时被过路的神仙diǎn化过?”

    李素急忙掀起桑拿室厚重的门帘,出了门,温度骤降,一股清爽的凉意侵袭全身,二人长长吸了口气,露出舒坦的笑容。

    各自宽衣穿戴整齐,李世民大喇喇迈步走出浴室,李素恭敬紧随其后。

    走出浴室的门,李素不由呆住,浴室外面,李家的家仆全被清空,满院子全是穿着寻常百姓打扮的侍卫,连房ding上都站了几个,以一副守宅祥兽之姿站在屋ding四个檐角处招财辟邪,顾盼生威

    李素很心塞,这帮大内禁宫里出来的家伙太目中无人了,把他家瓦片踩破了谁赔?

    往院子里走了几步,李世民不急不徐地观赏着李家院子的格局,这年头皇宫和民间都很注重风水之说了,可李家很显然完全不在乎,院子里东边一棵梅树,西边一株牡丹,院子中间还种着一棵怎么看怎么不吉利的大槐树。

    至于四周边边角角的地方,更是瞅准每一个空隙,抽冷子便植一小片草地,种一两朵花,整个格局完全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不仅毫无美感,而且风水更是一塌糊涂,若是太史局那位名叫李淳风的将仕郎来李家走上一圈,恐怕会立马断言李家马上要倒霉,而且是倒大霉,然后怒发冲冠的李县子二话不说一巴掌抽上李淳风的脸

    李世民一边观赏一边脸颊直抽抽,连他这种对风水略懂皮毛的人都一眼看出院子里好几处凶险的摆设,可见李家院子的风水布局有多么糟糕。

    看到最后,李世民实在忍不了了,扭过头看了李素一眼,或许因为心理作用,这一眼望去,顿觉李素眉眼唇鼻处处不协调,似是短命夭折之相

    百年难得一遇的少年英杰,莫非因家中风水问题而早逝?这也太冤了,李世民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李素浑然不知李世民正不惮以最坏的恶意在推测他,见李世民古怪地盯着他,李素急忙露出很真诚的笑容,聊作礼节性回应。

    “哼!你家的院子是你布置的?”

    “是,臣闲来无事瞎摆弄的”

    李世民叹了口气,喃喃道:“果然是瞎摆弄,还真不谦虚。”

    “陛下?”

    李世民袍袖一拂,道:“明日朕命太史局将仕郎李淳风来你家,把你家这乱七八糟的摆设好好改一改,李淳风是相术风水高人,你当以礼相待,勿使怠慢。他说改哪里你便依言而行,知道吗?”

    李素一楞,脱口道:“哪里乱七八糟了?分明美滴很是,臣遵旨。”

    李世民转头再看了一眼李家乱七八糟的院子,万分嫌弃地摇摇头,生怕沾了晦气似的赶紧出了门。

    走在去大棚地的乡间小路上,李世民看着冬日田野一片荒芜空旷的景象,神情颇为感慨,不知回忆着什么。

    良久,李世民忽然道:“李素,你行冠礼了吗?”

    “臣今年十七岁,未行冠礼。”

    李世民沉吟片刻,道:“十七岁,可行冠礼了行了冠礼便真正成年,该成亲了。”

    李素脑子嗡地一响,呆呆看着李世民,脑子里闪过无数念头,实不知李世民这句话有何深意。

    没等李素琢磨透彻,李世民忽然又道:“前些日东阳上表,找了几个烂理由说要出家,朕马上准奏了,朕的亲女儿出家,你可知朕为何答应得如此痛快?”

    李素脑子又是一响。

    果然圣心不可揣测,李世民今日来李家,从进浴室到此刻,说了无数句废话,唯独刚才这两句才算是真正的干货,很显然,这两句话很重要,然而李素却没听懂。

    最恨这种说话藏头缩尾故作高深的人了!

    李世民参观指导大棚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