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贞观闲人 >

第140部分

贞观闲人-第140部分

小说: 贞观闲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间过得很慢,不知过了多久,总算到了地头,李素只觉身子一轻,整个人再次腾空,最后安安稳稳落到地上。

    “不趁手”程姓老流氓居然有脸‘露’出不满意的表情:“当年沙场征伐,二百多斤的敌将老夫一手便拎过来,小娃子分量太轻,没甚意思。”

    “小子往后一定多吃点,争取让程伯伯拎得趁手。”李素赶紧表态,他渐渐熟悉了跟程咬金这类老杀才打‘交’道的方式,顺着他们就好,别跟他们讲道理,讲道理的下场只会更惨。

    “哈哈,对,应该多吃点,吃得像老夫家大小子那样壮实,才叫趁手。”

    程咬金很欣慰,李素觉得他想把美男子变成傻大黑粗,用心很险恶。

    路边是一片广袤的田地,地里的作物早已收割,只剩一片光秃秃的黑土,中间便是李家的五十亩大棚地,白‘色’的素布纵向整齐地铺在竹架子上,对称得让人感觉很舒服。

    程咬金眯着眼睛看了一会儿,指着白‘色’的棚子道:“这便是我家大小子说的大棚菜?冬天真能种出绿菜?”

    “是,村里的老农看过了,再过俩月估‘摸’能种出菜来。”

    程咬金算了算日子。道:“俩月后恰好隆冬时节,啧!隆冬时节的绿菜,老夫这辈子都没吃过”

    李素赶紧道:“待绿菜熟了,小子一定给程伯伯和诸位功勋伯伯叔叔送去,尽一尽小子的孝心。”

    程咬金老怀大慰,捋着他那把‘乱’七八糟的黑胡子大笑:“好。好!不枉老夫疼你一场走,近前看看去。”

    说着程咬金挥退了部曲,抓着李素的手腕便往大棚里走去。

    走到近前,程咬金指了指棚顶的白‘色’素布,皱眉道:“惨白白的一片,办丧事似的,不喜庆,明日把它改成红的,红的看着顺眼。”

    李素:“”

    这就是不讲道理了。不但不讲道理,而且没文化,光合作用太阳紫外线什么的,李素懒得解释,再说了,老流氓根本不是讲道理的人,解释也是徒费口舌。

    “是是,不过程伯伯。这些白‘色’的素布小子‘花’了两千贯,换掉未免那啥。”

    “两千贯?”程咬金猛地扭头瞪着他:“你个败家子。你爹‘抽’你没?”

    李素赶紧道:“‘抽’过了,‘抽’过了,吊起来‘抽’的,藤条‘抽’断了三根”

    程咬金这才满意地缓下了脸‘色’:“‘抽’过就算了,否则老夫代你爹‘抽’你一顿。”

    李素擦了一把额头的冷汗,忍不住为自己的机智点赞

    领着程咬金走进大棚里。进去便觉得暖融融的特别舒服,如同置身于另外一个温暖的世界,程咬金的神情愈发好奇,咦了一声后快步走向大棚中间,一双‘精’光四‘射’的小眼睛在棚内来回端详。任何一个小细节都不放过。

    “那是何物?”程咬金指着棚子内四周立着的一个个小铁皮圆桶道。

    “炉子,恒温用的,里面烧着火,用的是草木灰,木屑,枯枝,炭等等炉子是完全封闭的,大棚其实是个温室,绿菜能发芽成长,靠的就是这些炉子。”

    “炉子外面伸出一根长管子是啥意思?”不得不佩服老流氓的眼神太毒辣,一眼便看到的关键处。

    “那个是烟囱,炭和枯枝这些东西烧起来冒烟,烟不能排在棚子里面,会把绿菜熏死的,所以用烟囱把它排到外面去”

    “烟囱?”程咬金琢磨了一阵,眼睛渐渐发亮。

    李素苦笑两声,完了,又被惦记上了,专利啊,知识产权啊,在老流氓眼里全是浮云

    “程伯伯,烟囱这东西,其实家家户户都能用上,像程伯伯这样的高‘门’大户里,每到冬天,屋里都会点炉子,但是烧炭的话,排出的一氧化碳咳,烟毒,嗯,排出的烟毒容易让人丧命,据说长安每年冬天都会因为烧炭而死很多人,有了这个烟囱,以后咱们大唐的百姓冬天取暖便再无伤亡了。”

    “好东西!”程咬金眼睛放光,啧着嘴道:“这东西容易打制,若是做成买卖”

    李素笑道:“程伯伯‘精’明,只是烟囱此物制作简单,就是一个铁皮管子,明眼人一眼便知关窍,几乎人人都会做,做买卖的话怕是赚不了几个”

    程咬金点了点头:“赚笔快钱也好,一杆子买卖,能卖多少算多少,老规矩,东西由程家的工匠做,咱们五五分。”

    “是,一切由程伯伯做主。”

    冬天种绿菜说起来玄妙无比,其实技术方面也就几个关键点,光照,恒温,还有人工授粉等等,人工授粉属于最机密的技术核心,李素自然不会‘乱’说,领着程咬金在棚里转了一圈,事无巨细分说解释明白,程咬金终于满意了。

    “小娃子生了一颗七巧玲珑的心肝啊”程咬金‘摸’着李素的头顶叹道:“真不知你那些奇思怪想怎么琢磨出来的,时常便给世人‘弄’个新奇玩意,绿菜若真能在冬天种出来,功莫大焉,老夫这一辈跟着陛下南征北战,闯下如今这等家业,算是够本了,但是俺老程家下面几个小崽子都是鲁莽匹夫,有勇而无谋,将来老夫死了倒轻快。‘腿’一蹬眼一闭便万事皆休,但老夫却放不下那几个小崽子”

    “小娃子你是个灵醒人,小小年纪也不知被谁调教成这小狐狸的‘奸’滑‘性’子,老夫只盼你多与我家那几个小崽子来往,老夫蹬‘腿’后,看在咱们如今的情分上。程家若有危难时伸手搭扶一把。”

    李素急忙道:“程伯伯言重了,您如今正当壮年,踌躇满志之时,何以言死?小子与程家几位兄弟向来深厚如亲手足,此生定然守望相助,危难时绝不会袖手旁观。”

    程咬金满意了,笑道:“有你一言,老夫放心了”

    话锋一转,程咬金的眼睛忽然眯了起来:“前几日的冯家命案。你把太子殿下得罪得不轻吧?”

    “程伯伯,此案小子完全是被牵连进来的”

    程咬金摆摆手,笑道:“你莫与老夫解释,反正你个小‘混’帐嘴里没一句实在话,老夫懒得听,说来你也是为了家中的护卫,能为家仆出头的主家,这年头不多见了。是条有情有义的汉子,所以老夫提醒你。得罪太子殿下可不大妙,冯家命案的风头还没过,所以太子没有任何动作,待到风头过去,你小子的安逸日子可过不成了”

    李素心中一惊:“程伯伯听说了什么?”

    程咬金白眼一翻:“老夫能听说什么?只是不想见你小小年纪死得太早而已,老夫用兵甚鲁莽。任它几路来,我只一路去,一通硬拳先砸敌将中军阵里,胜与负须臾可分,李绩那老匹夫用兵却不一样。他使的是‘阴’路子,先找敌人的弱点,哪处兵力薄弱,哪处守将无能,一次奇袭扑杀过去,弱点一冲破,剩下便是屠‘鸡’宰狗,不费吹灰之力了,所以老夫这些年看似比他打得猛,但若论战果和伤亡,李绩那老匹夫确实比老夫高那么一点点嗯,只有一点点。”

    莫名其妙说起打仗,李素满头雾水,程咬金见他懵懂的模样,不得不把话说得更透一点。

    “凡事多想想,若是有人要对付你,你的弱点在哪里,能否事先补救,若是浑不在意,被李绩那样的老匹夫一击而中,全盘皆输,哭都没命哭”

    李素压下心头的不安,挠头笑道:“小子似乎没什么弱点啊。”

    程咬金仰天长笑:“哈哈哈哈,好,多少年没见过这等作死的小‘混’帐了,你死之前先把种绿菜的秘方留下来给老夫,还有酿酒,还有香水,死便死了,秘方莫便宜了别人”

    李素:“”

    ************************************************************

    程咬金来得快也去得快,李素看着一帮杀才远去的背影,心中越来越沉重。

    他看出来了,今日程咬金来太平村并非为了看什么冬天的绿菜,而是特意过来示警,长安城里一定有了什么风声,只不过因为太子是程咬金未来的国君,程咬金能做到这个地步,已然很不容易了。

    弱点?

    李素的弱点在哪里?

    弱势的地方太多了,无权又无势,年纪小,人脉单薄,底蕴俱无,官职不大,爵位更小,但是所谓权势,所谓官爵,其实李素并不在意,所以这些东西只能算弱势,却根本不算是他的弱点。

    除此之外,便是感情了,感情向来都是人类的弱点,亲情,友情,都能成为敌人攻击的目标,说亲情,李素只有一个老爹,李承乾再丧心病狂也不可能派人来太平村杀他的爹,说友情,王桩王直也在太平村里,没招谁没惹谁活得太平安逸,李承乾拿这两人作文章恐怕又会陷入像冯家命案那样的泥沼里,他不会那么蠢的

    剩下的,只有爱情了。

    李素想到这里,心头猛地一震,接着额头冒出一层冷汗,两眼迅速充血通红。

    “不好!他要拿东阳下手!”李素脸‘色’刷地变得惨白无比,回过身便朝家里跑去。

    “来人,备马!快快!”

    *******************************************************

    ps:还有一更。。。继续。。。;

第二百四十七章 骤然生变() 
灰蒙蒙的天空被一团阴云笼罩着,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天地仿佛忽然间风云变色。

    李素在大道上打马狂奔,眼中布满了通红的血丝。

    不祥的预感在心中越来越清晰,这些日子萦绕心头的不踏实的感觉终于落在实处,原来它不是自己的幻觉,而是确实存在的危机。

    来不及通知东阳了,李素只想用最快的速度赶到长安城太极宫,在李世民没有做出决定前拦下他。

    长长的马鞭毫不留情地鞭打着马臀,只听得耳边的风声呼啸而过,寒风像刀片般割得脸颊生疼,李素的脑子却越来越清醒。

    程咬金示警过后,李素赫然惊觉。

    他大抵明白太子接下来会怎么做了,而他猜到的做法,却尤令自己心尖滴血,此生的幸福,眼看要被人生生毁去。

    前些日还在慨叹冯家的因果报应,殊不知因果报应无处不在,如同人生的轮回一般,每个人都无法逃避,曾经李素种下的因,今日到了收获果的时候。

    身下马儿的嘴角已流出了白沫,从太平村到长安城,李素这次只花了大半个时辰,马儿已尽了它最大的努力。

    长安那巍峨高耸的城墙远远在望,在灰蒙蒙的天空下显得那么的森然可怕

    颠簸的马背上,李素远远看着城墙,眼睑里的景色不断晃动倒退,长安的城墙越来越近,李素苍白的脸上露出惨然的笑。

    何赋言走在太极宫前广场的青石板上,他的脚步很沉稳,步履很从容,每一步的距离大小相同,恰好踩在每一块石板的中间。

    从广场边缘的第一块石板算起。一直到承天宫门前的最后一块石板,一条直线总共九百九十块石板,何赋言走了九百九十步,一步都不差。

    何赋言是殿中侍御史,大唐的御史分三类,台院。殿院,监院,三者并列,互为牵制,殿中侍御史的职责是“掌纠兴,举百官,知推弹举”,通俗点说,侍御史就是言官。可风闻奏事,什么都可以弹劾。

    今日何赋言单独进太极宫,为的便是行弹举之权。

    甘露殿。

    李世民的心情不太好,因为昨日他与高士廉闹了一点小小的不愉快。

    李承乾在父皇面前保媒不到三天,高士廉亲自求见,为他的儿子,也是高家的嫡长子高履行求亲,求亲的对象自然是李世民的第九女东阳公主。

    高履行钟意东阳。并不完全因为她的相貌身段和温婉性情,高门大户的婚姻从来不会这么单纯。

    因为高家需要与天家结这门亲事。这才是高家不顾辈分求亲的主要动机。

    从武德五年高士廉归降高祖皇帝,他的外甥长孙俩兄妹一个成了李世民的肱股重臣,一个成了李世民一生挚爱的文德皇后,平心而论,天家这些年对高家算得上非常敬重了,这里面除了当初玄武门之变时高士廉站队正确。果断助李世民夺取芳林门,更大的原因是因为高家是长孙家的娘舅,而且长孙俩兄妹自小被高士廉亲手带大,有了这层关系,李世民怎能不对高家礼遇有加?

    然而。高家还是需要与天家结这门亲事。

    当年的站队也好,与长孙家的血缘关系也好,终究是曾经的功绩和别人的面子,远不如实实在在的天家姻亲这种关系牢靠,只有娶了一位公主进门,高家才算是真正的安全稳妥,能够在风急雨骤的朝堂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而成为真正的世家门阀。

    因为辈分的关系,高家曾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