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贞观闲人 >

第113部分

贞观闲人-第113部分

小说: 贞观闲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小楼不乐意是因为对雇主很不满意,每次二人目光对视相碰时,李素甚至能很清晰地看到他目光里的嫌弃意味。

    李素感到很无语,该嫌弃的人是我好不好?

    左思右想。几番踯躅,李素还是决定把他留在身边。没别的原因,哪怕一张厕纸都有它的用处,更何况身边这张厕纸是花了三十贯买来的

    悠闲懒惰的日子总是过得特别快,不知不觉夏天已结束了。早上起床后发现穿着单薄的短衫竟有丝丝寒意时,李素才发现秋天不期而至。

    岁月是温柔的,它在不经不觉间慢慢改变世间的一切,从稚嫩到沧桑,从青涩到成熟,从葱郁到枯槁,从年少到白头

    所以“温柔岁月”是个多么富有人生哲理的名字,此生不把它取chuqu李素誓不罢休。

    小奶狗天赐一摇一晃蹒跚走来,“蹒跚”是因为太宠着它了,来李家不到十天,足足胖了两圈,而且什么样的主人养什么样的狗,这狗跟李素一样懒,每天只负责吃和睡,完全不像别家的狗那样喜欢到处撒欢乱跑,吃完后往台阶上一趴,眯着眼耷拉着脑袋开始打瞌睡。

    李素喜欢逗弄它,兴致勃勃弄了个小皮球往远处一扔,满心期待它欢快地撒开小短腿把球叼回来,谁知球扔chuqu了,小家伙却仍旧懒洋洋的不动弹,只抬眼朝李素瞥了一下,一人一狗目光对视,李素发誓他真的看到它眼中闪过一抹“你很幼稚耶”的讥讽目光。

    依稀记得前世有一种名叫花江狗肉的东西似乎很好吃

    **************************************************************

    早上起床,李素睁着惺忪的睡眼,天赐趴在脚边懒洋洋的耷拉着脑袋,一人一狗互相比着赛似的打呵欠,很温馨的画面。

    郑小楼坐在院子外抱着一块两百斤的大石磨举起又放下,周而复始,架势很足,似乎在为下一次挨揍做准备。

    大门外传来匆忙的脚步声,薛管家跑进内院,向李素禀报有宦官至,bixià有旨,宣李素速速进宫。

    李素呆怔片刻,急忙带上郑小楼,跟着宦官一同进了城。

    两个时辰后,李素匆匆走进太极宫甘露殿。

    殿内朝臣不少,文臣武将皆俱,人人穿着朝服坐在殿侧,李世民身着黄袍坐在首位,一片紫色绯色官袍里,李素一身绸衫布衣的平民打扮显得特别亮眼。

    李素满头雾水,老实又低调地找了个偏僻的角落跪坐下来。很奇怪啊,眼前这殿内君臣的架势,明显是在商议军国大事,把他这个被削了爵又罢了官的平民宣进宫来做甚?

    殿内气氛不算凝重,李素甚至能感受到君臣脸上透出几许兴奋之色。

    李世民心情显然很灿烂,抬眼看到李素一声不吭坐在靠近殿门的角落里,不由长笑道:“兀那李家小娃子。坐那么做甚?怕朕吃了你么?还不赶紧给朕滚过来!”

    众臣纷纷扭头,看到李素后尽皆露出和善的笑容,毕竟李世民的口气太亲昵了,不管大家心里对李素如何想,表面上的和善一定要有的。

    李素苦笑一声,只好起身朝前走。眼角余光不时从众臣脸上闪过,将他们的表情一一记在心里。

    长孙无忌捋须淡笑,褚遂良神情平静,李绩目露欣赏,李靖如老僧入定,程咬金

    三藕浮碧池!什么鬼!

    李素受到惊吓,脚下忽然一崴,然后便觉一阵钻心的痛,足踝似乎扭到了。

    疼得龇牙咧嘴的同时。李素心中暗暗咒骂老流氓,本来便生得一张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丑脸,生得这么丑居然还好意思朝他扮鬼脸这般又老又丑,萌点何在?

    一瘸一拐走到李世民面前,隔着十来步的距离,李素躬身行礼:“臣,咳,不对。草民李素,拜见bixià。”

    凑近了才发现李世民红光满面。而且刚嗑了药似的神情异常兴奋,李素甚至眼尖发现李世民掩在矮脚桌下的腿在微微颤抖。

    “哈哈,还跟朕‘草民’,是在抱怨朕这么久没起复你么?”

    李素慌忙道:“草民不敢。”

    李世民dàxiào道:“今日这事,你若给朕办妥当了,朕必将你官复原职。嗯,爵位也还给你,大唐英雄出少年,朕的天下里,怎能少了你这个少年县子?”

    “草民必为bixià效力。死而后已。”

    直到现在李素仍是云里雾里,不zhidào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见李素疑惑的模样,李世民微微一笑,这才道出原由。

    事情很简单,在大唐君臣不怀好意的目光注视下,薛延陀的内乱在酝酿了半年后,终于不负众望彻底爆发了。

    半年前,李世民纳李素所献之推恩策,以宗主上国的名义将薛延陀的真珠可汗和他的两个儿子同时封为可汗,不仅如此,还借花献佛似的将薛延陀国的土地以赐封的形式一分为三,同时划分给三位可汗,反正是别人家的国土,李世民怎么划都不心疼。

    李素献的这一计委实歹毒无比,原本薛延陀国内只有真珠可汗一人乾纲独断,国内各部落大小事务悉由真珠可汗一人而决,日子过得既潇洒又惬意,谁知这种人生得意策马奔腾的愉悦时候,遥远的南国大唐皇帝李世民要死不死的给他递了一道圣旨,圣旨内容很煽情,不仅把唐薛两国的友谊升华到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高度,还以宗主家长的姿态把真珠可汗的两个儿子也封为可汗,并且非常好心地把薛延陀的国土,部落,人口,军队以及各部贵族都做了安排,不管人口还是土地,全部一分为三,大家排排坐,分果果,老爹和俩儿子一人一份。

    意外不意外?开心不开心?赶紧领旨谢恩吧。

    真珠可汗接到李世民的旨意后差点疯了,被李世民气的,久经风浪的真珠可汗自然马上察觉到这道圣旨里的歹毒之意,两国战端一触即发之时,大唐狗皇帝居然给他来了这么一手,简直欺人太甚!

    真珠可汗气疯了,但他的两个儿子似乎态度不一样,虽然表面上也和老爹一样生气,可他们生气的表情却颇为微妙

    权欲动人心,生在可汗家族,自然对汗位有着超乎一般的野心和向往,原本两个儿子老老实实等着老爹咽气蹬腿后再谋汗位,然而年复一年,老爹越活越精神,丝毫没有蹬腿的迹象,两个儿子也等得越来越不耐烦了,就在两个不孝子犹豫要不要想个法子弄死老爹拉倒的时候,大唐皇帝的圣旨如久旱的甘霖般来临

    ――两个不孝子暗地里有没有给李世民取个“及时雨”的外号,不可考。

    唐皇圣旨里的歹毒之意,真珠可汗清楚,两个儿子不是蠢货,心里自然也有数,清楚归清楚,但汗位更重要啊,草原蛮夷之国做事也要讲究个师出有名,否则无法服众,唐皇的分封圣旨恰好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妙至毫巅的名义,于是从接到圣旨的那一刻起,薛延陀可汗家族父子三人开始各怀鬼胎了

    贞观十一年五月,真珠可汗的嫡长子拔灼暗中遣人与大唐使节接触,同月,次子曳莽突利失遣人与大唐使节接触,六月,薛延陀国矢突拔部落起兵反叛,后被镇压,七月,薛延陀国内四大部落将领被唐使收买煽动,遂起兵反叛,复被镇压,八月,长子拔灼与次子突利失彻底翻脸,双方刀剑相向,死伤无数。

    可汗家族里,火药味越来越浓,真珠可汗越来越察觉到危险。

    终于,到贞观十一年九月,久抑的家族矛盾彻底爆发。

    拔灼与突利失水火不容,叫嚣着草原决斗,生死各安,真珠可汗闻讯大怒,只领数十精骑赶来喝止,二子悻悻偃旗息鼓,就在真珠可汗长松一口气时,长子和次子忽然同时发动,一声令下,麾下所部数千人马拔出刀剑,朝真珠可汗冲杀而去,父子反目,图穷匕见。

    乱军阵内,真珠可汗随从全数被屠戮干净,然而真珠可汗却侥幸逃出生天,策马狼狈放弃可汗大帐,直奔忠于他的部落而去。

    这下薛延陀国彻底乱了,真珠可汗逃得性命后,点齐各部兵马浩浩荡荡诛杀两个不孝子,感怀伤心和清理门户两不耽误。

    而那两个不孝子弑父失手后毫不气馁,再接再厉,俩xiongdi暂时结成同盟,领麾下部落大军共抗父汗,薛延陀内热闹得鸡飞狗跳。

    内乱消息今早传到长安太极宫,李世民呆楞片刻,接着暴起长笑,对薛延陀那两个逆子的弑父行为,李世民无比愤慨,仰天连骂三声“畜生”,感情太过投入,完全忘了十一年前玄武门内他自己是怎么干的了

    ************************************************************

    ps:太晚了,大章算两更吧,坚决不熬夜了各位么么哒对了,月票别忘记

第二百零七章 君臣奏对(上)() 
殿内李世民说得眉飞色舞,仿佛薛延陀是一盘散沙,大唐君臣什么都没做,便眼见它忽然崩塌下来了。

    李素却听出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小心抬眼看了看李世民的表情嗯,表情很微妙。

    李素脑中灵光一闪,忽然想通了。

    大唐立国以来,北边的薛延陀,西边的吐蕃,两国向来是大唐的心腹大患,让一个强大的邻国忽然崩塌,不是李素一个小小的计谋能管用的。

    推恩策只是一剂药引,真正起作用的,怕是李世民和一众文臣武将在背后搞的名堂。

    真珠可汗大小王子野心滋长,一前一后秘密派人与大唐使节接触,几个月里各部落频频起兵叛乱,部落权贵纷纷站队搞风搞雨,整个国家从可汗到牧民,乱得一塌糊涂,这些结果,恐怕不是区区一个推恩策能办到的。

    回忆当初李世民和房乔微服寻访时与他的奏对,李素当即明白了。

    kànkàn眼下薛延陀处处火起。顾头不顾腚的现状,明显是用间的效果,看来李世民还是把自己的话听jinqu了,不仅听jinqu了,而且还照办了,难怪李素总觉得薛延陀国内发生的一切有些耳熟,显然是大唐派出了间谍,煽动,收买,结盟,合纵连横,大唐的间谍在薛延陀玩得不亦乐乎。

    坏人!用了我的知识产权也不说赏几十贯钱表扬一下,不讲究

    李素站在殿内听李世民说完,眼睛眨个不停。

    意思呢,当然听懂了,而且也明白了今日太极宫内君臣为何齐聚一堂,大唐君臣当然不会是笑看热闹这么简单。眼前这群人里任拎一个出来都是老奸巨滑的老狐狸,谋国谋人谋财,谋得一塌糊涂,薛延陀出了这么大的事,大唐君臣若只是kànkàn热闹,未免太天真了。天赐良机,不谋算一下老邻居,老天都不会饶过自己的。

    典型的趁你病,要你命。

    李素只觉得自己不小心掉进狼窝了,身边充斥着狼群的嚎叫声,一双双闪烁着幽幽绿光的饥渴眼睛瞪着一只不小心崴了腿的小兔兔

    毋庸置疑,那只可怜的小兔兔就是薛延陀。

    明白是明白了,可是李素还是不懂你们谋你们的,把我召来干嘛?

    “天赐良机啊!”李世民哈哈dàxiào。

    殿内众臣也纷纷笑了起来。其中就数程咬金,李绩这些武将们笑得最大声,连老僧入定的李靖嘴角也勾起一抹饱含深意的微笑。

    确实是天赐良机,薛延陀内乱,作为友好邻邦的大唐,一定要为薛延陀局势的和平稳定做点什么。

    如今的大唐虽是国力兵力蓬勃发展时期,内圣外王成了基本国策,唐军初露锋芒。将一众邻国震慑得畏畏缩缩,然而这并不代表大唐高枕无忧了。北面的西突厥。薛延陀,室韦,靺鞨,东面的高句丽,西面的吐蕃等等,对大唐来说。这些邻居都不是易与之国,大家维持表面和平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摩擦,大凡有七成以上的把握,唐军早就杀过去拾掇他们了。

    如今邻国出事。大唐君臣表示喜闻乐见,而且同时达成了共识,咱们不能光看热闹,要有一颗给邻居添堵同时自己也得占点便宜的上进心。

    今日君臣商议的主要议题,便是如何给这位正在倒霉的邻居添堵。

    李素高兴极了,民族自豪感瞬间爆棚,自己也不zhidào胡激动什么,反正就是高兴,明明干的是落井下石的事,一群老没节操的和一个小没节操的都笑得很开心。

    “李素,当初多亏你给朕献上推恩之策,我大唐今日方得渔利之机,谋国之成者,半因人为,半因天赐,天予不取,反受其疚,今薛延陀内乱,朕安能不取之?诸卿以为若何?”李世民站起身,散发出凛然的帝王bàqi。

    众臣纷纷道:“甚善。”

    无论当世名将还是道德君子,没有人反对李世民的决定。

    道德和慈悲,只对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